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9)
- 2023(9386)
- 2022(8552)
- 2021(8163)
- 2020(7044)
- 2019(15497)
- 2018(15556)
- 2017(29848)
- 2016(16552)
- 2015(18628)
- 2014(18550)
- 2013(18411)
- 2012(16734)
- 2011(15028)
- 2010(14754)
- 2009(13325)
- 2008(12695)
- 2007(10783)
- 2006(9235)
- 2005(7774)
- 学科
- 济(60774)
- 经济(60705)
- 管理(47019)
- 业(44079)
- 企(37629)
- 企业(37629)
- 方法(30635)
- 数学(26386)
- 数学方法(26090)
- 学(16261)
- 农(16037)
- 中国(14710)
- 财(14707)
- 业经(13994)
- 地方(12370)
- 理论(10937)
- 和(10835)
- 农业(10651)
- 贸(10610)
- 贸易(10605)
- 技术(10473)
- 易(10278)
- 环境(10100)
- 务(9785)
- 财务(9727)
- 财务管理(9713)
- 制(9604)
- 企业财务(9208)
- 划(9205)
- 教育(8759)
- 机构
- 大学(233171)
- 学院(231113)
- 管理(94130)
- 济(83576)
- 理学(82743)
- 理学院(81826)
- 经济(81554)
- 管理学(80325)
- 管理学院(79940)
- 研究(76514)
- 中国(53485)
- 科学(52576)
- 京(50188)
- 农(43092)
- 业大(40959)
- 所(39431)
- 研究所(36651)
- 财(36255)
- 农业(34236)
- 中心(33847)
- 江(32196)
- 北京(31219)
- 财经(30095)
- 范(29834)
- 师范(29489)
- 院(28111)
- 经(27473)
- 州(26606)
- 技术(26064)
- 师范大学(23852)
- 基金
- 项目(169514)
- 科学(131240)
- 基金(121880)
- 研究(119315)
- 家(107758)
- 国家(106875)
- 科学基金(91059)
- 社会(71863)
- 社会科(67959)
- 社会科学(67940)
- 省(67463)
- 基金项目(65979)
- 自然(62579)
- 自然科(61096)
- 自然科学(61077)
- 自然科学基金(59965)
- 划(56714)
- 教育(54194)
- 资助(50373)
- 编号(48514)
- 成果(38521)
- 重点(37700)
- 部(35998)
- 发(35347)
- 创(35306)
- 课题(33160)
- 科研(33111)
- 创新(32866)
- 计划(32556)
- 大学(30937)
共检索到317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春生 唐雨德 顾志香 雷永红 陶开华
猪带绦虫六钩蚴重组抗原与皂素、胆固醇、胆碱按一定比例制成猪囊虫病免疫刺激复合物疫苗.用该疫苗分别免疫昆明鼠和夏约克猪,在免疫后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各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免疫3d 后昆明鼠脾脏重量开始增大,CD8~+T 淋巴细胞阳性率为31%~66.3%,而铝胶苗和正常对照的阳性率仅为1.1%~6.6%,第21d 检测到抗体.免疫猪7d 后外周血 ANAE~+淋巴细胞增高,淋转试验显示淋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鹿振起 鹿凌岩 骆玉勤 王春仁 夏康平 仇波 姜常令 赵淑兰 李天勋 于智彬 郭连贵 邹风弛
研制的猪囊虫油乳剂苗免疫猪只后可有效抵抗猪带绦虫囊尾蚴的侵袭,保护率为100%(10/10);经免疫力产生时间测定,免疫后第6d 即可产生免疫,能有效抵抗猪囊尾蚴的侵袭;免疫期长,可达5个半月或更长时间.该油乳剂苗可通过家兔进行效检,用间接血凝反应(IHA)监测免疫猪体内的循环抗体.该油乳剂苗经现地应用后,由于其免疫效果良好,深受广大养猪户欢迎,是目前省内外预防猪囊虫病较理想的生物制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明 王美 叶萍 傅志强 蔡学忠 石耀军 陈永军 林矫矫 林邦发 施幅恢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是 Morein 创立的一种疫苗免疫载体,其中的主要佐剂成分是 Quil A(皂素的一种成分).本研究首先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可溶性租抗原(SWA)作为免疫抗原,按改进方法结合皂素制备 ISCOM,对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保护力和 SWA 在 FCA/FIA、蜂胶二种佐剂条件下的免疫保护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对不同剂量 SWA-ISCOM 的免疫效果进行考察;最后对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8kD GST(rSj28GST)-ISCOM 在小鼠体内所诱导的免疫保护力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IS-COM 在进一步应用于各种基因工程苗方面有研究价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龚晖 林天龙 张晓佩 罗土炎 吴宗福 宋铁英 杨先乐
