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5)
- 2023(10654)
- 2022(8530)
- 2021(7586)
- 2020(6622)
- 2019(14737)
- 2018(14155)
- 2017(27582)
- 2016(14486)
- 2015(15937)
- 2014(15714)
- 2013(15788)
- 2012(14269)
- 2011(12371)
- 2010(13300)
- 2009(13382)
- 2008(12391)
- 2007(11402)
- 2006(10266)
- 2005(9857)
- 学科
- 业(77494)
- 企(73609)
- 企业(73609)
- 济(63258)
- 经济(63182)
- 管理(57828)
- 银(27699)
- 银行(27675)
- 业经(27615)
- 方法(27453)
- 融(27128)
- 金融(27128)
- 行(26551)
- 财(25278)
- 制(21596)
- 中国(21470)
- 农(21423)
- 务(20674)
- 财务(20651)
- 财务管理(20583)
- 企业财务(19565)
- 数学(18972)
- 数学方法(18845)
- 技术(16719)
- 农业(16700)
- 体(13899)
- 策(13877)
- 理论(13757)
- 体制(12593)
- 划(12406)
- 机构
- 学院(208080)
- 大学(200193)
- 济(90481)
- 经济(88770)
- 管理(83872)
- 理学(70874)
- 理学院(70288)
- 管理学(69513)
- 管理学院(69157)
- 中国(62903)
- 研究(62742)
- 财(46947)
- 京(42690)
- 农(37874)
- 财经(36734)
- 科学(35208)
- 江(34211)
- 经(33251)
- 中心(31983)
- 所(31826)
- 农业(29779)
- 业大(28689)
- 研究所(27893)
- 经济学(27564)
- 州(27457)
- 银(27371)
- 财经大学(27126)
- 银行(26404)
- 商学(26303)
- 北京(26221)
- 基金
- 项目(128496)
- 科学(102620)
- 研究(94690)
- 基金(94445)
- 家(81224)
- 国家(80404)
- 科学基金(71106)
- 社会(61885)
- 社会科(58904)
- 社会科学(58887)
- 省(52478)
- 基金项目(49592)
- 自然(46031)
- 自然科(44986)
- 自然科学(44972)
- 自然科学基金(44255)
- 教育(42143)
- 划(41821)
- 资助(38940)
- 编号(37246)
- 业(34016)
- 创(31536)
- 成果(29207)
- 重点(28983)
- 创新(28576)
- 部(28292)
- 发(28040)
- 制(25838)
- 课题(25833)
- 国家社会(25505)
- 期刊
- 济(104080)
- 经济(104080)
- 研究(64706)
- 中国(46168)
- 财(42576)
- 融(42271)
- 金融(42271)
- 管理(37535)
- 农(35545)
- 学报(27413)
- 科学(27148)
- 农业(23076)
- 大学(21768)
- 学学(21190)
- 财经(19262)
- 技术(18990)
- 业经(18884)
- 经济研究(16900)
- 经(16524)
- 业(14799)
- 财会(14374)
- 教育(14232)
- 问题(12668)
- 技术经济(12628)
- 会计(12358)
- 现代(11164)
- 商业(10684)
- 世界(10502)
- 贸(10385)
- 审计(10084)
共检索到334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炜
本文选取2001年至2012年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高质量独立审计以及良好声誉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审计和企业声誉两种机制均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机制之间呈现相互替代的关系,本文研究同时考察独立审计和企业声誉两者对企业商业信用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独立审计 企业声誉 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冬根 张嘉兴
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高声誉的审计师向金融机构传递着上市公司良好质量的信号,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提高了债务融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和统计显著性均更强。这些结论为审计师声誉在资本市场上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冬根 张嘉兴
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高声誉的审计师向金融机构传递着上市公司良好质量的信号,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提高了债务融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和统计显著性均更强。这些结论为审计师声誉在资本市场上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晓丽 林海燕
本文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1240个民营企业数据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避税活动对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避税活动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能力;避税程度越高,融资能力越低。同时,本文以网络负面报道作为声誉风险的代理变量,发现声誉风险越大,避税活动对融资能力的负面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机制可以作为声誉机制的替代机制,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声誉风险对于避税活动对融资能力影响的调节作用减弱。
关键词:
避税活动 声誉风险 融资能力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伟
以国际"四大"事务所为高职业声誉的代表,研究了审计师的职业声誉对于企业融资约束和融资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聘请较高职业声誉的审计事务所,能够降低企业与外部资金提供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及其代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其长期债务融资能力,且审计师职业声誉对于国有企业融资能力的提高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职业声誉 融资约束 融资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恩义 李珍 岳泽亮
企业信贷声誉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数理模型分析表明:信贷声誉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出口;但总的来说,二者关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文章通过界定并测度企业信贷声誉,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并选取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1)我国企业信贷声誉水平呈正态分布。(2)企业信贷声誉不仅直接促进企业出口决策,还可以通过影响融资约束这一间接渠道放松企业参与出口的条件,增大出口可能性,这一点在中小型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企业信贷声誉也通过相同的渠道对出口密集度产生影响。(3)我国企业信贷声誉对出口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企业信贷声誉的不断积累,其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信贷声誉机制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信贷声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信贷声誉 融资约束 企业出口 非线性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蔡荣 黄承捷
