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1)
2023(9912)
2022(8283)
2021(7803)
2020(6499)
2019(14460)
2018(14179)
2017(29006)
2016(15374)
2015(17094)
2014(16907)
2013(16798)
2012(15635)
2011(14287)
2010(14657)
2009(13858)
2008(13821)
2007(12684)
2006(11436)
2005(10029)
作者
(41050)
(34736)
(34407)
(32882)
(22212)
(16766)
(15673)
(13338)
(13294)
(12509)
(11871)
(11544)
(10842)
(10828)
(10756)
(10569)
(10100)
(10075)
(10006)
(9874)
(8506)
(8461)
(8409)
(8144)
(8060)
(7911)
(7708)
(7430)
(6972)
(6879)
学科
(72758)
经济(72584)
(55684)
(49721)
管理(40777)
农业(33015)
(32557)
企业(32557)
方法(32092)
数学(28249)
数学方法(28046)
业经(21385)
中国(21010)
(18316)
(16318)
地方(14728)
(14261)
(13428)
银行(13427)
(12865)
贸易(12861)
(12805)
(12576)
农业经济(12430)
(11936)
金融(11935)
(11768)
(11494)
保险(11403)
及其(10710)
机构
学院(220933)
大学(215434)
(101331)
经济(99440)
管理(90508)
理学(77911)
理学院(77244)
管理学(76285)
管理学院(75854)
研究(69753)
中国(60491)
(49370)
(49126)
(42412)
财经(38118)
农业(36944)
科学(36863)
中心(34868)
(34797)
(34030)
业大(33366)
(32808)
经济学(30934)
研究所(28897)
经济学院(28034)
财经大学(27939)
经济管理(26864)
(26512)
(26478)
北京(26398)
基金
项目(141268)
科学(113863)
研究(110472)
基金(105179)
(87949)
国家(87009)
科学基金(76743)
社会(75415)
社会科(70297)
社会科学(70279)
基金项目(54918)
(54855)
教育(49366)
编号(45932)
自然(45650)
自然科(44628)
自然科学(44622)
(44392)
自然科学基金(43894)
资助(43173)
成果(37643)
(33483)
(31125)
国家社会(30913)
课题(30515)
重点(30333)
(30001)
人文(29569)
教育部(29467)
(29227)
期刊
(117566)
经济(117566)
研究(69681)
(55491)
中国(44435)
农业(37326)
(35625)
(33857)
金融(33857)
管理(28332)
科学(27915)
学报(27209)
业经(24977)
大学(23480)
学学(22547)
财经(19238)
教育(18879)
技术(17009)
经济研究(16697)
问题(16537)
(16251)
(16235)
农村(15126)
(15126)
农业经济(14969)
世界(12705)
经济问题(11784)
(11775)
技术经济(11343)
(11032)
共检索到33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嗣同   史清华  
始于1979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客观上外生地冲击了传统的“养儿防老”生育保障制度,由此当下政策目标也应引导群体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为例,基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检验独生子女政策对农村居民新农保参保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政策引致的农村单孩家庭父母新农保参保概率显著更高,并且独生子女政策对新农保参保的促进作用在低资本禀赋家庭、中西部和非“一孩半”政策实施地区更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政策引致的农村单孩家庭父母有男性后代的概率更低、晚年收入更少、健康状况更差,进而可能促使其从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考虑到独生子女父母生育保障的结构性减少,以财政转移支付补偿代际经济转移,缓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压力,有益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玉君  
实行养老保险金制度,是一项新的探索,为了取得成功经验,1990年初我们进行了先行试点。在试点中,经过反复实践,逐步完善,制定了细致严密的实施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1.独生女户,根据现行规定的优抚政策,享受双份承包田、口粮田、自留田,收入较一般家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川  陈斌开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志宏  
我国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养老意愿"去家庭化"趋势明显,更多人依靠社会养老和个人养老,同时,还有不少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对未来养老还没有打算。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未来养老意愿是否明确,与他们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养老保障等因素有显著关系。夫妻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和是否拥有养老保障等因素影响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对社会养老或者家庭养老的选择,家庭规模、夫妻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对个人养老和家庭养老的选择。独生子女的性别、是否拥有土地以及区域对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浩然  徐慧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独生子女群体一直备受中国社会关注,并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随着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社会对独生子女群体的刻板印象进一步转化为劳动力市场上所出现的对独生子女的偏见甚至歧视态度。但到底独生子女群体经济行为有何不同?迄今为止,经济学界对此研究甚少。Cameron等(2013)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是目前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经济偏好和行为的唯一经济学研究。本研究首先对Cameron等(2013)的研究方法及其对所发现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而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战捷  
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和学术界一些同志一道,作了对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养老进行社会保险的论证,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视。随后,四川省有关单位在社科院人口所的协助下,进行了独生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绍宾  樊丽明  王媛  
