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7)
- 2023(7138)
- 2022(6369)
- 2021(5835)
- 2020(5304)
- 2019(12181)
- 2018(12376)
- 2017(23370)
- 2016(13517)
- 2015(15751)
- 2014(16259)
- 2013(15866)
- 2012(15140)
- 2011(13765)
- 2010(13943)
- 2009(13034)
- 2008(13190)
- 2007(12327)
- 2006(10447)
- 2005(9432)
- 学科
- 济(52442)
- 经济(52383)
- 管理(34426)
- 业(32635)
- 方法(25292)
- 企(25063)
- 企业(25063)
- 数学(22398)
- 数学方法(22186)
- 农(16332)
- 财(14079)
- 中国(13968)
- 学(13930)
- 制(11868)
- 地方(11073)
- 农业(10202)
- 贸(10195)
- 贸易(10193)
- 业经(9987)
- 易(9853)
- 理论(9091)
- 银(9033)
- 银行(8994)
- 体(8808)
- 行(8593)
- 和(8561)
- 融(8529)
- 金融(8521)
- 务(8312)
- 财务(8283)
- 机构
- 学院(197885)
- 大学(197696)
- 济(75491)
- 经济(73594)
- 研究(71060)
- 管理(69803)
- 理学(59324)
- 理学院(58592)
- 管理学(57346)
- 管理学院(57002)
- 中国(52633)
- 科学(47820)
- 农(45858)
- 京(43341)
- 所(39119)
- 农业(36850)
- 研究所(35835)
- 业大(35764)
- 财(35083)
- 中心(33216)
- 江(31839)
- 财经(27455)
- 北京(27097)
- 范(26416)
- 师范(26024)
- 州(24881)
- 院(24824)
- 技术(24773)
- 经(24719)
- 省(23902)
- 基金
- 项目(130354)
- 科学(98913)
- 研究(91797)
- 基金(90585)
- 家(81096)
- 国家(80398)
- 科学基金(65688)
- 社会(53828)
- 省(53300)
- 社会科(50715)
- 社会科学(50696)
- 基金项目(47991)
- 划(45122)
- 自然(43690)
- 教育(43183)
- 自然科(42633)
- 自然科学(42613)
- 自然科学基金(41828)
- 编号(38900)
- 资助(37831)
- 成果(32749)
- 重点(30078)
- 发(28490)
- 部(28308)
- 课题(27785)
- 创(26581)
- 计划(26440)
- 科研(25520)
- 创新(24955)
- 科技(23933)
共检索到294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龙梅 郭玲 刘玉兰 付书林 陈洪波 张晶 邓昌彦
以梅山猪、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研究对象,筛选出MRKN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并进行PCR-RFLP验证,利用PCR-Bst UI-RFLP对大白×梅山F2代资源家系(285头)DNA样品酶切分型,将分型结果与猪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猪MRKN3基因编码区有7个SNPs,分别为293C>G、361G>A、497G>A、630G>A、678T>C、1376C>T、和1407T>A;其中678T>C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外不同猪种中存在差异;猪MRKN3基因678T>C位点与内脂率及臀部膘厚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博洋 孟纪伦 邱峥艳 芦春艳 秦立红 张国梁 赵志辉
采用PCR-SSCP方法对58头草原红牛钙激活中性蛋白酶3基因(CAPN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外显子1存在三种基因型AA、AB和BB,测序发现,在外显子1的124位存在碱基突变,由原来的A突变为G,氨基酸水平由天冬氨酸Asp变为天冬酰胺Asn,此SNP位点在此前的研究中未见报道。经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该位点等位基因A占优势地位,且三种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 e inberg平衡。通过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CAPN3基因此位点的多态性对该牛群的屠宰率、净肉率和大理石花纹这三个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这将为CAPN3作为牛肉肉质性状候选基因提供进一步依据。
关键词:
