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2)
- 2023(9123)
- 2022(8236)
- 2021(7949)
- 2020(6663)
- 2019(15611)
- 2018(15588)
- 2017(29959)
- 2016(16250)
- 2015(18269)
- 2014(18270)
- 2013(18078)
- 2012(16394)
- 2011(14619)
- 2010(14386)
- 2009(13088)
- 2008(12562)
- 2007(10645)
- 2006(9121)
- 2005(7729)
- 学科
- 济(62168)
- 经济(62095)
- 管理(48858)
- 业(46433)
- 企(40102)
- 企业(40102)
- 方法(31386)
- 数学(27142)
- 数学方法(26838)
- 财(15757)
- 农(15679)
- 中国(15156)
- 学(14136)
- 业经(13872)
- 地方(12540)
- 理论(11024)
- 制(10864)
- 贸(10707)
- 贸易(10703)
- 和(10698)
- 务(10636)
- 财务(10578)
- 财务管理(10562)
- 农业(10496)
- 技术(10401)
- 易(10362)
- 企业财务(10062)
- 环境(9816)
- 划(9286)
- 教育(9104)
- 机构
- 大学(227490)
- 学院(224835)
- 管理(95322)
- 济(85177)
- 理学(83845)
- 经济(83234)
- 理学院(82943)
- 管理学(81506)
- 管理学院(81100)
- 研究(71854)
- 中国(51870)
- 京(48280)
- 科学(46037)
- 财(37878)
- 所(35299)
- 业大(34621)
- 农(33763)
- 研究所(32465)
- 中心(32311)
- 财经(31195)
- 北京(30449)
- 江(30414)
- 范(29772)
- 师范(29517)
- 经(28459)
- 院(26531)
- 农业(26499)
- 州(25414)
- 商学(24467)
- 商学院(24193)
- 基金
- 项目(161143)
- 科学(126692)
- 研究(117934)
- 基金(117181)
- 家(101507)
- 国家(100649)
- 科学基金(87224)
- 社会(72491)
- 社会科(68626)
- 社会科学(68608)
- 基金项目(63353)
- 省(62655)
- 自然(58473)
- 自然科(57103)
- 自然科学(57093)
- 自然科学基金(56059)
- 教育(53999)
- 划(52878)
- 编号(48680)
- 资助(48252)
- 成果(38891)
- 部(35315)
- 重点(35245)
- 创(33619)
- 发(33163)
- 课题(32671)
- 创新(31163)
- 科研(30929)
- 项目编号(30520)
- 教育部(30357)
共检索到312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梅洁
声誉激励可正向影响独立董事尽责履职的动机乃至行为。开展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的监管质量,特别在财务丑闻频发的背景下更是对组织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的概念内涵、理论解释、结构与测量、影响因素、影响结果及其作用的发生机制等方面,介绍了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艳
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独立董事声誉市场的作用,发现独立董事所任职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增加,上市公司发生违规丑闻会使独立董事将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对于董事会审议事项公开发表异议也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尽管目前声誉机制能够对独立董事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独立董事的选任实际上为大股东所控制,并不能激励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关键是要改革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具体操作方法,既可以是累积投票制,也可以以政策手段单独赋予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权力。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声誉 激励 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彦霖
独立董事作为"舶来品"应用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尚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的现实,借鉴国外部分文献,从法律层次、声誉机制和薪酬激励三个方面,系统梳理独立董事制度激励机制的研究成果,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后续有关独立董事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法律层次 声誉机制 薪酬激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之泉 陈皓然
独立董事的工作动力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的薪酬激励机制和企业外部的声誉激励机制。但由于薪酬机制与独立董事之间存在"激励悖论",因此,声誉激励机制成为促使独立董事勤勉尽职的重要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声誉激励机制作用原理,对运用声誉激励机制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公司治理 声誉激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书林 霍春辉
私人收益的存在降低了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并且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中国控制权私人收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独立董事声誉激励的视角提出了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内部治理方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运森 谢德仁
独立董事的治理行为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基于"董事在董事会同时任职的直接或间接联结关系"而形成的董事网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网络特征对其发挥在促进高管激励有效性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相关关系更弱;进一步研究发现,用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解释的高管薪酬部分对未来业绩有促进作用。结论丰富了"网络和治理"研究的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曼琴
从职能期望而言,独立董事应兼具监督职能、战略职能与政治职能三大职能。与公司高管层激励机制比较,我国独立董事激励机制有其特殊性,独立董事的激励陷入了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的争论。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的实践来看,我国独立董事激励机制表现出激励内容单一,独立董事的津贴水平与责任、风险不匹配等缺点。激励机制设计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力",期望功能才能有效实现。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激励机制 监督职能 董事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晓梅 秦谊
独立董事制度自引入我国以来就引起国内学者的纷纷关注,他们在理论层面上对独立董事制度作出阐述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检验。早期研究将独立董事视为同质性的个体,从数量角度探究其对公司的影响,而高层梯队理论的提出为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不同独立董事质量特征及独立董事团队异质性的作用,并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对高层梯队理论进行介绍,并对其在独立董事制度中的运作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回顾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总结和探讨其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晓梅 秦谊
独立董事制度自引入我国以来就引起国内学者的纷纷关注,他们在理论层面上对独立董事制度作出阐述并在实践层面上进行检验。早期研究将独立董事视为同质性的个体,从数量角度探究其对公司的影响,而高层梯队理论的提出为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不同独立董事质量特征及独立董事团队异质性的作用,并涌现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对高层梯队理论进行介绍,并对其在独立董事制度中的运作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回顾相关研究成果,最后总结和探讨其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为宾 周建
当前董事会战略参与研究的重点是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的梳理。文章对近40年的董事会战略参与研究发展轨迹进行了回顾,对主要的理论争议、结构主义视角的研究、行为认知视角的研究、董事会战略参与和企业绩效关系等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比较。最后指出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能够对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董事会战略参与 结构特征 行为认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兴秀 刘汉民 杨春霞
近年来,董事网络研究成为国外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董事社会关系网络对董事及高管的薪酬、公司治理质量和企业绩效有深远影响,直接决定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文章对国外董事网络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探讨了董事网络的内涵、分类与来源、以及董事网络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
董事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公司治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再胜
本文通过对委托 -代理激励理论和关联博弈激励思想的运用和拓展 ,主要考察了在独立性、激励和风险分担三重约束下 ,独立董事激励合约的基本参数特征以及诱使独立董事高水平合作的关联激励机制。
关键词:
独立性 关联激励 行为均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晨
已有研究较为关注监督视角下的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此视角下的代理理论以及乘员理论进行实证。本文研究发现,独董比率与公司会计业绩并不存在相关性,部分支持乘员理论,即独立董事之间的"搭便车"行为降低了其监督作用,与企业价值创造无关。本文基于独董声誉视角的分析发现,声誉机制保证了独董职责的发挥,有利于企业的市场价值发现。研究发现,独董比率与市场业绩显著正相关,且在非国有样本组中更为显著。这意味着,独董可以通过声誉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影响公司的市场定价,来提升公司价值。
关键词:
独立董事 价值创造 声誉机制 搭便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依赖于其声誉,而其声誉的高低,则依赖于其个人财产的多寡以及独立董事津贴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本文建立了一个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模型,依据独立董事对薪酬的依赖程度的观察,构建了选聘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并且认为由委员会提名,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较直接由董事会提名时要强。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声誉 薪酬依赖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