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9)
2023(4230)
2022(3563)
2021(3381)
2020(2931)
2019(6410)
2018(6070)
2017(12610)
2016(6602)
2015(7318)
2014(7002)
2013(6946)
2012(6083)
2011(5225)
2010(5331)
2009(5236)
2008(5664)
2007(4957)
2006(4336)
2005(3860)
作者
(16781)
(14150)
(14076)
(13471)
(9153)
(6710)
(6519)
(5351)
(5323)
(5101)
(4650)
(4644)
(4556)
(4530)
(4295)
(4242)
(4183)
(4158)
(4041)
(3871)
(3572)
(3540)
(3376)
(3270)
(3261)
(3137)
(3120)
(3012)
(2847)
(2816)
学科
(32656)
管理(31775)
(31098)
企业(31098)
(29248)
经济(29214)
方法(16734)
数学(14889)
数学方法(14830)
(13360)
(11398)
财务(11383)
财务管理(11371)
企业财务(10728)
(7656)
(6825)
供销(6824)
(6364)
业经(6338)
(6291)
中国(5792)
体制(5558)
(4648)
金融(4648)
(4413)
(4189)
银行(4183)
人事(4068)
人事管理(4067)
(4066)
机构
大学(96243)
学院(95996)
管理(42756)
(41364)
经济(40687)
理学(37769)
理学院(37488)
管理学(37028)
管理学院(36867)
研究(25475)
(22165)
中国(20989)
(18349)
财经(18057)
(16449)
财经大学(13736)
商学(13084)
商学院(12985)
经济学(12712)
科学(12566)
(12478)
中心(11655)
(11499)
经济学院(11437)
北京(11395)
业大(10795)
经济管理(10648)
(10295)
研究所(10047)
(9987)
基金
项目(62065)
科学(51150)
基金(48839)
研究(44920)
(41248)
国家(40918)
科学基金(37269)
社会(32097)
社会科(30539)
社会科学(30532)
基金项目(25354)
自然(24134)
自然科(23665)
自然科学(23660)
自然科学基金(23319)
(22616)
教育(21001)
资助(20343)
(18808)
编号(17038)
(14763)
人文(13653)
教育部(13598)
国家社会(13537)
成果(13534)
重点(13024)
(12881)
(12877)
创新(12007)
大学(11971)
期刊
(42632)
经济(42632)
研究(26132)
(21131)
管理(16201)
中国(14088)
科学(12019)
学报(11799)
(10894)
金融(10894)
财经(10004)
大学(9867)
学学(9552)
(8899)
(8395)
技术(7305)
经济研究(7281)
财会(7256)
业经(7241)
会计(5706)
农业(5648)
问题(5415)
商业(5165)
教育(4895)
通讯(4828)
会通(4823)
(4783)
技术经济(4614)
理论(4492)
统计(4490)
共检索到133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单文涛  赵秀云  
本文以2009~2016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供应链关系对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了独立董事通过董事网络发挥的治理作用对供应链关系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集中度越高,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越高,二者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关系在独立董事网络位置较差时更加显著。说明网络位置较好的独立董事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缓解外部资源依赖,发挥更有效的治理效应,从而抑制供应链集中度过高对股权资本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供应链关系对股权资本成本的作用机理,并为企业缓解过度依赖供应链关系交易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颖  石泓  
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的构成和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优化会使企业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它的出现增强了董事会的独立性。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都处于股权缺乏制衡的大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对资本结构优化所起到的实质作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实证的检验。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独立董事制度、股权制衡和资本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2009—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股权缺乏制衡是否对资本结构的优化有不利影响,独立董事制度是否能改善股权缺乏制衡的境况,进而优化资本结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媛  王治  
依据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量上市公司董事会报告的可读性、制度环境与股权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董事会报告更好的可读性、制度环境更完善有助于降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制度环境越完善,公司股权资本成本越少受到董事会报告可读性的影响。鉴此,应完善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和外部制度环境,促进企业有效信息的对外传递,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卫东  
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票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其核心内容是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换取股份的流通权,在这一过程中,独立董事充当中小股东的代言人,但实证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支付对价呈弱正相关,并没有显著影响到支付对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申慧慧  
通过分析股权结构不同的公司中存在的代理问题,文章提出一些改进独立董事制度运行效率的建议:在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为保护中小股东,需要从法律上赋予独立董事额外的决策权;在股权较分散的公司,为监督经理人及内部董事,降低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需要设置对股东大会负责的由独立董事组成的高管监督机构;在代理问题不严重的公司,为发挥独立董事的咨询作用,需要根据公司需要聘用各领域的专家,但所占比例不能超过董事会人数的1/2。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允峰  
独立董事监督经理人需要一定的监督支出。在股权分散时,全体股东决定监督支出,独立董事能够增加公司价值。在股权集中时,控股股东决定监督支出,独立董事不一定会增加公司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元木  石文文  
