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3)
2023(4690)
2022(3937)
2021(3529)
2020(3044)
2019(6767)
2018(6698)
2017(12713)
2016(7007)
2015(7842)
2014(7864)
2013(7544)
2012(6843)
2011(6229)
2010(6315)
2009(6211)
2008(6181)
2007(5605)
2006(4983)
2005(4729)
作者
(19389)
(16346)
(16269)
(15465)
(10351)
(7658)
(7305)
(6209)
(6160)
(5812)
(5604)
(5420)
(5360)
(5245)
(5235)
(4978)
(4821)
(4775)
(4726)
(4673)
(4152)
(3941)
(3846)
(3730)
(3714)
(3645)
(3609)
(3584)
(3267)
(3160)
学科
管理(27818)
(24938)
经济(24869)
(23773)
(21461)
企业(21461)
(11966)
(11039)
方法(9356)
(8569)
数学(7843)
数学方法(7736)
体制(7588)
中国(6914)
业经(6908)
(6827)
财务(6808)
财务管理(6791)
企业财务(6485)
(6453)
(5653)
银行(5646)
(5382)
(5205)
金融(5203)
(5120)
环境(4781)
(4699)
(4688)
制度(4668)
机构
大学(101277)
学院(100125)
(42347)
经济(41453)
管理(38606)
理学(32963)
研究(32930)
理学院(32607)
管理学(32161)
管理学院(31955)
中国(25806)
(24086)
(20669)
财经(18113)
科学(17887)
(16314)
(15881)
(15814)
中心(15016)
研究所(13932)
(13601)
经济学(13477)
财经大学(13440)
北京(12828)
业大(12799)
(12261)
经济学院(11966)
(11958)
(11814)
师范(11694)
基金
项目(65390)
科学(52584)
研究(48964)
基金(48963)
(42076)
国家(41744)
科学基金(36466)
社会(32934)
社会科(31253)
社会科学(31248)
基金项目(25751)
(24893)
教育(22833)
自然(22680)
自然科(22149)
自然科学(22144)
自然科学基金(21774)
(20929)
资助(19339)
编号(19079)
(18935)
成果(16506)
(15369)
重点(14913)
国家社会(14001)
(13943)
课题(13699)
教育部(13655)
(13257)
人文(13205)
期刊
(49354)
经济(49354)
研究(31928)
中国(22606)
(20867)
管理(16327)
学报(14136)
科学(13611)
(12916)
大学(11546)
学学(10953)
(10830)
金融(10830)
教育(10269)
财经(9814)
(8348)
农业(8080)
技术(8060)
经济研究(7501)
业经(7406)
问题(6392)
财会(5377)
会计(5168)
(5054)
(4881)
理论(4660)
现代(4579)
改革(4530)
(4530)
(4478)
共检索到156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魏恒  
中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体系存在“不公正性”、“不独立性”、“不在状态”、“不匹配性”和“不明晰性”等结构性或制度性问题。本文基于独立董事的“广义独立性,”围绕“独立董事协会”的构建,从社会、独立董事和企业三个层面为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一个新的构建框架,以期实现对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体系的“再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正旭  王志强  
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起源于提高公司董事会有效性及独立性的内在要求。它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董事会结构、控制内部人控制、完善资本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效。但是,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也存在条件,并不是“一独就灵”。在由政府强制性推行的制度移植过程中,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出现了异化。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独立董事的起源与发展,更有利于研究其本土化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菁如  
我国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21条规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独立董事”,在实践中也有了设立这一制度的种种尝试,却很不如人意。针对中国股市中上市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剑拔弩张,公司独立董事有名无实,提醒无效,不得不辞职等怪现象的出现,经济界和法学界又出现了讨论。到底独立董事是否在中国应该存在,该如何存在?本文将就该问题再作法理探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培新  毛玲玲  
当我们在苦苦寻觅解决公司治理中的诸多死结而疲惫不堪时,陡然发现自己忘却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在逻辑上,并不意味着我国一旦有了独立董事制度,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公司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公司股权的多元化是治本之道。我们不应对独立董事制度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曾洁  张宇  王文轲  
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引入独立董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独立董事在彼此间相互制约关系下是否履行监督职能的策略选择问题,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独立董事的行为演化规律和外部奖惩机制下的行为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并探讨外部奖惩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考核津贴与声誉效应是影响独立董事决策的关键因素;由政府补贴与法制因素构成的外部奖惩机制力度足够大时,能够有效督促独立董事勤勉尽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琳  
鉴于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而且便于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展开规范有力的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汴生  吴继忠  
目前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为了约束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我们认为在中国这种二元制公司股权结构模式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不一定能保证选出真正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代理人,并且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并不能保证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实现公司治理目标,则要大力发展基金业,通过基金业的发展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群体"与"准群体"的冲突改善为"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以此形成一种权利相互制衡的格局,从而保证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刚  李爱玲  胡艳芳  
独立董事制度在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一直都是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焦点。本文主要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固有缺陷和与本土环境的不适应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在中国设立的非必要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溪骏  刘佳  张宝霆  
文章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及其成因,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下独立董事和大股东的博弈模型,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段从清  
不完全合同理论、权力理论和企业治理理论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目的在于解决外部治理产生的市场机会主义行为和内部治理产生的企业组织内机会主义行为的缺陷,为弥补以上缺陷,需进行法理变革和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考虑管理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卫志民  
本文重点从英美公司治理中独特的权利机制、股东大会失灵、董事会失灵、股权分散化和机构投资者的势力日益强大等方面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兴起的原因。并从信息、时间、独立性、预算等方面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效率约束分析;从声誉、报酬、法律、控制权方面研究了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最后以美国为例,评价了独立董事制度在美国的实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苑志宏  
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8月22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由此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公司治理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关注,本文仅就与此相关的问题作一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