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4)
2023(2117)
2022(1794)
2021(1745)
2020(1554)
2019(3694)
2018(3678)
2017(7635)
2016(3995)
2015(4811)
2014(4640)
2013(4527)
2012(4041)
2011(3528)
2010(3516)
2009(3504)
2008(3753)
2007(3503)
2006(3248)
2005(3027)
作者
(11190)
(9261)
(9254)
(8661)
(6060)
(4349)
(4348)
(3532)
(3488)
(3445)
(3100)
(2967)
(2965)
(2849)
(2847)
(2833)
(2822)
(2783)
(2760)
(2640)
(2216)
(2204)
(2190)
(2153)
(2112)
(2100)
(2098)
(1907)
(1852)
(1799)
学科
(24717)
企业(24717)
管理(24481)
(24172)
(14751)
经济(14721)
(13068)
(12218)
财务(12209)
财务管理(12194)
企业财务(11907)
方法(9133)
数学(7625)
数学方法(7575)
公司(5343)
(5297)
业经(4842)
人事(4370)
人事管理(4369)
(4283)
体制(4108)
信息(3786)
理论(3264)
技术(3233)
(3046)
(3036)
经营(3017)
(2663)
决策(2631)
组织(2605)
机构
大学(61112)
学院(59197)
管理(28487)
理学(24402)
理学院(24246)
管理学(24066)
管理学院(23939)
(21331)
经济(20906)
(14528)
研究(13512)
中国(12749)
(12317)
财经(11486)
(10461)
财经大学(8786)
商学(8785)
商学院(8729)
会计(8269)
(8249)
北京(7611)
中心(7424)
(7058)
科学(6993)
业大(6413)
(6163)
公司(6127)
经济管理(6102)
会计学(6101)
会计学院(5869)
基金
项目(35509)
科学(28785)
基金(27762)
研究(25728)
(23278)
国家(23100)
科学基金(21427)
社会(16646)
社会科(15851)
社会科学(15848)
基金项目(15109)
自然(14904)
自然科(14606)
自然科学(14603)
自然科学基金(14396)
(12511)
教育(11970)
资助(11533)
编号(11183)
(10517)
成果(10365)
项目编号(8832)
(8332)
人文(7766)
教育部(7644)
重点(7250)
大学(7132)
(7131)
科研(7055)
(7031)
期刊
(20987)
经济(20987)
(16325)
研究(14656)
管理(11017)
中国(9877)
学报(8392)
财会(7257)
图书(7186)
会计(6632)
财经(6357)
科学(6347)
(6222)
金融(6222)
大学(5986)
情报(5602)
学学(5459)
(5175)
通讯(5026)
会通(5018)
书馆(4700)
图书馆(4700)
理论(4261)
实践(3949)
(3949)
技术(3817)
(3411)
经济研究(3319)
(3102)
之友(2840)
共检索到88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杰  
以2007—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视角研究了独立董事薪酬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与资本市场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之间存在U型相关关系,表明过高或过低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水平都不能有助于抑制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机制检验发现,独立董事履职效率以及公司盈余质量的非线性变化,是上述U型相关关系产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金融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差时,上述U型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独立董事与分析师、审计师在监督治理方面存在替代效应;当公司外部监督环境较差时,货币薪酬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效应会更加突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岚  吴东霖  张超  
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具有信息披露监督的权利与义务,董事会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信息披露违规与否,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和互动机制,有助于探索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共性措施。本文在研究董事会治理特征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以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作为终极研究对象,选择2004-2006年间受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内在关系,为改善董事会治理水平、抑制信息披露违规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志刚  梁昕雯  黄继承  
以往的公司治理研究更多关注经理人的薪酬制定问题,对为经理人制定薪酬的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定问题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独立董事薪酬水平、薪酬差异与企业绩效改善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相应的影响路径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潜在影响因素和内生性问题后,高的独立董事薪酬水平能够显著改善上市公司绩效;而独立董事薪酬差别化带来的效应仅在其平均薪酬水平较高时才会显现。上述结果的出现,一方面与激励充分的独立董事将通过合理制定经理人薪酬来显著提高经理人的薪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志刚  梁昕雯  黄继承  
以往的公司治理研究更多关注经理人的薪酬制定问题,对为经理人制定薪酬的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定问题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独立董事薪酬水平、薪酬差异与企业绩效改善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相应的影响路径和实现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潜在影响因素和内生性问题后,高的独立董事薪酬水平能够显著改善上市公司绩效;而独立董事薪酬差别化带来的效应仅在其平均薪酬水平较高时才会显现。上述结果的出现,一方面与激励充分的独立董事将通过合理制定经理人薪酬来显著提高经理人的薪酬绩效敏感性,进而形成对经理人的有效激励有关;另一方面,受到充分薪酬激励的独立董事将通过更加积极参加会议并向董事会议案出具否定意见的方式来履行监督职能。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界对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未发挥预期作用的内在原因形成全新认识,同时为完善中国制度背景下独立董事薪酬设计相关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俊强  刘琦琦  
