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1)
2023(5338)
2022(4719)
2021(4254)
2020(3909)
2019(9199)
2018(9206)
2017(18345)
2016(10171)
2015(11707)
2014(12049)
2013(12164)
2012(11601)
2011(10563)
2010(10753)
2009(9991)
2008(10176)
2007(9481)
2006(7938)
2005(7053)
作者
(31288)
(26509)
(26392)
(25308)
(16641)
(12768)
(12286)
(10408)
(9738)
(9311)
(8902)
(8803)
(8549)
(8306)
(8250)
(8238)
(8212)
(7753)
(7674)
(7585)
(6670)
(6490)
(6447)
(6112)
(5997)
(5991)
(5920)
(5803)
(5396)
(5348)
学科
(45731)
经济(45693)
(27038)
管理(26678)
方法(24011)
数学(21673)
数学方法(21513)
(20909)
企业(20909)
(12779)
(11608)
中国(11519)
(9897)
(9006)
贸易(9005)
地方(8947)
(8735)
业经(8526)
农业(8466)
(7782)
(7182)
银行(7161)
(7088)
财务(7075)
财务管理(7054)
(7019)
金融(7017)
(6807)
(6807)
企业财务(6633)
机构
大学(154737)
学院(152781)
(63954)
经济(62573)
管理(57463)
研究(51769)
理学(49680)
理学院(49052)
管理学(48155)
管理学院(47850)
中国(38526)
科学(33033)
(32530)
(30240)
(28564)
(27494)
研究所(25106)
业大(25035)
中心(24522)
农业(24214)
(23331)
财经(23078)
(20844)
(20450)
北京(20377)
经济学(20301)
师范(20238)
经济学院(18598)
(18309)
(17870)
基金
项目(100331)
科学(77597)
基金(72044)
研究(71535)
(63162)
国家(62635)
科学基金(52397)
社会(44489)
社会科(42098)
社会科学(42081)
(39557)
基金项目(38544)
自然(34052)
(33623)
教育(33592)
自然科(33239)
自然科学(33225)
自然科学基金(32635)
资助(30085)
编号(29592)
成果(24416)
重点(22964)
(22859)
(21901)
(20288)
课题(20177)
科研(19885)
教育部(19301)
计划(19083)
创新(19026)
期刊
(67237)
经济(67237)
研究(42251)
中国(27654)
(26793)
学报(26616)
科学(23124)
(23095)
大学(19269)
学学(18125)
管理(18043)
农业(17784)
教育(14882)
(13063)
金融(13063)
技术(12957)
财经(11574)
业经(10917)
经济研究(10905)
(9966)
(9943)
问题(9566)
技术经济(8455)
(8205)
统计(8117)
(7844)
理论(7791)
商业(7500)
图书(7345)
(7117)
共检索到219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灿灿  兰岚  
为探讨犯罪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元分析的方法,选取了1994~2011年间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测量的24个犯罪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的独立样本共7819名被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除父亲过分干涉、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三维度外,犯罪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其余维度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犯罪青少年积极维度分数显著低于普通青少年,其消极维度的分数显著高于普通青少年。(2)文献出版类型可以调节两类青少年在情感温暖和关系理解维度上的差异,被试类型可以调节两类青少年在偏爱被试维度上的差异。(3)年代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两类青少年在情感温暖、关系理解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菁  
采用EPQ成年人量表及EMBU量表对青少年罪犯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青少年罪犯人格表现特殊,其父母教养方式与全国常模组表现有所不同,其中的相关因素对人格中的神经质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表明青少年罪犯的人格形成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钟奇  刘国雄  王鸢清  
采用鲍姆林德教养方式调查表、班杜拉道德推脱问卷和Zoll共情问卷探讨了512名普通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初中升入高中,中学生报告的父母要求、关怀程度都出现显著下降,而道德推脱水平则显著上升,其认知共情有明显提高、情感共情并无变化。中介作用分析显示,父母对青少年的关怀程度以青少年的情感共情为部分中介,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推脱。这些结果充分显示出情感与关怀、而非认知与要求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皓辰  秦雪征  
在早期人力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文献中,对家庭内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关注越来越多,而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中却较少关注教养方式。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数据,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力资本形成状况的影响,主要的因变量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两个变量。我们借鉴心理学主流文献,从"要求"和"反应性"两个维度衡量父母的教养方式,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教养方式类型。我们发现,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程度和反应性程度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正向的影响,而心理健康则只与父母的反应程度正相关。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而言,在四种教养方式类型中,权威型都是最好的教养方式,在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控制后结果仍稳健。且分别以性别和城乡为依据进行了分样本回归,发现教养方式对男孩作用更显著,农村孩子的学习成绩受父母要求和反应性的双重影响,城市子女的心理健康受教养方式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皓乙  胡南燕  宁满秀  
青少年沉溺于互联网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如何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互联网成为困扰家庭和社会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的数据,运用工具变量(Ⅳ)法实证研究了农村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时间对学业表现的影响,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本文按照“要求”和“反应性”两个维度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专制型、权威型、溺爱型和忽视型。研究发现,(1)农村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时间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呈倒U型,其阈值为平均每天使用1小时,农村青少年长时间使用互联网通过“时间挤压效应”“健康损失效应”等途径恶化其学业表现;(2)相较于忽视型的教养方式,其他三种教养方式都可以正向调节学生互联网使用时间和学业表现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权威型的调节效果最为明显,溺爱型次之,而专制型相对较弱。因此,净化网络环境、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对子女的关心程度等都有利于积极引导农村青少年合理使用互联网,避免产生“过犹不及”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卢勤  亢旭东  李旭  
