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3)
2023(8110)
2022(6867)
2021(6457)
2020(5657)
2019(12840)
2018(12545)
2017(25172)
2016(12990)
2015(14251)
2014(13916)
2013(13228)
2012(11724)
2011(10175)
2010(9745)
2009(8575)
2008(8171)
2007(6508)
2006(5055)
2005(4109)
作者
(32270)
(26937)
(26730)
(25485)
(17065)
(12795)
(12470)
(10694)
(10378)
(9277)
(9240)
(9018)
(8565)
(8162)
(8143)
(8102)
(8010)
(7846)
(7720)
(7711)
(6501)
(6271)
(6189)
(6177)
(6153)
(6098)
(5671)
(5611)
(5281)
(5216)
学科
(50376)
经济(50325)
(39969)
管理(38708)
(32031)
企业(32031)
方法(30302)
数学(27953)
数学方法(27611)
(15643)
中国(13685)
(11700)
(11315)
财务(11280)
财务管理(11252)
(10872)
保险(10780)
企业财务(10761)
(10090)
银行(10087)
业经(9950)
(9862)
(9386)
(8878)
金融(8877)
(8729)
贸易(8727)
(8553)
技术(7825)
农业(7780)
机构
大学(168712)
学院(168082)
管理(74124)
(72598)
经济(71384)
理学(64832)
理学院(64304)
管理学(63232)
管理学院(62907)
研究(45227)
中国(39501)
(35691)
(32237)
财经(29479)
(27138)
科学(25122)
中心(24263)
经济学(23573)
业大(23172)
财经大学(22641)
(22403)
经济学院(21657)
(21601)
商学(19964)
商学院(19792)
经济管理(19549)
北京(19117)
(19117)
(18001)
师范(17813)
基金
项目(124250)
科学(100578)
基金(94798)
研究(90232)
(81247)
国家(80606)
科学基金(72375)
社会(60804)
社会科(57875)
社会科学(57858)
基金项目(50475)
自然(47457)
(46908)
自然科(46409)
自然科学(46399)
自然科学基金(45581)
教育(42228)
(39543)
资助(38861)
编号(35131)
(28802)
重点(27157)
(26572)
国家社会(26256)
成果(25947)
教育部(25802)
人文(25378)
(24856)
创新(24854)
科研(24851)
期刊
(64869)
经济(64869)
研究(45532)
(28480)
管理(25659)
中国(25003)
学报(21558)
科学(21137)
(19902)
金融(19902)
大学(18100)
(17548)
学学(17329)
技术(15737)
财经(14044)
农业(11900)
(11897)
经济研究(10861)
教育(10688)
业经(10460)
统计(9567)
财会(9363)
理论(9143)
(8715)
问题(8694)
实践(8436)
(8436)
技术经济(8395)
决策(7944)
(7268)
共检索到225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刚  
中国曾经实行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因此对独生子女成年之后的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逐渐成年并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的社会背景下,独生子女政策所产生的长期经济影响可能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使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和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数据,实证评估了独生子女的资产配置行为,以揭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研究发现:(1)相比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资产配置活动中更加规避风险资产,具体表现为户主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其投资股票的概率和持有股票的市值,都显著地低于户主是非独生子女的家庭。(2)独生子女之所以比非独生子女更规避风险资产,可能主要是源于缺乏兄弟姐妹的社会互动和资源稀释,使得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不信任他人和更厌恶风险。(3)机制检验证实,户主的信任和风险偏好都显著提高了家庭投资股票的概率和持有股票的市值,且独生子女的确比非独生子女更加不信任他人,但却没有证据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风险态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上述结论意味着,独生子女更加规避风险资产的行为特征将对金融产品的市场结构造成显著冲击,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和重视其中可能隐含的潜在风险和经济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近几十年来 ,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成为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的一代特殊人口与一类特别家庭。对二者界定的不同标准造成了对其规模估计的分歧和深入研究的困难。根据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估算出我国现有独生子女数量约为 90 0 0万 ,其中城市独生子女的数量远远高于农村。独生子女之间彼此婚配 ,有可能会形成广受关注的“四二一”家庭。研究显示 ,大城市中独生子女间的婚配概率似乎更高一些 ,但对于全国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由于严格意义的“四二一”家庭的出现取决于多种因素 ,其大规模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对“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户”的关注 ,主要来源于对“独生子女”养老能力的质疑和对“独生子女户”养老需求获取满足的前景的担忧。国家目前正在通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措施帮助“独生子女户”逐步消除后顾之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阳翼  
本文尝试从消费者行为学的新视角探讨独生子女的特异性问题。先通过深度访谈、专家意见、问卷初测、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检验价值观量表,然后对青年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样本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两者在"成就感"和"开心和享受生活"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接着分析了差异的来源,并用演绎法讨论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消费行为差异及其营销启示,最后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穆滢潭  
利用CGSS2008调查数据,对18~32岁且父母至少一方健在的青年人的居住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是,人口特征、子代的需求状况、独生子女属性对年轻人居住方式的选择有着直接的显著影响,亲代的需求状况则通过独生子女属性对居住方式的选择发挥作用。通过反事实法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居住差异进一步分解,结论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居住差异的相当大比例来源于二者选择居住方式的差异,特征差异的贡献值较小,说明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结构劣势是影响其居住安排的主要因素。独生子女群体在与父母共同居住的选择上并没有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形成一种"需求导向"的居住模式:表现为在居住方式的选择上对于需求的变化更加敏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小寒  
中年独生子女问题谈黄小寒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但人口因素却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遗憾的是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特别是在人口繁衍问题上,把人口不断迅速增长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自70年代初中国大力推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早的一代独生子女甚至已进入成熟的青春期并开始走向社会,而且独生子女人口群体正日趋庞大。伴随“独生子女新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柳玉芝,蔡文媚  