文章利用2005—2017年间上市公司的违规和投票等相关数据考察了公司违规、议案事项对独立董事出具否定意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公司发生违规时,独董更倾向出具否定意见,可是独董主要对违规公告发布后的明确监管事项出具否定意见概率增加,说明独董监督行为更多出于免责考虑而非主动勤勉履行监督职能。在此基础上,从两阶段Treatment Effect Model的样本选择偏差模型、否定意见的不同度量、具体的议案事项和违规发现难易等方面进行稳健性检查,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对独董出具否定意见影响因素的理解,同时也为监管部门细化独董职责和完善履职细则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逯东  谢璇  杨丹  
本文基于公司违规视角检验了两类官员型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研究发现,聘任政府官员型独立董事的公司违规倾向更高,违规被稽查的概率更低;聘任高校官员型独立董事的公司违规倾向更低,违规被稽查的概率没有表现更低。进一步还发现,对公司过度投资发挥监督功能是官员型独董影响违规的重要传导路径;政府官员型独董背后的寻租能力是其监督失效的主要原因,而高校官员型独董则凭借其专业优势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18号文"的政策冲击导致的官员型独董的离职,一方面切断了公司通过聘任政府官员担任独立董事而建立政治关系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春生  唐松莲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柏  
本文从经济理论角度详细剖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动因,发现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主要利益主体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作为披露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只能对信息披露施以有限的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是相关利益集团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博弈过程,并给出了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策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程睿  蹇静  
上市公司违反监管强制披露基本要求进行的违规信息披露加剧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本文从财务状况、控制人动机、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与制度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并以被监管者查处的违规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环境和制度下,财务状况和控制人动机是影响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主要方面,但公司治理结构时违规披露的约束和影响力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政  张文修  
本文以深沪767家上市公司为建模样本,以116家上市公司为检验样本,利用改进的变精度粗糙集构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预警模型。结果显示,在建模样本中,粗糙集模型以97.8%的精度正确识别正常上市公司,以66%的精度正确识别违规上市公司。在检验样本中,粗糙集模型以98.1%的精度正确识别正常上市公司,以68%的精度正确识别违规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屈文洲  蔡志岳  
本文以2001—2005年间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处罚的188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88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掏空程度、内幕交易程度以及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研究的内容,为监管层加强监管、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汤立斌  
The paper firstly gives the hypothe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activities of disobeying information disseminating regulation,and then tests it by using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晶晶  
文章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分析法,以2006—2010年因信息披露违规受到证监会、财政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查处的177家公司的246次违规事件为研究对象,对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内容、手段及其威慑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的信息披露监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在逐步改善,但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并不稳定;信息披露违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不及时披露或遗漏重大事件和信息披露虚假或误导性陈述;现阶段,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在加大,但是监管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延平  陈超  
本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进行实际效果研究,检验我国证券市场违规行为和处罚的实际效 果。本文研究表明,很多上市公司受到不止一次处罚;处罚手段主要以内部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为主;市场的反 应程度与处罚的公开性和力度正相关;市场的反应程度有随时间增加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蓝文永  
证券立法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信息披露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基础,也是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基石。在资本市场中,公司信息披露不仅对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保护投资者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通过公司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到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保障他们合法地获得上市公司、政府证券监管部门及其他市场主体可能影响证券价格变化的各种信息的权利。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虚假信息披露、隐瞒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