- 年份
- 2024(3110)
- 2023(4165)
- 2022(3568)
- 2021(3213)
- 2020(2798)
- 2019(6187)
- 2018(6030)
- 2017(10930)
- 2016(6677)
- 2015(7347)
- 2014(7277)
- 2013(7281)
- 2012(6919)
- 2011(6319)
- 2010(6401)
- 2009(5747)
- 2008(5972)
- 2007(5271)
- 2006(4653)
- 2005(4039)
- 学科
- 济(23588)
- 经济(23560)
- 管理(13696)
- 业(13629)
- 方法(12567)
- 数学(11087)
- 数学方法(10929)
- 企(10000)
- 企业(10000)
- 学(9556)
- 农(7326)
- 中国(5345)
- 财(4985)
- 农业(4874)
- 业经(4825)
- 环境(4398)
- 理论(3995)
- 贸(3987)
- 贸易(3985)
- 地方(3952)
- 易(3854)
- 制(3454)
- 划(3371)
- 融(3353)
- 金融(3348)
- 银(3311)
- 和(3277)
- 银行(3266)
- 及其(3232)
- 技术(3214)
- 机构
- 大学(103413)
- 学院(100955)
- 研究(40704)
- 济(33685)
- 农(33043)
- 经济(32983)
- 科学(31895)
- 管理(31447)
- 理学(27802)
- 理学院(27306)
- 中国(27075)
- 农业(26921)
- 管理学(26372)
- 管理学院(26214)
- 业大(24743)
- 所(24128)
- 京(22850)
- 研究所(22746)
- 农业大学(18188)
- 中心(17432)
- 江(16267)
- 室(15996)
- 实验(14882)
- 省(14663)
- 财(14493)
- 实验室(14421)
- 范(14171)
- 院(14034)
- 科学院(13932)
- 业(13923)
- 基金
- 项目(75315)
- 科学(57728)
- 基金(55153)
- 家(52501)
- 国家(52124)
- 研究(45070)
- 科学基金(42220)
- 自然(31087)
- 省(30913)
- 自然科(30377)
- 自然科学(30364)
- 自然科学基金(29839)
- 基金项目(29349)
- 社会(27052)
- 划(26881)
- 社会科(25649)
- 社会科学(25639)
- 资助(22554)
- 教育(21357)
- 计划(18345)
- 重点(18059)
- 科技(17059)
- 编号(16003)
- 发(15852)
- 部(15653)
- 科研(15472)
- 创(15367)
- 创新(14533)
- 农(14487)
- 专项(14080)
共检索到142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彦彬 崔保安 陈红英 王亚宾 张红英 魏战勇
【目的】为获得重组猪干扰素α。【方法】本研究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将编码成熟猪干扰素α基因插入供体质粒pFastBacⅠ多克隆位点,置于pH启动子控制下,昆虫可识别的蜂素信号肽(honeybeemelittinsignalpeptide,HBM)取代猪干扰素α原有信号肽以实现分泌型表达,并在C端融合6个组氨酸标签以利于纯化。将构建质粒转化DH10感受态细胞进行同源重组,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穿梭质粒Bacmid,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结果】重组蛋白通过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证明重组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昆虫细胞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保安 陈红英 张素梅 刘占通 金喜新 宋凌云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寻求能够高效、稳定表达猪α干扰素,且表达产物易于纯化的表达系统。【方法】以含猪α干扰素(IFN-α)基因的重组质粒pGEM-T-IFN-α为模板,PCR扩增猪α干扰素基因。将IFN-α片段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IFN-α,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可溶性的融合蛋白(GST-IFN-α)。【结果】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ku的GST-IFN-α,Westernblot证实GST-IFN-α能与猪IFN-α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重组猪α干扰素经谷胱苷肽Sepharose-4B亲...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原核表达 抗病毒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瑞兵 王艳 魏建超 陈溥言
亚克隆犬α1干扰素(CaIFN-α1)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Zα-A,构建转移重组载体pPICZα-A-CaIFN-α。pPICZα-A-CaIFN-α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X-33。转化子经PCR分析鉴定后利用甘油增菌和甲醇诱导,实现了CaIFN-α1在毕赤酵母系统中的分泌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104,比其推导结果(约1.9×104)大,推测可能是发生了糖基化。酵母分泌表达的CaIFN-α1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约为1.45×106U·mL-1,蛋白含量约为96mg·L-1,比活性为1.49×107U·m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芳 胡波 任雪枫 范志宇 张则斌 徐为中 何孔旺
用RT-PCR方法对ConA刺激后的新西兰白兔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扩增家兔γ-干扰素(IFN-γ)基因并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显示,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核苷酸同源性达到99.4%~99.6%,氨基酸同源性为98.8%~99.4%;然后通过克隆、转化将家兔γ-干扰素基因转入转移载体pFastBacTM1,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TM1-IFN-γ,用pFastBacTM1-IFN-γ转化含有穿梭载体Bacmid的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筛选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IFN-γ,用此质粒转染Sf9昆虫细胞,得到重组病毒rAcV-Bac-IFN-γ,经RT-PCR鉴定...
