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
- 2023(393)
- 2022(318)
- 2021(306)
- 2020(290)
- 2019(563)
- 2018(565)
- 2017(741)
- 2016(676)
- 2015(674)
- 2014(671)
- 2013(713)
- 2012(703)
- 2011(640)
- 2010(663)
- 2009(627)
- 2008(610)
- 2007(548)
- 2006(427)
- 2005(389)
- 学科
- 学(1850)
- 害(1304)
- 虫(1133)
- 虫害(990)
- 防(990)
- 防治(963)
- 治(962)
- 病虫(916)
- 病虫害(916)
- 及其(913)
- 生物(635)
- 物(527)
- 业(525)
- 病害(521)
- 济(516)
- 经济(516)
- 管理(512)
- 毒(484)
- 鱼(482)
- 水产(470)
- 各种(463)
- 家(443)
- 动物(417)
- 环境(417)
- 畜(410)
- 家畜(401)
- 微(392)
- 微生(388)
- 微生物(388)
- 病毒(388)
- 机构
- 学院(9743)
- 大学(9606)
- 农(7360)
- 农业(6113)
- 科学(6051)
- 研究(5954)
- 所(4534)
- 业大(4509)
- 研究所(4326)
- 室(3942)
- 农业大学(3919)
- 实验(3855)
- 实验室(3761)
- 重点(3539)
- 业(3478)
- 省(3410)
- 中国(3177)
- 科学院(2687)
- 技术(2510)
- 生物(2463)
- 中心(2275)
- 京(2275)
- 江(1962)
- 部(1960)
- 院(1955)
- 家(1821)
- 农业科学(1787)
- 研究院(1772)
- 林(1767)
- 科学研究(1746)
共检索到13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笃宝 吕品 胡传伟 贾赟 谢之景 曹涤非 任月 刘海防
从具有疑似犬瘟热症状的病狐血液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在MDCK细胞上生长良好,并能形成稳定的CPE。经电镜观察、理化特性、滴度测定、动物回归试验、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鉴定,证实分离到的病毒为1株犬瘟热病毒强毒株,命名为CDV-FOX-TA。
关键词:
狐狸 犬瘟热病毒 分离 鉴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玮 姜平 王志亮 张维 李林 赵永刚
为研究鼬科动物犬瘟热病毒(CDV)毒株的变异特性,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貉、狐、貂的5个CDV分离株(其中HD-m、LN-m为貂源,HTp-r、THD1-r为貉源,HB-f为狐源)和1个CDV国内弱毒疫苗株(vCh)的N基因和部分H基因进行了核苷酸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5个分离株之间H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7.5%以上,而N基因为94.5%~99.8%。vCh与5个分离株的H基因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普遍较低(H基因:90.5%~91.8%;N基因:90.9%~93.5%),而与国外疫苗株vCon和vOnder的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达96.8%和97.2%。分离株之间H蛋白氨基酸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凤艳 宗春苗 王卓聪 丁庆东 王全凯
为了构建犬瘟热病毒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水貂源犬瘟热病毒分离株的F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用BamHⅠ和KpnⅠ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cD-NA3.1(+)中,获得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CDVF。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1-CDVF转染至BHK-21细胞中,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法检测pcDNA3.1-CDVF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CDVF构建成功,F基因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
关键词:
水貂 犬瘟热病毒 F基因 真核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爱珍 陆承平
利用犬瘟热病毒 (caninedistempervirus,CDV)弱毒标准株OP CDV感染敏感细胞系非洲绿猴肾细胞 (Vero) ,应用缺口末端标记法 (TdT 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 ,TUNEL)分析感染细胞的凋亡。结果在感染后 48h的Vero细胞中检出了凋亡阳性细胞 ,而对照细胞内未检测到凋亡细胞。感染后 2 4h的细胞尚未出现细胞病变 ,这一时期的细胞内也未检测到凋亡细胞。表明CDV能诱导细胞调亡 ,且凋亡细胞的检出时间与细胞病变的出现时间呈正向相关。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细胞凋亡 缺口末端标记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应丽 杨兵 赖平安 王金洛 徐福洲
