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2)
- 2023(9438)
- 2022(7378)
- 2021(6562)
- 2020(5464)
- 2019(11864)
- 2018(11870)
- 2017(22902)
- 2016(12958)
- 2015(14177)
- 2014(14455)
- 2013(13844)
- 2012(12492)
- 2011(11171)
- 2010(11187)
- 2009(10599)
- 2008(10695)
- 2007(9775)
- 2006(8566)
- 2005(8225)
- 学科
- 济(47403)
- 经济(47318)
- 管理(40804)
- 业(37776)
- 企(31738)
- 企业(31738)
- 方法(17301)
- 财(16391)
- 制(15956)
- 中国(15257)
- 数学(14528)
- 数学方法(14369)
- 农(14302)
- 业经(12994)
- 体(11598)
- 学(11232)
- 务(10281)
- 财务(10247)
- 财务管理(10222)
- 银(10160)
- 银行(10128)
- 企业财务(9822)
- 行(9652)
- 体制(9616)
- 融(9503)
- 金融(9500)
- 农业(9134)
- 地方(8384)
- 技术(8137)
- 划(7599)
- 机构
- 大学(184756)
- 学院(183747)
- 济(73312)
- 经济(71719)
- 研究(65732)
- 管理(64257)
- 理学(54982)
- 理学院(54340)
- 管理学(53265)
- 管理学院(52934)
- 中国(48782)
- 科学(41211)
- 京(38783)
- 财(38600)
- 农(36381)
- 所(34253)
- 研究所(30994)
- 财经(29809)
- 业大(29426)
- 中心(29179)
- 江(29085)
- 农业(28549)
- 经(27078)
- 经济学(23729)
- 北京(23713)
- 院(23677)
- 范(22817)
- 州(22651)
- 师范(22495)
- 财经大学(22265)
- 基金
- 项目(123882)
- 科学(97249)
- 基金(90917)
- 研究(87093)
- 家(81052)
- 国家(80422)
- 科学基金(68047)
- 社会(56648)
- 社会科(53723)
- 社会科学(53713)
- 省(48689)
- 基金项目(47479)
- 自然(44126)
- 自然科(43144)
- 自然科学(43128)
- 自然科学基金(42376)
- 划(40958)
- 教育(40201)
- 资助(36499)
- 编号(33297)
- 重点(28643)
- 成果(28425)
- 部(27463)
- 制(27400)
- 发(26163)
- 创(25812)
- 性(24603)
- 国家社会(24402)
- 创新(24382)
- 课题(24265)
共检索到279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龙
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合成猕猴桃果水溶性多糖硫酸酯,对试剂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用体外试验观察了多糖硫酸酯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及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和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猕猴桃果水溶性多糖硫酸酯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猕猴桃 多糖硫酸酯 氧自由基 抗氧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白娟 杨青松 陈婷 秦向东 唐卿雁 肖尧 杨云宇 赵艳
【目的】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Fr.)子实体中含有大量碱溶性的多糖,由于具有难溶于水的特性而限制开发,可以借助化学改性的方法,通过提高其水溶性来促进生物活性,并使应用范围得到大幅度拓宽。【方法】本研究提取水溶性多糖后,用碱提法提出水不溶性多糖,并对其采用硫酸法进行修饰,改善其水溶性。【结果】分析并比较水溶性多糖、水不溶性多糖、硫酸酯多糖和维生素c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水溶性多糖的得率为1.447%、水不溶性多糖的得率为1.346%;硫酸基质量分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龙
以猕猴桃果实为原料提取并分离纯化,得到碱溶性多糖组分,通过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提取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方案。该多糖经层析方法和Smith降解等反应,证实其为单一组分。该组分多糖由葡萄糖为单一糖基组成,并证实该多糖具有β(1→3)及β(l→6)连接的糖苷键。
关键词:
猕猴桃 碱溶性多糖 分离 结构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雪 傅海舰 薛长湖 苗本春 付雪艳
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为原料,采用阴离子交换和自由基氧化降解反应制备了不同分子量和硫酸根含量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然后以血浆复钙时间(R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研究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可从海带糖提取物中分离出低硫大分子组分F-A和高硫大分子组分F-B。粗糖经自由基氧化降解,可得到分子量为1.5 kD和8.0 kD左右的低分子组分,实验重复性好,产物分子量集中,其中分子量8.0 kD左右的低分子组分硫酸根含量最高。抗凝血实验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能显著延长RT、APTT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国荣 刘娜女 张静 李建科
【目的】研究硫酸酯化修饰对鸡腿菇多糖(WPC)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硫酸酯化多糖(SWPC);以取代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制备SW-PC的酯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邻二氮菲-金属铁离子-H2O2体系,研究SWP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酯化条件为:酯化试剂体积比(V(氯磺酸):V(吡啶))1:3,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2h。SWPC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与WPC相比,SWPC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显著提高,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有所下降。【结论】SWPC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
关键词:
鸡腿菇 多糖 硫酸酯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华 曹婧 翟丽娟 薛照辉
以猕猴桃果肉为原料,利用闪式提取法制备猕猴桃丙酮提取物,在化学模拟体系下,采用清除·OH法、DP-PH·法、O2-法以及FRAP法4种方法对猕猴桃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总酚以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猕猴桃丙酮提取物中总酚含量为(3.19±0.53)mg/g,总黄酮含量为(0.26±0.07)mg/g,在试验所选取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清除·OH、DPPH·、O2-的作用,以及较强的还原能力,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2g/mL猕猴桃丙酮提取物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4.5%和82.2%,当浓度为1 g/mL时,对O2-的清除率高达90.7%。猕猴桃丙酮提取物的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红 吴优 赵奕彭 康振宇 郭睿昕 李豆 廖林 康宗利
