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3)
- 2023(12519)
- 2022(10661)
- 2021(9645)
- 2020(8079)
- 2019(18001)
- 2018(17480)
- 2017(33064)
- 2016(17868)
- 2015(19358)
- 2014(18844)
- 2013(18457)
- 2012(16559)
- 2011(15030)
- 2010(15023)
- 2009(14009)
- 2008(13938)
- 2007(12496)
- 2006(11012)
- 2005(9723)
- 学科
- 济(67177)
- 经济(67069)
- 管理(65458)
- 业(63643)
- 企(56547)
- 企业(56547)
- 方法(30385)
- 数学(25291)
- 数学方法(25111)
- 财(24542)
- 技术(18933)
- 制(18762)
- 业经(18344)
- 中国(17920)
- 农(17648)
- 务(15037)
- 财务(15011)
- 财务管理(14986)
- 企业财务(14322)
- 技术管理(13991)
- 贸(13777)
- 贸易(13770)
- 易(13449)
- 划(13133)
- 体(13050)
- 学(13049)
- 税(12611)
- 银(12428)
- 银行(12392)
- 税收(11929)
- 机构
- 大学(254106)
- 学院(253472)
- 济(106689)
- 经济(104724)
- 管理(103440)
- 理学(90596)
- 理学院(89720)
- 管理学(88562)
- 管理学院(88090)
- 研究(79662)
- 中国(59937)
- 财(53485)
- 京(50706)
- 科学(47639)
- 农(42165)
- 财经(42132)
- 所(38763)
- 业大(38590)
- 经(38328)
- 江(37866)
- 中心(36816)
- 研究所(35121)
- 农业(33189)
- 经济学(33180)
- 财经大学(31439)
- 北京(30574)
- 经济学院(30125)
- 商学(29322)
- 州(29051)
- 商学院(29045)
- 基金
- 项目(176273)
- 科学(141371)
- 基金(131208)
- 研究(126268)
- 家(115401)
- 国家(114459)
- 科学基金(99751)
- 社会(84445)
- 社会科(80395)
- 社会科学(80380)
- 基金项目(70426)
- 省(69365)
- 自然(64643)
- 自然科(63294)
- 自然科学(63275)
- 自然科学基金(62270)
- 划(57884)
- 教育(57851)
- 资助(51125)
- 编号(48565)
- 创(43040)
- 重点(39383)
- 创新(39357)
- 部(39232)
- 成果(38567)
- 制(37832)
- 发(36336)
- 国家社会(36109)
- 业(34456)
- 教育部(34348)
- 期刊
- 济(111135)
- 经济(111135)
- 研究(72655)
- 中国(50166)
- 财(43102)
- 学报(41198)
- 管理(40258)
- 科学(37616)
- 农(36893)
- 大学(31473)
- 学学(30096)
- 农业(24298)
- 教育(23672)
- 融(22184)
- 金融(22184)
- 财经(21131)
- 技术(20283)
- 经济研究(18801)
- 业经(18401)
- 经(18176)
- 问题(14705)
- 科技(14537)
- 业(13662)
- 技术经济(12795)
- 版(12066)
- 贸(11986)
- 商业(11896)
- 财会(11493)
- 理论(11309)
- 现代(10897)
共检索到366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勇 程前 周蕊 永田晃也
独占机制与知识泄露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通过实证手段分析企业独占性机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竞争对手吸收能力和知识泄露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独占机制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泄露和竞争对手吸收能力在企业独占性机制对创新绩效影响过程中分别起负向和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既可帮助企业重视独占机制和竞争对手吸收能力带来的创新效应,也可帮助企业通过有效规避或降低知识泄露风险提升创新绩效。
关键词:
独占机制 吸收能力 创新绩效 知识泄露
[期刊] 预测
[作者]
綦良群 高文鞠
基于组织网络理论和创新互动观,构建起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系统影响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基于此,本文以东北地区典型的装备制造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产业融合系统要素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关系,探究不同网络特性下这一关系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考察装备制造业内生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系统要素、网络特性对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在融合主体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融合环境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装备制造业吸收能力既正向调节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也正向调节融合系统组织网络的中介机制,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缪沁男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外部创新源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源关系质量和外部创新源关系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模型,探讨了吸收能力在上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山东、贵州和江苏三地188个企业为调查对象,检验了相关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源关系质量和外部创新源关系稳定性均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带来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实现吸收能力仅在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关系质量与创新绩效中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存的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在上述三种关系中可以联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娟 张勇 朱俊杰
吸收能力源于认知能力与消化能力两个典型维度,它对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以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FGLS回归分析,对吸收能力调节效应下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绩效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除东部地区外,认知能力在创新绩效经济实现过程中的单独调节效应并不明显,消化能力的单独作用则呈现微小的负向调节效应,吸收能力两个维度的综合调节效应有益于强化创新绩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但当前这种作用效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需要进一
关键词:
吸收能力 认知能力 消化能力 调节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娟 张勇 朱俊杰
吸收能力源于认知能力与消化能力两个典型维度,它对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以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FGLS回归分析,对吸收能力调节效应下创新绩效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绩效对经济增长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除东部地区外,认知能力在创新绩效经济实现过程中的单独调节效应并不明显,消化能力的单独作用则呈现微小的负向调节效应,吸收能力两个维度的综合调节效应有益于强化创新绩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但当前这种作用效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各区域的认知能力、消化能力,重点增强两个维度的综合调节效应,促进创新绩效更好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关键词:
吸收能力 认知能力 消化能力 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春晓 李春艳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组织联结强度视角提出与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和弱组织联结影响合作企业创新绩效及其拥有的知识异质性和吸收能力对此影响产生双重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运用228家与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跨产业合作创新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得出研究结论为:跨产业弱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而显著的影响,而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知识异质性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是积极而显著的;吸收能力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俊杰 徐承红
