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0)
- 2023(3477)
- 2022(2770)
- 2021(2428)
- 2020(1893)
- 2019(4353)
- 2018(4242)
- 2017(7477)
- 2016(3868)
- 2015(4331)
- 2014(4558)
- 2013(4547)
- 2012(4245)
- 2011(3947)
- 2010(4077)
- 2009(3794)
- 2008(3826)
- 2007(3482)
- 2006(3082)
- 2005(2998)
- 学科
- 济(20261)
- 经济(20240)
- 业(16477)
- 管理(15318)
- 企(14665)
- 企业(14665)
- 技术(10694)
- 方法(8435)
- 数学(6332)
- 数学方法(6258)
- 技术管理(5896)
- 学(5330)
- 理论(5135)
- 中国(4781)
- 业经(4764)
- 农(4673)
- 和(3731)
- 地方(3721)
- 财(3557)
- 农业(3327)
- 贸(3266)
- 贸易(3265)
- 易(3150)
- 环境(2854)
- 融(2751)
- 金融(2750)
- 划(2681)
- 制(2610)
- 产业(2584)
- 新技术(2576)
- 机构
- 大学(67063)
- 学院(66082)
- 济(28349)
- 经济(27794)
- 管理(25683)
- 研究(23513)
- 理学(22170)
- 理学院(21910)
- 管理学(21578)
- 管理学院(21453)
- 中国(16409)
- 科学(14703)
- 京(14392)
- 所(12031)
- 财(11665)
- 研究所(11007)
- 农(10643)
- 中心(10117)
- 江(10000)
- 业大(9784)
- 财经(9370)
- 北京(9257)
- 范(9093)
- 经济学(9028)
- 师范(9006)
- 技术(8800)
- 经(8488)
- 院(8392)
- 农业(8218)
- 州(8060)
- 基金
- 项目(43646)
- 科学(34390)
- 研究(31868)
- 基金(31238)
- 家(27783)
- 国家(27564)
- 科学基金(23380)
- 社会(20622)
- 社会科(19618)
- 社会科学(19614)
- 省(17224)
- 基金项目(16210)
- 教育(14543)
- 自然(14500)
- 划(14409)
- 自然科(14174)
- 自然科学(14169)
- 自然科学基金(13931)
- 资助(12344)
- 编号(12278)
- 创(10225)
- 重点(10210)
- 成果(9996)
- 发(9865)
- 部(9710)
- 创新(9651)
- 国家社会(8930)
- 课题(8802)
- 教育部(8227)
- 科研(7904)
共检索到100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贵禧 宗亦臣 梁丽松 成晓霞
在普通果品冷库内,将猕猴桃密封于塑料薄膜大帐内,用分子筛气调机制取氮气来调节大帐内的气体成分,进行猕猴桃的大帐气调贮藏保鲜。结果表明,与冷藏相比,大帐气调贮藏猕猴桃的乙烯合成酶、淀粉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均低,因而乙烯的释放量少并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组织中的淀粉和非水溶性果胶的含量,从而有效地保持了果实的硬度和品质,延长了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期。经多次重复实验,利用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可以将“秦美”猕猴桃的保鲜期延长至8个月,好果率达923%~945%,而冷藏对照果经5个月贮藏,其好果率仅44%。大帐气调保鲜技术还具有调气速度快、管理灵活、便于出入库等特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耀章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水果、蔬菜生产量日益增多,果蔬的贮藏保鲜技术也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国内外最新气调贮藏保鲜的原理与方法,以及果蔬气调贮藏的工艺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中海 饶景萍 李玲玲
用20 g/L草酸浸泡猕猴桃果实5,10和15 m in以清洗猕猴桃果锈,然后测定其在(0±0.5)℃冷藏条件下硬度、呼吸强度及乙烯、可溶性固形物(TSS)、有机酸、V c和淀粉等含量的变化,研究草酸对猕猴桃果锈的清除作用与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 g/L草酸浸泡猕猴桃果实15 m in,对猕猴桃果实的去锈效果最好,去锈率可达83.3%;与对照相比,各草酸处理猕猴桃果肉硬度下降稍缓,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明显受到抑制,有机酸和V c降解速度均受到抑制,但TSS和淀粉含量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草酸 猕猴桃 果锈 贮藏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永安 陈鑫 刘艳飞
【目的】研究不同采粉期及贮藏条件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为猕猴桃生产中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猕猴桃品种"中华系401"为试材,分别于开花前3,2,1d及大蕾期和开花后6,12,24h采集花粉,比较不同采粉期对猕猴桃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软枣猕猴桃"、"秦雄201"、"中华系401"和"毛花猕猴桃"雄株为试材,采集大蕾期花粉,分别进行常温贮藏(18~26℃)、低温(4和-15℃)贮藏,比较不同贮藏条件下猕猴桃的花粉生活力。【结果】开花前3d,猕猴桃花粉生活力仅为1.92%;开花前2和1d,猕猴桃花粉生活力分别达到48.07%和69.11%;大蕾期猕猴桃花粉生活力最高,达82...
