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1)
2023(8304)
2022(6760)
2021(6376)
2020(5338)
2019(11901)
2018(12047)
2017(22450)
2016(12313)
2015(13690)
2014(13884)
2013(13273)
2012(12273)
2011(11105)
2010(11334)
2009(10298)
2008(10316)
2007(9497)
2006(8130)
2005(7455)
作者
(36020)
(30091)
(29735)
(28468)
(19051)
(14287)
(13513)
(11613)
(11529)
(10850)
(10248)
(10045)
(9768)
(9543)
(9543)
(9226)
(8840)
(8824)
(8633)
(8343)
(7610)
(7388)
(7341)
(6973)
(6878)
(6665)
(6649)
(6461)
(6236)
(6103)
学科
(44635)
经济(44556)
管理(35011)
(31883)
(27144)
企业(27144)
方法(19129)
数学(15364)
数学方法(15154)
(14496)
(14256)
中国(14230)
(13108)
(11725)
(11614)
银行(11593)
(11581)
(11199)
理论(11113)
(11037)
金融(11030)
业经(10488)
体制(8708)
(8249)
财务(8224)
财务管理(8194)
企业财务(7883)
地方(7799)
农业(7487)
教育(7262)
机构
大学(172485)
学院(170715)
(66356)
经济(64758)
管理(61468)
研究(60968)
理学(52334)
理学院(51674)
管理学(50667)
管理学院(50318)
中国(47560)
科学(37755)
(36851)
(35076)
(31263)
(30990)
研究所(28461)
中心(27820)
财经(27048)
(26691)
业大(25911)
(24708)
农业(24460)
北京(22931)
(22820)
师范(22514)
(22316)
(21195)
经济学(21175)
财经大学(20350)
基金
项目(114420)
科学(89948)
基金(83161)
研究(82733)
(74070)
国家(73452)
科学基金(62087)
社会(52273)
社会科(49492)
社会科学(49478)
(44627)
基金项目(43262)
自然(40031)
教育(39156)
自然科(39156)
自然科学(39142)
自然科学基金(38475)
(38217)
资助(33780)
编号(33086)
成果(28457)
重点(26417)
(25698)
(23922)
课题(23820)
(23797)
(22677)
创新(22323)
国家社会(22120)
科研(21980)
期刊
(75077)
经济(75077)
研究(52235)
中国(39682)
学报(32462)
(29023)
(28303)
科学(27025)
大学(24434)
管理(24137)
教育(23898)
学学(22995)
(18979)
金融(18979)
农业(18604)
财经(14425)
技术(14230)
经济研究(12504)
(12488)
业经(11501)
(9871)
问题(9558)
(9387)
业大(8285)
图书(8214)
科技(7851)
理论(7800)
(7585)
统计(7063)
会计(7057)
共检索到265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建  罗肖依  张双鹏  
面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配置整体合规无法有效提升董事会监督有效性的现状,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独立董事个体有效的董事会监督有效性理论,个体有效指独立董事个体拥有高—监督潜能。本文提出了独立董事监督潜能的概念,构建并证明了独立董事高—监督潜能形成所需具备的一定初始水平之上的四属性特征(动机、灵活工作时间、独立性、专长),以及四属性特征相互匹配整合形成独立董事个体监督潜能"异质性"的过程。董事会中只有高—监督潜能的独立董事个体才更可能施加"少数人"影响力,通过监督的"模范"行为及"发声"质疑,改变阻止董事会有效监督的"默许"的规范,形成有利于董事会识别潜在问题的"警觉"的规范,进而提高董事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钢  李随成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的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现状以及失效的原因,并对独立董事监督机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五个基本假设,采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次级委员会设置是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内部监督是否有效的因素,并且呈正相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塬  马连福  
研究聚焦董事会内部沟通网络,基于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探讨对高管薪酬的监督效果。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相互之间通过共享信息来增强对高管自利行为的抑制能力,有效降低了高管薪酬。同时,管理者权力对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的监督效力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随着管理者权力的增强,独立董事信息共享对于高管薪酬的约束作用被弱化,这一结果说明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机制的监督有效性受到管理者权力的限制。研究构建了独立董事信息共享指标,并基于董事会监督博弈过程分析信息共享对高管自利行为的约束过程,最后运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加以验证。研究拓展了对独立董事监督机制的认识,为打开董事会“黑箱”、提升董事会绩效提供新视角,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由静态结构研究向动态过程研究转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志刚  
一些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表明,由于CEO在董事会人选的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的事实,未来职业市场声誉的关注对公司董事行为的激励作用有限。本文探讨了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治理对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职业关注对公司董事行为的激励作用有限时,有效的董事会治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问题。我们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外部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的监督强度要高于接管市场不存在时董事会的监督强度;同时,迫于外部接管威胁,即使在董事会人选的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CEO仍有激励选择相对较高的董事会独立水平,从而使公司治理效率改善。因此,公司控制权市场所带来的接管威胁构成董事会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的外部环境。上述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海鑫  赵利娟  孙梦男  
伴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董事会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处于公司的核心地位,承担监督责任。本文从积极监督的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董事会发挥积极监督职能能够促进公司价值的增长,保护股东权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其静  杨继东  
