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1)
- 2023(6658)
- 2022(5579)
- 2021(4896)
- 2020(3821)
- 2019(8776)
- 2018(8578)
- 2017(16182)
- 2016(8825)
- 2015(9582)
- 2014(9673)
- 2013(9639)
- 2012(9519)
- 2011(8779)
- 2010(9101)
- 2009(8242)
- 2008(8113)
- 2007(7412)
- 2006(6823)
- 2005(6556)
- 学科
- 济(45806)
- 经济(45770)
- 业(22059)
- 管理(20402)
- 地方(18113)
- 中国(16790)
- 企(15628)
- 企业(15628)
- 农(13796)
- 业经(11398)
- 方法(11284)
- 地方经济(10547)
- 农业(9557)
- 数学(9450)
- 数学方法(9389)
- 发(9291)
- 融(8831)
- 金融(8831)
- 学(8783)
- 银(8553)
- 制(8548)
- 银行(8534)
- 行(8405)
- 产业(8082)
- 财(7911)
- 贸(7424)
- 贸易(7414)
- 环境(7137)
- 易(7071)
- 发展(6953)
- 机构
- 学院(128809)
- 大学(125818)
- 济(55261)
- 经济(54096)
- 研究(52172)
- 管理(43592)
- 中国(39371)
- 理学(36044)
- 理学院(35522)
- 管理学(34937)
- 管理学院(34682)
- 科学(31685)
- 京(28435)
- 所(27544)
- 财(24823)
- 研究所(24774)
- 农(24326)
- 中心(22552)
- 江(21676)
- 范(19784)
- 师范(19530)
- 院(19108)
- 北京(18778)
- 农业(18699)
- 财经(18678)
- 业大(18361)
- 州(17572)
- 省(17340)
- 经济学(17019)
- 经(16808)
- 基金
- 项目(80095)
- 科学(62591)
- 研究(60379)
- 基金(55286)
- 家(48306)
- 国家(47829)
- 科学基金(39963)
- 社会(38152)
- 社会科(36200)
- 社会科学(36194)
- 省(33343)
- 基金项目(28571)
- 划(27504)
- 教育(26811)
- 发(24840)
- 编号(24431)
- 自然(23766)
- 自然科(23159)
- 自然科学(23154)
- 自然科学基金(22739)
- 资助(22543)
- 成果(20431)
- 发展(20146)
- 展(19782)
- 重点(18998)
- 课题(18714)
- 部(16872)
- 创(16618)
- 创新(15596)
- 国家社会(15513)
共检索到215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静 卞晓东 樱井泰宪 张秀梅
利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活体观测、拍摄了狭鳕受精卵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详细描述记录不同发育时相胚胎的形态特征、发育时间等。选取6个发育期(未受精、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胚体发育期、将孵化前期)的照片,利用Image J软件测量不同发育期的卵径,以探讨狭鳕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卵径的变化。此外,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4个胚胎发育期(未受精期、2细胞期、原口关闭期、孵化前期)受精孔及卵膜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狭鳕产浮性分离卵子,卵膜单层、透明光滑,卵黄均匀,无油球,卵径1.45~1.58 mm。在水温(6.3±1.24)℃,盐度34时受精后约1 h胚胎形成,24 h后进入囊胚期,61 h后进入原肠胚...
关键词:
狭鳕 胚胎发育 卵径 受精孔 卵膜 壁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鞠晨曦 李云 刘红 蔡生力
在实验室水温26±1℃、盐度28±1的条件下,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时间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眼斑双锯鱼受精卵属一端带有附着丝的沉性卵,呈长椭圆形,长径2.0±0.1 mm,短径0.95±0.1 mm;其卵裂方式为端黄卵盘状卵裂;胚胎发育可分为10个主要阶段: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呈现由橙黄色到棕黄色的变化;在26℃水温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200 h左右。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 胚胎发育 形态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瑛 朱琴 陈辉 朱小玲 崔峥 邱高峰
在解剖镜和显微镜下对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根据日本沼虾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前溞状幼体期以及膜内溞状幼体期。日本沼虾卵裂属于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之间的过渡类型,无囊胚腔。3对附肢原基在前无节幼体期形成,胚胎在前溞状幼体期腹部开始分节,复眼色素也在前溞状幼体期出现,随后复眼色素区域逐渐增加,到膜内溞状幼体期孵化时复眼结构成熟。腹部分节和复眼色素的出现表明胚胎进入前溞状幼体期。随着胚胎发育的进行,由于附肢的形成和分化,与前几个时期相比,胚胎发育的最后4个时期所持续的时间较长。研究亮点:针对日本沼虾胚胎无节...