为了从软枣猕猴桃内生真菌中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本研究以自主筛选的软枣猕猴桃内生真菌Z2为发酵菌株,大黄酸作为标准品,通过乙酸镁甲醇显色法来定量检测目标产物含量。选取发酵时间、萃取溶剂以及液料比3个影响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立了发酵提取蒽醌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时间为5d,萃取溶剂为正丁醇,料液比为1∶50,在此条件下蒽醌提取率为22.04mg·L(-1);通过测定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烷基等自由基能力以及还原Fe(3+)能力来研究蒽醌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蒽醌类物质浓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丽 王运强 向长萍
研究了南瓜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以及抗氧化的作用。采用水杨酸法和AP-TEMED法分别检测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研究南瓜多糖清除.OH和O2-的效果。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小鼠肝丙二醛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程度,研究南瓜多糖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南瓜多糖可以清除.OH、O2-,抑制.OH所致丙二醛的产生,减少.OH所致红细胞溶血,减轻.OH所致肝线粒体肿胀程度。试验证明南瓜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南瓜 多糖 抗氧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顺才 马锋旺 梁东 徐凌飞 耶兴元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海沃德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生根过程中抗氧化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美味猕猴桃海沃德组培苗生根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先增加后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先下降后升高,接着又降低。与对照相比,NAA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说明猕猴桃体内较高水平的抗氧化能力对生根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猕猴桃 离体生根 抗氧化系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卜凡琼 代雨婷 冯武 彭帮柱
以徐香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总酸度、总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猕猴桃多酚,测定猕猴桃多酚的总还原能力及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等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以Vc为对照,评价徐香猕猴桃多酚的抗氧化特性。结果显示,徐香猕猴桃总酸、总糖及Vc含量分别为1.13%±0.16%、10.03%±0.78%及(78.71±7.60)mg/100g,猕猴桃提取液的多酚质量浓度为0.123mg/mL。猕猴桃多酚的总还原能力高于Vc,猕猴桃多酚对4种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均比Vc的IC50值低,表明猕猴桃多酚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猕猴桃多酚中含有没食子酸、香豆酸、儿茶素、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等6种多酚类物质,其中咖啡酸含量最高,其次为绿原酸、香豆酸、儿茶素,阿魏酸和没食子酸含量较少。
关键词:
猕猴桃 多酚 抗氧化 自由基 总还原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娇 段绍丽 曹凯红 宋志姣
【目的】建立硒化铁皮石斛多糖(Selenium-containing 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Se-DC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探究Se-DCP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OH)和超氧离子(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铁皮石斛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方法】硒化:以云南龙陵铁皮石斛为试材,采用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铁皮石斛多糖(Dendrobium officinale polysaccharide, DCP),以亚硒酸钠为硒化剂,冰乙酸为催化剂对DCP进行硒化修饰获得Se-DCP;结构表征: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法测定Se-DCP中的硒含量,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Se-DCP的官能团进行表征;工艺优化:以硒含量为指标,考察亚硒酸钠用量、硒化时间、硒化温度和冰乙酸用量对硒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硒化反应条件;抗氧化试验:以VC为阳性对照,测定Se-DCP对·DPPH、·OH和O_(2)~(-)·的清除能力。【结果】Se-DCP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亚硒酸钠用量为1∶0.5(DCP∶亚硒酸钠),硒化时间为24 h,硒化温度为80 ℃,冰乙酸用量为0.6 mL,在此条件下产物Se-DCP的硒含量为2.35 mg/g;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e-DCP结构中存在Se=O键和Se-O键,为DCP的亚硒酸酯;抗氧化试验中,当Se-DCP的浓度大于1.4 mg/mL,Se-DCP对·DPPH 和 O_(2)~(-)·的清除率均大于90%(高于Vc),对·OH的清除率大于88%(与Vc相当)。【结论】Se-DCP的制备工艺简单,硒含量较高,且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因此可作为理想的有机硒食品原料。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硒多糖 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米银法 马锋旺 马小卫
【目的】研究低氧胁迫下,猕猴桃苗期体内活性氧代谢及抗性与抗氧化系统间的内在联系。【方法】用水培通氮气低氧胁迫法,研究低氧胁迫对‘秦美’猕猴桃(抗低氧型)和‘红阳’猕猴桃(低氧敏感型)两种抗性不同的猕猴桃实生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两种猕猴桃叶、根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RPMP)增大,耐低氧的‘秦美’猕猴桃活性氧增加速度明显低于‘红阳’猕猴桃,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明显高于‘红阳’猕猴桃;相同胁迫下,同种猕猴桃叶和根内抗氧化酶活性最大值出现...
