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
2023(448)
2022(451)
2021(459)
2020(360)
2019(788)
2018(810)
2017(1395)
2016(936)
2015(1092)
2014(1116)
2013(1127)
2012(1101)
2011(1107)
2010(1284)
2009(966)
2008(938)
2007(794)
2006(724)
2005(644)
作者
(3858)
(3186)
(3161)
(2997)
(2108)
(1702)
(1416)
(1313)
(1213)
(1147)
(1142)
(1126)
(1109)
(1103)
(1069)
(1060)
(1010)
(968)
(957)
(928)
(924)
(846)
(828)
(751)
(746)
(729)
(728)
(727)
(719)
(701)
学科
(2214)
经济(2213)
(1913)
管理(1856)
(1576)
企业(1576)
(1305)
(1041)
(954)
(882)
(840)
方法(828)
虫害(815)
及其(771)
病虫(771)
病虫害(771)
中国(748)
(730)
银行(721)
数学(693)
(692)
数学方法(689)
(681)
(644)
(642)
金融(641)
财务(635)
财务管理(633)
(613)
企业财务(601)
机构
大学(14112)
学院(13940)
研究(6649)
(5874)
科学(5174)
农业(4677)
(4399)
中国(4267)
研究所(4047)
(3997)
经济(3893)
业大(3771)
管理(3411)
(3152)
(3146)
农业大学(2967)
理学(2831)
(2812)
理学院(2749)
(2671)
管理学(2661)
(2659)
中心(2646)
管理学院(2631)
实验(2622)
实验室(2549)
科学院(2481)
重点(2447)
技术(2252)
(2235)
基金
项目(9430)
科学(6598)
(6426)
基金(6389)
国家(6369)
研究(4888)
科学基金(4734)
(4113)
自然(3873)
自然科(3783)
自然科学(3777)
自然科学基金(3714)
(3662)
基金项目(3286)
科技(2856)
计划(2840)
资助(2791)
社会(2432)
(2309)
重点(2298)
社会科(2276)
社会科学(2274)
(2245)
教育(2243)
专项(2147)
科研(2047)
(2005)
(1993)
创新(1921)
(1879)
期刊
学报(5683)
(5636)
(4986)
经济(4986)
科学(3840)
大学(3673)
农业(3659)
中国(3591)
学学(3541)
研究(3498)
(1986)
(1933)
业大(1865)
农业大学(1673)
(1435)
金融(1435)
管理(1392)
(1389)
教育(1203)
中国农业(1177)
林业(1083)
自然(1026)
自然科(988)
自然科学(988)
科技(889)
农林(861)
(861)
财经(861)
国际(808)
农业科学(806)
共检索到22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训  潘显婷  庞立  王仁才  周倩  
2015年9月,于湖南省浏阳果园内发现大量采摘后易腐烂的猕猴桃,腐烂部位有明显块状褐色病斑。对染病猕猴桃腐烂部位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和致病力验证、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区分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导致猕猴桃腐烂的病原菌为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Phomopsis longicoll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仁才  谭兴和  吕长平  熊兴耀  
以耐贮性具有明显差异的美味猕猴桃不同品系果实为试材 ,初步研究了不同品系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果实采后 7d内即达呼吸高峰 ,随之果实硬度迅速下降 ,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含量增加 ,V- C与总酸均逐渐降低 .耐贮品系呼吸强度较低 ,硬度下降速度较缓慢 ,且后期果实内含物消耗少 .SOD与 CAT随着果实硬度迅速降低而升高 ,该酶可能为一种诱导性保护酶 ,其比值高低影响果实后期的衰老进程 ,比值低的软果贮藏效果较好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绍美  赵讲芬  
常温条件下,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分为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硬度下降较快,主要与淀粉快速水解并伴有果胶水解相关联;第二阶段硬度下降主要与果胶物质水解相关联。采用茶多酚复合膜处理后能有效地降低淀粉酶活性及果胶酶活性,因而果实中淀粉及果胶水解得以抑制,同时果实中呼吸强度明显降低和推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得到减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萌悦   张晓勇   迟乃玉   杨友联  
