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3)
- 2023(9994)
- 2022(9108)
- 2021(8583)
- 2020(7512)
- 2019(16528)
- 2018(16481)
- 2017(31561)
- 2016(17658)
- 2015(19830)
- 2014(19748)
- 2013(19621)
- 2012(17830)
- 2011(16051)
- 2010(15706)
- 2009(14132)
- 2008(13429)
- 2007(11383)
- 2006(9721)
- 2005(8218)
- 学科
- 济(65162)
- 经济(65093)
- 管理(47046)
- 业(45012)
- 企(37312)
- 企业(37312)
- 方法(33346)
- 数学(29063)
- 数学方法(28748)
- 农(17595)
- 学(17363)
- 中国(15631)
- 财(14815)
- 业经(14475)
- 地方(13307)
- 农业(11929)
- 理论(11517)
- 贸(11245)
- 贸易(11239)
- 和(10902)
- 易(10883)
- 环境(10880)
- 技术(10683)
- 制(9763)
- 务(9762)
- 财务(9704)
- 财务管理(9688)
- 教育(9663)
- 划(9350)
- 企业财务(9176)
- 机构
- 大学(248268)
- 学院(246067)
- 管理(98280)
- 济(89256)
- 经济(87191)
- 理学(86656)
- 理学院(85638)
- 管理学(84048)
- 管理学院(83642)
- 研究(82839)
- 科学(57782)
- 中国(57222)
- 京(52859)
- 农(49278)
- 业大(44783)
- 所(43115)
- 研究所(40269)
- 农业(39496)
- 财(37883)
- 中心(36818)
- 江(34457)
- 北京(32605)
- 范(32514)
- 师范(32076)
- 财经(31582)
- 院(29962)
- 经(28813)
- 技术(28596)
- 州(28018)
- 农业大学(26594)
- 基金
- 项目(181194)
- 科学(140756)
- 基金(130630)
- 研究(126486)
- 家(116179)
- 国家(115226)
- 科学基金(97837)
- 社会(76322)
- 省(72995)
- 社会科(72243)
- 社会科学(72222)
- 基金项目(70896)
- 自然(67456)
- 自然科(65860)
- 自然科学(65843)
- 自然科学基金(64638)
- 划(61504)
- 教育(57897)
- 资助(53366)
- 编号(51084)
- 成果(40627)
- 重点(40537)
- 部(38500)
- 发(38108)
- 创(37984)
- 计划(35844)
- 科研(35543)
- 创新(35394)
- 课题(35215)
- 大学(33100)
共检索到336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娟 隋晓梅 王怡男 单虎
为了弄清是否有新基因型犬瘟热病毒出现,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免疫水貂、狐狸和犬进行了犬瘟热病毒检测,扩增了病毒核衣壳基因和血凝素基因(H),并对13个犬瘟热病毒山东株(8株貂源,2株狐狸源,3株犬源)血凝素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13个犬瘟热病毒山东株之间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1%~100.0%,均为AsiA-1型,这也是我国目前水貂犬瘟热病毒唯一的基因型。与2012年之前的犬瘟热病毒中国分离株及疫苗株相比,13个毒株H基因有4个氨基酸的一致性变异,即P200s、M263i、i542N和Y549H,N-糖基化位点比ONderstePOOrt株多6或7个,比CdV3株多3或4个。抗原性分析表明...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血凝素基因 免疫失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应丽 杨兵 赖平安 王金洛 徐福洲
采用RT-PCR方法自犬瘟热病毒Lederle株基因组RNA中扩增出H基因(1 911 bp)和N基因(1 707 bp)片段,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与Onderstepoort株、CDV3株等疫苗毒株的同源性在95%以上,而与野外分离株的同源性介于90%~95%;以获得的H,N全基因片段为模板,分别扩增H基因近3′端996 bp的基因片段以及N基因中间高度保守区562 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后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H片段和N片段分别表达大小约为57 kD和37 kD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均可与CDV抗血清发生阳性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笃宝 吕品 胡传伟 贾赟 谢之景 曹涤非 任月 刘海防
从具有疑似犬瘟热症状的病狐血液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在MDCK细胞上生长良好,并能形成稳定的CPE。经电镜观察、理化特性、滴度测定、动物回归试验、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鉴定,证实分离到的病毒为1株犬瘟热病毒强毒株,命名为CDV-FOX-TA。
关键词:
狐狸 犬瘟热病毒 分离 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岩 仲飞 李秀锦 王幸兴 王璐 贾启恒 韩冬梅 李振 张峰 潘红丽
【目的】白介素-7是动物体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促进B细胞、T细胞的形成和发育,在协同其它细胞因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利用犬细小病毒VP2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分析了犬白介素-7(cIL-7)基因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犬脾淋巴细胞中扩增cIL-7基因,然后将cIL-7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中,分别构建成与Myc/His标签融合和非融合的cIL-7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cDNA-cIL7/MH和pcDNA-cIL7。由磷酸钙介导将pcDNA-cIL7/MH质粒转染HEK 293T细胞使其进行瞬时表达,以Western-blot...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凤艳 宗春苗 王卓聪 丁庆东 王全凯
为了构建犬瘟热病毒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水貂源犬瘟热病毒分离株的F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用BamHⅠ和KpnⅠ进行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亚克隆至pcD-NA3.1(+)中,获得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CDVF。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1-CDVF转染至BHK-21细胞中,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法检测pcDNA3.1-CDVF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CDVF构建成功,F基因可在BHK-21细胞中表达。
关键词:
水貂 犬瘟热病毒 F基因 真核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君玮 姜平 王志亮 张维 李林 赵永刚
