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4)
2023(4087)
2022(3373)
2021(3270)
2020(2779)
2019(6493)
2018(6778)
2017(11538)
2016(6855)
2015(7626)
2014(7801)
2013(7385)
2012(7204)
2011(6693)
2010(6563)
2009(6023)
2008(5882)
2007(5272)
2006(4754)
2005(4300)
作者
(19804)
(16805)
(16654)
(15904)
(11046)
(8057)
(7739)
(6667)
(6536)
(6167)
(5868)
(5852)
(5706)
(5477)
(5418)
(5169)
(5021)
(4996)
(4898)
(4896)
(4440)
(4055)
(4047)
(4016)
(3729)
(3728)
(3679)
(3647)
(3625)
(3465)
学科
(24629)
经济(24596)
管理(14435)
(12024)
地方(8801)
(8326)
企业(8326)
(7962)
中国(7613)
(6936)
(6881)
方法(6650)
(6156)
数学(5680)
数学方法(5612)
(5320)
金融(5313)
农业(5029)
(4959)
业经(4596)
(4550)
银行(4535)
(4438)
理论(4251)
教育(4233)
关系(3975)
地方经济(3908)
(3796)
贸易(3796)
体制(3715)
机构
大学(88008)
学院(87547)
研究(37030)
(32034)
经济(31192)
管理(28663)
中国(27353)
理学(23426)
科学(23390)
理学院(23062)
管理学(22495)
管理学院(22336)
(20766)
(19616)
(19532)
研究所(17851)
中心(17248)
(16659)
农业(15409)
(15326)
(14831)
业大(14684)
(13970)
(13846)
师范(13638)
北京(13374)
(13034)
技术(11737)
财经(11262)
师范大学(10893)
基金
项目(58846)
科学(44531)
研究(43379)
基金(39860)
(35778)
国家(35459)
科学基金(28586)
社会(25017)
(23737)
社会科(23467)
社会科学(23459)
基金项目(20963)
(20693)
教育(20115)
自然(18584)
编号(18486)
自然科(18113)
自然科学(18103)
自然科学基金(17746)
资助(16243)
成果(16069)
课题(14338)
重点(13609)
(13373)
(12530)
(11854)
(11564)
(11362)
计划(11326)
创新(11143)
期刊
(42312)
经济(42312)
研究(28541)
中国(24960)
(18346)
学报(17251)
教育(15004)
科学(14270)
农业(12489)
大学(12382)
(11621)
学学(11590)
管理(10847)
(9867)
金融(9867)
技术(7974)
(7100)
业经(6762)
经济研究(6328)
问题(5566)
(5382)
论坛(5382)
财经(5355)
世界(5330)
图书(5325)
国际(5285)
(5006)
职业(4876)
(4811)
业大(4724)
共检索到150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允佩  
向西开放是我国全方位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我国和西部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阿拉木图到乌鲁木齐、兰州段铁路国际正式运营的即将开始,为我国喊了多年的向西开放创造了可行性条件,更为深居内陆腹地的西北地区,拓宽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兰州作为西北地区第一大铁路枢纽,第二大工业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岳志荣  
中国边境大门打开后,原来封闭的边境地区变成了开放前沿,漫长的内陆边境线成为贸易的黄金线,6000多公里的地方边境贸易得到了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1992年边境贸易额预计超过20亿美元。人们对它的前景关注着,尤其是独联体及中亚五国对新疆的贸易,更是关注的热点,是忧是喜,褒贬不一。与独联体接壤的边境地区,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随着边境大门敞开,那种几年前零星进行的易货贸易已逐渐发展成为以边贸为先导、内地为依托、高层次经贸为重点的沿边开放态势。由原来的政府间协议贸易迅速变成政府和地方贸易并进,由单纯的易货贸易形成发展到目前易货贸易、现汇贸易、工程承包、劳务技术并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程  
近年来,兰州市政府针对城市边缘群体的公共服务问题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存的诸多因素仍然导致针对该群体的公共服务存在问题。文章对兰州市政府向城市边缘群体公共服务提供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目前兰州市政府向城市边缘群体提供的公共服务与该群体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及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伟  曹银贵  袁春  王静  乔陆印  
研究目的:分析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熵变情况,剖析该系统的综合发展度与协调发展度,确定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变化情况。研究方法:采用耗散结构理论和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兰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研究结果:(1)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有序性偏低,受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熵的影响很大;(2)系统综合发展度在不断提高,并且各要素层之间的协调度水平比较高;(3)对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的指标是绿地比例、征用耕地比例、单位建设用地产值;(4)兰州市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系统的欧式贴近度在不断增加,表明集约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研究结论:运用耗散结构理论与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可以清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为民  唐仲箎  
通过对兰州市园林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在城市规划中,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结合兰州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缪磊磊  王爱民  
人地系统的调整与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兰州市为例 ,分析了兰州市人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并对兰州市人地系统的调整与优化作了探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璇琼  李永树  卢正  梁浩  
随着兰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热岛效应也逐渐加剧。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来研究兰州市的热岛效应。根据1999和2009两期遥感影像计算研究区的植被盖度、地表比辐射率和亮度温度等数据,利用这些数据通过基于影像的方法反演出研究区的地表温度,进而研究热岛效应。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兰州市西北部和东南部植被覆盖良好的区域地表温度低,热岛效应不明显;中部黄河沿岸主城区温度较高,热岛效应相对明显;西南部沙漠和黄土丘陵覆盖区地表温度高,热岛效应最严重。通过GIS的时空分析研究1999-2009年间兰州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化情况,结果得出这10年间兰州热岛效应的变化与植被盖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植被增加的区域热岛效应降低,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志斌  师安隆  
以兰州城市开发区为例,在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划分的基础上,分别从城市形态、新城建设、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分异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对兰州城市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交国  杨永春  
通过对兰州旧城区的研究,提出兰州旧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结构形态,指出尽管兰州城市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但是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对旧城区的人口、产业、交通、空间结构进行整合优化,兰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琛  
在全面分析了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状况之后,指出兰州市旅游业要腾飞,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是关键。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若干理论做了系统的总结,并以此为依据,从理念、行为、视觉三个方面对兰州市的旅游形象做了系统策划。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斌  杨莹  
文章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兰州市穆斯林人口变动的内在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兰州市穆斯林人口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各区增长差异显著,街区差距不断扩大。空间上呈一主一次"双中心"结构,且向心集聚与向外扩散并存。地缘结构由"围寺而居"向"近寺而居"演变,社会结构则由"高度隔离"向"相对融合"演变。其影响机制主要缘于历史与政治、工业化与城市化、族群认同感与凝聚力和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建武 ,赵建新  
随着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才信息量急剧增长。各级领导和业务管理部门要取得优化的人才管理,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掌握人才信息,最佳地利用人才信息。从收集信息到利用信息以及信息反馈所需时间的长短,将对人才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从1984年开始,进行了微型计算机在人事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建立城市人才信息库,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的工作是分以下几步进行的: 一、进行可行性研究人事部门与其它行业一样,长期以来,由于某些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加上“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秀丽  
在工业4.0战略提出的背景下,结合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发展现状,从智能制造、智能运输、智能配送和智能仓储四个方面提出了兰州市智能物流的发展对策,为兰州市的智慧智能物流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国璋  方向明  
80年代以来,兰州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兰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文章认为:工业生产大量用煤、某些企业布局不合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象因素是造成兰州市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治理对策,指出清洁生产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