关键词:
猕猴桃 花粉 采粉期 贮藏条件 生活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梁丽松 宗亦臣 唐景云
研究了大久保、京玉和燕红桃在不同贮藏温度(自然温度、3~4℃、0~2℃)和不同贮藏方式(冷藏、塑料袋小包装贮藏和人工气调贮藏)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在0~2℃下,将桃果实装入0.03mm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保鲜袋中,并加入乙烯吸收剂进行塑料袋小包装贮藏,其效果最好。在这一贮藏条件下,保鲜袋中的O2为14.5%~15.9%,CO2为3.7%~4.1%。这一条件可明显延长贮藏期并能保持桃的品质,减少腐烂和褐变程度,增加商品果率。同时果实的硬度、淀粉、糖、有机酸和Vc的保存率也比冷藏对照高。
关键词:
桃,贮藏条件,贮藏方式,保鲜技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慧娟 农绍庄 张平 任朝晖 刘成红 逯志斐
研究在冷藏条件下,光合气调箱及PE包装两种方式对绿芦笋保鲜效果影响,采用较优包装方式,并调节其内的气体成分,探索最佳贮藏条件。结果表明:光合气调箱对绿芦笋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PE包装。调节光合气调箱内气体浓度为15%CO2+20%O2时,可明显降低绿芦笋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减少丙二醛的积累和纤维素的增加,可较好的保持采后绿芦笋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关键词:
绿芦笋 保鲜 包装 气体浓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雪 章印 辛广 张博 穆晶晶 李漪濛 刘长江 孙晓荣 李斌
【目的】确定软枣猕猴桃果实成熟度的划分标准,进而确定不同销售需求的最佳采收期,并对在冷库贮藏的七成熟、八成熟和九成熟的果实特性进行研究,为不同成熟度的软枣猕猴桃贮藏特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软枣猕猴桃不同采收期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淀粉、单宁、种子转色指数,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各分级指标权重,建立软枣猕猴桃综合值评分模型;并以此为标准,对果实成熟度进行分级,测定不同采收期的软枣猕猴桃冷藏期间的理化指标。【结果】盛花期后76 d和78 d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0.3209,划分为七成熟,盛花期后80 d和82 d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为0.3209—0.4562,划分为八成熟,盛花期后84、86、88、90和92 d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为0.4562—0.6440,划分为九成熟,盛花期后94和96 d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0.6440,划分为十成熟。在贮藏过程中,八成熟果实在后期腐烂指数显著低于七成熟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七成熟的果实,八成熟和九成熟果实的单宁含量在贮藏14 d后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八成熟果实的VC含量在贮藏70 d时最高,七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成熟度的果实,八成熟和九成熟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增减程度差异不大。七成熟果实不能在采后的贮藏过程中完成后熟,达不到预期的口感与风味;九成熟果实在贮藏后期风味良好,但贮藏期最短;八成熟果实贮藏后各项生化指标可达到最佳状态。【结论】软枣猕猴桃果实的6个指标综合评分分别为≥0.6440、0.4562—0.6440、0.3209—0.4562、≤0.3209时,可将果实成熟度确定为十成熟、九成熟、八成熟和七成熟;七成熟果实口感与风味不好,八成熟果实适合长期贮藏、错季节上市及远距离运输后销售,九成熟果实适合采后本地销售鲜食及加工。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成熟度 划分标准 贮藏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爱莉 雷玉山 孙翔宇 高贵田 赵金梅 谷留杰
【目的】对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主栽品种‘华优’、‘海沃德’及‘秦美’贮藏期霉烂果实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分析比较病原菌rDNA-ITS序列的差异和种内与种间群体分化状况,确定优势菌,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菌形态鉴定与rDNA-ITS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猕猴桃霉烂的病原菌种类;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病原菌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从贮藏期霉烂的猕猴桃果实中共分离出30株病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交链孢霉属(Alternaria)、毛霉属(Mucor)、拟青霉属(Simplicillium)等5个属。其中青霉属(Pe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琳琳 罗静 庞荣丽 王瑞萍 黄玉南 乔成奎 李君 庞涛 谢汉忠
