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
- 2023(819)
- 2022(621)
- 2021(616)
- 2020(588)
- 2019(1265)
- 2018(1247)
- 2017(2473)
- 2016(1235)
- 2015(1371)
- 2014(1407)
- 2013(1381)
- 2012(1270)
- 2011(1124)
- 2010(1232)
- 2009(1098)
- 2008(1063)
- 2007(995)
- 2006(881)
- 2005(805)
- 学科
- 制(4609)
- 业(4029)
- 管理(3989)
- 银(3795)
- 银行(3795)
- 行(3702)
- 体(3525)
- 企(3491)
- 企业(3491)
- 济(3460)
- 经济(3454)
- 体制(3424)
- 融(3324)
- 金融(3323)
- 财(1871)
- 中国(1559)
- 方法(1467)
- 制度(1372)
- 度(1372)
- 务(1245)
- 财务(1245)
- 财务管理(1232)
- 数学(1220)
- 企业财务(1208)
- 数学方法(1206)
- 业经(1063)
- 审计(961)
- 银行制(957)
- 业务(904)
- 农(791)
- 机构
- 大学(16184)
- 学院(15932)
- 管理(6306)
- 济(5898)
- 中国(5770)
- 经济(5699)
- 理学(5033)
- 理学院(4983)
- 管理学(4926)
- 研究(4896)
- 管理学院(4892)
- 财(4358)
- 京(3328)
- 财经(3253)
- 银(3030)
- 经(2988)
- 中心(2921)
- 银行(2738)
- 江(2652)
- 人民(2587)
- 财经大学(2563)
- 行(2412)
- 科学(2397)
- 融(2346)
- 所(2319)
- 金融(2314)
- 国人(2280)
- 中国人(2266)
- 中国人民(2243)
- 北京(2139)
共检索到26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建中 何亮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我国以来并未在上市公司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反而使原有的监事会被边缘化。为解决二者的冲突问题,首先,要对二者的职责合理定位,独立董事侧重于对经理层监督,监事侧重于对董事层监督,避免交叉重叠、效能弱化;其次,要强化独立董事、监事的独立性、胜任能力、诚信等素质,积极推进法制、激励约束机制、用人机制、保险机制、绩效评价体系等配套措施建设,使企业内化的外部监督与内部的监督共生互动,重建公司治理的监督架构。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 监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文 吴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余兵
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对于产生于单层制下的独立董事与我国双层制下的监事会这两种监督机构之间的关系架构,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在对现有几种观点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两者监督的阶段、对象与目的上对两者进行了权限划分,并为其具体制度设计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事会 权限划会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剑民
现代公司在依据自身意愿运用财产从事活动的同时,要对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风险,这必然促使公司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监督,同时也受到整个社会包括行政司法机关、新闻媒介、证券市场、劳动力市场、债权人以及与公司有关联的专业机构等主体的外部监督。要保证公司的运行符合法律规定并尽可能维护股东利益,就应该形成以内部自治监督为基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阳芬
从各国情况来看,作为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都有效的发挥着制约管理层,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作用。孰优孰劣,尚无定论。本文拟通过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制度比较,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监控问题。
关键词:
公司 监督机构 独立董事 监事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海泉
我国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虽有必要 ,但与“公司法”和监事会制度都存在冲突 ,为了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特殊作用 ,必须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经济特征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之间的、新型的、互相协作的、配合与制约关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独立董事 监事会 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宗平
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内独立董事制度非但没有取得应有的绩效,反而与监事会在诸多方面发生冲突,使得公司监督机关构造关系严重紊乱,不仅阻碍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而且使仅存的监督绩效进一步下降。因此,本文提出协调和整合二者关系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事会 功能互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娜
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应如何兼容的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两者在职能上的重叠与冲突,构建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博弈模型,说明了两者职能上的交叉不仅无害,而且在当前对董事会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正是构成了对董事会的双重监督与制约。在现实情况下,二者并存是极其必要的,这也体现了处于改革阶段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色。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事会 博弈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珺威
公司治理的完善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只有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充分控制商业银行自身的各种风险,辅之以成熟完善的监管体系,才能够确保商业银行乃至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业界和学术界一致认为,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失效,进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艺 徐阳光 蒋安
引进独立董事已是大势所趋 ,从公司法的国际化角度出发 ,结合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 ,对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指出我国引进独立董事与现存的监事会制度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 ,并对冲突的解决提出了几点具体意见。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事会 冲突 协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缪艳娟
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关法律规范对监事会职权等的规定本身存在诸多缺陷,是导致我国公司监事会监督不力 的重要制度原因。在当前董事会仍为大股东或内部董事控制的情况下,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仅难以发挥预期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与监事会功能的交叉、机构重叠,为此建议借鉴德国监事会成功的经验,重整我国公司治理监督机制。
关键词:
监事会 独立董事制度 公司治理 监督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游辉城 徐琪
自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存机制的监督作用备受争议。为了验证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是否会受到监事会的影响,以我国非上市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监事会规模及其独立性对独立董事抑制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独立董事并不能有效抑制非上市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在监事会规模较大和监事会独立性较强的样本中,独立董事能够对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规范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和完善监事会制度两个政策性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冉光圭 罗帅 方巧玲
以公司风险为切入点,以1999—2012年我国2 375家上市公司19 469个年度观测值为研究样本,检验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治理效率,并通过交互效应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导入独立董事制度前监事会治理效率微弱,导入独立董事制度后监事会治理效率有了明显改善,说明从国家宏观层面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增加了治理监督的制度供给,优化了制度结构,获得了制度竞争带来的红利。(2)勤勉履职的独立董事有利于降低公司风险,表明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设立独立董事具有经济合理性。(3)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两者之间是一种替
[期刊] 预测
[作者]
扈文秀 介迎疆 侯于默 李簪
目前监事和独立董事被排除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之外,但仍有学者认为对监事和独立董事实施股权激励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基于此,作者获取2009~2011年479家上市公司的1437个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在公司治理因素交互作用下监事激励和独立董事激励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虑公司治理因素的交互作用时,监事和独立董事激励在两类代理问题中均未能发挥治理作用。最后在肯定激励必要性的前提下,从薪酬制定和声誉方面提出提高激励效果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作斌 史卫民
独立董事原是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法中的一项制度。为适应我国公司在海外上市的需要及改变监事会功能失效的状况 ,在证监会的推动与引导下 ,独立董事制度逐步在我国确立下来。这使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原来的监事会制度在职权上产生了重叠与冲突。只要二者定位准确 ,分工明确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是可以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实现兼容和协调的。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监事会 冲突 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