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7)
2023(13548)
2022(11839)
2021(11114)
2020(9215)
2019(21128)
2018(21197)
2017(40273)
2016(22065)
2015(24913)
2014(24994)
2013(24835)
2012(23119)
2011(21061)
2010(21321)
2009(19426)
2008(18876)
2007(16726)
2006(14998)
2005(13648)
作者
(64571)
(53286)
(52951)
(50283)
(34098)
(25526)
(24108)
(20968)
(20425)
(19290)
(18264)
(17965)
(17003)
(16983)
(16458)
(16352)
(15840)
(15761)
(15284)
(15276)
(13410)
(13247)
(12823)
(12227)
(12009)
(11975)
(11948)
(11802)
(10804)
(10500)
学科
(91363)
经济(91252)
管理(62688)
(60294)
(48950)
企业(48950)
方法(36200)
数学(30513)
数学方法(30158)
中国(27417)
(26037)
地方(24788)
业经(21739)
(20934)
(19767)
(18038)
农业(17658)
(15898)
贸易(15880)
(15701)
银行(15662)
(15305)
理论(15205)
(15073)
(15003)
(14772)
金融(14771)
环境(14679)
技术(14666)
教育(13479)
机构
大学(312204)
学院(310857)
管理(123741)
(121252)
经济(118363)
研究(107207)
理学(105965)
理学院(104713)
管理学(102973)
管理学院(102405)
中国(81240)
(68451)
科学(66253)
(56468)
(54101)
(50575)
中心(49217)
研究所(48891)
(47858)
业大(45555)
财经(44142)
北京(44090)
(43969)
师范(43579)
(39948)
(39432)
农业(39082)
(38951)
师范大学(35153)
经济学(34603)
基金
项目(207548)
科学(162800)
研究(154761)
基金(148329)
(128375)
国家(127176)
科学基金(109213)
社会(95647)
社会科(90445)
社会科学(90425)
(81737)
基金项目(79140)
教育(70976)
自然(70538)
自然科(68870)
自然科学(68854)
(68737)
自然科学基金(67601)
编号(64742)
资助(61040)
成果(53527)
(47502)
重点(46136)
(45280)
课题(44911)
(42840)
创新(39820)
项目编号(39627)
科研(39167)
教育部(38793)
期刊
(142334)
经济(142334)
研究(97164)
中国(66266)
学报(47729)
(47007)
管理(46927)
科学(44773)
教育(41649)
(41358)
大学(36183)
学学(33436)
农业(32536)
(30564)
金融(30564)
技术(27474)
业经(24701)
经济研究(21479)
财经(21088)
图书(20242)
问题(18311)
(17860)
(16406)
理论(16128)
科技(15276)
技术经济(14945)
实践(14940)
(14940)
现代(14388)
商业(14014)
共检索到477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冬生  阳雨潇  朱纪红  
“康美案”一审判决引发上市公司独董纷纷离职,引起社会关注。独董主动离职可能说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其信号传递作用对加强市场监管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独董离职的主要特征,并采用事件研究法深度剖析市场反映,探讨独董离职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文章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独董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俊勇   李金达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国独立董事被戏称为“花瓶”,“不懂事”、不独立、不尽责。2021年爆出的康美药业独立董事天价判罚案,被学界称为推动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的里程碑。通过对康美药业独立董事天价处罚事件的分析,本文认为天价处罚无法解决独立董事不独立、不尽责的问题。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应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独立董事薪酬基金,从人事任命等方面分离独立董事与大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可能存在的利益关系,使独立董事真正独立于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进而提升其履职效果,并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宇佳  
在中央强力反腐的大背景下,2013年10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意见》,自此官员独董离职呈愈演愈烈态势。本文基于这一热点现象,选取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4年(官员)独立董事离职公告数据,对官员独立董事离职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官员独立董事离职时市场并无显著反应,其中市场对离职官员独董的性别、年龄、会计背景、高校背景反应显著,而对所在企业产权性质反应不显著。本文结论可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宇佳  
在中央强力反腐的大背景下,2013年10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意见》,自此官员独董离职呈愈演愈烈态势。本文基于这一热点现象,选取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4年(官员)独立董事离职公告数据,对官员独立董事离职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官员独立董事离职时市场并无显著反应,其中市场对离职官员独董的性别、年龄、会计背景、高校背景反应显著,而对所在企业产权性质反应不显著。本文结论可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怀栋  赵智全  
乐山电力独立董事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审计,从而在中国首开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来行使职权之先河,这一事件意义非常深远。本文通过对乐山电力独董事件的反思,试图揭示独立董事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行  
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上市公司高管数据,论证了公司业绩与CEO离职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探讨了董事会治理的作用逻辑,为上市公司治理团队建设提供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业绩和CEO离职率间关联性比预期更强,绩效原因导致的CEO离职率占总离职率比重估计值在52%—57%,大于强制型或自愿型离职率所占比重;(2)CEO任期内都可能会发生绩效引致型离职,由于董事会评估CEO能力的准确性随任期增加而提高,C E O任期初绩效引致型离职概率更大,而任期末离职率变小,但下降速度比较缓慢;(3)董事会学习能力可以解释自愿型和强制型离职率的变动,但对绩效引致型离职率变动的解释可能会出现偏差,因为存在多种非绩效因素导致CEO离职;(4)董事会对CEO能力的了解比较缓慢且受到任期内企业绩效变动的冲击,冲击越大,董事会了解的信息越不准确,绩效引致型离职率越低。本文从新视角揭露了上市公司CEO离职的内在机理,传统的强制型和自愿型离职行为可能不全是真相,绩效引致型离职比较容易被忽视。长远来看,关注绩效引致的CEO离职可以帮助企业预防重大绩效风险,实现绩效的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凯  刘强  孟沁  
独立董事是指具有完全意志、代表公司的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那些有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M总:您好!首先感谢您七年来对我的关心与爱护。感谢公司的重点培养和高层的重视:我是董事长您接见次数最多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是公司最年轻的中层管理者和高管团队的储备人选;还因一些项目调到您身边工作过。也许我的离职让您失望和难过,有些话当面一时难以表达,所以我就以邮件的方式写出心里真实想法。我离职一半是因为对客观现实的担忧,一半是因为我被梦想所牵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诚  杨继东  
