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17)
- 2023(7939)
- 2022(6529)
- 2021(6339)
- 2020(5243)
- 2019(12399)
- 2018(12058)
- 2017(23272)
- 2016(12453)
- 2015(14663)
- 2014(14006)
- 2013(14107)
- 2012(13428)
- 2011(12016)
- 2010(11991)
- 2009(11095)
- 2008(11021)
- 2007(9360)
- 2006(8101)
- 2005(7473)
- 学科
- 济(59381)
- 经济(59315)
- 管理(37726)
- 业(36814)
- 方法(32218)
- 企(31614)
- 企业(31614)
- 数学(28539)
- 数学方法(28449)
- 财(18828)
- 中国(17585)
- 制(14427)
- 贸(12979)
- 贸易(12967)
- 农(12899)
- 务(12799)
- 财务(12797)
- 财务管理(12765)
- 易(12734)
- 企业财务(12285)
- 融(11893)
- 金融(11893)
- 业经(11866)
- 银(11588)
- 银行(11586)
- 行(11093)
- 体(10504)
- 体制(9198)
- 农业(8628)
- 理论(8231)
- 机构
- 大学(178102)
- 学院(173942)
- 济(84906)
- 经济(83696)
- 管理(67146)
- 研究(59392)
- 理学(57760)
- 理学院(57211)
- 管理学(56717)
- 管理学院(56371)
- 中国(51755)
- 财(41397)
- 京(36889)
- 财经(33409)
- 经(30933)
- 科学(29155)
- 经济学(28837)
- 所(28132)
- 中心(27511)
- 经济学院(26257)
- 财经大学(25463)
- 研究所(24925)
- 北京(24131)
- 江(23826)
- 院(21482)
- 农(20928)
- 商学(20438)
- 范(20332)
- 商学院(20291)
- 师范(20177)
- 基金
- 项目(111829)
- 科学(89685)
- 研究(85728)
- 基金(85544)
- 家(72940)
- 国家(72401)
- 科学基金(62862)
- 社会(58707)
- 社会科(55765)
- 社会科学(55757)
- 基金项目(43937)
- 教育(40601)
- 省(38042)
- 自然(37328)
- 资助(36515)
- 自然科(36501)
- 自然科学(36494)
- 自然科学基金(35953)
- 划(33413)
- 编号(32491)
- 部(28537)
- 成果(27696)
- 国家社会(26106)
- 教育部(25773)
- 重点(25104)
- 中国(25063)
- 人文(24006)
- 创(23201)
- 大学(23143)
- 性(22969)
共检索到267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尚兆燕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独立董事队伍的扩大,其特殊身份引发的特别法律责任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中国证监会2001~2007年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处罚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法律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如立法粗糙、执法不均衡、处罚方式单一、政策导向性强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法律责任 公司治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增基 徐叶琴 张宗益
本文利用中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董事报酬结构和董事会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并在考虑董事报酬内生性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董事报酬、独立性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长任期的CEO、CEO兼任董事长、较大比例的内部董事和较大的董事会规模构成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监管障碍。董事报酬是一种公司治理的强化机制,当董事会保持独立时,其报酬结构能更好的激励董事履行监管职能。但是,当董事会失去其独立性时,其报酬结构会加剧公司的代理冲突。授予董事会合理的激励报酬可以克服公司监管障碍,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关键词:
董事报酬 独立性 公司治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怡 陈冬华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表明:(1)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高管职务犯罪的概率越低。(2)较低的高管职务犯罪率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任职前选择了低风险公司,表现为信号传递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律师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任职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3)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职务犯罪的抑制作用还取决于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和严重性。文章的研究不仅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法律影响公司治理的证据,而且对于企业充分利用独立董事法律专长以及监管部门识别企业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法律背景 高管犯罪 作用路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怡 陈冬华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表明:(1)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高管职务犯罪的概率越低。(2)较低的高管职务犯罪率一方面是因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任职前选择了低风险公司,表现为信号传递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律师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任职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3)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职务犯罪的抑制作用还取决于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本身的隐蔽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法律背景 高管犯罪 作用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蓓
董事会人云亦云现象普遍,合议制是否有效备受质疑。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独立董事意见公告数据,研究独立董事公开质疑行为,可从相反的视角为现状提供经验证据。通过对非金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质疑的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质疑至今极为罕见;绝大多数质疑采用温和委婉方式;质疑事项集中于人事任免、投资收购或关联交易。有关独立董事个体特征分析表明,声誉越高、年龄越轻的独立董事就越有可能对管理层动议提出质疑;就组织特征而言,董事会会议频率越高、股权集中度越低、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设,以及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独立董事更有可能表达不同看法。文章认为,构筑富有建设性冲突氛围的董事会宜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万良勇 胡璟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公司财务行为是公司财务研究发展的最新领域。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网络位置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公司越容易发生并购行为,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更好地为并购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服务;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与并购行为的正向关联越明显。本文还补充检验了独立董事网络位置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发现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独立董事治理、公司并购和社会网络研究成果。
关键词:
网络位置 独立董事 公司并购 网络中心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红玉 陆智强 姚海鑫
