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2)
2023(9101)
2022(7601)
2021(6904)
2020(5828)
2019(12862)
2018(12268)
2017(23172)
2016(12674)
2015(13625)
2014(13190)
2013(12668)
2012(11646)
2011(10134)
2010(9976)
2009(8968)
2008(8820)
2007(7639)
2006(6359)
2005(5446)
作者
(37799)
(31679)
(31269)
(29502)
(20148)
(15609)
(14068)
(12215)
(11923)
(11007)
(10848)
(10487)
(10166)
(10047)
(9979)
(9638)
(9495)
(9375)
(9038)
(8989)
(8118)
(7674)
(7467)
(7168)
(7105)
(6999)
(6953)
(6916)
(6478)
(6280)
学科
(45103)
经济(45035)
(39235)
管理(36909)
(32440)
企业(32440)
方法(22061)
数学(19357)
数学方法(19159)
(15366)
(12847)
中国(11850)
(10858)
(10723)
财务(10707)
财务管理(10691)
企业财务(10359)
业经(10209)
(9954)
贸易(9950)
(9743)
技术(9292)
(8858)
农业(8768)
(7746)
银行(7706)
(7352)
金融(7352)
(7199)
(7190)
机构
大学(175747)
学院(173815)
(69809)
经济(68564)
管理(66102)
研究(60508)
理学(58797)
理学院(58071)
管理学(56939)
管理学院(56643)
中国(43613)
科学(39840)
(38274)
(35944)
(31955)
业大(31875)
(31395)
农业(30751)
研究所(29201)
中心(27492)
财经(26380)
(24329)
(24321)
经济学(21908)
(21646)
北京(21644)
(21518)
师范(21252)
农业大学(20678)
财经大学(20112)
基金
项目(128870)
科学(101626)
基金(96456)
(89000)
国家(87866)
研究(85803)
科学基金(73821)
社会(56921)
社会科(54089)
社会科学(54071)
基金项目(51650)
自然(50394)
(49701)
自然科(49336)
自然科学(49316)
自然科学基金(48514)
(42942)
教育(39596)
资助(38216)
编号(31203)
重点(29684)
(28673)
(27797)
(26390)
创新(26020)
计划(25986)
科研(25924)
国家社会(24633)
(24278)
教育部(24214)
期刊
(67045)
经济(67045)
研究(45114)
学报(37539)
(33193)
中国(33086)
科学(31746)
大学(27278)
学学(26340)
(25624)
管理(22594)
农业(22371)
教育(15101)
(13667)
金融(13667)
财经(12921)
(12601)
经济研究(12222)
技术(11522)
(11053)
业经(10897)
(10828)
业大(10629)
科技(9699)
问题(9147)
农业大学(9081)
商业(7703)
技术经济(7659)
(7628)
财会(7618)
共检索到241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韩雷  钟静芙  
基于近年出现的“佛系青年”“躺平”等现象,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有序probit、工具变量法和条件混合过程(CMP)估计发现,独生子女身份对非认知能力中尽责性维度的影响存在两面性。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在主观态度上更具尽责性高分特征,但在客观行为上尽责性得分更低。在乡村样本、男孩样本和父亲从事体制内工作的样本中,独生子女身份对行为尽责性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父母参与的频率相对较高,是独生子女态度更积极的原因之一;在家庭内部分工中,独生子女较少参与家务劳动,是其行为尽责性低分特征的重要根源。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父母生育决策、教养方式以及国家人口政策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夏咏荷  张莉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低龄老年父母家庭的代际支持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如下特点:(1)在代际经济支持上,子女给父母钱的比例和数量均超过老年父母给他们钱的比例和数量,独生子女与老年父母之间的代际经济支持比多子女更加均衡;(2)在家务代际支持上,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对对方的支持都比多子女多,但独生子女及老年父母间的交换更加均衡;(3)在精神慰藉方面,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感到子女亲近的比例高于多子女老年父母;(4)独生子女内部,在经济和精神支持上,独生子和独生女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代际劳务支持上有显著差异;(5)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家庭代际支持受独生子女状况和代际关系的显著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风笑天  
生育意愿是人们对自己生育行为的主观期望。对于承担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控制人口重任的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来说,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生育意愿呢?他们的生育意愿与其生育现实之风,是否存在差距呢?弄清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众多的独生子女现象,也有助于我们探讨将来可能出现的某些社会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伍海霞  
文章利用2015年五省市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状况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第一代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和入住养老院养老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水平较低,多数老年独生子女父母处于"自立"养老状态,尚未面临严重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照料风险;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多的独生子女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越多;约40%的独生子女父母未来有入住养老院的打算,亲子同住在提高老年父母家务支持的同时,也降低了有入住养老院意愿的风险;家庭养老支持对入住机构养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社区养老服务对机构养老的替代性尚不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黄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也渐入老境。利用2009年全国城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本文从子女视角出发,以独生子女属性和生命历程状态为研究重点,探讨开始逐渐步入自己人生轨迹的青年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的代际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同住,并得到父母较多的经济帮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给予父母经济支持和情感联络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就业、结婚和生育等生命事件,对代际互动有重要影响。在业、在婚、已育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分开居住,更少接受父母的帮助,更少与父母情感联络,但会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论文据此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前景进行了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长洪  刘颂  毛京沭  刘越  葛芳  刘佩丹  韩青松  
