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80)
2023(3744)
2022(3191)
2021(2889)
2020(2527)
2019(5671)
2018(5227)
2017(10555)
2016(5683)
2015(6289)
2014(6122)
2013(5970)
2012(5496)
2011(4501)
2010(5139)
2009(5137)
2008(5017)
2007(4466)
2006(3980)
2005(3785)
作者
(14553)
(12006)
(11949)
(11564)
(8062)
(5641)
(5581)
(4481)
(4414)
(4410)
(4097)
(3951)
(3941)
(3797)
(3696)
(3585)
(3542)
(3536)
(3525)
(3475)
(3019)
(2854)
(2821)
(2766)
(2763)
(2742)
(2566)
(2489)
(2395)
(2384)
学科
管理(27024)
(26427)
(26002)
企业(26002)
(22345)
经济(22309)
(15087)
(13278)
财务(13275)
财务管理(13206)
方法(13094)
企业财务(12915)
审计(12177)
数学(10700)
数学方法(10675)
各类(6029)
(5971)
公司(5412)
业经(4854)
(4735)
(4444)
中国(4314)
体制(4251)
技术(4155)
(3779)
环境(3431)
(3285)
金融(3285)
(3224)
人事(2898)
机构
大学(80292)
学院(79588)
管理(34964)
(32546)
经济(31923)
理学(30611)
理学院(30417)
管理学(30170)
管理学院(30025)
(21225)
研究(19945)
中国(18442)
财经(16890)
(16580)
(15376)
财经大学(12789)
商学(11818)
商学院(11760)
会计(11283)
(11228)
北京(9865)
中心(9614)
(9354)
经济学(9134)
(9066)
科学(8802)
经济管理(8387)
经济学院(8273)
公司(7963)
业大(7858)
基金
项目(48211)
科学(39190)
基金(37626)
研究(35753)
(31443)
国家(31166)
科学基金(28405)
社会(24590)
社会科(23454)
社会科学(23445)
基金项目(20173)
自然(18804)
自然科(18256)
自然科学(18251)
自然科学基金(17926)
(17082)
教育(16875)
资助(15518)
编号(14172)
(14058)
(12007)
成果(12003)
教育部(11106)
人文(11015)
(10485)
重点(10326)
(10181)
项目编号(10144)
国家社会(10094)
大学(9708)
期刊
(36010)
经济(36010)
研究(24327)
(22028)
中国(18207)
管理(13419)
审计(9719)
财会(9343)
会计(9336)
财经(8811)
学报(8802)
科学(8388)
(7976)
金融(7976)
大学(7673)
学学(7468)
(7299)
经济研究(6335)
通讯(6309)
会通(6301)
(5167)
国际(4936)
业经(4913)
(4753)
技术(4617)
问题(4601)
(4442)
教育(3826)
(3784)
之友(3601)
共检索到122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青原  王永海  
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程度取决于发现和惩罚公司内部人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的行为。我们主要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中自利的独立审计师在投资者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即独立审计师负责监督查处公司内部人(企业家)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的行为。结果发现,独立审计师因审计失败遭受的边际惩罚支出越大,企业家因转移或掠夺公司现金流量被查处遭到的边际惩罚支出越大,公司治理结构越完善,那么项目投资额越高,外部投资者持有的现金流量比例越高,企业家的预期报酬也都越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鸣  田野  陈全  
文章从投资者评价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事件的经济后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事件具有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总体正的累计超额回报主要是由晚变更样本的公告信息引起,晚变更公司在变更公告日附近的累计超额回报为正,并且显著大于早变更的公司;总体来看,审计师变更会显著降低公司的财务盈利可信度,并且在审计师变更以后,晚变更公司盈利可信度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早变更的公司。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拉菲·拉波塔  弗洛伦西奥·洛佩斯德-西拉内斯  安德烈·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  丁开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铮  
公司治理是近 30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 ,但人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于对经理行为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投资者保护的关注。随着以哈特为代表的新产权学派的兴起 ,特别是LLSV( 1 998)的实证数据使得人们把视角转为对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关注。我们发现 ,在投资者保护的研究框架下 ,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司治理 ,以及它们对一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权小锋  陆正飞  
本文利用南京大学联合证监会针对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综合调查获取的特别数据,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影响审计师决策(审计意见和审计费用)的效应、机理和调节因素。研究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审计费用却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这是由于投资者关系管理虽降低了审计风险,却加大了审计师的工作负荷,造成两者在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上相互抵消所致。最后还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审计意见的负向影响在可视性比较低的公司(小公司和低分析师跟踪公司)更加显著。本文研究在理论上扩展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研究范式体系,在实践上对指导上市公司开展投资者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李月   肖忠意   陈海涛  
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是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经营状况的重要手段,对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起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202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审计延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有效抑制了审计延迟,其他条件不变时,受到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将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延迟平均降低2.1%。本文还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了稳健性检验,所得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审计师选择是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降低审计延迟的调节机制。此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类型的异质性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调研广度和调研深度对审计延迟的影响。总体而言,本研究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与审计延迟领域的研究,为监管部门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效率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京津  李睿  
以关系契约理论为基础,以审计报告相关准则修订为契机,研究了审计师与上市公司、审计师与投资者、前任审计师和后任审计师之间的关系契约以及关系契约个体的进化机制。研究发现,审计师与上市公司的关系契约基于市场基础、信任规则和声誉机制维持;关系契约下投资者的资金配置相对于传统契约而言,更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修订正是将关系契约理论落到实处,其核心内容是进一步强化审计师的沟通与责任,以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桦  
本文选取2001 ̄2004年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的公司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投资者对审计师变更公告中所披露不同变更原因的反应。研究发现,市场对于不同原因的审计师变更反应存在差异,投资者根据变更原因判定审计师变更为好消息的反应显著大于判定其为坏消息的反应。由此可知,投资者对于披露的变更原因信息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不同类型的审计师变更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监管部门强制披露审计师变更原因有助于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华  
以2008~2012年的违规企业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抑制企业违规行为与影响投资者评价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声誉的审计师不仅能帮助企业减少违规行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劝说客户修改财务报表以避免重大错报的发生;违规程度与累积超额收益显著为负,表明违规程度越高越容易引起负面的市场反应;投资者在一段时间后才对高声誉审计师审计的客户违规产生负面反应,但他们并不关注高声誉审计师客户的违规程度。结论表明,我国大力推行的事务所品牌建设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小玲  
由于市场的不完善 ,我国存在着上市公司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如何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 ,提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  万洁超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不仅会关注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会关注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风险做出积极的策略反应;投资者保护水平会对盈余管理方式及审计师风险感知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就越敏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刚  林萍  
本文对投资者法律保护和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最近,公司治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涉及了国家之间的很多方面的差异,如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等,解释这些差异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法律的保护。我们描述了法律及其实施有效性在国家之间的差异,并讨论了这些差异的可能根源,进而总结了其带来的结果,以得到公司治理改革潜在的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燕艳  
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相关方潜在利益冲突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保护投资者的根本措施,这也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人民性特征。正确理解上市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彬  
公司内部治理是公司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手段,其中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经营者激励是组成内部治理的重要要素。本文分析了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和经营者激励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研究了三种关系之间的联系,并指出要统筹考虑三种关系,构建竞争型的大股东股权治理结构,培养机构投资者,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推广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