关键词:
家兔 γ-干扰素 克隆 重组杆状病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红英 宋凌云 崔保安 胡功政 贾艳艳 郭显坡
通过PCR技术从罗曼鸡肝脏基因组中扩增鸡α干扰素(ChIFN-α)全基因,并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ChIFN-α基因全长为582 bp,亚克隆其成熟蛋白编码基因489 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重组质粒,使ChIFN-α置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的T5启动子下并同6×His(多聚组氨酸标签)-Tag融合。经酶切和PCR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QEChIFN-α构建正确;将pQEChIFN-α转化大肠杆菌M15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证实表达出分子质量为19.80 kDa的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变性、复性处理后,在Ve...
关键词:
鸡 α干扰素 克隆 原核表达 抗病毒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文 章怀云
干扰素 (IFN)在诱导细胞的抗病毒和抗生长反应及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尤其是抗病毒反应是干扰素的基本功能 ,其分子机制正逐步被揭示 .IFN诱导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号传递和级联放大的过程 .其主信号途径通过位于细胞膜上的酪氨酸激酶使酪氨酸磷酸化 ,激活信号传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 .然后信号传导物和转录激活因子转移到细胞核内 .它们导致了许多基因产物的表达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学过程
关键词:
干扰素 信号传递 分子机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杰 郭雅娜 戴彩姣 陈孝煊 李莉娟 袁军法
为了体外表达黑头软口鲦上皮瘤细胞(EPC)I型干扰素(IFN-1),本实验通过RT-PCR从EPC中扩增ifn-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FN-1,并转化到宿主菌Transetta,体外纯化后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ifn-1编码区大小为552 bp,编码184个氨基酸,与草鱼干扰素1(CiIFN1)亲缘关系最近。通过SDS-PAGE分析,重组表达质粒pET-32a-IFN-1在宿主菌中可明显表达约35 ku的融合蛋白条带,且部分呈可溶性表达,进而通过亲和纯化可溶性重组IFN-1(rIFN-1),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效价较高的抗IFN-1多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细胞内源性的IFN-1。定量PCR显示rIFN-1与EPC细胞孵育可以诱导抗病毒蛋白Mx1的表达,并抑制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引起的细胞病变(CPE)及SVCV的复制,表明rIFN-1具有抗病毒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凤芝 温立斌 何孔旺 姚火春 王小敏
为了鉴定类猪圆环病毒P1 VP1蛋白能否在体外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首先PCR扩增P1 ORF1基因,利用p Fast BacTM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在Sf9细胞中表达P1 ORF1基因。然后通过RT-PCR技术及Western Blot分别从转录和蛋白质水平上鉴定该基因的表达,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该蛋白质是否形成了VLPs。结果显示,转染Sf9细胞后,第5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从接毒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ecombinant DNaseⅠ处理除去基因组DNA后,RT-PCR能够扩增出362 bp的目的片段;收获接毒后72 h的细胞,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1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菁 何孔旺 杨倩
用RT-PCR方法扩增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主要抗原位点A、D,将其亚克隆至供体质粒pFastBac1,得到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1-TS1,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DH5α中,提取阳性克隆质粒再转化到含穿梭载体bacmid的E.coliDH10Bac中,发生转座作用,经蓝白斑筛选得到重组穿梭载体Bacmid-TS1,经PCR鉴定后再转染Sf9昆虫细胞,经空斑筛选得到纯化的重组病毒rAcV-Bac-TS1,经IFA、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杆状病毒TS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43 000)在Sf9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善元 王安平 吴双 王永娟 左伟勇 洪伟鸣
根据禽腺联病毒Re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分别扩增出Rep78和Rep52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Dual,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Dual-Rep,将其转化到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病毒表达质粒rBacmid-Rep。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Rep。SDS-PAGE结果分析表明,Rep78、Rep52均获得了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与Rep52多抗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禽腺联病毒的非结构蛋白Rep78、Rep5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获得了...