采用RT-PCR方法自犬瘟热病毒Lederle株基因组RNA中扩增出H基因(1 911 bp)和N基因(1 707 bp)片段,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与Onderstepoort株、CDV3株等疫苗毒株的同源性在95%以上,而与野外分离株的同源性介于90%~95%;以获得的H,N全基因片段为模板,分别扩增H基因近3′端996 bp的基因片段以及N基因中间高度保守区562 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H片段和N片段分别表达大小约为57 kD和37 kD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均可与CDV抗血清发生阳性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娟 隋晓梅 王怡男 单虎
为了弄清是否有新基因型犬瘟热病毒出现,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免疫水貂、狐狸和犬进行了犬瘟热病毒检测,扩增了病毒核衣壳基因和血凝素基因(H),并对13个犬瘟热病毒山东株(8株貂源,2株狐狸源,3株犬源)血凝素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13个犬瘟热病毒山东株之间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1%~100.0%,均为AsiA-1型,这也是我国目前水貂犬瘟热病毒唯一的基因型。与2012年之前的犬瘟热病毒中国分离株及疫苗株相比,13个毒株H基因有4个氨基酸的一致性变异,即P200s、M263i、i542N和Y549H,N-糖基化位点比ONderstePOOrt株多6或7个,比CdV3株多3或4个。抗原性分析表明...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血凝素基因 免疫失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艺鹏 刘巧荣 孙明 乔雁超 乔明明 刘伯华 林德贵 陈西钊
【目的】对首次暴发的大熊猫源性犬瘟热病毒(panda derived-canine distemper virus,P-CDV)全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以了解大熊猫源CDV的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情况,进一步追踪感染源,为大熊猫犬瘟热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C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17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大熊猫肺渗出液中分片段扩增CDV全基因序列,并克隆到p MD19-T载体中;经测序、拼接,获得第一个P-CDV全长c DNA序列;利用DNAman生物学分析软件分别对全基因组序列、H蛋白基因序列、F蛋白基因序列、P蛋白基因序列、M蛋白基因序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博仁 罗维 刘崇灵 李润成 余兴龙
从感染犬细小病毒(CPV)的长沙病犬粪便中分离CPV,采用同步接毒方式,将病毒悬液接种到猫肾细胞(F81),经PCR鉴定,从10份阳性样品中分离到9株CPV,血凝试验显示9株CPV均能凝集猪红细胞,血凝价均超过了27。为进一步分析CPV长沙毒株的VP2分子生物学特征及抗原变异规律,对9个CPV毒株的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PV长沙毒株与全国及世界各地CPV毒株相比,其VP2基因序列同源性超过97%,其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超过94%;其VP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有独特的变异,且有独特变异的毒株在基因进化树上处于同一个分支。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分离 鉴定 变异 长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冉旭华 邵昱昊 韩宗玺 陈露菲 孔宪刚 刘胜旺
【目的】从野生蝙蝠体内分离病毒,为开展蝙蝠的病原监测奠定基础。【方法】从广东省韶关采集了30份野生犬蝠样品,研磨后接种Vero E6细胞,从中分离到2株病毒,对其中一株病毒进行研究,使用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其分类学地位。【结果】该毒株在Vero E6细胞上盲传至第4代开始出现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内颗粒增多,细胞收缩、变圆,最后细胞从瓶壁脱落。反复冻融3次后,收集细胞及培养液,电镜观察发现,病毒粒子无囊膜,有双层衣壳,呈正二十面体对称,将病毒命名为Bat/China/2003(B/03)。红细胞凝集试验表明该病毒能凝集健康人O型血红细胞,不能凝集SPF鸡、实验用普通级牛、大鼠和豚鼠的红细胞...