关键词:
日本沼虾 胚胎发育 形态学 组织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国柱 方展强 马广智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是华南地区的特有种。本研究报道对唐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017±0.001)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历程不同:当水温分别在14.0-16.8℃、22.5-25.0℃和28-30℃条件下,受精卵分别经过147 h、50 h和28 h发育而孵出。文中讨论了唐鱼胚胎形态及胚细胞的分化特点,以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
唐鱼 胚胎发育 水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晓田 肖国华 陈力 张立坤
观察了人工繁殖江鳕(Lota lota)的胚胎发育的全过程。根据对江鳕胚胎发育的观察与分析,将其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共20个发育时期,同时描述了各个发育时期的特征。在0~3℃下,胚胎历时998 h后孵出仔鱼,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需要积温887~1023 h.℃。
关键词:
江鳕(Lota lota) 胚胎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杰 孙慧玲 高菲 燕敬平 董迎辉 叶乃好 王清印
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方法,对刺参成熟未受精卵以及受精过程中精子入卵、极体排放、雌雄原核的形成与结合、早期卵裂以及多精入卵等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刚产出的刺参成熟未受精卵呈圆形,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22~23℃、盐度29条件下进行受精,受精后12 min,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释放第一极体;受精后20 min,大部分受精卵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放出第二极体。受精后35 min,雌、雄原核开始在卵中央发生染色体联合;受精后80 min,部分受精卵完成第一次卵裂,受精后100 min,部分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卵裂。刺参在受精过程中存在极少数的多精入卵现象。
关键词:
刺参 受精 多精入卵 细胞学观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高小强 刘志峰 黄滨 王耀辉 薛国平 秦巍仑 关长涛 洪磊
通过显微镜及连续切片技术,研究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在孵化温度为(21.0±0.5)℃的条件下,美洲鲥受精卵经过71 h 15 min大量孵化出膜,其胚胎发育阶段主要分为6个时期。受精卵第1–5次卵裂均为经裂,第6次卵裂(64细胞期),纬裂出现,胚盘被分为外部的包被层和内部的深层细胞两部分。受精6 h 2 min,内外卵黄合胞体层形成。受精7 h 40 min,囊胚腔出现。受精10 h 39 min,胚盘下包30%,胚盾形成;受精14
关键词:
美洲鲥 胚胎发育 形态学 组织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雅静 蔡生力 刘红
在实验室水温(26±1)℃、盐度(30±1)的条件下,对清洁虾(Lysmata amboinensis)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发育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洁虾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9个主要阶段: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发生期、复眼色素形成前期、复眼色素形成后期、孵化前期和孵化期。胚胎大小在发育早期无显著变化,约为0.6 mm,进入孵化期时,胚径开始显著增大,可达0.9 mm;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呈现出浅绿色、深绿色、深黄色、黄褐色的变化趋势;在26℃水温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13 d左右。本研究旨在为清洁虾人工育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清洁虾 胚胎发育 形态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梦淇 陈超 李炎璐 贾瑞锦 于宏 梁友 蔡春有 庞尊方
对驼背鲈(Chromileptes altivelis)的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研究,描述了从受精卵到仔、稚、幼鱼各发育期的时间和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在水温25-26℃、盐度30的海水中,受精卵历时27 h 25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历从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到肌节形成、各器官的逐渐形成、变化、完善等一系列的胚胎发育和变化过程;根据其卵黄囊消长情况、鳞片的覆盖状态、体色发生的不同变化以及第二背鳍和腹鳍的消长,将胚后发育分为仔、稚、幼鱼3个阶段。在水温22-26℃、盐度29-31、DO≥5 mg/L的条件下,2-3 d仔鱼卵黄囊消失,开口摄食;生长发育...
