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2)
- 2023(17107)
- 2022(15054)
- 2021(14265)
- 2020(12001)
- 2019(27696)
- 2018(27838)
- 2017(53616)
- 2016(29562)
- 2015(33566)
- 2014(33663)
- 2013(32958)
- 2012(30439)
- 2011(27460)
- 2010(27587)
- 2009(25671)
- 2008(25257)
- 2007(22764)
- 2006(19767)
- 2005(17211)
- 学科
- 济(115645)
- 经济(115446)
- 管理(84513)
- 业(80072)
- 企(67475)
- 企业(67475)
- 方法(54574)
- 数学(46141)
- 数学方法(45611)
- 农(32383)
- 中国(30876)
- 财(29991)
- 学(26776)
- 业经(26497)
- 地方(23794)
- 制(22717)
- 贸(21802)
- 贸易(21795)
- 理论(21750)
- 易(21146)
- 农业(21024)
- 和(20146)
- 务(18944)
- 财务(18853)
- 财务管理(18810)
- 银(17833)
- 银行(17774)
- 企业财务(17707)
- 技术(17613)
- 环境(17115)
- 机构
- 大学(420081)
- 学院(419747)
- 管理(163834)
- 济(161689)
- 经济(157907)
- 理学(141472)
- 理学院(139868)
- 研究(138655)
- 管理学(137313)
- 管理学院(136552)
- 中国(101957)
- 京(89387)
- 科学(88259)
- 财(74593)
- 农(70847)
- 所(70544)
- 研究所(64355)
- 业大(64159)
- 中心(63318)
- 江(62511)
- 财经(59928)
- 范(57176)
- 师范(56631)
- 北京(56223)
- 农业(55833)
- 经(54183)
- 州(50535)
- 院(50028)
- 经济学(47639)
- 技术(46203)
- 基金
- 项目(283249)
- 科学(220829)
- 研究(207767)
- 基金(202513)
- 家(176089)
- 国家(174592)
- 科学基金(148841)
- 社会(128332)
- 社会科(120793)
- 社会科学(120757)
- 省(112111)
- 基金项目(107660)
- 自然(97102)
- 教育(96804)
- 自然科(94796)
- 自然科学(94771)
- 划(94222)
- 自然科学基金(93048)
- 编号(87283)
- 资助(83389)
- 成果(71662)
- 重点(63423)
- 部(61997)
- 发(60184)
- 课题(60137)
- 创(58425)
- 创新(54391)
- 科研(54223)
- 项目编号(53622)
- 教育部(52908)
- 期刊
- 济(178588)
- 经济(178588)
- 研究(119668)
- 中国(79715)
- 学报(69270)
- 农(64578)
- 科学(61740)
- 管理(58138)
- 财(57619)
- 大学(51422)
- 教育(51293)
- 学学(48007)
- 农业(44171)
- 技术(36649)
- 融(33034)
- 金融(33034)
- 业经(30974)
- 财经(28612)
- 经济研究(28178)
- 图书(24767)
- 经(24402)
- 问题(23293)
- 业(22744)
- 版(20706)
- 理论(20234)
- 技术经济(20150)
- 科技(19862)
- 商业(19451)
- 实践(18587)
- 践(18587)
共检索到608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倩 黑静洁 曹芬芳
[目的/意义]以犯罪主体为新视角,以同主体类型犯罪为研究对象,提出"情报源-主体-案件-犯罪问题"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研究思路,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特点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犯罪主体的影响因素,揭示未成年人犯罪规律,从而为实践中防控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提供更多战略情报分析思路。[方法/过程]采用文本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设定同主体类型犯罪问题而并非单个案例为情报研究对象,通过提取该类案例样本中与犯罪主体相关联的信息,构建犯罪主体社会网络,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分析适用于一定范围内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研究。基于犯罪主体社会网络的未成年人犯罪战略情报分析有利于客观地揭示此类特殊主体犯罪规律和犯罪特点,发掘犯罪主体影响因素,能够为未成年人犯罪战略情报分析的实施提供有效的辅助和决策支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军 彭志刚 彭红彬
以未成年人是否犯罪、未成年犯罪人是否实施暴力犯罪为因变量的对数回归模型显示,接触暴力资讯能增大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比却不能增大未成年犯罪人选择实施暴力犯罪的发生比。这表明,未成年人通过暴力资讯("符号示范")所习得的并非攻击性的行为方式本身,而是反规范的态度或行为倾向。回归模型还显示,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家庭示范"和"亚文化群示范"在未成年人犯罪促成过程中的实际地位已让位于媒体,媒体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相应地,被普遍认为能够对暴力资讯促成未成年人犯罪作出合理解释的社会学习理论,亦当做出适当修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建社 刘念 谢宇
文章通过对500名犯罪青少年数据资料进行多重对应统计分析,发现青少年犯罪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聚集效应;同时犯罪青少年的性别、犯罪时的年龄、犯罪行为类型与犯罪时空结构相关联:傍晚的工业区、商业区附近,青少年犯抢劫或抢夺罪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犯罪发生的比例;年龄介于13~14岁的男性青少年,中午在学校周边,多犯伤害罪;深夜,青少年犯罪多发生在娱乐场所附近;青少年犯罪出现恶性暴力犯罪时,多发生在自己家附近;上午青少年犯罪多发生在受害人家附近。针对青少年犯罪特点,文章指出,在青少年犯罪防控方面,要结合犯罪地带理论,加强时空上的针对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亚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网络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犯罪行为的复杂性和犯罪手段的多样性也在日益增大,新时期的犯罪行为给公安机关犯罪侦查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而社会网络分析作为一种应用效果强、实用作用显著的社会学研究手段,有助于解构犯罪行为中犯罪个体的人际关系网络、犯罪特征及行为,同时对于探究犯罪团伙的关系结构、组织分工和运作模式具有重要的辅助研究作用。笔者结合《犯罪情报分析》一书的内容概述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CIAM有组织犯罪情报分析进行深入探索与梳理总结,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蔡迪 邹泓 刘艳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比较了未管所和普通中学的979名未成年人友谊质量和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并探讨了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智力对犯罪未成年人友谊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犯罪未成年人在信任与支持、陪伴与娱乐、肯定价值等良好友谊质量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在亲密袒露与交流等良好友谊质量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的女生,在冲突与背叛等不良友谊质量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2)犯罪未成年人在陪伴与支持、规则引导和强化等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3)情绪智力在支持性父母教养方式和友谊质量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春景 杨虎民