本文利用山东省10市16县16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Probit回归分析表明,农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受农民身体健康状况及子女养老能力等个人特征、家庭中儿子的数量及是否拥有党员等家庭特征、社区区位特征、农民的未来预期以及周围邻居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但没有证实农户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变量,家庭土地面积、家庭收入等家庭特征变量,村庄类型、有无村集体补助、信息对称等变量对农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士刚  
老有所养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和愿望。养老包括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和生活料理等方面,其中以生活来源为最重要。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生活料理基本上依靠家庭成员,而生活资料的供应有两种形式,即家庭供应和社会供应。国家干部和职工年老退休后,领取一定数量的退休金,这是以社会供应形式来保障生活来源。农村中绝大多数农民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一般直接由子女供养,这是通过家庭供应形式得到生活来源。由于年老时获得生活来源的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学义  张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需要高度关注,而养老意愿则是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四川省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问卷调查"的数据,从养老依靠对象、参保意愿和养老方式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了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意愿。文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方式选择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居住情况、子女就业地方和是否有养老保障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家人数量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宋健  
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95‰原始数据,以“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口径、“活产子女”和“存活子女”口径对中国农村独生子女的数量与分布进行了估算,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按照“农业人口”口径计算的农村独生子女数量,比按照“乡村人口”口径计算的结果多近900万人。农村独生子女在各省的分布并不均匀,省际间差异很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川川  朱涵宇  
我国于2012年实现了社会保障在制度上的全覆盖。然而,对于自愿参与型社会保障项目,政策目标人群的参保率过低,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风险分担和福利保障作用。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分析政策目标人群的参保决策,有针对性地提高群众参保率,对于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为例,使用家庭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考察同群效应在社会保障项目参与决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同村居民参与新农保的比例每增加10个百分点,个体参保概率显著增加4.24个百分点;同村居民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其内部形成的社会规范是同群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男性的参保行为具有更强的示范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加强基层政策宣传和提高政策透明度,以及有针对性地提高特定群体的参保率是提高社会保障项目整体参与率的有效手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文凯  王乙杰  
本文分析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养老行为的区别,主要以是否与父母同住这一养老模式为分析对象,分析同住的家庭分布、驱动因素以及福利影响,并讨论这个发现可能的宏观意义。我们发现:相比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更多地选择同住养老模式;自利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中国的同住养老现象;社会习俗特别是对男性养老责任的要求显著促进同住。同住养老模式对老年人福利并没有显著影响,是一种至少不差的养老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要恒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广大农民的养老保障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开始在各地迅速展开。在实践中,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如缺少法律保护、农保资金筹集难等等。文章以体制为切入点,探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何进行创造性改革,提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章华  黄丽群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还存在部分人户分离人群难以参加新农保,个人缴费标准和基础养老金设计缺乏调整机制,政府财政补贴低,补贴机制不完善,已年满60周岁、未参保的农村户籍老年人领取基础养老金存在困难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障的配套衔接政策制度缺失的问题。文章认为,应该尽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缴费、政府补贴机制;规范集体、其他组织、个人对参保人补助和资助行为;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与其他社会群体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居民参保意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龙小红  
文章从新农保政策运行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基金管理和经办服务四大方面全面评估其绩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新农保运行综合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团风县和宜都市新农保政策进行绩效评估,发现这两地的新农保政策绩效处于中等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