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6)
2023(4249)
2022(3600)
2021(3360)
2020(3043)
2019(6715)
2018(6349)
2017(13243)
2016(7001)
2015(7754)
2014(7638)
2013(7423)
2012(6773)
2011(5900)
2010(6015)
2009(6003)
2008(6313)
2007(5672)
2006(4989)
2005(4716)
作者
(17890)
(14734)
(14724)
(14220)
(9631)
(7006)
(6952)
(5678)
(5630)
(5307)
(4990)
(4980)
(4688)
(4631)
(4629)
(4587)
(4422)
(4413)
(4269)
(4225)
(3779)
(3432)
(3402)
(3370)
(3320)
(3314)
(3254)
(3063)
(2930)
(2884)
学科
(33627)
(31475)
企业(31475)
管理(30306)
(28650)
经济(28602)
方法(17431)
(16959)
(14699)
财务(14699)
财务管理(14675)
企业财务(14270)
数学(14005)
数学方法(13952)
(10914)
保险(10823)
(9878)
(7633)
银行(7633)
中国(7496)
业经(7324)
(7090)
(6742)
金融(6742)
(6414)
体制(5812)
理论(5678)
公司(5557)
(4831)
(4820)
机构
大学(99534)
学院(97461)
管理(44145)
(42285)
经济(41445)
理学(37733)
理学院(37494)
管理学(37150)
管理学院(36961)
(27060)
中国(26606)
研究(25100)
财经(21200)
(19349)
(19228)
财经大学(16193)
商学(13864)
商学院(13777)
(13420)
中心(13019)
(12792)
经济学(12554)
金融(12495)
北京(12357)
经济学院(11377)
(11077)
(11060)
公司(10930)
科学(10796)
经济管理(10431)
基金
项目(59042)
科学(48187)
基金(46651)
研究(43856)
(38564)
国家(38226)
科学基金(35026)
社会(30839)
社会科(29070)
社会科学(29061)
基金项目(24731)
自然(22924)
自然科(22442)
自然科学(22438)
自然科学基金(22080)
(20412)
教育(20289)
资助(19694)
(17270)
编号(16986)
(14712)
成果(14185)
教育部(13685)
人文(13596)
(12780)
(12761)
国家社会(12594)
重点(12250)
大学(11914)
(11893)
期刊
(45303)
经济(45303)
研究(31893)
(25061)
(18443)
金融(18443)
管理(17117)
中国(17036)
财经(11090)
科学(10321)
学报(10264)
(9123)
大学(9114)
财会(9033)
学学(8875)
会计(7613)
经济研究(7215)
(6873)
通讯(6092)
会通(6089)
技术(5962)
国际(5923)
业经(5821)
(5574)
问题(5356)
理论(5178)
实践(4608)
(4608)
技术经济(4582)
现代(4568)
共检索到149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晴  王华  
独立董事责任险(独董险)强化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信息监督动机。董事会独立性的提高有助于机构投资者提高治理效率。实证分析认为,独董险和机构投资者形成显著的共同治理效果。一方面,对于管理层代理问题,独董险与机构投资者的共同机制对管理费用率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形成对显性代理行为的有效监督;机构投资者对ROA有显著的提升能力,一定程度弥补了独立董事对隐性代理行为监督上的不足。另一方面,独董险和机构投资者对国有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提高作用。独董险可以强化对披露信息的监督动机,机构投资者有助导入国有公司缺失的独立董事外部声誉约束。在信息监督过程需要较多时间和专业知识投入的情况下,两者对独立董事的激励作用形成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晓晖  姜彦福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及混和截面数据模型(PoolingData)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独立董事治理效率的实际影响。发现引入机构投资者后,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发生显著的提升,而且在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的样本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后一期独立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从而证实了机构投资者在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上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结果的政策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发展机构投资者,从而将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强制性要求变为市场效率的自觉要求,并且由此提高独立董事制度运行效率的新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晓影  张长海  
通过以2008—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实证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多元化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董责险的增多会导致企业多元化战略的下降,表明董责险对多元化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然后进一步将研究样本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后发现,购买董责险的国有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呈上升趋势,表明国有产权会削弱董责险对多元化的治理效应。这在理论层面上完善了我国有关董责险和多元化的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董责险的外部监督假说,并有助于在实证层面上为上市公司的治理提供经验数据和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德仁  黄亮华  
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2-2010年间的数据研究公司代理成本和独立董事津贴之间的关系,以及机构投资者的监督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津贴与独立董事所在公司代理成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监督强化了这一正相关关系,且这两种关系主要出现在代理成本相对较低的公司。文章研究结果意味着,独立董事已在一定程度上认知和重视公司的代理成本,且可能要求不同程度的津贴水平为其面临的代理问题寻求风险补偿,而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促进了独立董事重视所在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其风险补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圣利   张珂珂  
文章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以促进其双元创新水平,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水平。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非科技型企业来说,购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其双元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有效。文章丰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为企业提高双元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成波  马文武  阮成  何毅  