将嗜水气单胞菌气溶素(AerA)基因定向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SDS-PAGE分析表明,硫氧还蛋白-气溶素融合蛋白(Trx-AerA)表达量占重组菌总蛋白量的65.5%。将上述融合蛋白与商品化的QuilA混合,分别添加Mega-10、卵磷脂、胆固醇获得Trx-AerA ISCOMs。其中同时添加Mega-10、卵磷脂、胆固醇组蛋白回收率最高为10.46%,仅添加QuilA组蛋白回收率为1.82%,两者差异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汉忠 谢婷 罗秀帧 姚玲 郭直 孙坚 欧阳康 韦晓宝
将野毒(强毒)混合卵囊制成微囊型强毒鸡球虫疫苗,探讨该剂型球虫疫苗拌料免疫鸡的效果。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200、300、400个卵囊/羽)的增重和肉料比均与空白对照组相当,其中200个卵囊/羽的增重和肉料比还略优于空白对照组。微囊型鸡球虫疫苗使用方便,不需逐只鸡免疫,节省人力物力,剂量较容易控制,即使用于免疫小鸡,只要剂量适宜也能获得安全的效果。该剂型球虫疫苗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将为我国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
微囊型球虫疫苗 免疫剂量 免疫效果 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玉涛 王加启 赵圣国 胡小丽 卜登攀 周凌云
建立小鼠模型对制备的脲酶免疫刺激物进行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利用IPTG诱导脲酶基因克隆菌,大量表达脲酶UreB蛋白,用SDS-PAGE及Bradford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脲酶UreB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并乳化,制备成脲酶免疫刺激物。选择健康昆明小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脲酶免疫刺激物、弗氏(不)完全佐剂和生理盐水,同时设置非注射为空白对照。利用间接ELISA测定特异性抗体效价,利用血常规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血常规。结果表明:构建克隆菌株可以大量表达脲酶B蛋白,质量浓度为0.39 mg/mL。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效价能达到1∶10 000以上,...
关键词:
小鼠 脲酶 免疫刺激物 抗体效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惠玲 苗得园 龚玉梅 张培君
将60只1日龄北京白鸡,饲养至14日龄,随机分组进行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的免疫,各组分别添加黄芪、岩藻和油菜3种植物提取的多糖成分,添加剂量为10 mg/只。26日龄进行二免,首免及二免都采用滴鼻点眼方式进行。二免后定期采血检测法氏囊中和抗体效价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率。结果表明:二免后2周,除了油菜多糖以外,其他2种多糖添加组的中和抗体滴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各组的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3种植物多糖成分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增强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彭宣宪 章跃陵 王三英
采用SDS -PAGE技术和免疫酶斑点法 (Dot -ELISA) ,对罗非鱼、草鱼、鲫、鳙和鲤 5种淡水鱼的血清免疫复合物 (I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鲤科的 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差异较小 ,丽鱼科的罗非鱼与鲤科的 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有差异但较小。 2 %PEG能较好地沉淀 5种鱼血清IC ,且不同鱼血清IC含量有一定的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福 姚娟 陈萱 李兆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继英 王彦平 王怀中 王海飞 刘剑锋 郭建凤
【目的】聚肌胞(Poly I:C)是聚肌苷酸和聚胞苷酸的共聚物,能够模拟病毒感染后所形成的ds RNA,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利用Poly I:C作为免疫刺激剂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免疫刺激试验中Poly I:C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不同的Poly I:C免疫剂量和免疫刺激时间对猪PBMC各细胞因子和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确定Poly I:C进行免疫试验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体外免疫刺激培养时间,为利用Poly I:C进行RNA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调控机理研究提供试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索钰杰 林格 江南 李逸群 范玉顶 刘文枝 孟彦 薛明洋 曾令兵 周勇