独立董事是否"懂事"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文章根据独立董事与CEO之间是否存在社会关系,区分了名义独立董事与实际独立董事,并基于CEO被迫离职,考察了独立董事的监督功能。研究发现,名义独立董事占比与CEO更替-绩效敏感性无关,实际独立董事占比提高则增强了CEO更替-绩效敏感性,而且CEO离职后公司绩效显著上升。这表明实际独立董事能够有效监督CEO,而与CEO存在社会关系的灰色董事却成了CEO的"保护伞"。文章还发现,独立董事的社会关系也有一定的存在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进辉  巫奕龙  吴滢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是公司的“治理利器”还是管理者的“自利工具”,是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问题。随着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常态化开展,保险市场中董责险的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董责险的治理效应亟需更为细致和丰富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冲击的视角,从独立董事对履职风险感知后的主动辞职行为出发,考察了董责险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在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引起的独立董事辞职潮中,董责险显著提高了独立董事的辞职概率。该结论在经过配对样本回归、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Placebo安慰剂检验等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测试后仍然成立;(2)当公司外部审计质量较低、所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独立董事更可能从投保董责险的公司中主动提出辞职;(3)董责险对信息劣势更大、监督能力更弱的独董辞职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支持了本文关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是对董责险负面治理效应的风险感知逻辑;(4)董责险对独立董事辞职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之后,凸显了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的示范效应;(5)本文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发现,投保董责险的公司在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事件窗口内得到了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这些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董责险主要是管理者的“自利工具”而非公司的“治理利器”。本文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董责险治理效应和独立董事辞职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完善新发展阶段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和董责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悦  王守杰  闫华红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会影响股票市场反应,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CFO权力和会计盈余质量。笔者依托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判决后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公告的相关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董非规定性辞职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实证检验证实:独董非规定性辞职引起了股票市场显著的负向反应;较大的CFO权力或较高的盈余质量对独董非规定性辞职的负向市场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CFO权力与盈余质量具有正向交互作用,CFO权力大且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抑制独董非规定性辞职负向市场反应的作用更强。本研究拓展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边界,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证实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研究结论能够为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春  李善民  孙亮  
本文以我国财政分权下的地方保护主义为制度背景,以2002~2010年间由我国A股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异地非关联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异地独董在异地并购中的咨询功能。研究发现,当主并公司拥有来自目标公司所在地的异地独董时,异地并购的效率显著更高,且目标公司所处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程度越严重,异地独董对异地并购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明显,但该效应只在主并公司为民企的情况下存在。研究还表明,本地关系网络是现阶段异地独董发挥咨询功能的主要途径,而主并公司所在地的政府干预和国企自身的代理问题是异地独董在国企中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本文揭示了异地独董运用其社会资本帮助主并公司突破异地并购障碍方面存在中国式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邵少敏  吴沧澜  林伟  
本文在研究国外文献的基础上 ,针对国外的研究重点 ,从为什么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制度能否保护股东权益以及如何保护股东权益 ;公司管理层和独立董事之间的关系 ;独立董事的引入对公司的业绩、公司股价的影响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结构是如何随着公司的动态变化而变化的 ;在公司的收购和兼并过程中独立董事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方面 ,阐述了目前国外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结论 ,并指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试图为我国研究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六一  
产生的背景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是在一个特殊背景之下产生的,并不是自然而然演变来的;而是监管部门迫于媒体、投资者等的压力而推出的,所以说并非一开始我国就有独立董事。2001年,我国的许多上市公司爆发财务丑闻,如银广夏虚构利润、亿安科技操纵股价、大股东抽干"猴王"血等等以及成都市蜀都会计师事务所、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案,尤其是"中天勤"在"银广夏虚构利润"案件中为虎作伥的帮凶形象,更使国人惊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和证券监管机构的信心一落千丈。诸如公司的治理机制、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CPA的行业自律机制,都被认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海杰  吕长江  丁慧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本文以2007~2012年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为样本,从会计专业独董的视角研究独立董事声誉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专业独董的声誉对企业盈余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受聘于大股东掏空严重、低市场化进程地区企业和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的高声誉会计专业独董上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在使用不同的盈余质量度量方式、不同的独董声誉度量方式、控制了内生性因素后依然成立。本文的结果表明,高声誉的会计专业独董能积极发挥治理作用,提高盈余质量。本文为独立董事声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声誉机制能激励独立董事维持其独立性,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