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2)
2023(7470)
2022(6595)
2021(6085)
2020(5384)
2019(12586)
2018(12144)
2017(24096)
2016(13422)
2015(15372)
2014(15362)
2013(15163)
2012(14195)
2011(12827)
2010(12968)
2009(12124)
2008(12377)
2007(11481)
2006(9800)
2005(8748)
作者
(39774)
(33476)
(33301)
(31812)
(21099)
(16043)
(15416)
(13082)
(12377)
(11834)
(11184)
(11149)
(10696)
(10484)
(10413)
(10379)
(10376)
(9935)
(9756)
(9651)
(8329)
(8178)
(8083)
(7550)
(7461)
(7455)
(7438)
(7424)
(6801)
(6729)
学科
(56329)
经济(56264)
(44176)
管理(43780)
(37953)
企业(37953)
方法(30617)
数学(27402)
数学方法(27208)
(19910)
(15460)
(14784)
财务(14771)
财务管理(14739)
企业财务(14177)
中国(12273)
(11797)
业经(11564)
(10972)
(10055)
贸易(10053)
农业(9930)
(9749)
地方(9511)
(8711)
(8394)
(8135)
环境(8050)
理论(7898)
技术(7736)
机构
大学(199490)
学院(197779)
(80623)
经济(78984)
管理(78093)
理学(68195)
理学院(67471)
管理学(66437)
管理学院(66061)
研究(63109)
中国(47577)
(40969)
科学(39021)
(38422)
(36324)
(32292)
业大(31530)
财经(31029)
中心(29674)
研究所(29381)
(29328)
农业(28886)
(28179)
北京(25177)
(24650)
经济学(24600)
师范(24385)
财经大学(23202)
(22877)
经济学院(22525)
基金
项目(130890)
科学(102820)
基金(95731)
研究(93326)
(83547)
国家(82857)
科学基金(70894)
社会(59623)
社会科(56519)
社会科学(56497)
基金项目(51587)
(51239)
自然(46587)
自然科(45500)
自然科学(45486)
自然科学基金(44745)
教育(44046)
(43292)
资助(38953)
编号(37769)
成果(31244)
(30078)
重点(29582)
(27149)
(27112)
教育部(25831)
科研(25823)
课题(25472)
创新(25385)
人文(25018)
期刊
(84435)
经济(84435)
研究(53362)
中国(34758)
学报(33673)
(33141)
(32128)
科学(29448)
管理(26191)
大学(25139)
学学(23897)
农业(21510)
教育(17998)
(16182)
金融(16182)
财经(15859)
技术(15826)
业经(13596)
经济研究(13478)
(13467)
(11986)
问题(11674)
(10847)
财会(10387)
技术经济(10265)
理论(9315)
(9289)
统计(9157)
商业(8999)
会计(8888)
共检索到280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夏宁  李志宏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很不成熟,有效的激励机制还未形成。笔者试图通过构造模型,分析独立董事参与公司治理的激励因素,说明独立董事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与理论中所描绘的不同,不同的价值目标取向是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的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阎薇  
公司治理理论, 产生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没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 就没有公司治理理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本文在对当前有关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简单述评的基础上, 探讨了独立董事的作用, 以及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及激励与约束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独立董事激励与约束的网络平台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运森  谢德仁  
独立董事的治理行为受到所处社会网络的影响。基于"董事在董事会同时任职的直接或间接联结关系"而形成的董事网络,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检验了独立董事的网络特征对其发挥在促进高管激励有效性影响中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公司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相关关系更弱;进一步研究发现,用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解释的高管薪酬部分对未来业绩有促进作用。结论丰富了"网络和治理"研究的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邱风  张青  
独立董事制度自20世纪末引入我国以来,并未带来公司绩效的显著改善,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失效的深层次原因,并相应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构建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所裨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之泉  陈皓然  
独立董事的工作动力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的薪酬激励机制和企业外部的声誉激励机制。但由于薪酬机制与独立董事之间存在"激励悖论",因此,声誉激励机制成为促使独立董事勤勉尽职的重要激励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声誉激励机制作用原理,对运用声誉激励机制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建明  
利用面板计量模型以及2005—2009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水平与高管薪酬水平、监事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与高管持股水平显著负相关;国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薪酬要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独立董事的薪酬水平;公司业绩及总经理变更对独立董事薪酬均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冉茂盛  周治凡  
本文将激励形式分为两种内部激励——显性激励、隐性激励和两种外部激励——产品市场压力、资本市场压力,并以2005—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董事会激励对公司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显性激励方面,董事会薪酬激励优于权益激励;隐性激励方面,董事长更替对公司效率有积极显著的影响,而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合一对公司效率有负面的影响。外部激励方面,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比资本市场的收购风险对公司董事会更有约束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再胜  
本文通过对委托 -代理激励理论和关联博弈激励思想的运用和拓展 ,主要考察了在独立性、激励和风险分担三重约束下 ,独立董事激励合约的基本参数特征以及诱使独立董事高水平合作的关联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金辉  张恒  
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后股权分置,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有了新机遇。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不完善给公司治理带来的新的代理问题值得关注,委托代理理论以激励相容来解决该问题。独立董事制度中独立性变量的引入,使得独立董事制度的激励设计不同于激励经理人。除了固定薪金的激励外,声誉激励在独立董事制度中的应用显得格外重要,而独立董事行业协会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声誉激励的实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岚  
我国独立董事职业市场未完全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还未完善,只能采取以物质激励为主、声誉激励为辅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应改变单一的津贴模式,引入多元化的薪酬组成形式。现行独立董事薪酬决定机制也应重新设计,以保障其独立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向阳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制度创新,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应当以其作用的有效性为核心。独立董事的有效性与独立董事人数比例、教育背景、年龄结构等有着密切关系,而且需要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杰  
以2007—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视角研究了独立董事薪酬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与资本市场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之间存在U型相关关系,表明过高或过低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水平都不能有助于抑制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机制检验发现,独立董事履职效率以及公司盈余质量的非线性变化,是上述U型相关关系产生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金融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差时,上述U型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独立董事与分析师、审计师在监督治理方面存在替代效应;当公司外部监督环境较差时,货币薪酬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效应会更加突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珊   匡贺武  
选取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独立董事与高管之间关于策略空间为(监督、不监督)、(自利、不自利)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进而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即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薪酬有助于激励独立董事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降低高管超额薪酬,但超过正常水平之后继续加大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反而会提升高管超额薪酬。机制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在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发挥中间传导作用,随着管理层权力的扩大,独立董事与高管之间存在通过互相提高薪酬从而形成“双赢”的利益合作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独立董事公司治理效应和高管超额薪酬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中国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党论  
本文以2002年度1002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独立董事薪酬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薪酬与公司前期绩效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而与董事会议次数、公司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呈正相关关系,与第一股东所持股比例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艳  
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独立董事声誉市场的作用,发现独立董事所任职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增加,上市公司发生违规丑闻会使独立董事将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对于董事会审议事项公开发表异议也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尽管目前声誉机制能够对独立董事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独立董事的选任实际上为大股东所控制,并不能激励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关键是要改革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具体操作方法,既可以是累积投票制,也可以以政策手段单独赋予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权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