以809名来自初高中的男性青少年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冲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 34.4%的男性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来自农村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男性青少年;有重大创伤经历的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来自无重大创伤经历的男性青少年;2性别角色冲突在父母教养方式对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晓娥  张伟鑫  
采用Rokeach价值观量表(RVS)对2590名青少年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父母学历、工作性质、教养方式等三个维度探讨其对青少年价值观取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工作性质均对青少年价值观有显著影响,父母工作性质对父母教养方式有显著影响,而父母学历程度显著影响父母工作性质及教养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蔡迪  邹泓  刘艳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比较了未管所和普通中学的979名未成年人友谊质量和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并探讨了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智力对犯罪未成年人友谊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犯罪未成年人在信任与支持、陪伴与娱乐、肯定价值等良好友谊质量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在亲密袒露与交流等良好友谊质量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的女生,在冲突与背叛等不良友谊质量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2)犯罪未成年人在陪伴与支持、规则引导和强化等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3)情绪智力在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和友谊质量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武玮  李佳丽  
探索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使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分析父母参与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认知能力、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亲子沟通、父母监督和家校联系显著影响青少年发展,家庭间联系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亲子沟通和家校联系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父母参与可以通过改变子女和父母的未来信心间接影响青少年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在父母参与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向弱势家庭尤其是流动家庭提供教育补偿计划,并努力完善配套改革以提升青少年和父母的未来信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依南  刘娟  
文章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以期达到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目的。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林园  许睿  方晓义  
应对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探讨影响青少年应对方式的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北京、重庆、石家庄三所中学中选取1100名初一至初三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应对方式的作用,以及亲子三角化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积极应对方式的使用多于消极应对方式;(2)父母冲突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冲突解决越差,青少年就会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更少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且卷入亲子三角关系的程度也更高;(3)亲子三角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邓林园  刘丹  徐洁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中学768名学生为被试,探讨父母监控与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关系,同时考察父母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总体处于较好水平,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比高中生更好。(2)父亲、母亲监控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母亲行为和心理监控水平均高于父亲;父亲行为监控在子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父亲对男孩的行为监控水平高于女孩;父、母行为监控在子女年级上有显著差异,父亲和母亲对初中生的行为监控高于高中生。(3)父、母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母亲自我控制能力高于父亲自我控制能力;父、母亲自我控制能力在子女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的父母自我控制能力高于高中生父母自我控制能力。(4)父母行为监控、父母自我控制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父母心理监控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呈显著负相关。(5)父母监控、父母自我控制对青少年自我控制的预测关系强弱依次为,母亲自我控制、母亲行为监控、父亲自我控制。父亲自我控制对父亲监控与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金小红  陈薇  
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流动青少年的犯罪状况。比较了他们流动前后的几个因素的突出变化,并从风险理论的视角,将这些社会因素界定为一种生存风险和环境风险。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新的环境风险给流动青少年生存带来的损失与破坏,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流动青少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展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维  于志涛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该领域内研究的新进展:(1)研究范式从亲子单向决定观向亲子系统观转变;(2)研究方法从传统单一化向现代综合化转变;(3)研究内容从单纯类型化影响研究向影响教养方式的多因素研究转变;(4)研究重心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并就这些转变和已有研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前景展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艳  陈红  谷传华  
探索五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干预方式与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因果关系。采用手机成瘾量表和手机使用感知父母干预问卷对977名青少年进行为期1年的二次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五种不同类型的父母干预与手机成瘾在一年内均呈现出相对稳定性;(2)积极干预与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内容限制、父母监控与手机成瘾均呈显著正相关,共同使用与手机成瘾无相关;(3)T1积极干预负向预测T2手机成瘾;T1内容限制和父母监控均正向预测T2手机成瘾;T1共同使用不能预测T2手机成瘾,T1手机成瘾可以正向预测T2共同使用;时间限制与手机成瘾没有相互预测关系。结论:积极干预是减少青少年手机成瘾的有效策略,但内容限制和父母监控会增加青少年手机成瘾倾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