基于中国制度背景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笔者从经理年龄、经理任期和经理持股比例三个方面,以2006年~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经理权力对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经理的权力越大,总经理与董事长两职合一的概率越高;公司经理的权力越大,董事会中不领薪酬董事的比例越小;公司经理的权力越大,董事会会议召开次数越少。这说明经理权力是影响董事会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它对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
经理权力 董事会独立性 内部治理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苏
以2005~2008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治理对公司长期借款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独立董事比例和独立董事薪酬与长期借款比重正相关;在民营上市公司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独立董事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获取长期借款的作用更为有效。这些经验结果说明,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对上市公司获取外部债务融资具有明显的治理效应,当公司外部治理环境较差时,独立董事能够成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机制。
关键词:
制度环境 独立董事 长期借款融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洪灵 袁春生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和经理人激励对舞弊行为影响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权市场竞争中只有第二大股东的制衡力量对舞弊行为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程度与公司舞弊行为显著负相关,不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理人的声誉机制和报酬激励机制都难以发挥抑制舞弊行为的作用。治理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更好路径是优化经理人的选任机制和竞争机制,而不是仅仅强化其激励。
关键词:
市场竞争 激励 舞弊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韩洁 李留闯
本文以社会镶嵌理论为基础,选择2000-2011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主要探索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是否会影响并购绩效。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会减损并购公司、目标公司以及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并购后实体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质量较高时,这种减损作用会降低。当并购双方存在连锁董事关系时,目标公司更易接受股票作为并购支付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损益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智强 李红玉
本文以2006—2008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跨年度混合横截面的计量方法,考察了董事会的两个职能——监督与决策职能对董事会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监督强度因素方面,股权集中度与董事会规模负相关,自由现金流量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经理持股比例与董事会规模负相关。其次,实证研究并没有发现决策效率因素与董事会规模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公司规模、行业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公司董事会规模。据此,本文认为董事会规模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内生变量。
关键词:
董事会规模 监督强度 决策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刘中燕
声誉机制是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重要基础,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强制要求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以来,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是否有效备受关注。笔者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A股2005—2011年间的独立董事违规处罚事件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判断独立董事声誉机制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发现:投资者对受罚独立董事所在公司及受罚独立董事兼任公司呈现出短暂的、微弱的负面市场反应;进一步区分违规处罚的轻重程度和独立董事类型后的研究结果揭示:违规处罚越重,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本越多,负面市场反应越强。上述结果表明,中国独立董事的市场声誉机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微弱有效,但同时也应重视合理利用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本。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中...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晓飞 牛伟娜 白云鹏
董事会成员的异质性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女性董事更是这个热点中焦点。基于女性董事监督效用的视角,本研究以2008年至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理论分析女性董事的人力资本、责任感和保守性分别与董事会行为强度、勤勉度和沟通度关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女性董事参与度对董事会监督效用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存在女性董事董事会的董事会会议频数更高,独立董事出勤率更好,更加倾向于选择沟通更好的现场会议形式,并且监督效应更显著。这样的结论符合女性董事可以提高董事会监督积极性的假说,表明董事会性别异质性确实有助于提高董事会的监督效用。
关键词:
董事会 女性董事 监督效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芳 杨七中
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修正Jones模型估计的操控性应计绝对值作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探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日常工作所在地和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否一致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能抑制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还能约束真实活动盈余操控,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等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先玲 赵一林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14年-2015年沪深两市独董离职事件的财富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从样本整体来看,投资者并未将独董离职事件视作"坏消息",独董离职没有显著降低股东财富,投资者反应偏向中性;(2)相比于非官员独董,官员独董的离职具有更显著的负向财富效应,且官员独董的离职消息存在一定程度的提前释放,证实了独董的政治关联能为公司带来积极影响;(3)独董离职原因对股东财富没有影响,但是相对于被动离职独董,主动离职独董引起的超额累计回报率较低且更为显著。由此看出,"中国式独董"未能有效起到改善公司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离职公告 官员独董 事件研究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时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
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独立董事地理距离与财务报告质量——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机会主义还是监督效应?——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监督环境治理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独立性、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本地任职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之影响研究——基于政治关联与产权性质视角的经验证据
财务独立董事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监管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