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1)
2023(8461)
2022(7440)
2021(6917)
2020(6276)
2019(14577)
2018(14568)
2017(28126)
2016(15861)
2015(18010)
2014(18348)
2013(18542)
2012(17322)
2011(15360)
2010(15763)
2009(14728)
2008(15504)
2007(14383)
2006(12276)
2005(11269)
作者
(47461)
(39542)
(39385)
(37763)
(25351)
(18962)
(18281)
(15395)
(14735)
(14349)
(13483)
(13268)
(12628)
(12570)
(12533)
(12524)
(12305)
(11659)
(11623)
(11319)
(9947)
(9709)
(9707)
(9049)
(9017)
(8906)
(8872)
(8860)
(8112)
(7956)
学科
(60903)
经济(60841)
管理(56777)
(52459)
(45428)
企业(45428)
方法(31829)
数学(27528)
数学方法(27258)
(24345)
(17719)
财务(17681)
财务管理(17630)
(17554)
企业财务(16772)
(15869)
中国(14609)
(14229)
银行(14204)
(13569)
(13281)
业经(12686)
(11902)
金融(11900)
(11083)
贸易(11079)
(11056)
(10773)
农业(10349)
地方(10288)
机构
大学(227624)
学院(225816)
(89058)
管理(88768)
经济(86840)
理学(74087)
研究(73547)
理学院(73230)
管理学(72009)
管理学院(71543)
中国(61125)
(48816)
(47290)
科学(46180)
(41189)
(38910)
中心(36156)
(36146)
财经(36084)
研究所(35028)
业大(34815)
农业(32738)
(32661)
北京(30656)
(28897)
(27508)
师范(27173)
财经大学(26976)
经济学(26962)
(25872)
基金
项目(142915)
科学(110824)
基金(103377)
研究(101213)
(90858)
国家(90116)
科学基金(76275)
社会(62236)
社会科(58986)
社会科学(58962)
(55646)
基金项目(55013)
自然(51187)
自然科(49990)
自然科学(49973)
自然科学基金(49113)
教育(47450)
(47190)
资助(43538)
编号(41025)
成果(34331)
重点(32554)
(32447)
(29109)
(29044)
科研(28356)
课题(28263)
(27823)
教育部(27397)
创新(27239)
期刊
(99425)
经济(99425)
研究(63924)
中国(46985)
(42973)
学报(38378)
(35908)
管理(34484)
科学(33824)
大学(28461)
学学(26889)
(26048)
金融(26048)
农业(23543)
教育(20958)
技术(19703)
财经(18727)
(15988)
经济研究(15258)
(15229)
业经(15062)
财会(13444)
问题(12971)
会计(12458)
(12216)
技术经济(11770)
理论(11509)
统计(10548)
图书(10459)
实践(10399)
共检索到345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亮  
作为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对制约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至关重要,如果独立董事是自愿性选用的,董事会的独立性就会降低盈余管理;如果独立董事是强制性选用的,董事会的独立性程度较高与较低的盈余管理是不相关的。因此,董事会的独立性可以有效地监控盈余管理,但监控扭曲了独立董事的市场环境,这会导致治理机制失效。所以,我国监管机构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以应对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反复的波动和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小洋  李芹  
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将2002~2008年度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截面数据分为小于0和大于0的两种基本情况,实证分析了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燕媛  刘晴晴  
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监督董事会,抑制管理层和大股东的盈余操纵行为。本文以2011年沪深A股102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管理视角研究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独立董事的会计专业能力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报酬与盈余管理程度呈U型关系,但并不显著;而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不大。为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细化独立董事提名和选举机制,强化独立董事会计专业背景或能力要求和适当提高独立董事薪酬等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姣  
本文从审计质量和独立董事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二者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上交所以及深交所2015年初到2020年主板上市公司数量为主要样本,进行相关实证分析,研究三者之前的变量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第二,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第三,独立董事发表意见次数,对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相关性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长新  王豹  林剑婷  
本文以2012-2015年中国A股家族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进行分行业分年度回归估计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并以此来度量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探讨独立董事的占比和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家族企业独立董事独立性较低,其职能的发挥受到占比和薪酬的影响。分正负向盈余管理后实证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薪酬与正向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与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莲  高荣  
本文以2010-2014年的531家上市民营企业作为初始样本,探讨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对盈余管理程的影响;然后以其中的440家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家族企业中家族控制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独立董事对家族控制与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我国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此外,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盈余管理有负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正向影响,且独立董事会强化家族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汉文  廖方楠  韩洪灵  
为明确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在治理盈余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本文采用匹配+双重差分(DID)的方法,并结合应计和真实两类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应计盈余管理方面,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均能显著地发挥治理效应,且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内部控制能显著地发挥治理效应,而独立董事联结则不能对真实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且在此场景中它们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进一步考虑二者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以及企业整体战略后发现,与独立董事联结相比,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总体上更全面且更稳定。本文不仅补充与拓展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对比了独立董事联结和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力,还有助于增进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及其治理机制的透视,从而可以改进监管方向与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素莲  高荣  
