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5)
- 2023(10198)
- 2022(8629)
- 2021(7985)
- 2020(6834)
- 2019(15659)
- 2018(15203)
- 2017(29349)
- 2016(15899)
- 2015(18264)
- 2014(17832)
- 2013(17918)
- 2012(16784)
- 2011(14970)
- 2010(15314)
- 2009(14743)
- 2008(14468)
- 2007(12691)
- 2006(11186)
- 2005(10483)
- 学科
- 济(72031)
- 经济(71913)
- 管理(54893)
- 业(51474)
- 企(44243)
- 企业(44243)
- 方法(35626)
- 数学(31833)
- 数学方法(31702)
- 财(26222)
- 中国(21564)
- 制(20023)
- 务(17209)
- 财务(17186)
- 财务管理(17111)
- 企业财务(16483)
- 农(16428)
- 贸(14707)
- 贸易(14689)
- 易(14415)
- 业经(14340)
- 体(13966)
- 银(12934)
- 银行(12929)
- 融(12923)
- 金融(12921)
- 行(12290)
- 审计(12287)
- 体制(12106)
- 农业(10568)
- 机构
- 大学(232068)
- 学院(227171)
- 济(109675)
- 经济(107953)
- 管理(89545)
- 理学(77202)
- 研究(76741)
- 理学院(76466)
- 管理学(75751)
- 管理学院(75297)
- 中国(64723)
- 财(56516)
- 京(48907)
- 财经(44450)
- 经(40724)
- 科学(38375)
- 所(37010)
- 经济学(36455)
- 中心(34919)
- 财经大学(33508)
- 经济学院(32970)
- 江(32640)
- 研究所(32271)
- 北京(31015)
- 农(29019)
- 院(27464)
- 商学(27008)
- 商学院(26777)
- 业大(26353)
- 范(25396)
- 基金
- 项目(144726)
- 科学(117287)
- 基金(111731)
- 研究(109002)
- 家(95408)
- 国家(94695)
- 科学基金(82826)
- 社会(75561)
- 社会科(72032)
- 社会科学(72017)
- 基金项目(57845)
- 省(50973)
- 自然(50409)
- 教育(50341)
- 自然科(49244)
- 自然科学(49233)
- 自然科学基金(48464)
- 资助(46826)
- 划(43779)
- 编号(41110)
- 部(36218)
- 成果(35344)
- 制(33673)
- 国家社会(33270)
- 教育部(32624)
- 重点(32525)
- 人文(30891)
- 创(30350)
- 中国(30248)
- 性(29700)
- 期刊
- 济(115632)
- 经济(115632)
- 研究(75190)
- 中国(49790)
- 财(48295)
- 管理(35009)
- 科学(28473)
- 学报(28258)
- 融(27007)
- 金融(27007)
- 农(25914)
- 财经(23809)
- 大学(23541)
- 学学(22216)
- 经济研究(20424)
- 经(20338)
- 教育(18133)
- 农业(17212)
- 技术(16962)
- 贸(15761)
- 问题(15628)
- 业经(14838)
- 世界(13908)
- 国际(13858)
- 会计(13410)
- 财会(12803)
- 技术经济(11154)
- 审计(10561)
- 业(10508)
- 统计(10364)
共检索到35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尚兆燕 扈唤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往往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内控有重大缺陷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会增加。因此,考察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信号传递作用对加强市场监管有重要意义。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独立董事辞职的数据表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与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公司当年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这说明独立董事的主动辞职行为确实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信号;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信号的强弱会因辞职独立董事的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更为强烈的信号,公司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会更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棠丽 卢颖 梅元清 李志玲
本文以2013~2015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组织特征、行为特征、激励特征三个维度,实证检验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排名前三的董事薪酬总额及董事会持股比例都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不能显著影响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则不利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整改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尚兆燕 刘凯扬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IT控制在公司内部控制中愈加重要。通过考察2012~2014年报告IT控制缺陷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存在IT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越高,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也越高;当IT控制缺陷发生在高IT应用行业的公司时,其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比低IT应用行业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要高于低IT应用行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IT控制一般缺陷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更高;内控缺陷越严重,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也越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谭燕 施赟 吴静
本文以2011-2014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裁量"角度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越强,企业制订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越严格:董事会的咨询职能在后续采用定量标准的样本中作用明显:董事会监督职能和咨询职能的改进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修订产生显著影响。本文梳理了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选择行为背后的逻辑机理,为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管提供实证证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施赟 蒋华林 徐玉琳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也是内部控制合理评价的重要环节。文章以2011—2015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定量认定标准制定越严格,上市公司当期内部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多、外部根据重大迹象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少、同时出现企业内外部重大缺陷认定差异的概率越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王沈