为了解析采前CPPU处理的猕猴桃果实贮藏性与未处理果实的差异及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清水为对照,评价了盛花后用20 mg/L CPPU处理果实在常温贮藏下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并用转录组分析鉴定出与可溶性糖变化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表明,无论处理还是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但CPPU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始终低于对照果实。转录组分析表明,CPPU处理抑制了淀粉和蔗糖代谢中的基因Achn087691(编码磷酸己糖异构酶)以及果糖和甘露糖代谢中基因Achn203191(编码磷酸丙糖异构酶)的表达,并促进淀粉和蔗糖代谢中基因Achn069851(编码己糖激酶)前期表达,但对基因Achn161931(编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Achn206141(编码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酯-4-表异构酶)和基因Achn295291(编码果胶甲酯酶)表现为前期抑制、中期促进、后期抑制。由此推测,20 mg/L CPPU处理明显影响了徐香猕猴桃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致使果实常温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且提前软化。
关键词:
猕猴桃 贮藏 转录组测序 糖含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远洋 罗安伟 刘焕军 李圆圆 苏苗 李琳
【目的】探究臭氧耦合低温处理对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猕猴桃的商业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沃德猕猴桃为试验原料,将猕猴桃分别用0,90,170,250mg/m3臭氧连续处理7d(每天处理1h),再用单层0.03mm厚PE袋包装,每袋10个果实,用橡皮筋扎口后分别在(0±1)和(2±1)℃、相对湿度85%90%的冷库中贮藏182d,贮藏期间每隔14d取样,测定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还原糖含量、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POD和SOD活性、MDA含量、腐烂率等指标,分析臭
关键词:
猕猴桃 臭氧耦合处理 低温贮藏 果实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天歌 邓红 李涵 孟永宏 雷佳蕾 马婧 郭玉蓉
【目的】研究‘海沃德’猕猴桃冷破碎果浆的超高压杀菌最优条件及超高压处理后果浆贮藏过程中的杀菌效果,为猕猴桃的非热加工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冷破碎技术设备获得猕猴桃纯果肉果浆,以菌落总数、VC、褐变度等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建立模型,得到超高压杀菌最优工艺条件;利用微生物学方法,研究超高压处理的果浆在4℃、-20℃下贮藏期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和大肠杆菌的变化。【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模型响应曲面分析获得超高压杀菌的最佳条件为压力497 MPa,温度27℃,保压时间24 mi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叶 王亚萍 费学谦 刘力
以浙江主产‘徐香’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Xuxiang’为试材,研究不同体积分数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0,0.3,0.6,0.9,1.2μL.L-1)对猕猴桃低温储藏期间果实品质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适宜体积分数的1-甲基环丙烯处理可以延缓‘徐香’猕猴桃维生素C的下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上升;可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并推迟两者高峰期的到来,减缓其衰老进程;同时可抑制储藏期间丙二醛的升高;提高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好地保持细胞膜完整性。综合考虑认为:0.9μL.L-1的1-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喜林 朱继平
根据山楂产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选定了影响山楂保鲜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其水平。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各主要因素对山楂贮藏效果影响作用的显著性,提出了山楂果实常温保鲜贮藏比较适宜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山楂 保鲜贮藏 正交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贵禧 宗亦臣 梁丽松 汪沂 蒙盛华 唐景云
桃的采收成熟度与果实的耐藏性有较密切的关系。在7~8成熟时的绿熟期采收,经贮藏后果面新鲜,果实硬而脆,褐变和腐烂少;采收过晚则果实易软化,容易褐变和腐烂。采前1个月用100mg/kgGA3处理有利于提高桃果实的耐藏性,贮藏后处理果的硬度比对照高1倍;采前1~2d用500mg/kg朴海因处理大久保、京玉和燕红桃,贮藏好果率分别增加22.8%,22.9%和18.3%;采前用混合液(GA350mg/kg,2,4-D50mg/kg,多菌灵2000倍)处理可减慢桃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生理代谢,并能较好地保持品质,腐烂和褐变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7.7%和4.0%。
关键词:
桃,成熟度,采前处理,贮藏保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峥
蒜苔贮藏保鲜技术,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北京市蔬菜公司及有关菜站协作,根据蒜苔采后生理特性,经过6年系统探索和10年商业化生产考验,研究成功并达到国际水平的获奖成果。应用本项技术,蒜苔可保鲜7—10个月,商品率达90%左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