虽然各国法律(比如公司法)赋予了董事会广泛的功能,但主流学术讨论的基本上都是处于经典代理理论框架下,以至于仅仅揭示出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并断言董事会监督功能越强,公司价值越高。然而,大量证据显示,上述断言并非总是真实情况。这就促使我们有必要超越传统视角,更全面地审视董事会功能,即董事会还要为管理层提供互补性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扮演建议者的角色。这种新角色不仅有利于要更准确地认识董事会制度及其安排,而且也有利于更科学地制定相关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海鑫  赵利娟  孙梦男  
伴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董事会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处于公司的核心地位,承担监督责任。本文从积极监督的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董事会的监督职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董事会发挥积极监督职能能够促进公司价值的增长,保护股东权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谢获宝  黄大禹  
董事会监督能够对企业发挥显著的治理作用。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8年的数据集,实证分析董事会监督对企业杠杆行为治理的效果。研究表明,董事会监督对企业去杠杆具有显著的功效。上述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成立。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对企业属性结构特征异质性进行检验后发现,董事会监督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更加有效。从影响机制来分析,董事会监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主业业绩并实现内部财务风险的稳定,最终都将降低企业对杠杆的(过度)需求,从而起到了显著的去杠杆效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凌  许润发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媒体监督、董事会结构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媒体对上市公司关注程度的提高,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也会相应提高。但当负面报道的占比提高时,会拉低高管的薪酬水平。对于董事会结构而言,公司董事会的规模越大,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越高。公司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会有所下降。如果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则倾向于提高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媒体监督促进董事会机制的发挥,表明媒体监督具有公司治理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嘉宁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8-2020年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了学术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术背景独立董事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其在独立董事中的占比并非越高越好,需要实务背景独立董事与之优势互补。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学术背景独立董事与企业绩效的倒“U”型关系中,董事会监督职能和咨询职能发挥了中介效应,股权集中度和审计意见发挥了调节效应。在更换变量定义、采用倾向匹配性得分、引入工具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对企业优化董事会结构、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作用具有一定启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卫华  
本文以2011-2014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媒体监督、董事会结构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媒体关注度和高管薪酬存在正相关关系,但随着负面报道比重的增加,高管的薪酬会降低。公司董事会规模和高管薪酬存在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重和高管薪酬存在负相关关系;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和高管薪酬存在正相关关系;媒体监督能够强化董事会的功能,提高董事会结构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晓飞  牛伟娜  白云鹏  
董事会成员的异质性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女性董事更是这个热点中焦点。基于女性董事监督效用的视角,本研究以2008年至2014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理论分析女性董事的人力资本、责任感和保守性分别与董事会行为强度、勤勉度和沟通度关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女性董事参与度对董事会监督效用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存在女性董事董事会的董事会会议频数更高,独立董事出勤率更好,更加倾向于选择沟通更好的现场会议形式,并且监督效应更显著。这样的结论符合女性董事可以提高董事会监督积极性的假说,表明董事会性别异质性确实有助于提高董事会的监督效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孙光国  郭睿  
董事会具有咨询和监督双重职能。现有文献一般认为内部董事主要履行咨询职能,独立董事主要履行监督职能,而本文则基于2006~2013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从CFO兼任董事的角度研究了内部董事对监督职能的贡献。研究发现,CFO内部董事能够帮助董事会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并且这种治理机制能制约CEO权力、解决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弥补一些外部治理机制的缺陷。本文丰富了董事会治理以及CFO制度领域的研究,并为公司治理实践中董事会如何构成以及如何提高董事会监督职能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有志  彭华伟  李国栋  
董事会会议是否有效,将直接决定其对经理层的监督效应。本文利用沪深两市2005—2007年2 958家样本企业面板数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考察董事会会议次数对经理层代理成本的影响,并探究董事会结构与激励特征对董事会会议监督制衡效果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代理成本正相关,同时,过度强调两职分离、合规性的独立董事制度安排以及董事会规模过大都是导致董事会会议监督制衡效应缺失的重要原因,而加强董事会的激励机制建设却能推动董事会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玉洁  
以1999-201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法研究董事会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监督收益、利益冲突和建议收益正相关,与监督成本负相关;监督职能和建议职能对董事会规模的解释程度不存在差异,但建议职能对董事会规模变动的解释程度更高,上市公司主要出于对建议职能的需求调整董事会规模。本文最后指出不存在适合所有公司的最优的董事会规模,监管机构若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作出硬性规定,则可能使上市公司偏离最优董事会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