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6)
2023(6078)
2022(5080)
2021(4597)
2020(4023)
2019(9014)
2018(8959)
2017(17272)
2016(9438)
2015(10349)
2014(10370)
2013(10174)
2012(9283)
2011(8308)
2010(8505)
2009(8192)
2008(8203)
2007(7446)
2006(6641)
2005(6296)
作者
(26384)
(22102)
(21978)
(21073)
(14094)
(10455)
(9952)
(8477)
(8372)
(7883)
(7577)
(7394)
(7230)
(7158)
(7066)
(6846)
(6608)
(6522)
(6389)
(6334)
(5785)
(5391)
(5300)
(5052)
(5045)
(4943)
(4904)
(4748)
(4464)
(4297)
学科
(36275)
经济(36205)
管理(34603)
(30844)
(27749)
企业(27749)
(15259)
(14991)
方法(14632)
数学(12588)
数学方法(12432)
(11068)
中国(10152)
体制(9853)
(9507)
财务(9486)
财务管理(9463)
业经(9129)
企业财务(9109)
(9107)
(7751)
银行(7738)
(7366)
(7235)
(7007)
金融(7005)
(6290)
产业(6230)
结构(6149)
地方(5998)
机构
大学(135575)
学院(133741)
(57460)
经济(56281)
管理(51378)
研究(44916)
理学(44073)
理学院(43572)
管理学(42918)
管理学院(42645)
中国(35666)
(31305)
(27935)
科学(25147)
财经(23811)
(21905)
(21537)
(21061)
中心(20579)
研究所(19445)
(19187)
经济学(18485)
财经大学(17734)
业大(17673)
北京(17459)
(16753)
经济学院(16502)
(16053)
(15957)
师范(15857)
基金
项目(87975)
科学(70702)
基金(66035)
研究(64593)
(57160)
国家(56717)
科学基金(49410)
社会(43276)
社会科(41134)
社会科学(41124)
基金项目(34810)
(33468)
自然(31239)
自然科(30524)
自然科学(30516)
教育(30108)
自然科学基金(30015)
(28250)
资助(26621)
编号(24744)
(22462)
成果(21133)
(20646)
重点(20257)
(18460)
国家社会(18431)
教育部(18214)
(18083)
课题(17736)
创新(17470)
期刊
(65717)
经济(65717)
研究(42692)
中国(29014)
(26759)
管理(21369)
学报(20211)
科学(19248)
(17726)
大学(16309)
学学(15489)
(15130)
金融(15130)
教育(13052)
财经(12995)
(11131)
农业(11128)
技术(10816)
经济研究(10516)
业经(9824)
问题(8680)
财会(6730)
(6616)
(6582)
会计(6506)
理论(6140)
技术经济(6107)
现代(6106)
科技(5906)
世界(5696)
共检索到207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巍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对公司双层委托治理结构的核心加以改善 ,一方面可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 ,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 ,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本文拟从博弈理论的角度 ,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资格、运作、制度安排等方面做一粗浅分析 ,以求得对独立董事行为的理性解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立  
完善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理制度设计应当遵循委托代理规范 ,明确委托主体 ,确定代理资格标准 ,划定信托责任范围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独立董事制度创新应朝社会化委托代理方向推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旭东  迟丹凤  
独立董事在本质上也是剩余索取者的代理人,其本身首先是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只有在其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后,独立董事制度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的行为特征分析,阐明独立董事的代理人性质;在理清股东与独立董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斌  
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单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下建立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制度安排。在我国双层制公司治理结构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有利于制约大股东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更好地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 ,要缜密设计独立董事制度 ,界定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产生机制以及治理权力、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阙海宝  
独立学院董事会扮演着双重身份:从产权的角度讲,独立学院董事会代表学院行使最高的权力,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从管理的角度讲,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扮演着委托人的角色。笔者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对独立学院董事会现状及不完善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产权的不明晰等导致独立学院治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提出通过对投资方形成有效的激励等措施来形成独立学院的有效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华  李汉光  刘小军  
本文在分析股东保留收益的基础上,扩展了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双向委托-代理模型中的约束条件中除了作为代理人的经理层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之外,还有作为委托人的董事会的参与约束,这增加了委托-代理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并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推导出委托-代理模型的最优化一阶条件,得出了与标准委托-代理模型平行而合理的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曲亮  章静  郝云宏  