草原红牛 CAPN3 多态性 胴体性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雪蕾 刘榜 彭勇波 刘雪颖 张庆德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PPARGC1A基因第9外显子A1747C位点在通城猪及其杂交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并分析其对胴体性状的影响。猪PPARGC1A基因第9外显子A1747C位点在通城猪(n=24)、瑞典长白猪(n=26)、英国大白猪(n=23)、长大通(n=43)、大长通(n=40)存在多态分布,在长白猪中只有AA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析表明国外品种中CC基因型频率低于国内地方品种;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C基因型个体的胸腰椎背膘厚、肩部背膘厚和三点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等位基因C是胸腰椎背膘厚和三点平均背膘厚的增效等位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柳小春 肖调义 何伟光 马海明 刘鑫 刘峰 何俊
【目的】研究猪生长性状相关基因多态性,各多态位点对猪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影响,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PIT1、HDAC1、IGF2基因在不同品种酶切位点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生长与胴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PIT1基因C等位基因、HDAC1基因G等位基因、IGF2基因A等位基因均有显著提高生长的效应,达100kg活重所需时间一般可缩短6~9d。PIT1基因C等位基因、HDAC1基因G等位基因、IGF2基因A等位基因提高瘦肉率3~5个百分点、背膘厚降低2~3mm,生长性能指数得到相应提高。【结论】上述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有可能在选种中作为分子标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龙梅 朱哲坤 王栋 刘玉兰 付书林 邓昌彦 郭玲
以梅山猪-大白猪正反交为模型,以65日龄和100日龄的胚胎心脏组织为研究材料,对MKRN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CpG岛设计引物,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BSP法),分析MKRN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胚胎心脏组织的甲基化程度。结果显示:对于65日龄胚胎,猪MKRN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大白×梅山和梅山×大白杂交后代的胚胎心脏组织中均表现高度甲基化(75.6%、76.4%);对于100日龄的胚胎,大白×梅山杂交后代的胚胎心脏组织表现高度甲基化(80%),而梅山×大白杂交后代的胚胎心脏组织呈现低甲基化(35.6%)。由此可见,猪MKRN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模式随着正反交、胚胎发育时期不同而呈现出一定变化,即在胚胎发育65日龄时,正反交子代均具有高度甲基化;而在胚胎发育至100日龄,正交子代呈现高度甲基化,反交子代呈现低甲基化,说明在胚胎发育晚期父本或母本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明显的去甲基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浩 白俊杰 李胜杰 樊佳佳 全迎春
ghrelin是脊椎动物的一种脑肠肽,有促进摄食的功能,并能促进生长激素(gh)释放,参与能量平衡调控和糖类代谢。为探索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相关性,针对大口黑鲈ghrelin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实验采用直接测序法获得了2个SnPS位点:S1(A-642C)和S2(A-639C)。随机选取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大口黑鲈采用SnA PShot方法进行SnPS位点检测和分型。结果显示,实验群体在ghrelin基因2个SnPS位点上基本处于哈温平衡,S1和S2共组成5种双倍型(D1、D2、D3、D4和D5)。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1位点AC型个体在体高与全长上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桂琼 姜勋平 熊远著 邓昌彦 屈彦纯
134头F2 代杂种猪 (大白×梅山 )在平均体重 88kg时屠宰。用分布在 1、 2和 6号染色体上的 2 4个微卫星座位估计个体基因杂合度 ,分析 1 3个胴体性状随个体基因杂合度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屠宰率、胴体重、花油率、板油率、腰部膘厚、胸部膘厚、肩部膘厚、皮率、瘦肉率和脂肪率在各个体基因杂合度 (hi)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胴体长、眼肌面积和骨率在各hi 水平间差异显著 ,hi 小于 0 6时皮率与骨率随hi 增加逐渐降低 ,大于 0 6时随hi 增加而增加 ,而瘦肉率的变化趋势与皮率和骨率恰恰相反。眼肌面积随hi 增加而上下波动。胴体长则随hi 水平...