本文以2003~2010年的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商业银行董事会的治理作用不明显,而机构投资者却有很好的治理效应。在以独立董事比例为依据的分组样本中,对于低独立性样本,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具有互补效应;对于高独立性样本,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呈相互替代的关系。在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为依据的分组样本中,无论是在低机构样本组中还是高机构样本组中,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之间都呈互补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裕  刘东博  
本文以2004-201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独立董事海外背景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拥有海外背景独立董事的公司能够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拥有海外背景独立董事的比例越大,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本文证实了近些年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海外背景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史春玲  王茁  
文章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了财务背景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期望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善盈余信息质量,提升法治水平提供政策性建议。研究发现,财务独立董事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同时起到抑制作用;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投资者保护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却存在着类似抛物线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和财务独立董事在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上存在互补效应,而在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上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  许杰  丁黎黎  
自2001年证监会针对上市公司提出关于独立董事数量的要求后,独立董事兼任现象逐步出现,上市公司间形成了越发紧密的网络形态。使用2003—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数据,构建了以上市公司为网络节点,以独立董事兼任为网络联结的董事网络,研究了上市公司在董事网络中的中心性、结构洞性、聚集性对其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以及外部信息资源质量对上述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中心性、结构洞性的提高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存在正向影响,聚集性的提高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存在负向影响,且上述影响均在外部信息资源质量较低时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筝  葛晓雯  
利用我国2002~2017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验证董事高管责任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购买董事高管责任险可以显著增加企业创新产出,对创新投入影响微弱且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产出与企业市场绩效及财务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购买董事高管责任险会增强企业创新产出与市场绩效敏感性,削弱企业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敏感性,说明董事高管责任险的激励效应可能会助长机会主义行为,其监督效应不足。该结论为董事高管责任险在我国的推行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书鑫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引发的公司治理效果也备受关注。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董事高管责任险与企业避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引入董事高管责任险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避税程度,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考察企业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发现,当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时,可以强化董事高管责任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考察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异时,发现在信息透明度更低时董事高管责任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有茹  
典型的董事责任险通常包括个人保障部分与公司保障部分。个人的保险需求可以用风险厌恶来解释,而公司的保险需求则一直是经济学和公司金融理论的一大难题。最早,Mayers 与 Smith(1982)提出了公司购买保险的七大动机,经过后人的补充与引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有关董事责任险需求的命题。20世纪90年代之后,研究者对这些理论及其蕴涵的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勇  刘建徽  杜军  
本文结合公司治理效率理论和投资者市场情绪理论对独立董事比例、投资者信心与农业上市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2001—2012年数据完整的205家农业上市公司年为研究样本,利用温忠麟等(2005)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和联立结构方程模型法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独立董事比例对农业上市公司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但这一驱动效应是通过投资者信心这一中介变量部分传导的,即独立董事比例一部分直接对农业上市公司价值产生正向驱动作用,另一部分是通过先作用于投资者信心然后再对农业上市公司价值产生正向驱动效应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继萍  
本文实验检验了独立董事辞职对个体投资者感知公司风险和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投资者能够感知到独立董事非正常辞职传递的风险信号,进而影响到其投资可能性;非正常辞职对个体投资者的风险感知和投资可能性的影响与辞职独立董事的职业专长相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感知具有中介作用。同时,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甘晓东  
文章研究了我国独立董事有限责任重构的原则与建议。结果发现,独立董事责任有限性的原因是缺少专门的法律规范、本身的信息来源有限、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专业知识不足、责任与权益不相符等;原则包括督促独立董事勤勉履行职责、督促独立董事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促进独立董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包括完善独立董事有限责任的标准以及建立独立董事责任免除机制。该结论为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提供了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