【目的】探明引起贵州省六盘水市猕猴桃根腐病的病原菌,筛选对其有效的防治药剂,为防治该病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猕猴桃根腐病患病根部分离其致病病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ITS、COXⅡ)系统发育分析对致病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化学杀菌剂〔10%苯醚甲环唑(WG)、98%噁霉灵(SP)、72%唑醚·代森联(WG)、30%精甲·噁霉灵(SLX)和15%三唑酮(WP)〕对其室内毒力。【结果】猕猴桃根腐病病原菌为隐地疫霉(Phytophthora cryptogea)、樟疫霉(Ph. cinnamomi)、钟器腐霉(Pythium vexans)和菜豆壳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其中,隐地疫霉和菜豆壳球孢为优势病原菌,其检出率分别为34%和23%;首次报道菜豆壳球孢是引发猕猴桃根腐病的致病菌。4种致病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 ℃,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隐地疫霉KFR03-15菌株和樟疫霉KFR03-34菌株较低,为25 ℃,菜豆壳球孢KFR02-17菌株最高,为32~35 ℃;最适生长pH均为近中性且差异较小。30%精甲·噁霉灵对隐地疫霉、樟疫霉和钟器腐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室内毒力EC50均<0.3 μg/mL;72%唑醚·代森联对菜豆壳球孢防效最好,EC50为0.331 2 μg/mL。【结论】明确猕猴桃根腐病病原菌为隐地疫霉、樟疫霉、钟器腐霉和菜豆壳球孢,生产上可根据实际病原菌选择适宜的药剂进行猕猴桃根腐病的化学防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利娜  胡家勇  叶振风  刘普  朱立武  
为明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致病菌种类与特征,以从安徽岳西、陕西户县和重庆黔江等猕猴桃主产区收集到的溃疡病感染枝条和树皮为材料,采用平板划线、梯度稀释和BPA培养法分离病原物,采用烟草过敏性反应和猕猴桃健康叶片接种观察其致病性,结合特异引物扩增的16S-23S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种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从收集的溃疡病感染枝条和树皮中,共分离纯化得到10株分离物;所有分离物均可使烟草叶片产生过敏反应,猕猴桃叶片接种显示同一菌株对不同品种及不同菌株对同一品种的致病力均存在差异。对特异扩增得到的280bp 16S-23SrDNA-ITS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0个菌株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金梅  高贵田  谷留杰  孙翔宇  薛敏  耿鹏飞  雷玉山  
【目的】确定引起中华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种类;选用常用的18种杀菌剂分别对病原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为防治该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从不同病斑上分离出了3个纯化菌株,其形态特征相同。通过病原菌rDNA-ITS克隆测序、比对分析,3个菌株为同一致病菌,应用BLASTn比对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致病菌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Fr.)Keissler)。在10μg·mL-1含药PDA平板上,7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才  熊兴耀  谭兴和  吕长平  
为了深入探索猕猴桃的果实软化衰老机制及其控制途径 ,以耐贮性具有明显差异的美味猕猴桃品系果实为试材 ,对采后果实硬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及细胞壁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果实采后硬度明显下降 ,并可分为两个显著下降时期 ,前期硬度下降快于后期 ;采后初期 ,PG活性上升较慢 ,后期则迅速增加 ,随之细胞壁中胶层逐渐降解消失 ,继而细胞壁纤维松散 ,细胞壁膨大 ,但质膜与细胞器仍完好 ,此期果实开始软熟 .不同品系中 ,耐贮性强的品系果实采后硬度下降缓慢 ,PG活性低 ,细胞壁与中胶层结构致密而均匀 ,中胶层降解慢 .硬果的后熟软化与 PG活性增加、果胶质水解引起的细胞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世芳  许树洪  吴家森  童祝平  柴世民  
猕猴桃早熟品种黄皮果实采后在20.0~33.3℃高温下,7d左右即达最佳食用状态,其时果实的糖酸比为11.76~13.23,固酸比为25.00~26.50。在气温33.3℃时出现呼吸高峰,二氧化碳值为76.2512mg·kg-1·h-1。此后可溶性固形物增速快于可溶性糖含量,而总酸量下降轻快。采后果实蛋白质和维生素C递降最快的气温条件是28~33℃,至最佳食用时蛋白质为1.58%,维生素C525mg·kg-1。在室温贮藏下,多糖类保鲜液处理效果好于单糖类保鲜液。果体失重率达(5.5±0.5)%时是果皮开始皱缩的数量指标,对照样品3d后果皮即皱缩,多糖类保鲜液处理的样品可保鲜14d。1~3℃低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大光  马书尚  胡芳  