本文采集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4年的年报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上市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发生并购、资产重组以及业绩高增长公司以及经营亏损企业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更容易出现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悦 王守杰 闫华红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会影响股票市场反应,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CFO权力和会计盈余质量。笔者依托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判决后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公告的相关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董非规定性辞职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实证检验证实:独董非规定性辞职引起了股票市场显著的负向反应;较大的CFO权力或较高的盈余质量对独董非规定性辞职的负向市场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CFO权力与盈余质量具有正向交互作用,CFO权力大且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抑制独董非规定性辞职负向市场反应的作用更强。本研究拓展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边界,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证实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研究结论能够为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宫义飞 谢元芳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902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整改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将内部控制缺陷按严重程度划分类型后发现,相较于一般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实质性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其盈余持续性更低;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整改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盈余持续性进一步提高;并且缺陷的存在、类型及整改对应计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均大于对现金流项目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范围,细化深入相关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整改 盈余持续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戴亦一 陈冠霖 潘健平
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辞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作为公司治理缺陷的代理变量,考察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是否能够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研究发现:(1)独立董事提前辞职行为的确具有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作用,即相比独立董事未辞职和正常辞职的公司,独立董事提前辞职的公司下年度出现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的概率会显著增加;(2)细分样本后发现,政治关系会显著影响这种信号作用,即政治关系强的企业其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更可能预示公司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本文不仅为监管机构建立独立董事追溯处罚机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持,而且为学术界争议已久的...
关键词:
独立董事辞职 政治关系 公司治理缺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冀玛丽
本文以2012~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对该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更能显著促进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整改;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丽芬 沙威
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寒冬,部分上市公司已采取适应经济环境的内控制度,但仍有相当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并没有改善,建设和加强适合企业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企业当务之急。我国企业内控的关键与我国市场环境和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联系,要解决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就是要在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与评价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以保证企业平稳地渡过危机。文章对2009年我国企业披露内控缺陷的情况研究发现,相对没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拥有更多的子公司,上市时间更长,近期更可能经历了兼并或重组。另外,近期频繁经历亏损和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
关键词:
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 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珍义 陈曦 唐瀚瀚
以2010—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财务重述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内部控制审计与债务融资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即财务重述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会导致其债务资本成本显著增加。进一步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上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财务重述公司发布内部控制审计(鉴证)报告有利于减弱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对债务资本成本的正向影响。本研究结论为化解有关内控制度的"效益与成本"之争提供证据支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野萌 韩传模
通过对我国2008-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情况的分析,归纳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财务因子与非财务因子,并对其进行权重排序及面板分析,以期为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系统提供参考。实证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的健全程度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较差的收益质量、变现速度、经历兼并重组及更换事务所等因素,会使公司更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监管部门应强制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并应鼓励公司进行对外贸易或海外上市,以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影响因子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文阁 荣华旭
以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各目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会特征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效果以及法律遵循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假设并不完全契合。独立董事比例和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显著正相关,在各指标间无差异。董事会会议频率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作用不显著。董事长与CEO两职合一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但与财务报告可靠性、法律法规遵循性却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内部控制 独立董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市场认知与审计师应对策略
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独立董事的价值:来自独立董事集中辞职的证据
关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分析与启示——基于上市公司否定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
财务重述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兼论辞职原因的可信度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应计质量与内部控制缺陷——来自2009~2010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与债务资本成本——来自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外部监管、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基于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