剖析影响未成年犯罪个性特征的心理因素发现,其在外倾、同情、从属、波动、冲动、戒备、自卑、暴力倾向、变态心理因子上得分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自尊、社会支持影响着未成年犯罪个性特征,社会支持在同伴关系与犯罪个性特征之间发挥中介作用,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犯罪个性特征间起调节作用。应建构并实施"双预机制",全面优化父母教养方式,杜绝未成年犯罪的萌芽;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阻断未成年犯罪的源头;提升个体自尊水平,增强未成年抵制犯罪的内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鉴国际
关键词:
未成年犯罪 个性特征 双预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一力
1991年4~月间,浙江人赵××与湖南人王××在罗马尼亚相识后,共同策划回国办理劳务输出护照,从中牟利。二人按照商定,回国后分头行动。赵××到浙江省某县联系出境人员及其户口迁移证;王××到湖南省联系办理出国护照手续。1991年6月中旬,赵××在办理了出境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孟月
未成年犯罪人作为一种特殊主体,其犯罪身份信息若被公开或传播,随之而来的标签效应将对其身心发展产生巨大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回归社会。但目前保护未成年犯罪人身份信息的相关刑事法律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有效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应当通过民事立法确立未成年犯罪人被忘却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利,为刑事制度保护该权利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权利来源,从根本上实现该类特殊主体的特殊权益的优先、特殊保护。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吕雪梅
[目的/意义]大数据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大数据思维重新审视数据、警察、警察组织、警务决策以及犯罪治理,现代警务需要确立全新的大数据思维方式,方可破解传统犯罪情报分析的困局。[方法/过程]从剖析警务视野下的大数据思维入手,界定了大数据思维语境下的犯罪情报分析的内涵、内容和流程。[结果/结论]大数据语境下的犯罪情报分析,是专业的犯罪分析师围绕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问题",采用系统的、科学的数据分析过程和方法,对犯罪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系统研究,以识别犯罪模式,发现犯罪诱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从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博华
互联网时代,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呈交叉混合态势且普遍高发。逃税犯罪中形成的违法收入,经过网络金融形成的新型金融业态可以达到隐瞒来源、逃避监管与规避税收的目的,并引发包括洗钱犯罪在内的网络金融犯罪。本文通过对数据、制度和系统等主要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整合技术要素,构建了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分类场景治理应用模式,最终建立了涵盖识别与预防、监测与预警以及响应与决策在内的犯罪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印伟
作为一种犯罪现象,旅游犯罪指发生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者、旅游活动或旅游环境有关所有犯罪现象的总和,而旅游犯罪场是犯罪场的一种具体形态,指存在于具有旅游犯罪心理的潜在犯罪人的内心体验中,促成旅游犯罪原因实现为旅游犯罪行为的特定背景。鉴于旅游犯罪场是旅游犯罪原因与旅游犯罪行为之间的衔接点,所以相比旅游犯罪原因,旅游犯罪场离旅游犯罪行为更近,也更容易控制,这就在形式上弥补了旅游犯罪原因与旅游犯罪控制之间的结构缺损,并且为旅游犯罪的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因而,控制旅游犯罪场是控制旅游犯罪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控制旅游犯
关键词:
旅游犯罪 犯罪场 分析 控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利
网络犯罪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波及范围广、侵害客体多、社会危害大、主体年龄轻、智能程度高、侦破取证难等特点。防治网络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
网络犯罪类型 网络犯罪特点 网络犯罪防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培娥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犯罪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犯罪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危害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网络犯罪法律防控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法律防控为主体的网络犯罪综合防控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网络犯罪 法律防控 防控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海山 黄朱文
警惕网络犯罪:银行计算机犯罪新成员中国人民银行临武支行罗海山,黄朱文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随着计算机在银行业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银行业“三防一保”的又一大新课题。网络犯罪作为计算机犯罪中的一种新形式,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资源共享这一特征,在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