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6)
- 2023(9960)
- 2022(8082)
- 2021(7130)
- 2020(6355)
- 2019(14272)
- 2018(13926)
- 2017(26815)
- 2016(14655)
- 2015(16108)
- 2014(15822)
- 2013(15647)
- 2012(14130)
- 2011(12466)
- 2010(12741)
- 2009(12134)
- 2008(12157)
- 2007(10914)
- 2006(9648)
- 2005(8917)
- 学科
- 业(76682)
- 企(72205)
- 企业(72205)
- 济(70318)
- 经济(70241)
- 管理(59385)
- 方法(34847)
- 数学(27150)
- 数学方法(26756)
- 业经(26374)
- 财(22823)
- 农(22191)
- 务(18659)
- 财务(18640)
- 财务管理(18623)
- 企业财务(17637)
- 农业(16624)
- 技术(16336)
- 理论(13511)
- 策(13492)
- 中国(13473)
- 划(13459)
- 制(12643)
- 和(12548)
- 企业经济(12168)
- 经营(11726)
- 技术管理(10710)
- 体(10654)
- 贸(10489)
- 贸易(10484)
- 机构
- 学院(217537)
- 大学(211803)
- 济(91903)
- 经济(90401)
- 管理(89733)
- 理学(77964)
- 理学院(77227)
- 管理学(75804)
- 管理学院(75441)
- 研究(68387)
- 中国(53500)
- 京(44338)
- 农(44154)
- 科学(43194)
- 财(40942)
- 业大(35961)
- 所(35340)
- 农业(35321)
- 江(33735)
- 财经(32791)
- 研究所(32079)
- 中心(30758)
- 经(29841)
- 北京(27186)
- 经济学(27015)
- 州(25902)
- 商学(25563)
- 商学院(25331)
- 经济管理(24896)
- 经济学院(24463)
- 基金
- 项目(145441)
- 科学(116433)
- 基金(107804)
- 研究(101608)
- 家(95174)
- 国家(94314)
- 科学基金(82595)
- 社会(65991)
- 社会科(62745)
- 社会科学(62725)
- 省(59120)
- 基金项目(56661)
- 自然(56006)
- 自然科(54828)
- 自然科学(54812)
- 自然科学基金(53922)
- 划(48482)
- 教育(46454)
- 资助(44675)
- 编号(38963)
- 业(36382)
- 创(34045)
- 重点(32824)
- 部(31524)
- 发(31214)
- 创新(30921)
- 成果(29266)
- 科研(28314)
- 计划(27634)
- 国家社会(27507)
- 期刊
- 济(101872)
- 经济(101872)
- 研究(58631)
- 农(40459)
- 中国(40295)
- 管理(38770)
- 财(35245)
- 学报(34890)
- 科学(33324)
- 农业(28152)
- 大学(26639)
- 学学(25680)
- 技术(21626)
- 业经(18762)
- 业(17970)
- 教育(16913)
- 融(16827)
- 金融(16827)
- 财经(16680)
- 经济研究(16181)
- 经(14501)
- 技术经济(14352)
- 问题(13001)
- 统计(12266)
- 策(11773)
- 财会(11141)
- 现代(11048)
- 世界(10691)
- 科技(10596)
- 商业(10591)
共检索到318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靖 徐建国 唐涯 陈戴希
初创企业频频获得超高估值,这是近年来创投私募市场的新现象。以估值10亿美元门槛定义的独角兽企业,其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是初创企业估值膨胀的代表。独角兽企业超高增速、超高估值背后的作用机制,对于理解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成长机制和估值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球四个重要的初创企业数据库中,手工整理自1994年以来共273家独角兽企业的基本面、融资、估值等信息,分析独角兽的估值趋势以及趋势背后的驱动因素。我们发现:(1)近十年来,独角兽企业呈现出估值水平不断提升、估值增速不断加快两大趋势;(2)两大趋势背后,增长潜力以及融资环境是最根本的驱动因素。我们发现,技术进步以及商业模式选择带来的增长潜力与资本的力量,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估值至关重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艳 季俊成 谢菲
文章通过构建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7个省市区域培育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确定了资金支持、人力供给、科研环境对企业培育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fsQCA方法进一步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促使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驱动路径,结果表明:单个影响因素并不构成产生区域高培育度的必要条件,但是增加R&D经费投入在产生高培育度上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政府引导型“”金融—技术创新驱动型“”资源均衡型”这3种条件组态可以产生高培育度,进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关键词:
瞪羚企业 独角兽企业 培育能力 驱动因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程
生态型企业构建的关键在于以用户为核心、以一个"杀手级"的业务为基础,围绕其逐步布局关联业务,补充业务生态,甚至可以有战略性长期亏损的业务。2017年3月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共有131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上榜,其中48家估值超过20亿美元。"独角兽"企业业务形态有什么特点?什么类型的创业企业更容易成为"独角兽"?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程
生态型企业构建的关键在于以用户为核心、以一个"杀手级"的业务为基础,围绕其逐步布局关联业务,补充业务生态,甚至可以有战略性长期亏损的业务。2017年3月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共有131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上榜,其中48家估值超过20亿美元。"独角兽"企业业务形态有什么特点?什么类型的创业企业更容易成为"独角兽"?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理
我觉得我们可以首先思考一下,我们怎么从发现一个科技创新,经过大家的努力,直到使之成为一个科技强、商业上成功的项目。同时,项目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能够为投资人带来应有的收益。这个话题中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科技型项目,其次,商业上成功。就前者而言,科技型就意味着必须有创新,存在一定的技
关键词:
独角兽 科技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腾 李一杰 余杰
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独角兽企业已成为衡量城市创新环境的重要指标,其在市域内的空间分布反映所在城市的创新主体、资源、政策等的布局状况与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为案例地,从地理学视角出发,运用定性、定量和定位三者融合的研究方法探究城市尺度上独角兽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区位模型分析影响4市独角兽企业分布的区位因素。主要结论是:(1)独角兽企业具有高科创属性,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和“逐科创资源而居”。(2)2016—2019年,4市独角兽企业表现出显著的集聚趋势且未产生新集聚区,通过碎化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测度发现,北京和深圳独角兽企业更加集聚,上海和杭州则稍弱。(3)北京独角兽企业集聚在中关村的海淀园和朝阳园,上海集聚在张江高新区的各园区内,深圳集聚在高新区的南山园区内,杭州集聚在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附近。(4)根据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将“北上深杭”独角兽企业空间分布模式分别概括为综合主导型、高新区多核主导型、高新区单核主导型和知名院校+平台企业主导型。不同的空间分布模式展现了4市在科创资源配置上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以上发现对城市合理布局科创资源和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辉发 施博辉
