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48)
- 2023(4115)
- 2022(3478)
- 2021(3273)
- 2020(2795)
- 2019(6259)
- 2018(6016)
- 2017(11313)
- 2016(6646)
- 2015(6985)
- 2014(7156)
- 2013(7146)
- 2012(6730)
- 2011(6280)
- 2010(6300)
- 2009(5439)
- 2008(5393)
- 2007(4746)
- 2006(3955)
- 2005(3581)
- 学科
- 济(21685)
- 经济(21660)
- 业(17083)
- 管理(16459)
- 企(13887)
- 企业(13887)
- 方法(11216)
- 数学(9774)
- 数学方法(9658)
- 学(8372)
- 财(7122)
- 农(5496)
- 中国(5390)
- 务(5112)
- 财务(5098)
- 财务管理(5090)
- 制(4984)
- 企业财务(4944)
- 银(4465)
- 银行(4429)
- 融(4336)
- 金融(4336)
- 行(4220)
- 贸(4173)
- 贸易(4173)
- 易(4073)
- 业经(3979)
- 技术(3833)
- 农业(3715)
- 理论(3459)
- 机构
- 大学(94276)
- 学院(93568)
- 研究(38841)
- 济(33146)
- 经济(32370)
- 管理(29729)
- 科学(28663)
- 农(27176)
- 中国(27088)
- 理学(25968)
- 理学院(25518)
- 管理学(24836)
- 管理学院(24656)
- 所(22832)
- 农业(22093)
- 研究所(21369)
- 京(20596)
- 业大(20065)
- 中心(16717)
- 财(15921)
- 江(14329)
- 省(14193)
- 农业大学(13988)
- 院(13814)
- 室(13739)
- 科学院(13303)
- 财经(12923)
- 实验(12825)
- 业(12651)
- 北京(12553)
- 基金
- 项目(68943)
- 科学(52135)
- 基金(50212)
- 家(48765)
- 国家(48445)
- 研究(41014)
- 科学基金(38550)
- 自然(28787)
- 自然科(28157)
- 自然科学(28142)
- 自然科学基金(27672)
- 省(26904)
- 基金项目(26378)
- 社会(24550)
- 划(24376)
- 社会科(23247)
- 社会科学(23237)
- 资助(21399)
- 教育(18539)
- 重点(16945)
- 计划(16936)
- 科技(15845)
- 部(14786)
- 发(14369)
- 科研(14220)
- 创(14123)
- 编号(13969)
- 业(13485)
- 创新(13414)
- 专项(13119)
共检索到133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方伦 岳宣 黎明 张发维 韩成敏 敖学希
为了探讨影响猕猴桃果实在后熟期品质变化的相关性及机理,并为制定科学猕猴桃果实后熟期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连续3年(2013-2015年)对猕猴桃不同单果重与其后熟期品质变化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相关系数分析:采果时果实单果重与后熟后(果实单果重和果实横径)等内容呈高度正相关,与后熟后果实纵径和果汁含糖量等内容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单果重损失率和果实纵径损失率等内容呈正相关,与果实横径损失率呈负相关。回归分析(采果时单果重与后熟后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重损失率、果实纵径损失率、果实横径损失率和果汁含糖量):方差分析,采果时单果重与后熟后果实横径损失率之间存在差异极显著,与后熟后果实纵...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 单果重 品质 相关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仁才 谭兴和 吕长平 熊兴耀
以耐贮性具有明显差异的美味猕猴桃不同品系果实为试材 ,初步研究了不同品系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果实采后 7d内即达呼吸高峰 ,随之果实硬度迅速下降 ,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含量增加 ,V- C与总酸均逐渐降低 .耐贮品系呼吸强度较低 ,硬度下降速度较缓慢 ,且后期果实内含物消耗少 .SOD与 CAT随着果实硬度迅速降低而升高 ,该酶可能为一种诱导性保护酶 ,其比值高低影响果实后期的衰老进程 ,比值低的软果贮藏效果较好 .