关键词:
猪 杂种优势 杂合度 胴体性状 微卫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安清明 周辉通 吴震洋 罗玉柱 Jon G.Hickford
【目的】检测绵羊ADIPOQ基因多态性及连锁现状,评估该基因突变对绵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影响,以期丰富绵羊相关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基础。【方法】以8个不同品种的商品绵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ADIPOQ基因Exon-1区和Exon-2区变异,利用GLMs模型进行评估该基因突变对绵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影响。【结果】绵羊ADIPOQ基因Exon-1区和Exon-2区共检测到13个突变位点,其中Exon-2区发现的c.46T/C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p.Tyr16His转变。Exon-1区等位基因A1和B1为优势等位基因,Exon-2区等位基因A2和D2为优势等位基因,且两个区域的等位基因均存在种群差异,大多数品种在两个区域中的变异为中度多态(0.2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万正 梅书棋 徐子清 吴金英 孙华
通过对湖北白猪新系90头样本的活体性状的9个变量与胴体性状的10个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了决定两组性状间相关关系的三对典型变量。湖北白猪活体性状与胴体性状之间的相关主要是由:腹围、臀宽及活体膘厚与板油率密切相关,胸围、臀宽、臀长、臀围与屠宰率及后腿比例密切相关,体长、胸围与瘦肉率和肥肉率间的较强相关所决定的。分析表明:湖北白猪新品系具有前胸开阔,腹部紧凑,臀部丰满,背膘薄的特点。选育中要加强胸围选择,注意保持适宜的体长。可以依据3个活体性状典型变量的信息利用达到改良胴体性状的目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书棋 胡华 李勇 孙华
利用湖北Ⅵ系继选育群1990~1997年生长和胴体性能测定资料,对湖北白猪生长及胴体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遗传力的估计范围内,生长性状各组分间表现为较强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胴体性状各组分间表现为中到低的相关关系。通过相关关系分析得出生长性状应注重和6月龄重的选择,胴体性状表现为多基因或基因组控制且之间的交互作用大,应采取综合性状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冠群 昝林森 王洪宝 桂林生
【目的】研究秦川牛SIRT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影响,以探索改善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相近饲喂条件下468头18~24月龄健康秦川母牛,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进行SIRT3基因全区域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16.0软件中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SIRT3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体尺(体斜长、体高、腰高、尻长、腰角宽、胸深、胸围和坐骨端宽)和肉质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肉脂肪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经DNA测序发现,秦川牛SIRT3基因在第4内含子上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22522T突变和C22680G突变,均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冠群 昝林森 王洪宝 桂林生
【目的】研究秦川牛SIRT3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影响,以探索改善秦川牛体尺、肉用性状的分子育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相近饲喂条件下468头18~24月龄健康秦川母牛,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进行SIRT3基因全区域遗传变异检测。运用SPSS16.0软件中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SIRT3基因不同基因型与秦川牛体尺(体斜长、体高、腰高、尻长、腰角宽、胸深、胸围和坐骨端宽)和肉质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肉脂肪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经DNA测序发现,秦川牛SIRT3基因在第4内含子上存在2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22522T突变和C22680G突变,均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文敏 谢红涛 徐永杰 李德臻 熊远著 杨明柳
克隆了大白、长白和梅山猪肌球蛋白轻链调控蛋白2基因(MRLC2)内含子2序列,经比对发现,在内含子2中18个碱基突变和8个碱基缺失,其中179bp处的C/T突变引起Hin6I酶切位点的改变,运用PCR-Hin6I-RFLP对179头大白×梅山F2代猪进行家系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切位点与屠宰率呈极显著相关,表现为加性效应,CC基因型个体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有更高的屠宰率;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相关,CC基因型个体评分比CT基因型、TT基因型个体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亮 黄瑞华 李开桢 邱新深 于传军 黄春玲 王蒙 周波 王钧顺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H-FABP、HSL基因在83头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3个变异位点和HSL基因都存在多态性。H-FABP HinfⅠ位点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1 mm,极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20.16 mm)(P<0.05)。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69%,极显著高于hh型个体(54.84%)(P<0.01),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69%,显著高于hh型个体(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覃立立 蔡更元 张豪 陈瑶生 李加琪 王翀
【目的】性状的QTL位于多条染色体上,寻找猪骨和皮脂性状的新候选基因,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从NCBI搜索到可能与骨和皮脂性状相关的ESTs 177条,通过cDNA池法测序筛选到其中9条ESTs上有21个SNPs,在长-蓝家系F2代进行关联分析,并用辐射杂交细胞系技术对其中的4条ESTs进行定位。【结果】发现其中6个SNPs与猪的骨和皮脂性状相关。E53不同基因型在后躯骨重上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骨率、前躯骨重和皮脂率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E82不同基因型在中躯骨重、中躯皮脂重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骨率、皮脂率、前躯皮...
关键词:
ESTs SNPs 骨性状 皮脂性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