为了探明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效力,采用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 BPL)灭活鲤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illoma cyprini,EPC)内增殖的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 GSIV),制备成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利用免疫剂量为1.0×10~6 TCID_(50)/mL的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健康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显示:一次单剂量注射、单剂量重复注射和超剂量注射后,大鲵的行为和摄食均正常,未见不良反应,证明了制备的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安全;用不同剂量的疫苗(0.1、0.2、0.3、0.4、0.5 mL/尾)免疫健康大鲵,在免疫后第28 d用GSIV进行攻毒,当免疫剂量为0.1 mL/尾时,相对免疫保护率为44.44%,其它4种免疫剂量的相对免疫保护率相似,均高于70%。大鲵在免疫后7 d已开始产生免疫应答,21 d血清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252.48±28.01。在免疫后两周内,MyD88基因、TLR9基因和MHCIIA基因均显著上调。免疫后150 d进行攻毒实验,大鲵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2.5%。二次免疫实验中,大鲵分别在第一次免疫7、14、21、28、56 d后进行第二次免疫。结果显示,第一次免疫21 d后进行二次免疫,其血清抗体效价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在最高水平,最高血清抗体效价为274.37±25.23,第二次免疫后的第150 d用GSIV进行攻毒,存活率为86.67%。研究结果表明,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最佳免疫方式为腹腔注射疫苗0.2 mL/尾后,21 d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剂量为0.2 mL/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余俊红 沈继红 王祥红 王宝坤 纪伟尚 胡应劭 徐怀恕
以分离自患病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的致病菌W - 1为材料 ,利用喷雾微胶囊技术制备口服微胶囊疫苗。结果表明 ,喷雾干燥条件对疫苗微胶囊颗粒影响较大 ;其适宜条件为 :进料温度 4 0℃ ,进料速度 4 0ml/min ,热风温度 2 0 0℃ ;其制备的微胶囊疫苗平均粒径为 4 5.5μm ,平均含菌量为 2 .79× 10 9mg- 1干粉。将此微胶囊疫苗及全细胞疫苗直接拌入饵料口服免疫接种鲈鱼幼鱼 ,1周后以W - 1活菌攻毒 ( 2 .5×10 6CFU /尾 )。结果表明 ,微胶囊疫苗组的 1周累积死亡率 ( 4 1.7% )低于全细胞疫苗组 ( 4 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高冬梅 李健 王群
制备鳗弧菌福尔马林灭活的全细胞疫苗 ,腹腔注射接种牙鲆 ,50d后进行第 2次免疫。利用自制的兔抗鱼血清的抗血清通过ELISA实验检测了受免鱼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 ,并通过攻毒实验 ,测定了疫苗对牙鲆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 ,各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分别达 1∶51 2、1∶2 0 4 8、1∶1 0 2 4 ;各组受免鱼对人工攻毒均具有保护作用。用鳗弧菌攻毒后 ,免疫保护率分别达81 2 5%、87 50 %、93 75% ,而且发现受免鱼对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也表现了一定的交叉保护性 ,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46.1 5%、53.85 %、53.8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晓丽 陈明 李莉萍 梁万文 徐增辉 李超 雷爱莹 陈汉忠 甘西
用筛选到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临床分离菌株CMS005,甲醛灭活制备成疫苗并对其进行了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奥尼罗非鱼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水族箱试验的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5%、61.9%和14.3%,水泥池小网箱试验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86.1%和66.7%。免疫剂量对浸泡免疫效果的影响大于注射和口服免疫,加强免疫可显著提高浸泡和口服免疫效果,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浸泡免疫效果。注射和口服免疫7 d和15 d后均可控制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的继续发生;未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为4%~16%,而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低于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