关键词:
猕猴桃 品系(育种) 贮藏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海岩 涂美艳 廖明安 陈栋 李靖 孙淑霞 徐子鸿 刘春阳 江国良
【目的】探讨猕猴桃果肉颜色差异的生理机制,为猕猴桃果肉颜色定向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6个猕猴桃主栽品种为试材,选择果实发育代表性时期采样,测试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总酸、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淀粉、总酚、类黄酮和主要色素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研究了各主要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及与果肉颜色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品种果实发育期主要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基本趋于一致。‘红实2号’和‘金实1号’整个果实发育期保持着较高总酚、Vc和总酸含量,且在DPPH、ABTS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上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果实采收前期,‘红阳’干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5个品种、且酸含量最低,‘翠玉’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各相关生理指标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类黄酮含量与各品种果实色素含量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羟自由基清除率、Vc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含量与多个品种果实色素含量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各品种果肉色素含量相关性没有一致性。【结论】猕猴桃果肉呈色差异与部分生理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选育种时可通过父母本果肉颜色相关生理指标测试,选择与目标性状相匹配的亲本配置组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世芳 郑炳松 吴家森 许树洪 童祝平
猕猴桃品种黄皮5月中旬坐果,6月果实迅速膨大,7月下旬种子发育成形,8月中下旬种子发育成熟,9月中下旬最适采收。此期间果内组织发育、形态变化及密度均已稳定,果重、体积、蛋白质、可溶性糖等数量均达最大值,维生素c含量正由低峰值回升至(11.48±0.35)mg·g ̄(-1)。不同采收期的果实也以9月中旬食用品质较好。确定采收期的相应参考指标是:果内种皮变黑,中果皮为浅绿色,外果皮淡茶褐色,上附橙黄色星状毛,蛋白质积累量(4.7±0.84)%,可溶性糖含量(8.5±0.2)%,维生素C(1.48±0.35)mg·g ̄(-1),可溶性固形物6.5%~7.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慧 刘世彪 唐元桂 刘万云
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试材,用CPPU(12.50 mg/L)和6–BA、NAA、GA3(各设质量浓度50,100,200 mg/L)处理花后2周幼果,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检测成熟猕猴桃单果重、果形指数、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等指标。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以促进果实的增大,除6–BA的增重效果不显著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果实的水分含量并无显著增加;CPPU处理对果形指数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和V–C含量,显著增加Ca、P和Mg含量,显著减少B含量;施用6–BA能提高果形指数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胜男 任小林 任艳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1-MCP处理结合出库后乙烯利催熟对猕猴桃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为完善1-MCP在猕猴桃果实保鲜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用1.0μL/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1-MCP处理),出库后取部分1-MCP处理猕猴桃,用750倍液的乙烯利浸果催熟(1-MCP+乙烯利处理),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1-MCP处理、1-MCP+乙烯利处理和对照处理猕猴桃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可显著抑制货架期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世芳 吴家森 郑炳松 童祝平 徐俊
