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59)
2023(4780)
2022(3858)
2021(3963)
2020(3196)
2019(7318)
2018(7364)
2017(12783)
2016(7273)
2015(8896)
2014(8565)
2013(7996)
2012(7316)
2011(6865)
2010(6668)
2009(6085)
2008(5964)
2007(5228)
2006(4588)
2005(4189)
作者
(17809)
(15097)
(14894)
(14395)
(9576)
(7097)
(6738)
(5870)
(5835)
(5249)
(5246)
(4926)
(4752)
(4741)
(4679)
(4568)
(4438)
(4291)
(4271)
(4213)
(3911)
(3503)
(3492)
(3429)
(3368)
(3261)
(3253)
(3250)
(3021)
(3003)
学科
(28844)
经济(28821)
管理(15125)
中国(13559)
方法(12809)
数学(12136)
数学方法(12103)
(11454)
(8554)
贸易(8548)
(8463)
(7612)
(7584)
企业(7584)
(6041)
教育(5596)
关系(5145)
(5073)
(5061)
(4964)
(4698)
银行(4698)
(4645)
农业(4568)
业经(4429)
(4392)
(4392)
金融(4392)
环境(4231)
出口(4128)
机构
大学(102000)
学院(96823)
(48355)
经济(47684)
研究(38215)
管理(32346)
中国(29729)
理学(27496)
理学院(27170)
管理学(26740)
管理学院(26562)
(22166)
(20374)
科学(19486)
(18229)
经济学(17103)
研究所(16720)
财经(16394)
中心(15907)
经济学院(15445)
(15266)
北京(14881)
(14659)
师范(14588)
(13509)
(12479)
(12476)
财经大学(12358)
师范大学(11577)
科学院(11340)
基金
项目(62398)
研究(50242)
科学(49770)
基金(46164)
(39507)
国家(39229)
社会(33333)
科学基金(33196)
社会科(31663)
社会科学(31658)
教育(24781)
基金项目(23444)
(21366)
资助(19512)
编号(19374)
(18790)
自然(18451)
自然科(18078)
自然科学(18073)
成果(17878)
自然科学基金(17792)
中国(16581)
(16070)
国家社会(14901)
课题(14749)
重点(14388)
教育部(14376)
(13985)
大学(13678)
(13258)
期刊
(49695)
经济(49695)
研究(35349)
中国(24772)
教育(19142)
(14482)
学报(12741)
管理(12518)
科学(12292)
(11417)
大学(10895)
经济研究(9679)
学学(9028)
财经(8948)
(8595)
农业(8566)
(8188)
金融(8188)
世界(8136)
(7930)
国际(7763)
技术(7738)
图书(7676)
问题(6880)
书馆(5988)
图书馆(5988)
(5817)
业经(5384)
(4848)
论坛(4848)
共检索到153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广  
独立学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办学模式分A、B两种类型,B类独立学院系"国有民办"性质,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民办高校。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反对独立学院的观点是片面的,站不住脚的。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扶持独立学院,稳步发展独立学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遥  
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决策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现实要求,是中国特色现代民办大学治理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加强党的领导、优化民办高校党组织参与决策机制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慈  王金山  王策  郑延才  
近年来,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在优惠政策支持下迅速发展。为使独立学院能与民办高校公平竞争、共同发展,本文在对双方产生的背景、现状、政策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现代大学因其社会服务的使命而发挥着智库功能。经过70年的蓬勃发展,广大高校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面临着系列挑战,需要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努力方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高校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力量,但我国高校智库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有限且数量不足,与丰富的智库资源严重不匹配。今后需进一步做好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完善体制机制,畅通高校智库成果传播渠道;建立科学的资助机制,保障智库可持续发展;改革人事制度,汇聚不同领域智力资源;改进评价办法,引导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智库以其思想力量和话语影响,成为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加强理论建设,打造"中国学派";着力战略研究,激扬"中国意识";重在社会引领,形成"中国话语";提供政策建言,凸显"中国方案"。只有通过协同创新,才能得出更为科学的战略决策和更为全面的政策建言,这也是高校打造一批国家级高端智库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维英  张婷婷  
高校智库作为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去独立性、非盈利性与现实性等智库的一般特征之外,高校智库还具有区域性这一独有特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聂立清  李涵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顶层设计。高校智库与其他智库相比,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天然优势,可以为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资源支持。高校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必须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战略性、综合性协同研究。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它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维英  张婷婷  
高校智库作为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去独立性、非盈利性与现实性等智库的一般特征之外,高校智库还具有区域性这一独有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一、高校社科界的重大使命与发展机遇中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担负了四大历史使命:服务决策、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任务,这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服务决策、咨政育人作用,在高校特别是名牌大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5月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教育部主持召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参加会议人员有教育部负责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浩  
本文基于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从"社会变革总和"的高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深度,时空特性的广度,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特"在哪里、"新"在何处、"化"在何方。以经济、社会与人文耦合的工业化发展目标,引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立足于工业化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化解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的"三大难点";着眼于生产关系自适应化生产力,从"六化融合"解决新型工业化关键问题;以"实体资源虚拟化、虚拟资源实体化"打破固化的工业化资源利用范畴和方式,实现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在工业化中共生融合;依据创新中心化路径,通过"两种保障"方式实现工业化。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化"归根结底是人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教育部近日下发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打造高校智库品牌,带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通知指出,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结合高校优势和特色,统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为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教育部近日下发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打造高校智库品牌,带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通知指出,高校智库应当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结合高校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高校各类科研机构、人才团队和项目设置,凝练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力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冲  
【目的/意义】加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当前,大数据技术已成为研究社会问题的重要资源和工具之一。【方法/过程】运用理论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和相关模型构建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我国高校智库在运行机制、数据管理、成果产出转化、贡献传播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通过研究提出了自上而下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结构系统,即:从顶层设计入手,着力构建“政府—智库—社会”三位一体的决策咨询体系,重点抓好新型高校智库内部运行这个关键,拓宽成果产出转化、贡献传播渠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志成  温豪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交政策、思想与实践的传承与发展,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总结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而提出的新时代重大创新成果。纵观70年的历史经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可分为坚持独立自主与主权完整的"站起来"、致力于和平发展与开放合作的"富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履行大国责任并行的"强起来"三个历史阶段。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目标宗旨、全球治理方略、区域合作理念、周边外交方针、国际关系准则、国际交往原则、安全指导思想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并立足发展中大国的身份定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优势、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实践等不断彰显自身特色。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进步,既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也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体系转型与全球治理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世界各国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