中国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实践已积累了十七年的经验教训,把独生子女问题放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已具备一定条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问题的视野会比较开阔,从时间序列、空间序列、价值序列等多角度入手,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给出我们的见解和观点。独生子女群体对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产生明显影响,对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城市家庭规模、结构变化,核心家庭堆积现象促使家庭生活方式改变;家庭轴心向子代转移,传统的“反哺模式”受到挑战,社会化养老有待于逐步开展以弥补家庭养老的困难,多渠道、多形式的劳务保障将会在需求的催促下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雅  
“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及其父母养老金保险”(以下简称“双保”),是国家整体利益与群众自身利益相结合以及用利益调解手段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产物。将保险与计划生育相结合乃是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引导分流消费基金、建立和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老年保障体系方面,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蔺楠  张茜  周炜  
全面二胎政策并未带来生育率的上扬,现阶段独生子女总数仍在不断增多,并且这一群体呈现出较低的创业意愿。面对打造"双创"升级版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挖掘影响独生子女创业意愿的主要原因,激发其创业潜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全国范围展开的"千村调查"——"中国农村创业现状调查"数据,基于独生子女父母的"差别养育"逻辑,首先检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创业意愿上的差异,重点探索了父/母的风险规避程度和个体年龄对独生子女创业意愿的调节作用。研究验证了独生子女的创业意愿更低;同时研究发现父/母的风险规避程度加强了负向效应,尤其是母亲风险规避程度所起到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但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负向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揭示了个体早期人生经历对其行为影响的重要作用,丰富了个人背景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成长阶段和家庭背景下独生子女的行为偏好变化的理解,以及为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提供新的政策洞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玉君  
实行养老保险金制度,是一项新的探索,为了取得成功经验,1990年初我们进行了先行试点。在试点中,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完善,制定了细致严密的实施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1.独生女户,根据现行规定的优抚政策,享受双份承包田、口粮田、自留田,收入较一般家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于潇  梁嘉宁  
中国低生育水平现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育水平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聚焦于中国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探讨中国家庭低生育模式的代际传递效应及作用机制,为目前低生育水平成因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解释。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中有22.73%生育意愿为1个及以下。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倾向于保持低生育模式。独生子女身份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因性别、户籍和出生世代的不同存在差异,女性、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受到的影响更大,并且随着出生世代的推移其影响呈现递增的趋势。文章进一步验证了家庭社会化、社会经济地位的代际传递是独生子女低生育意愿的重要形成机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黄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也渐入老境。利用2009年全国城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本文从子女视角出发,以独生子女属性和生命历程状态为研究重点,探讨开始逐渐步入自己人生轨迹的青年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的代际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同住,并得到父母较多的经济帮助;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给予父母经济支持和情感联络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就业、结婚和生育等生命事件,对代际互动有重要影响。在业、在婚、已育子女更可能与父母分开居住,更少接受父母的帮助,更少与父母情感联络,但会给予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持。论文据此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前景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浩然  徐慧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独生子女群体一直备受中国社会关注,并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社会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进一步转化为劳动力市场上所出现的对独生子女的偏见甚至歧视态度。但到底独生子女群体经济行为有何不同?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此研究甚少。Cameron等(2013)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是目前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经济偏好和行为的唯一经济学研究。本研究首先对Cameron等(2013)的研究方法及其对所发现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克明  汪明  
独生子女群体日益增大,正在成为我国教育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现象。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拥有学习条件等方面的优势,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某些差异,但这些差异并非与生俱来,主要源自后天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对独生子女群体的认识和评价应当本着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要针对独生子女群体的特点,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家庭和全社会协作等方面采取有力的对策措施,为独生子女群体和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文凯  王乙杰  
本文分析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养老行为的区别,主要以是否与父母同住这一养老模式为分析对象,分析同住的家庭分布、驱动因素以及福利影响,并讨论这个发现可能的宏观意义。我们发现:相比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更多地选择同住养老模式;自利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中国的同住养老现象;社会习俗特别是对男性养老责任的要求显著促进同住。同住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福利并没有显著影响,是一种至少不差的养老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