以“秦美”和“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100 nL/L 1-甲基环丙烯(1-M CP)处理对采后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nL/L 1-M CP可抑制0℃贮藏期内猕猴桃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有效延缓0℃贮藏期及货架期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海沃德”猕猴桃果实的软化进程比“秦美”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秦美”高,表现出了良好的贮藏性和食用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苏苗  罗安伟  李琳  李圆圆  白俊青  李锐  方沂蒙  宋俊奇  蔺志颖  刘占德  
【目的】探究臭氧(ozone,O_3)是否能有效减轻膨大剂(N-2-氯-4-吡啶基苯-N’-苯基脲,CPPU)对猕猴桃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市场上使用CPPU猕猴桃的贮藏提供信息。【方法】以采前盛花期28d使用20 mg·L~(-1) CPPU处理和对照用清水蘸果处理的秦美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O_3处理(0、10、40、70 mg·m~(-3))对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乙烯代谢过程中的蛋氨酸(methionine,Met)、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SAM)、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含量及其相关代谢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C synthase,ACS)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C oxidase,ACO)活性的影响。【结果】CK组(未使用CPPU也未使用O_3处理的为CPPU对照组CK)在贮藏过程中Met、SAM含量以及SAM合成酶、ACS、ACO活性的下降速率均低于CK1组(使用CPPU但未使用O_3处理的为臭氧处理对照组CK1);贮藏60 d时,CK1和各O_3处理(10、40、70 mg·m~(-3))的Met含量分别为1.36、2.62、4.41和2.60 mg·(100 g)~(-1),O_3处理显著高于CK1(P0.05);CK1和各O_3处理(10、40、70 mg·m~(-3))的ACC含量分别为0.068、0.059、0.038和0.055 nmol·g~(-1),40、70 mg·m~(-3 )O_3处理与CK1具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清硕  
水果之王———猕猴桃扬州大学农学院陈清硕猕猴桃又名阳桃、羊桃、毛桃、藤梨、中国鹅莓、中国醋栗、中国猕猴梨、凯维果、奇异果(Kiwifruit),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Actinidia),是一种野生的大藤本植物,原产我国长江上游山地,1905年被一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旭峰  姚春潮  樊秀芳  龙周侠  张有平  王志常  
 在陕西关中地区对引进的21个猕猴桃品种建立试验园,经过连续6年观察、鉴定,结果表明,美味猕猴桃品种在当地长势较强,较中华猕猴桃品种的果个大、产量高、成熟晚、货架期长。美味猕猴桃品种中海沃德、米良1的综合性状较好,海沃德品种果个大而美观,风味酸甜,丰产,货架期长,但生长季前期抗风力较弱;米良1品种果个大而整齐,风味酸甜,抗逆性强,极丰产,货架期较长;蒙迪和徐香品种的果实风味均优,但果个偏小,货架期短。中华猕猴桃品种在高温干旱年份易出现早期落叶,果实风味较美味猕猴桃偏甜,金丰、金阳1、江园1的综合性状相对较好,果实风味酸甜或甜,产量水平丰产或中等,货架期中等或较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小彪  
新西兰猕猴桃栽培面积为10376hm2,总产量为23.6万t,位居全世界第二位(意大利居首位,年产量为32万t)。世界猕猴桃总产量为120万t,新西兰所占份额达20%。新西兰猕猴桃外销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年出口达19.25万t,总销售值为7.46亿新元,占园艺类产品出口值的31%。新西兰的猕猴桃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黎晔  赵志华  
世界猕猴桃生产的特征是:北半球各国的猕猴桃果实采收期为10~11月份,南半球各国的则为4~6月份,可在猕猴桃生产上相互补充,使猕猴桃生产量与贸易量剧增,尤其欧洲诸国更为显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猕猴桃生产量的增大、贮藏设备的增加以及贮藏技术的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晓斌  张学武  马松涛  
本文分离和培养了猕猴桃根癌病的病原菌 ;研究和观察了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病原菌的形态 ;调查了猕猴桃根癌病的发生与树龄、土壤、品种和管理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猕猴桃根癌病的病原菌为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病害在碱性和粘重的土壤中发生严重 ,在酸性土壤中不发病。管理水平高的栽培园病害发生轻 ,管理水平低、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栽培园发生较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