关键词:
猕猴桃 低氧胁迫 抗氧化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振宇 吴优 赵奕彭 邢尧 康宗利 杨玉红
为研究软枣猕猴桃果胶降解产物的活性,选用软枣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响应面设计对果胶降解工艺进行优化,利用抗氧化试验对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选取料液比、果胶酶活力、果胶降解时间及果胶降解温度4个影响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软枣猕猴桃果胶降解的最佳条件组合为:料液比为1∶5g·mL-1、果胶酶活力为5000U·g-1、果胶的降解时间为2.5h、果胶的降解温度为45℃,此条件下果胶降解产物的降解率为57.62%。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胶的降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70.14±1.2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5.39±1.82)%,对烷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3.98±1.95)%,还原力可达1.229±0.14。响应面优化的降解工艺切实可行,软枣猕猴桃果胶的降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果胶降解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润锋 李浚哲 李鹏飞 周军 李湘洲
【目的】优化硒化桑叶多糖的制备工艺,获得抗氧化活性更高的硒化桑叶多糖。【方法】以硒含量为指标,利用HNO_3-Na_2SeO_3法对桑叶多糖(MLP)进行硒化修饰制备硒化桑叶多糖(MLP-Se),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Na_2SeO_3与MLP的质量比、HNO_3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制备的MLP-Se中硒含量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MLP-Se的制备工艺。对MLP和MLP-Se进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分析、凝胶色谱(GPC)分析、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探究硒化改性对桑叶多糖结构的影响,最后还研究了MLP和MLP-S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制备MLP-Se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7 h、反应温度85℃、HNO_3体积分数0.54%、Na_2SeO_3与MLP的质量比1.27,此条件下制备的MLP-Se中硒含量为3.147 mg·g~(-1),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可用于分析预测MLP-Se的制备;SEM-EDS分析表明硒化修饰改变了MLP的表观形貌且MLP-Se中存在硒元素;GPC分析表明MLP和MLP-S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99×10~3和2.385×10~3 k Da,硒化修饰增大了MLP的分子量;硒化修饰后桑叶多糖的粒径减小,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硒化修饰提高了MLP在溶液体系中稳定性;FT-IR分析表明MLP已被成功硒化,且硒与多糖是通过C-O-Se和Se=O结合;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硒化修饰可以提高MLP的抗氧化能力,MLP-Se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883和0.681 mg·g~(-1),明显低于MLP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2.157和1.792 mg·g~(-1)(P<0.05)。【结论】硒化修饰可以改良MLP的理化性质,提高MLP的抗氧化能力,研究有利于桑叶多糖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和药物等领域的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慧 孙颉 谢笔钧
目的研究水溶性灵芝肽在动物体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测定MDA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自氧化溶血及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当水溶性灵芝肽的剂量为0.25mg·ml-1时,对大鼠红细胞自氧化溶血的抑制率达62.33%,对溶血过程中MDA生成的抑制率达91.24%;在有或无自由基诱导剂(Fe2+或H2O2)时,0.35mg·ml-1的水溶性灵芝肽均能极显著抑制小鼠肝匀浆中MDA的生成(P<0.01),且抑制率大致相当,为60%左右;当水溶性灵芝肽剂量为1.00mg·ml-1时,对线粒体肿胀度的抑制率为90.52%,对线粒体中MDA生成的抑制率达65.42%,且呈明显剂量-...
关键词:
灵芝 肽 抗氧化 体外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