根据2010年对全国5县(区)的抽样调查,大多数50岁以上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经济生活方面并未真正实现"少生快富",他们在晚年经济保障上存在很大问题。目前在养老的经济支撑上是以个人为主、子女和社会为辅的格局。多数家庭自身养老经济支撑能力薄弱,收入偏低,超过一半家庭经济收入低于贫困线,接近80%的父母不同程度感觉经济生活窘困。这些曾为我国人口控制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人养老的经济状况值得关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玉君  
实行养老保险金制度,是一项新的探索,为了取得成功经验,1990年初我们进行了先行试点。在试点中,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完善,制定了细致严密的实施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1.独生女户,根据现行规定的优抚政策,享受双份承包田、口粮田、自留田,收入较一般家庭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我国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养老意愿"去家庭化"趋势明显,更多人依靠社会养老和个人养老,同时,还有不少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对未来养老还没有打算。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未来养老意愿是否明确,与他们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养老保障等因素有显著关系。夫妻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是否拥有养老保障等因素影响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对社会养老或者家庭养老的选择,家庭规模、夫妻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对个人养老和家庭养老的选择。独生子女的性别、是否拥有土地以及区域对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战捷  
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和学术界一些同志一道,作了对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养老进行社会保险的论证,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视。随后,四川省有关单位在社科院人口所的协助下,进行了独生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翠菊  
目前,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误区,观念上受应试教育误导,过爱、过严、期望过高;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着单一知识化倾向;教育方式方面存在着“娇宠”、“专制”和“放任”,致使独生子女较普遍地出现“三无”;无情、无能、无责任感。针对以上状况,本文提出三种矫治策略:1.在观念上变服务于应试的教育为素质教育;2.在教育内容方面变急功近利的成名成家式的教育为生存教育;3.在教育方法上变过爱过严的粗暴式教育为受严结合的鼓励式教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伍海霞  王广州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样本,在对原始个案数据进行母子匹配的基础上,分别从母亲和子女的角度揭示了城乡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居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与多子女家庭亲子居住方式因城乡、母子的年龄和流动状况而存在明显差异。城镇独生子女母亲与子女同住比例普遍高于同年龄的乡村独生子女母亲;55岁及以上独生子女母亲与子女同住比例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多子女母亲,且城镇高于乡村。0~14岁的未成年子女和15~30岁的成年未婚子女构成了城乡与母亲同住者的主体,同住比例超过50%。在城乡母子同住独生子女家庭中,母子未离开户籍地的比例最高,接近80%,母子共同流动到外地的比例次之,约12%,而母亲流动到子女所在地的比例不到5%。从调查时的情况看,追随子女异地养老的独生子女父母并未给流入地社会带来明显的养老压力,有关部门对区域养老的规划与关注仍应以户籍地老年人为主要对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姜全保  郭震威  
文章基于2000年中国生命表数据,使用概率方法分析了男性丧子的指标,并且研究了这些指标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父亲在子女0~4岁时丧失女孩的年龄别概率比男孩的概率要高,5岁以后丧失男孩的年龄别概率比女孩要高,丧子的累计概率达到10%;男性丧子概率随着开始做父亲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但该年龄的改变对丧子的平均年龄和丧子后的平均年限基本上没有影响。农村地区的父亲丧子的危险性比城市地区的父亲要高,而且他们丧子时的平均年龄要小,丧子后的存活年限要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守国  孙中鹏  
随着性别比逐渐失衡、房价不断高涨,久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的中国家庭父母不得不通过压缩家庭消费来为子女未来婚嫁做准备。文章利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独生子女性别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生子家庭的消费支出显著少于独生女家庭,在进行替换被解释变量、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分位数回归法的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问题处理后基准回归结论依旧显著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独生子家庭迫于更大的婚姻市场压力会比农村独生子家庭更多地压缩家庭消费;三线城市独生子家庭出于对子女未来发展的考虑以及受高房价、低生活成本的影响会比一二线城市家庭更多地挤出消费支出;性别比失衡越严重、婚姻市场竞争越激烈的地区,独生子家庭挤出的消费越多。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子女性别会对家庭住房购置的数量产生影响,随着地区婚姻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独生子家庭相较于独生女家庭倾向于购买更多的住房;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住房数量是子女性别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机制,独生子家庭会随着住房数量的增加挤出家庭消费支出。对此,文章建议缓解性别比失衡问题、坚持“房住不炒”政策、通过影视文娱等媒介输出正确婚嫁观,为缓解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提供思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波  
基于2016年对北京市功能拓展区46所学校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父母参与对子女发展的影响。首先,二元Logit模型的父母参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和家庭出身显著影响父母参与行为。个体特征中,子女学业基础越差,父母对其作业督导越多和学校联系越频繁。同时,对于女生和本地儿童,其父母参与行为显著高于男生和流动儿童。其次,为了解决自选择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讨父母参与对子女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和非认知能力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具体而言,亲子阅读、亲子活动和亲子交流能够提高子女的学业成绩。除家校互动外,父母参与对子女各维度非认知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父母参与对学业成绩影响的路径检验表明,父母参与主要通过非认知能力这一中介来影响子女学业表现。同时,父母参与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会因家庭资本、学业基础和教育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父母参与有助于缩小因家庭资本、学业基础导致的学生间发展不平等,且子女年龄越小,父母参与的作用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