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1)
2023(2204)
2022(1851)
2021(1702)
2020(1473)
2019(3356)
2018(3329)
2017(6581)
2016(3510)
2015(4117)
2014(4062)
2013(4159)
2012(3913)
2011(3188)
2010(3829)
2009(3619)
2008(3333)
2007(3046)
2006(2666)
2005(2539)
作者
(9163)
(7542)
(7396)
(7101)
(5012)
(3485)
(3430)
(2844)
(2646)
(2638)
(2584)
(2525)
(2466)
(2283)
(2255)
(2233)
(2189)
(2145)
(2111)
(2103)
(1972)
(1846)
(1785)
(1749)
(1684)
(1671)
(1633)
(1614)
(1589)
(1568)
学科
(15349)
经济(15343)
管理(12847)
审计(12067)
(10678)
(9225)
企业(9225)
(6347)
各类(5979)
方法(5723)
中国(5201)
(4356)
数学(4335)
数学方法(4312)
(3846)
财务(3843)
(3833)
(3779)
财务管理(3778)
人事(3758)
人事管理(3758)
企业财务(3711)
农业(2776)
(2773)
金融(2773)
工作(2676)
技术(2667)
关系(2641)
制度(2581)
(2581)
机构
大学(47899)
学院(47749)
管理(20210)
(20155)
经济(19662)
理学(17301)
理学院(17154)
管理学(17041)
管理学院(16928)
研究(13633)
(12451)
中国(11642)
(10538)
财经(9556)
(8642)
(7777)
财经大学(7181)
中心(6567)
(6564)
科学(6274)
(6234)
经济学(6053)
北京(5912)
商学(5862)
商学院(5823)
(5788)
审计(5746)
会计(5683)
经济学院(5451)
研究所(5230)
基金
项目(29234)
研究(23241)
科学(23236)
基金(21793)
(18204)
国家(18048)
社会(15831)
科学基金(15808)
社会科(14954)
社会科学(14950)
基金项目(11530)
(10980)
教育(10666)
编号(10108)
成果(9458)
自然(9145)
资助(8895)
自然科(8861)
自然科学(8860)
(8773)
自然科学基金(8718)
(7034)
(6894)
国家社会(6728)
项目编号(6649)
课题(6541)
教育部(6462)
人文(6374)
重点(6327)
(6220)
期刊
(23173)
经济(23173)
研究(15496)
中国(15344)
(12122)
审计(9107)
管理(6166)
(5398)
财经(5053)
学报(4890)
(4809)
金融(4809)
科学(4572)
财会(4423)
(4285)
会计(4228)
大学(4202)
图书(4187)
经济研究(3990)
学学(3969)
教育(3884)
书馆(3493)
图书馆(3493)
农业(3354)
技术(3201)
业经(3095)
问题(3063)
通讯(2941)
会通(2936)
内部(2934)
共检索到78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伟国  王飞  
关于人力资本流动审计有两个要素始终要予以关注:一是员工离开人数(更精确地,可以转化为工时数),另一个是他们离开的原由。我们可以按照组织的不同领域、级别或不同的年龄/工龄对此加以比较。出于预测和公司政策制定的要求,有必要了解员工的主要原因,比如:死亡、退休、健康状况、组织裁员、其他公司挖墙脚和辞职等。最后,我们想再强调按等级和年龄来考察人员流动情况的重要性,因为有时在整体上看来十分正常的人员流动率往往会掩盖一些部门和地区所存在的重大问题。10%的整体流动率可能会掩盖某些部门的流动率超过100%的事实。组织各单位人员流动率的差别使我们难以发现各部门人员流动率的健康或合理的界限。本文对人力资本的流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人力资本亦称“非物质资本”。一个国家各种生产资料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物质资本的多少,而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力资本的多少。所以对入力资本的投资,不能简单地看作“消费”和“福利”,而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不仅个人受益,而且使国家和社会都受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喆  
文章主要想阐述的观点是:决定分配方式的不是社会制度形式,而是人力资本与资本所有者博弈所决定的合约形式。文章首先给出市场前提下三种分配方式的严格定义,说明三种分配方式与三种合约形式的联系;其次引入人力资本概念,说明现实合约形式的决定,并介绍一个样本调查结果,证明前面的结论;最后简单分析西方国家的工资制度和理论,并对中国历史上是否实行过严格定义的按劳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启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人力资本的审计日益成为审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实施人力资本审计 ,首先要评价人力资本的内控制度 ,对其合理性和完善性进行评价 ;其次要考察企业人力资本的使用和配置是否合理 ;再次要确立企业人力资本流动机制审计的内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竹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以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量为基本前提,而每一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应是其获得物质财富的根据。本文试图以中关村企业的产权制度为例,提出人力资本产权构想。中关村企业的创业者们闯过第一次创业的艰险后,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产权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树文  佟雪铭  
在社会经济欠发达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呈现出物质资本依托型的增长模式。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的生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无甚区别,应当将人力也视为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保持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增长。文章考虑到人力资本所具备的资本特征,运用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借助其资本循环公式,分析了人力资本的运行过程,即人力资本的循环同样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阶段和三种循环形式,并且达到三种形式的统一。文章认为人力资本的运行不是一次性的终结,而是一个不断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斌  朱浩  章荣中  
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本的双重性 ,即个体性与社会性 ,知识管理的特点与功能 ,以及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海云  
人力资本是近年来在国内最时髦的经济词汇。把人的因素提高到资本的高度的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强调了经济活动中人的因素;并且有些学者从理论渊源采论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甚至有人从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寻找人力资本的渊源。作者对人力资本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并认为把人(人力)的因素转变成物(资本)的因素,是理论的倒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管德华  
人力资本理论自从上世纪60年代由贝克尔和舒尔茨等人建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人力资本一词见诸于我国公开出版物只是近十年的事,一方面是理论禁区的打开,如对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范畴的认可和使用;另一方面与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有关,其中突显了教育的重要性,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从实质上来说,它是人力资源培育问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首先,我代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对大家前来参加本次人本中国高峰论坛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后,大家都在热烈讨论深化改革的决议。我读了这六十条决议,心潮澎湃。我认为,这届三中全会有特殊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第一个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号召一样,这届三中全会是我们中国人民向新时期、向伟大复兴发起的又一次冲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世明  
笔者不揣浅陋之嫌,企求能跳出传统资本保全理论之窠臼,就人力资本保全观提出自己粗浅的见解,且奢望能在以下两方面有所突破:(1)根据资本的本质属性,探讨资本保全的逻辑起点;(2)在剖析传统资本保全观的基础上,依据人力资本理论,首次提出人力资本保全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