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7)
2023(5174)
2022(4236)
2021(4063)
2020(3041)
2019(6885)
2018(6583)
2017(11210)
2016(7099)
2015(8473)
2014(8462)
2013(7514)
2012(6870)
2011(6266)
2010(6711)
2009(5734)
2008(5660)
2007(5236)
2006(4648)
2005(4122)
作者
(19765)
(16546)
(16432)
(15756)
(10665)
(7911)
(7386)
(6436)
(6284)
(6124)
(5889)
(5727)
(5341)
(5313)
(5291)
(5222)
(4945)
(4904)
(4865)
(4843)
(4366)
(4243)
(4071)
(3922)
(3873)
(3776)
(3763)
(3713)
(3498)
(3483)
学科
(19535)
经济(19504)
管理(14929)
(14893)
(11305)
企业(11305)
中国(9781)
教育(8760)
(8351)
理论(7641)
教学(7240)
方法(7174)
农业(5908)
业经(5879)
数学(5775)
(5621)
数学方法(5561)
学法(4729)
教学法(4729)
技术(4599)
地方(4240)
(4138)
(4136)
学理(4044)
学理论(4044)
研究(3603)
(3301)
贸易(3300)
(3295)
(3235)
机构
学院(98102)
大学(94519)
研究(34173)
(30392)
管理(29892)
经济(29534)
理学(25830)
理学院(25388)
管理学(24511)
管理学院(24348)
科学(22824)
中国(22155)
(20692)
(18005)
(17931)
(17925)
师范(17742)
研究所(16668)
(16418)
技术(15274)
业大(15029)
教育(14604)
中心(14484)
(14435)
农业(14081)
师范大学(13832)
北京(13186)
职业(13083)
(12980)
(12509)
基金
项目(65183)
研究(52154)
科学(50518)
基金(42483)
(37106)
国家(36674)
科学基金(30198)
社会(29336)
(28795)
教育(28723)
社会科(27443)
社会科学(27433)
(24324)
编号(23652)
基金项目(22160)
成果(20783)
课题(19075)
自然(18595)
自然科(18164)
自然科学(18155)
自然科学基金(17798)
资助(16799)
(16432)
重点(15948)
(14802)
(14565)
(14201)
规划(13843)
(13685)
项目编号(13658)
期刊
(35803)
经济(35803)
教育(30910)
研究(28845)
中国(27355)
学报(17532)
(17440)
科学(15065)
大学(13427)
农业(12321)
学学(12127)
技术(11201)
管理(10887)
(10384)
职业(10329)
业经(6353)
技术教育(6207)
职业技术(6207)
职业技术教育(6207)
(6189)
(6080)
金融(6080)
(5738)
财经(5696)
(5549)
论坛(5549)
科技(5350)
经济研究(5150)
(4989)
业大(4875)
共检索到148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晟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已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极为重要的任务。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及引发的原因的分析与思考,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试图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链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卓  
就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提高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独立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建立校企间的合作关系,使企业的人才需求成为教育培养的方向,使企业的技术需求成为教育开发的内容。文章主要针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进行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良  刘燕  孙静华  
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过程。行业与学校分别作为产品的"买方"与"卖方",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鉴于此,论文以行业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行业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扮演着"能力标准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人才培养过程的督导者、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检验者、深度校企合作的推动者、职业院校的相关服务者"等五大角色,并从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能力评价机制的建设四个方面探讨行业将怎样参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学生毕业走向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文杰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入学时还没有清晰职业意识的大学生自我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急需的人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爱祥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就业力不强。本文先提出就业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力的不足之处,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全力  
独立学院是高校办学体制的创新形式,其学生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探索有针对性、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工作思路,以适应教育形势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务实创新,在管理方法上体现多元化、人性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研  韩新宝  
创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创业的关键。独立学院要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夯实专业为重点、教学改革为契机、第二课堂为依托、社会实践为载体,多措并举以实现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章留  石柱君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阳光心态"的培养途径是多方向、多元化的,其途径主要有:引导大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做好就业准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良好性格并发现性格中的积极力量;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识地积累积极情绪;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增强就业自信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门保全  王磊  赵杨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内容之一就是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这一时代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应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构建并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与社团文化实践活动,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才能真正培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具有一定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农业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云长海  王莹  刘富  白艳晶  刘春苗  
本文阐述了反思能力的特征,深入地论述了反思能力对于医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医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友芳  
大学生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受到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供求关系等外在因素之外,还受到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职业能力是学生素质和能力在工作中的体现,它对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主观的职业教育目标还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要求,高职教育都必须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亭亭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就业途径已经成为高校重要工作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春艳  
大学生就业难是大众注目的问题,2013年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进一步探析就业能力的含义,正确区分其与职业能力的不同,从更宏观的角度了解就业能力的内涵,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探索培养就业能力的措施和对策,提出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科学课程体系、推进大学生专业社会实践、培养大学校园文化等建议,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祥华  杨玲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把大学毕业生就业放在全国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盘考虑,并要求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笔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叶晓倩  
英国与我国一样存在较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而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对就业能力的认识不一致、相关活动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等矛盾,近年来高校采取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帮助、帮助学生增加工作经验以及加强校企联系等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相关做法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