信息不对称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在理论上能够传递企业经营信号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本文利用江苏省150家民营大米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企业资产增速模型以测算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并使用Probit模型分析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证实了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显著,并且集体声誉在企业缺乏政治资本时的作用更明显。该结论表明,在中国金融市场制度仍不完善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联系获取更多资源来缓解融资约束;同时,企业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以获得集体品牌的使用资格也有助于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
关键词:
政治资本 集体声誉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融资企业与投资者的博弈是重复博弈。重复博弈所包含的投资者对融资企业选择欺骗行为惩罚的可置信威胁,使融资企业具有塑造声誉的积极性,其基础是产权制度安排。据此,提出构建我国融资企业声誉机制的措施,就国有融资企业而言,在于明晰其产权,塑造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并进行产权交易;就民营企业而言,在于对其产权实行有效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琳娜
本文选取2012-2015年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信息披露质量为中介变量,分析事务所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关系。研究表明:事务所声誉、信息披露质量和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之间具有传导关系,上市企业选择高声誉事务所对企业扩大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更有利;对具有独立性的事务所而言,事务所声誉决定了其治理功能,监管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行为对提升企业整体信息披露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琳娜
本文选取2012-2015年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信息披露质量为中介变量,分析事务所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关系。研究表明:事务所声誉、信息披露质量和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之间具有传导关系,上市企业选择高声誉事务所对企业扩大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更有利;对具有独立性的事务所而言,事务所声誉决定了其治理功能,监管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行为对提升企业整体信息披露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辰颖 刘红霞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买方市场理论研究了不同控制权性质企业中CEO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EO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个结果在中央政府控制企业、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均存在。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时期CE0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在货币政策紧缩期显著正相关,而在货币政策宽松期未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关键词:
CEO声誉 商业信用融资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珍义 徐雪霞 肖皓
文章采用2011—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CEO声誉、内部控制与商业信用融资的关系。结果发现,CEO声誉越高,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越强,即良好的CEO声誉有利于企业获得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检验发现,相比非发达地区,发达地区CEO声誉更有利于企业获取商业信用融资;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CEO声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越小,即内部控制质量在CEO声誉影响商业信用融资中起着负向调节效应。但随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CEO声誉的信号传递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会被内部控制有效性替代。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CEO声誉 内部控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善平 任栋莹
文章以国际"四大"和国内"十大"作为高声誉审计师的代表,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是否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研究表明,聘请高声誉的审计师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其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显著较高。进一步区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与较低地区的企业之后,发现高声誉审计师对国有企业和处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的银行借款融资能力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宁哲 李欣鑫 赵泽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发展不仅要关注速度更要提高质量,企业如何提升投资效率成为焦点话题。以我国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管理层能力、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投资效率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层能力提升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商业信用融资在管理层能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稳健性检验通过替换度量指标和检验方法,验证了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层能力和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而且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管理层能力 商业信用融资 投资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玉娟
本文选取2007-2016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机构持股、高管能力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比重越大;企业高管的能力越强,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比重越大;机构持股能够显著增强高管能力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机构持股 高管能力 企业商业信用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