作为中国公司治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制度能否提升以及如何提升企业绩效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研究通过构建网络嵌入行为下的四层委托一代理模型,有效集成了现有独立董事监督与专家角色定位的冲突。系统解析了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开源"、"节流"两个途径提升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并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不同路径。通过利用2008—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就全样本而言,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发挥预期的公司治理效用,对企业长期绩效没有影响,但独立董事比重对国有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影响,独立董事数量对民营企业绩效存在显著影响。该结果说明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新明  
经理国库作为金融服务重点之一,目前由于激励制度不健全存在着代而不理、效率低、合谋等现象。本文通过建立国家—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的优化决策模型、求解,发现国家未能有效激励人行尽职努力;而且商业银行只是把国库看成争取优质客户、拓展其他商业金融服务的桥梁,因此其最优决策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经理国库成本、进而有意或无意地影响了国库制度的效率。若改善这一局面,重新设计有效的激励制度是根本。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高垚  
为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市场小股东的利益不受侵犯,证监会于2001、2002年分别颁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和《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下称《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建鸾  
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直接进行创业资本投资,易产生逆向选择,导致创业资本市场低效率。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利用创业投资家的专业优势,降低创业资本投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程度,但产生了双层委托代理问题。本文认为创业投资是投资者、创业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三方的合作生产方式,创业资本投资过程是三方博弈过程,创业资本产出具有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特点,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比分析三方静态和动态博弈,论证了单轮动态博弈过程中创业企业家最受益,创业投资家次之,投资者是受损者的观点。因此,在创业投资基金中,委托人应有控制权,并说明了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基金利用三方多轮重复博弈,较成功地解决了双层委托代理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任小燕  
随着清末教会书院向教会大学的转型,"西方托事部-在华校董会"的双层董事会制度普遍出现,并先后出现三次制度转向。北洋政府时期出现第一次制度转向,大学治理权由西方托事部转向在华校董会;南京政府初期出现第二次制度转向,治理权由西方人士为主转向中方人士为主;全面抗战前后出现第三次制度转向,治理权由西方教会转向中国政府。在三次制度转向中,政策与实践、初衷与结果不尽一致,甚至名实不一,反映出政府与教会对教育权力的博弈,也是中国政府将教会教育纳入中国教育体系的过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石磊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结构与制度改进石磊制度结构的初始安排是可以改变的。多次交易不仅可以发现价格,而且可以发现制度。根据绩效预期和经验事实,对企业的制度结构作适应性调整,最终总可以找到有效的制度结构。中国的国有企业制度经历10多年的艰难选择,由“所有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颖  石泓  
资本结构是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的构成和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优化会使企业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它的出现增强了董事会的独立性。我国的上市公司大都处于股权缺乏制衡的大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对资本结构优化所起到的实质作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实证的检验。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独立董事制度、股权制衡和资本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2009—2011年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股权缺乏制衡是否对资本结构的优化有不利影响,独立董事制度是否能改善股权缺乏制衡的境况,进而优化资本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魏恒  
中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体系存在“不公正性”、“不独立性”、“不在状态”、“不匹配性”和“不明晰性”等结构性或制度性问题。本文基于独立董事的“广义独立性,”围绕“独立董事协会”的构建,从社会、独立董事和企业三个层面为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一个新的构建框架,以期实现对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体系的“再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正旭  王志强  
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起源于提高公司董事会有效性及独立性的内在要求。它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董事会结构、控制内部人控制、完善资本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效。但是,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也存在条件,并不是“一独就灵”。在由政府强制性推行的制度移植过程中,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出现了异化。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分析独立董事的起源与发展,更有利于研究其本土化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