与以往大量探讨董事会独立性对代理成本影响的文献不同,文章将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和其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司技术独立董事的设置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设置技术独立董事对于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具有显著作用,技术独立董事在独立董事中所占比例越高,代理成本越低;技术独立董事薪酬与代理成本负相关,但是检验结果并不显著。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政府和上市公司进行代理成本的管理以及董事会人员的选聘和相关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独正元   李彦华  
以2013—2022年沪深A股混改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及其投票行为两方面测度非国有董事治理,实证分析非国有董事治理与混改国企供应链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与混改国企供应链效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路径提升了混改国企供应链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董事治理对混改国企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效应在政府放权意愿高与非国有股东股权和控制权对等度高的条件下更显著。文章补充了供应链效率和非国有股东及其委派董事治理的文献,并为科学制定和实施混改方案,提高混改国企供应链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丽雅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与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文章选取了2002-2006年度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指出我国的股权制衡和董事会独立性现状,并对股权制衡、董事会独立性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股权制衡可以抑制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董事会独立性不能约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邵少敏  吴沧澜  林伟  
本文以浙江省的上市公司为例 ,就独立董事和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正逐步加强 ,在董事会结构调整的博弈过程中 ,内部人没有占优。独立董事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但是控股股东持有过高的股权比例是制约独立董事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我们支持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但是同时应该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改革。研究表明 ,在中国二元体系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将导致两个监督机制的冲突 ,完全照搬英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可能并不是中国二元体系下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最佳途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邹风  陈晓  
本文选用 1998 年以前上市的所有 A 股公司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股权特征与董事会领导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模式的公司比例在逐年下降;(2)含有国家股和国家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总经理和董事长两个职位由同一个人担任;(3)由母公司控股以及中央和部委所属的公司更倾向于由大股东董事长同时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4)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股股东董事长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可能性就越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金辉  张恒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后股权分置,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有了新机遇。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给公司治理带来的新的代理问题值得关注,委托代理理论以激励相容来解决该问题。独立董事制度中独立性变量的引入,使得独立董事制度的激励设计不同于激励经理人。除了固定薪金的激励外,声誉激励在独立董事制度中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而独立董事行业协会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声誉激励的实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青青  
一、引言我国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和管理的基金资产来自于基金投资人,这就决定了基金投资人成为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内部的重要利益主体,其利益需要得到更多的维护。2001年,我国证监会发布通知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以降低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管理层和基金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可能,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利益。2004年证监会又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并且多于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提名的董事人数,对维护我国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我国基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跃堂  朱林  陈世敏  
财务信息作为信息披露的主体,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彰显董事会的独立性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是监管机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但在我国一股独大,股权缺乏制衡的制度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实际运作效果不仅实务界缺乏统一的认识,而且学术界也没有提供可以判断的经验证据。本文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数据检验了股权缺乏制衡是否影响财务信息的质量,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否有助于解决股权制衡的问题,提高公司的透明度。研究结果证实,股权缺乏制衡对财务信息质量有负面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在股权缺乏制衡的环境中能发挥监督制约作用,提高财务信息的有用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引入外部监管的角度,基于终极控制权刻画控股股东控制权和大股东制衡机制,揭示属于不同利益阵营的公司大股东治理战略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与独立董事规模之间表现为正"U"形关系;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比例(卷入程度)越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数量越少,独立董事比例越低;其他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数量越多,独立董事比例越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