随着监管层频频对"四新经济"领域独角兽IPO释放利好,国内独角兽企业正风生水起并成为新经济时代下的独特话题。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从创始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各个度量指标以及创始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交互作用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独角兽企业创始人资本情况。结果表明,独角兽企业创始人资本越高,越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本文不仅丰富了国内独角兽企业研究领域的文献和经验证据,也为初创企业创始人和风险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独角兽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健壮
独角兽企业的不断涌现,往往预示着新技术的形成和新经济的到来,它势必对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兴起、传统产业的颠覆式变革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模式等产生重大的影响。综观中国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其研究进程严重滞后。本文在对独角兽企业概念、标准、特点等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全球独角兽企业的三大基本特征,重点总结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四大特征:数量和规模呈快速上升态势、聚焦于科技行业且技术驱动型企业增多、空间分布扩散和集聚加剧同时并存以及其诞生和发展有着独特的规律。最后,从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出台针对性政策以及重点发展科技型独角兽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岭 张田莉 梁杰
独角兽企业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结合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技术颠覆性、市场领先性、用户领先性等特征,发现其"高速技术迭代-商业模式探索-培育领先用户-技术和市场领先"的成长规律,且独角兽企业在孵化和加速成长阶段亟需更包容技术试错和商业探索风险的金融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鉴于此,应从构建独角兽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孵化平台-创新生态"的分层孵化链条,提升多层次金融体系对各阶段独角兽企业的风险容忍,在独角兽企业认定、评审、奖励和精准服务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降低独角兽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技术距离、市场距离、孵化距离、融资距离和政策距离,加速独角兽企业成长壮大。
关键词:
独角兽企业 成长规律 培育路径 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建华
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迅猛。文章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独角兽企业进行分析,着重从独角兽企业的资产特征、收入特征、财务结构三个角度对独角兽企业的财务特征进行研究,针对独角兽企业这些财务特征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独角兽企业这些潜在的风险提出一些规避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
独角兽企业 轻资产模式 “马太效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辰
"独角兽"这个概念大概是在2017年开始火起来的,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现在互联网一些巨头,例如,五年前的小米和蚂蚁金服,十年前的BAT,在当时都可以称之为"独角兽"。只不过现在的独角兽企业越来越多,遍布于各行各业,这不仅是源于科技的进步,同时还与中国的经济形势和国家战略密不可分。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
关键词:
独角兽 动能转换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孔百汇
如何培育独角兽企业是我国地方政府的现实难题,而独角兽实证数据的缺乏则是学术界面临的困境。文章以2014—2020年在沪深两市首次发行新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最近融资价格”法筛选出上市时已符合独角兽标准的公司,从资本经营视角,考察股权投资与独角兽培育间的关系。通过大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投资能够促进本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控制类股权投资有助于促进独角兽企业的形成,而非控制类股权投资与独角兽企业培育之间呈倒U形关系;从企业的估值机理来看,股权投资促进了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了投资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与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研究启示在于,企业可借力股权投资以加强与被投资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发挥股权投资对优化企业主营业务、促进企业成长和价值增值的积极作用;企业可权衡股权投资比例和数量,以发挥股权投资对独角兽企业培育的最佳效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宁
数据资产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性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通过选取全国164家独角兽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样本基础数据和关系数据的截面数据,对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性进行OLS回归估计,研究发现:(1)数据资产以数据技术和数据资源为核心,独角兽企业在算法、算力、数据应用三个方面的合作强度越强,自身的成长潜力越高;(2)独角兽企业通过综合使用数据技术和数据应用,实现对数据资产使用,数据资产使用能力越强,其成长性越强;(3)独角兽企业具有数据资源优势,数据应用产生的边际价值高于数据技术带来的边际价值。基于研究结论,应引导独角兽企业加快数据技术创新发展,建立支持数据流通及交易的规则体系,重视培育数据资产合作的新生态大环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新育 王晓衡
在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独角兽企业发展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现状,将其与北京、上海独角兽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独角兽企业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针对措施。
关键词:
独角兽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 对比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思
本文以第三方研究报告为基础,通过分析中美独角兽企业发展的不同趋势,对比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独角兽企业特点的差异性,以及剖析深圳市独角兽企业的发展现状,梳理出深圳发展独角兽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提出深圳发展独角兽企业的相关策略建议。
关键词:
独角兽 深圳 发展策略 政府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