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6)
2023(11457)
2022(9662)
2021(9024)
2020(7784)
2019(17569)
2018(17279)
2017(33522)
2016(17750)
2015(19922)
2014(19474)
2013(18825)
2012(16740)
2011(14846)
2010(14592)
2009(13479)
2008(12787)
2007(10995)
2006(9354)
2005(8330)
作者
(46013)
(38489)
(38275)
(36528)
(24407)
(18202)
(17385)
(14963)
(14759)
(13457)
(13116)
(12958)
(12096)
(11882)
(11837)
(11715)
(11423)
(11299)
(11069)
(11027)
(9385)
(9158)
(9047)
(8897)
(8639)
(8570)
(8461)
(8240)
(7574)
(7404)
学科
(67286)
经济(67165)
管理(58149)
(52784)
(45516)
企业(45516)
方法(32349)
数学(28613)
数学方法(28182)
(22224)
(18552)
(18097)
中国(17550)
业经(15864)
(13970)
财务(13919)
财务管理(13885)
企业财务(13206)
(12895)
(11882)
银行(11873)
(11762)
贸易(11755)
农业(11637)
地方(11585)
(11479)
(11476)
技术(11274)
(11262)
(10951)
机构
大学(239511)
学院(238165)
(99612)
管理(97814)
经济(97637)
理学(84970)
理学院(84153)
管理学(82795)
管理学院(82315)
研究(71723)
中国(55964)
(50081)
(47667)
科学(40124)
财经(39585)
(36035)
中心(35968)
(35698)
(32229)
业大(31897)
(31696)
经济学(31436)
(29802)
财经大学(29760)
师范(29516)
研究所(28885)
北京(28796)
经济学院(28351)
(27649)
(26767)
基金
项目(166375)
科学(134313)
研究(124723)
基金(124383)
(106504)
国家(105643)
科学基金(93663)
社会(82548)
社会科(78393)
社会科学(78378)
基金项目(66010)
(64019)
自然(59617)
教育(58902)
自然科(58301)
自然科学(58287)
自然科学基金(57241)
(53878)
编号(49898)
资助(49399)
成果(40132)
(38373)
重点(37218)
(36893)
(35829)
国家社会(34865)
(34476)
教育部(34247)
人文(33657)
课题(33646)
期刊
(104653)
经济(104653)
研究(69393)
中国(45023)
(41240)
管理(37399)
学报(31559)
科学(30776)
(28309)
大学(26142)
教育(25897)
学学(24503)
(23131)
金融(23131)
技术(21878)
财经(19985)
农业(18521)
业经(17441)
(17125)
经济研究(16326)
问题(14009)
理论(11712)
财会(11653)
(10924)
技术经济(10901)
实践(10619)
(10619)
(10385)
图书(10355)
科技(10299)
共检索到345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范英杰  
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是对董事会进行监督和评价的重要制衡力量,但现实中却存在着独立董事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将从道德是经济中的内生变量角度对独立董事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对独立董事道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道德奖惩和评价机制的建立、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和独立董事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等方面提出独立董事道德培植的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曹宗平  
一、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 生成和退出机制 关于独立董事的产生,2000年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指引(草案)》第16条规定,董事会下设提名委员会,应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并由独立董事担任主席;第19条规定,提名委员会对董事会规模和构成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英珊  刘永攀  
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论述了在我国证券市场建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并对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几点意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功仁  
关于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 ,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 ,目前我们对独立董事制度 ,在理论上还缺乏研究 ,在实践上则存在形式主义盲目引进的倾向。为了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作用 ,本文认为必须客观地分析评价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 ,切忌把独立董事制度看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同时还必须从中国现存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公司制度的现实出发 ,建立健全中国式的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萍  
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如何从完善独立董事提名权制度的角度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的职能,同时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世农  
虽然从短期和微观的角度看,独立董事在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但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看,独立董事在推动上市公司克服其治理结构的缺陷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波  陈德棉  
根源于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制度环境存在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关键是现有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约束和独立董事制度安排妨碍了独立董事制度正常运作。要使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切实和有效发挥其独特制度优势,必须全力深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努力推进公司治理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和实施独立董事职业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独立董事责权利、健全对独立董事的责任追究系统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陆申  
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对现行独立董事制度运作情况分析的基础上 ,就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发挥独立董事作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靳远文  
由于我国股权结构、经济发展程度、法律环境、文化的差异性,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加强独立性、规范和定位职能和角色、完善法律环境、严格独立董事任职能力、建立和健全激励风险机制、加强外部市场建设等来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裘宗舜  白连江  饶静  
独立董事制度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如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造董事会结构、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应该分专职、兼职和名誉三种、成立“独立董事协会”、独立董事应就近聘用、完善独立董事相关法律制度并投保民事赔偿责任险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志宏  多淑杰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一个主要任务。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与董事会是否具有独立地位 ,是否能真正代表全体股东利益有关 ,独立董事制度能够较好地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要制定独立董事相关法律制度 ,明确独立董事选聘程序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琚磊  麻昌华  
我国新公司法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规定过于抽象,而其他主管部门颁布的关于独立董事的规定也存在种种不足,不利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该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在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思想,如认为独立董事制度优于监事会制度,强制推广独立董事制度。对此,笔者提出允许公司自行选择是设立监事会制度还是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强制设立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必须建立专门委员会等措施,以推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业玲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公司层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有关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需要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和思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袁国辉  
迄今为止,我国的上市公司已逾千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家控股。国有股“一股独大”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特有的所有者缺位现象制约了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完善。特别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管理层合一,长期以来把持企业,实行内部人控制;内部人以自己的好恶和利益标准作为经营决策取舍的依据,往往导致非理性的运作。另外,因为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地位,使得上市公司缺乏因中小股东“用脚投票”造成股价下跌、遭受恶意收购的压力,导致了公司内部人忽视甚至漠视中小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