本文以2010-2014年的531家上市民营企业作为初始样本,探讨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对盈余管理程的影响;然后以其中的440家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家族企业中家族控制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独立董事对家族控制与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我国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此外,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对盈余管理有负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正向影响,且独立董事会强化家族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祎颿  
文章以2008—2012年的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样本期内,其最终控制人都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对上市家族企业董事会独立性水平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对上市家族企业还是非家族企业,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水平都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即董事会独立性越高,越能够起到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但是在上市家族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被削弱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元木  刘佩  纪端  
本文基于可操控R&D费用视角,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技术独立董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独立董事通过有效抑制管理层操控R&D费用,以此提高盈余信息质量。在考虑了技术独立董事内生性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技术独立董事具有双重职业背景时,有利于监督职能的发挥;当其兼职公司数量较多时,则会弱化监督作用。此外,技术独立董事的津贴、受教育水平对抑制真实盈余管理并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结论可为我国政府和公司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盈余信息质量等方面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支晓强  童盼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 ̄2003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独立董事变更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公司控制权转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独立董事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越高。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要比未变更第一大股东的公司表现出更高的独立董事变更概率和变更比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懂事”,但不够独立。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是当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未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关键原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欧理平  赵芝婷  
文章基于董事会治理角度,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索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独立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真实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显著,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能显著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正向效应。研究结论拓展了过度自信非理性行为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打破了局限于应计盈余管理的研究,为制衡和约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操控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新思考方向。进一步提出了完善过度自信管理者评价制度、强化独立董事制度以增强其独立性以及完善企业监督机制等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汉军  张俊喜  
现有的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绩效间相关关系的大多数实证研究得出两者并不相关的结论,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不符。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并充分考虑到公司治理的滞后效应,动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和董事会独立性的相关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绩效间呈现出"U"型动态曲线关系:上市公司在绩效较差时,翌年便会以增加独立董事名额的形式来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主动增加独立董事可以改善公司的绩效,这种正面促进效应将滞后体现出来,滞后效应的跨度期可长达3年;被动增加独立董事不能明显改善公司绩效。上述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绩效在短期不相关,是受到外部政策的直接影响。希望本文的结论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阿平  林雨  张丽花  
文章选用2007年至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成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为控制变量,研究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两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二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显著,但符号却是正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方晓翼  张楠  
本文基于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的背景,以2002-2010年发生财务舞弊的1 5 6个样本公司及其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对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和独立董事比例均与公司财务舞弊行为正相关,说明独立董事在我国并未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反而可能与大股东合谋,对财务舞弊行为置之不理。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国有企业独立董事与财务舞弊显著正相关,非国有企业关系则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所有权的缺位,独立董事的提名以及发挥作用的决策机制容易受公司管理层的控制,独立董事或不发表意见,或与之合谋,从而促使了财务舞弊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