关键词:
犬蝠 呼肠病毒 分离 鉴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显成 吴异健 陈家祥 姚金水 吴宝成
采集福州郊区病仔猪的鼻腔黏液、脑、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病料,研磨上清接种到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和狗肾(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病毒株进行形态学、血清学、荧光抗体试验、动物接种试验、PCR试验等鉴定,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PRV-FZ株.根据GenBank收录的PRV gD基因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约1579 bp的目的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CAGGS载体进行酶切鉴定、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包含一个120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有代表性的5株参考毒株相应基因序列比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伟伟 王庆 王英英 刘春 谭爱萍 石存斌 吴淑勤
为研究近来鳢科鱼类疫病频发的病因,实验对采集的患病杂交鳢病料分别从细菌学和病毒学两方面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排除细菌感染的可能后,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回归感染实验、电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进行病毒学分析,最终分离到一株弹状病毒,命名为HSHRV-C1207(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C1207)。实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在EPC、FHM、GSB、SFC、CIK等8种细胞中都能复制,并对其中6种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用分离的病毒进行回归感染实验,可使感染的杂交鳢复制出自然发病鱼的相同症状,且死亡率达90%。感染病料组织液的EPC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
关键词:
杂交鳢 弹状病毒 分离 鉴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范玉蕾 耿毅 周燕 邓梦玲 余泽辉 汪开毓 黄小丽 陈德芳 张雨薇
从四川乐山某养殖场自然发病的似鲇高原鳅(Triplophysa siluroides)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FYL140220。病毒感染鲤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ma popuasum cuprini,EPC)后,细胞呈现圆缩、坏死、脱落、明显空斑的病变特征。将自然发病鱼组织过滤除菌液和细胞培养病毒液分别接种健康似鲇高原鳅,试验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死亡率分别为30%和40%,而对照组无异常。对经FYL140220感染出现典型细胞病变(CPE)的EPC细胞制备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病毒呈正六边形,对称20面体,对角线直径约(103±7)nm;提取细胞培养病毒液、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潘金金 邹晓艳 李鑫 宿春虎 柴茂 姜逸 胡艳芬 赵国 王彦红 石火英 陈素娟 彭大新
【目的】分离鹅源坦布苏病毒,并研究其对雏鹅的致病性。【方法】用RT-PCR方法对江苏省3个鹅场送检的产蛋期病鹅样品进行检测;对坦布苏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测定分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E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这些样品中坦布苏病毒呈阳性;从病料中分离鉴定一株病毒,命名为SHYG。E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其与中国鸭源坦布苏病毒同源性达到99.3%;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毒可致Vero细胞病变,对小鼠无致病性,接种2周龄雏鹅出现精神沉郁、腹泻、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组织学变化可见肝脏淤血、胆小管扩张、脂肪变性;肺淤血、炎性渗出及含铁血黄素沉着,脾脏网状内皮细胞空泡化,肾出血,脑充血、胶质细胞增...
关键词:
鹅 坦布苏病毒 致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元迎 李瑞影 郭进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对我国养犬业、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我国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本文对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症状、治疗和免疫预防进行了综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思璐 袁羽 徐乐 欧阳萍 陈德芳 黄小丽 耿毅
为探究四川某养殖场沼泽绿蛙(Rana grylio)暴发性高死亡率疾病的病因,对病蛙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分离,并结合电镜观察、PCR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病原进行鉴定。患病蛙主要病症为皮肤溃疡与四肢肿胀;剖检见肝、脾与肾肿大。组织病理学观察见肝、脾、肾与肠道等组织器官发生变性、坏死与炎症反应。接种病料的鲤鱼上皮瘤(e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 EPC)细胞25℃培养4 d呈典型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 TCID_(50)为10~(4.12)/0.1 mL。电镜观察到大量正六边形、对角线直径约165 nm的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对内脏组织及接种细胞进行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 MCP)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基于MCP基因全序列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病毒与蛙病毒属病毒同源性在99%以上,且属于FV3类群。以上结果表明分离病毒(TSL210813)为蛙病毒,是本次沼泽绿蛙疫病的病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