关键词:
驼背鲈 胚胎发育 仔稚幼鱼 形态观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俊果 宋炜 蒋科技 梁述章 张凤英 谌微 马凌波
对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与仔鱼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析了胚胎和仔鱼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棘头梅童鱼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油球1个,卵径(1. 182±0. 041)mm,油球直径(0. 458±0. 015) mm;在水温(25. 00±0. 50)℃、盐度23~24条件下,受精卵经20 h 20 min孵化出膜。棘头梅童鱼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及出膜7个阶段,共24个发育时期。在水温(26. 00±0. 24)℃、盐度23~24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 536±0. 059) mm,出膜后9 d内为早期仔鱼阶段,以内源性营养耗尽为主要特征; 9~25 d为晚期仔鱼阶段,各鳍条发育齐全,鳞片出现。
关键词:
棘头梅童鱼 胚胎 仔鱼 形态特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春 魏毓棠 王静 何明 唐萍
为研究单性结实茄子与有性结实茄子果实发育过程,分别以两个单性结实品系D1、D2与两个非单性结实品系N1、N2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胚胎及果实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茄子的胚囊发育属于蓼型,4个品系在开花前均已形成发育正常的八核胚囊,但开花后,单性结实品系和非单性结实品系的胚胎和果实发育产生了明显差异。未授粉单性结实品系的茄子无双受精作用,胚囊内卵细胞、助细胞、极核等逐渐解体消失,胚珠萎缩,果肉细胞排列紧密、间隙小,果实无籽;而非单性结实品系则产生了受精的卵细胞与极核,胚囊内生成游离胚乳核,果肉细胞排列松散,胎座上着生许多种子。可见,单性结实子房增大不依赖于受精作用的刺激,解剖性状...
关键词:
茄子 单性结实 果实 解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燕 王渝 赵三军 蒋文弢 蒋锐达 施利民 赵敏
胚胎发育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过程。已有研究表明,胚胎发育早期特别是原肠胚和神经胚时期存在着一定强度的内源生理电场,当存在类似内源生理电场强度的外源电场时,能引导细胞迁移、控制细胞极化、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胚胎发育。本研究主要就内源生理及外源电场对胚胎发育的引导或干扰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胚胎发育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胚胎发育 生理电场 外源电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建酬 郭照良 邓军文
为探明蓝鳃太阳鱼胚胎发育规律,采用人工干法授精,在溶氧充足的静水孵化条件下获得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细胞,利用双筒Olympus解剖镜对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并记录和描述其发育过程和时间.蓝鳃太阳鱼的卵呈圆球形,金黄色,具粘性;未吸水卵的卵径为1.01~1.33mm,平均为1.16mm,吸水后卵径膨胀到1.42~1.81mm,平均为1.62mm;在水温为(26±1)℃的条件下,50%受精卵经34h后孵化出膜;受精卵在2.2h进入二细胞期,7h进入囊胚阶段,9.9h进入原肠胚阶段,13.2h进入神经胚期,34h50%的仔鱼出膜,初孵仔鱼全长2~3mm.
关键词:
蓝鳃太阳鱼 胚胎发育 观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时红卫 吴美琴 张俊彬
报道了鲻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和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HCG 1 000 IU/kg和LRH-A210μg/kg配合使用,在水温22~25℃时,盐度25~32,鲻鱼的催产效应时间和受精卵孵化时间分为别36 h和52 h。鲻鱼卵属浮性卵,圆球形,卵径为(316.4±6.9)μm,卵黄囊直径为(190.8±5.4)μm。鲻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7个阶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效应时间和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温度为18~21℃时,孵化率最高,为82%。
关键词:
鲻鱼 人工繁殖 温度 胚胎发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兴兵 朱永久 陈建武 赵建华 刘文成 杨德国
观察了水温(18±1)℃条件下,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的胚胎发育特征。结果显示:成熟小体鲟卵圆球形、黑色、不透明,为粘性卵,卵径2.2~2.8 mm。水温(18±1)℃条件下,小体鲟受精卵历时110 h孵化出膜,所需总积温为2023~2308℃·h。小体鲟受精卵的卵裂方式为特殊的辐射状卵裂;原肠中期时动物极细胞覆盖胚胎三分之二;心跳期,心脏呈C型;尾端接近心脏时,眼囊内已经有色素沉着。根据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可将小体鲟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出膜7个连续阶段,34个时期。另外,本研究还将小体鲟胚胎发育和鲟形目其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