关键词:
禽腺联病毒 Rep基因 昆虫细胞 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红英 黄青云 崔保安 李新生 管倩 刘金朋
为构建表达鸡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将含痘病毒启动子LP2EP2驱动的鸡IL-18基因插入到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中,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SY681/ChIL-18。将pSY681/ChIL-18转染已感染亲本禽痘病毒S-FPV-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使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与禽痘病毒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产生表达鸡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ChIL-18。在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后,对重组病毒rFPV-ChIL-18又进行了多次蚀斑克隆。以重组禽痘病毒DNA为模板,利用鸡IL-18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出1条约0.6 kb的带。收集含鸡IL-18蛋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英益 胡庭俊 苏子杰 韦现色 张书霞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马尾藻多糖(Sargassum polysaccharide,SP)对正常猪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其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后培养活性的影响,并用Griess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试验结果表明:25~400μg.mL-1的SP能协同伴刀豆球蛋白(ConA)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400μg.mL-1的SP显著促进脂多糖(LPS)刺激的B淋巴细胞体外增殖活性。SP提高正常猪脾细胞体外培养不同时间段的NO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浓度S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桑延霞 邓小娟 杨婉莹 刘文权 王文献 黄亚东 曹阳
【目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抗真菌肽Drosomycin(Drs)及其同系物Drosomycin-like C(Drs-lC)和斑腹刺螠蝽(Podisus maculiverntris)抗真菌肽Thanatin对丝状真菌具有广谱高效的抑杀作用。实现抗真菌肽基因在酵母中的高效分泌型表达,对探讨利用转基因酵母的发酵液直接进行果蔬、食品和农产品防腐保鲜的生物技术研发有重要意义。【方法】将Drosomycin基因(Drs)及其同系物基因Drs-lC和Thanatin基因分别与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ZαA重组,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Drs、pPICZ...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兰 郑其升 张元鹏 李鹏成 肖希龙 付言峰 侯继波
为研究重组猪肺表面活性蛋白A(RpSP-A)的抗病毒活性,采用Bac-to-Bac系统对RpSP-A蛋白进行表达。首先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FastBac1转移载体获得pFast-SP-A,通过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Bacmid,然后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V-SP-A,在sf9细胞上进行目的蛋白的表达,经镍柱纯化、脱盐柱处理后,采用蚀斑减少方法评价RpSP-A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RpSP-A在sf9细胞中得到正确表达,并且能够降低PR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祥 张义兵
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家族成员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在机体细胞感染病毒时单独或共同调控干扰素基因(IFN)的表达。IRF家族蛋白结构非常保守。其中N端DBD结构域赋予了IRF蛋白结合IFN启动子的功能,而C端IAD主要介导蛋白互作,因而不同IRF成员可能在不同的信号通路中发挥功能。哺乳动物IRF家族有9个成员,IRF1~9。鱼类IRF家族有11个成员,除了IRF1~9外,还包括硬骨鱼类特有的IRF11,以及在鸟类基因组中也存在的IRF10。哺乳类研究表明,IRF1/3/5/7/9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正调控IFN基因的表达,而IRF2则负调控IFN的表达。近十多年来,鱼类IRF家族的功能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论基本来自于体外的实验数据。本文综述了鱼类IRF家族成员的表达、亚细胞定位以及调控IFN抗病毒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