基于基于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多维度构建了吸收能力综合指数,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吸收能力是一种多维动态能力是一种多维动态能力,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呈现非线性特征,其中吸收能力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效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吸收能力强度只有低于门槛值时,吸收能力的提升才有助于本地实现技术突破破;吸收能力对区域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复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俊杰 徐承红
基于基于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多维度构建了吸收能力综合指数,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了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吸收能力是一种多维动态能力是一种多维动态能力,它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呈现非线性特征,其中吸收能力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效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吸收能力强度只有低于门槛值时,吸收能力的提升才有助于本地实现技术突破破;吸收能力对区域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复杂的双重门槛效应且存在最佳的吸收能力强度区间,当吸收能力提升到大于第一个门槛值小于第二个门槛值这一区间时吸收能力提升到大于第一个门槛值小于第二个门槛值这一区间时,吸收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十分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相比于产品创新,当前吸收能力对于东、中、西部各地区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作用更为明显,落后地区通过吸收能力的逐步培育能够实现技术追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建民 王红燕
以企业的知识理论为理论基础,对205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在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下,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资本的外部横向关系资本与纵向关系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斜向关系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呈U型关系;在吸收能力与社会资本的交互作用下,横向与纵向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性加强;斜向关系资本与创新绩效由U型关系转化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顺 杨昆
以企业知识理论为基础,从吸收能力这一视角出发,剖析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依据经典文献,对外部社会互动、基于认知的信任、共同语言、内部社会互动、基于情感的信任和共同愿景与知识识别、知识获取、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的关系进行重新梳理,并对知识应用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阐述;构建概念模型,并采用469个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认知的信任、共同语言促进知识识别,外部社会互动、共同语言促进知识获取,内部社会互动抑制知识共享,基于情感的信任、共同愿景促进知识共享,基于情感的信任促进知识应用,知识识别促进知识获取,知识获取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应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文光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吸收能力与流程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本研究基于来自228个样本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吸收能力的四个维度对流程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的四个维度(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与开发能力)与流程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被知识产权风险所调节。这一结论既深化了关于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又为企业提升流程创新绩效、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吸收能力 流程创新绩效 知识产权风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岳振明
网络惯例作为非正式治理的重要方式在创新网络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其内部维度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鉴于此,结合社会网络理论﹑组织公平理论,对网络惯例﹑知识转移﹑创新绩效﹑合作公平以及吸收能力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剖析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网络惯例中的行为默契和规范共识能够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2)知识转移在网络惯例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即网络惯例的治理功能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进而对成员的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3)在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原因是成员的吸收能力越强可能会增大对方对自身核心知识的保护力度,导致知识转移的难度增大,则较高的吸收能力反而对知识转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抑制作用;(4)在合作创新中,程序公平与分配公平会正向调节网络惯例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会增强网络惯例对知识转移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互动公平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5)网络惯例中行为默契与规范共识两维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彼此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左蕾蕾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379家电子信息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探讨了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协同创新网络特征的三个维度(网络规模、网络同质性、网络强度)均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3)知识吸收能力在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乐斌 任春雪 曾琼
根据创新开放广度与深度,提出高广度-高深度、高广度-低深度、低广度-高深度与低广度-低深度4种组合策略。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开放度组合策略与创新绩效关系模型,以我国三大行业201家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实施高广度-高深度组合策略的企业倾向于追求突破式创新绩效,实施其它三类组合策略的企业倾向于追求渐进式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不仅能够积极调节高广度-高深度、高广度-低深度、低广度-高深度组合策略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且能够积极调节3种组合策略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但是无法调节低广度-低深度组合策略与突破式创新绩效、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厚宾 王蔷瑞
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主线,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2011~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双方的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创新绩效的影响,考察了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互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距离负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吸收能力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跨国并购的资源获取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