猕猴桃魁蜜79-5于5月中旬坐果,10月上旬采收。其中果实膨大期为50~55d,迅速膨大期约为35d。白色的果心,黑色的种皮,淡茶栗色的外果皮和淡黄棕色茸毛可作为确定采收期的形态指标。种子成熟半月后是最佳采收期。此时果体密度稳定,果体体积、质量达最大值,可溶性糖1.1950g·kg-1,还原糖3.4345g·kg-1,也是结实期内最大值,蛋白质生成量达6.5%,是第2次峰值,维生素C虽降至532.0mg·kg-1,但有机酸总量也降至较低值1.05%。文中还讨论了果体形态、营养生理代谢、果体生长量、密度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猕猴桃 果实形态 营养 代谢 收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兰菊 任凝辉 张惠梅 吕璞
研究 了冷藏和 低乙烯气 调贮藏 下,采收 期和入库 时间 对秦 美猕 猴桃 贮后 性状 的影 响。结果表明 :采收期 间果实可 溶性固 形物含 量 迅速 升高 ;秦 美 猕猴 桃的 适 宜采 收指 标 为可 溶性 固 形物含量6 5 % ~80 % ;果 实采后4 8 h 入 库贮藏 效果最佳 。
关键词:
猕猴桃 采收期 入贮时间 贮后性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绍美 赵讲芬
常温条件下,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分为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硬度下降较快,主要与淀粉快速水解并伴有果胶水解相关联;第二阶段硬度下降主要与果胶物质水解相关联。采用茶多酚复合膜处理后能有效地降低淀粉酶活性及果胶酶活性,因而果实中淀粉及果胶水解得以抑制,同时果实中呼吸强度明显降低和推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得到减缓。
关键词:
猕猴桃,果实硬度,茶多酚复合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国忠 刁太清 文泽富 李映照 李明
以果汁可溶性固形物(SS)含量为采收熟度指标,对当地几个猕猴桃品种的的果实成熟特征进行了比较,确定早熟品种的SS为5.5%,中晚熟品种SS为6.5%。采摘方法对果实商品质量有显著影响。用果剪行二剪法采摘,用小果篮盛装,果园分选,浅层包装存放,可以大大技少损伤率,有效地延长果实软化时间。
关键词:
猕猴桃 采收 熟度 采摘方式 商品质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翠娥 饶景萍 马海军 庄艳 谢忠良
以美味猕猴桃“秦美”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充N2包装对其鲜切后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充N2处理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受到抑制,呼吸速率高峰比对照延迟了4 d,乙烯释放速率高峰比对照推迟了8 d;充N2包装降低了鲜切猕猴桃果实丙二醛(MDA)的含量,抑制了Vc的降解,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充N2包装可以抑制鲜切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推迟果实的软化,同时TSS含量的上升速度也比对照缓慢。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认为,充N2包装对提高鲜切猕猴桃果片品质以及延...
关键词:
N2包装 猕猴桃鲜果 果实品质 生理指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世芳 许树洪 吴家森 童祝平 柴世民
猕猴桃早熟品种黄皮果实采后在20.0~33.3℃高温下,7d左右即达最佳食用状态,其时果实的糖酸比为11.76~13.23,固酸比为25.00~26.50。在气温33.3℃时出现呼吸高峰,二氧化碳值为76.2512mg·kg-1·h-1。此后可溶性固形物增速快于可溶性糖含量,而总酸量下降轻快。采后果实蛋白质和维生素C递降最快的气温条件是28~33℃,至最佳食用时蛋白质为1.58%,维生素C525mg·kg-1。在室温贮藏下,多糖类保鲜液处理效果好于单糖类保鲜液。果体失重率达(5.5±0.5)%时是果皮开始皱缩的数量指标,对照样品3d后果皮即皱缩,多糖类保鲜液处理的样品可保鲜14d。1~3℃低温...
关键词:
猕猴桃,果实,贮藏生理 鲜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龙
以猕猴桃果实为原料提取并分离纯化,得到碱溶性多糖组分,通过采用正交试验得到提取碱溶性多糖的最佳方案。该多糖经层析方法和Smith降解等反应,证实其为单一组分。该组分多糖由葡萄糖为单一糖基组成,并证实该多糖具有β(1→3)及β(l→6)连接的糖苷键。
关键词:
猕猴桃 碱溶性多糖 分离 结构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才 熊兴耀 谭兴和 吕长平
为了深入探索猕猴桃的果实软化衰老机制及其控制途径 ,以耐贮性具有明显差异的美味猕猴桃品系果实为试材 ,对采后果实硬度、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活性及细胞壁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果实采后硬度明显下降 ,并可分为两个显著下降时期 ,前期硬度下降快于后期 ;采后初期 ,PG活性上升较慢 ,后期则迅速增加 ,随之细胞壁中胶层逐渐降解消失 ,继而细胞壁纤维松散 ,细胞壁膨大 ,但质膜与细胞器仍完好 ,此期果实开始软熟 .不同品系中 ,耐贮性强的品系果实采后硬度下降缓慢 ,PG活性低 ,细胞壁与中胶层结构致密而均匀 ,中胶层降解慢 .硬果的后熟软化与 PG活性增加、果胶质水解引起的细胞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清硕
水果之王———猕猴桃扬州大学农学院陈清硕猕猴桃又名阳桃、羊桃、毛桃、藤梨、中国鹅莓、中国醋栗、中国猕猴梨、凯维果、奇异果(Kiwifruit),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Actinidia),是一种野生的大藤本植物,原产我国长江上游山地,1905年被一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