为研究鼬科动物犬瘟热病毒(CDV)毒株的变异特性,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貉、狐、貂的5个CDV分离株(其中HD-m、LN-m为貂源,HTp-r、THD1-r为貉源,HB-f为狐源)和1个CDV国内弱毒疫苗株(vCh)的N基因和部分H基因进行了核苷酸测序,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5个分离株之间H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7.5%以上,而N基因为94.5%~99.8%。vCh与5个分离株的H基因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普遍较低(H基因:90.5%~91.8%;N基因:90.9%~93.5%),而与国外疫苗株vCon和vOnder的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达96.8%和97.2%。分离株之间H蛋白氨基酸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艺鹏 刘巧荣 孙明 乔雁超 乔明明 刘伯华 林德贵 陈西钊
【目的】对首次暴发的大熊猫源性犬瘟热病毒(panda derived-canine distemper virus,P-CDV)全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以了解大熊猫源CDV的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情况,进一步追踪感染源,为大熊猫犬瘟热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Gen Bank公布的C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17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感染犬瘟热病毒的大熊猫肺渗出液中分片段扩增CDV全基因序列,并克隆到p MD19-T载体中;经测序、拼接,获得第一个P-CDV全长c DNA序列;利用DNAman生物学分析软件分别对全基因组序列、H蛋白基因序列、F蛋白基因序列、P蛋白基因序列、M蛋白基因序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永科 杨玉艾 王养会 李普华 张彦明
用已构建好的表达猪瘟病毒石门株E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E0、表达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E2以及联合表达猪瘟病毒石门株E0-E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E0-E2,肌肉和皮下接种免疫商品猪2次(间隔20 d),同时设非重组腺病毒PAD-CMV、常规猪瘟疫苗和空白对照组。二免21 d后进行CSFV石门株强毒超致死量(1 000倍TCID50)攻击,研究表达猪瘟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腺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pAd-E0、pAd-E2和pAd-E0-E2免疫组猪的死亡率分别为50%,25%和25%,而常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组的死亡率为40%,pAd-CMV免疫组和空白对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蕾 代松宝 张丽琳 时培殿 王家顺 任婕 黄金海
为了探究PCV2抑制β干扰素(IFN-β)的分子机制,采用相对荧光定量的方法检测了PCV2感染PK-15细胞及PAM细胞后的白细胞介素、抗原提呈分子、模式识别受体、干扰素及其转录因子、DNA信号通路关键接头分子的转录表达,结果表明,PCV2感染引起β干扰素下调为主的天然免疫抑制。采用IFN-β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检测PCV2感染PK-15细胞后IFN-β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CV2感染不能激活IFN-β的转录,并且能够抑制Poly(d A∶d T)诱导的IFN-β转录,呈现PCV2接种剂量依赖性;为了探究PCV2编码的主要蛋白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构建了PCV2ORF1/ORF2/ORF3 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采用IFN-β-Luc、NF-кB-Luc、AP-1-Luc和IRF3-Luc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PCV2 ORF1、ORF2、ORF3对干扰素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PCV2感染抑制IFN-β的产生,但其编码的蛋白ORF1和ORF2在调控方面特性相反,ORF1能够通过NF-кB激活干扰素,ORF2则可以通过IRF3、NF-кB抑制干扰素,ORF3对干扰素通路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PCV2 ORF2可通过抑制干扰素产生影响机体先天性免疫反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俭伟 赵宏坤 杨少华 王长法 高运东 杨宏军 仲跻峰
制备了牛轮状病毒甲醛灭活疫苗,以小鼠和兔子为模型检测其免疫原性。将本室分离鉴定的牛轮状病毒野毒株(CHLY株)在恒河猴肾细胞系(MA-104)上增殖,制备病毒抗原液。当病毒的感染力达到106TC ID50/mL以上时,甲醛灭活,并分别制备油乳佐剂疫苗和铝胶佐剂疫苗,然后免疫试验动物,检测疫苗的免疫原性。小鼠免疫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免疫后所有免疫组均产生了高水平IgG抗体,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兔免疫试验中,免疫组母兔产下仔兔血清中含有高水平的牛轮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制备的牛轮状...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灭活疫苗 免疫原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索钰杰 林格 江南 李逸群 范玉顶 刘文枝 孟彦 薛明洋 曾令兵 周勇
为了探明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效力,采用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 BPL)灭活鲤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illoma cyprini,EPC)内增殖的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 GSIV),制备成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利用免疫剂量为1.0×10~6 TCID_(50)/mL的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健康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显示:一次单剂量注射、单剂量重复注射和超剂量注射后,大鲵的行为和摄食均正常,未见不良反应,证明了制备的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安全;用不同剂量的疫苗(0.1、0.2、0.3、0.4、0.5 mL/尾)免疫健康大鲵,在免疫后第28 d用GSIV进行攻毒,当免疫剂量为0.1 mL/尾时,相对免疫保护率为44.44%,其它4种免疫剂量的相对免疫保护率相似,均高于70%。大鲵在免疫后7 d已开始产生免疫应答,21 d血清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252.48±28.01。在免疫后两周内,MyD88基因、TLR9基因和MHCIIA基因均显著上调。免疫后150 d进行攻毒实验,大鲵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2.5%。二次免疫实验中,大鲵分别在第一次免疫7、14、21、28、56 d后进行第二次免疫。结果显示,第一次免疫21 d后进行二次免疫,其血清抗体效价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在最高水平,最高血清抗体效价为274.37±25.23,第二次免疫后的第150 d用GSIV进行攻毒,存活率为86.67%。研究结果表明,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最佳免疫方式为腹腔注射疫苗0.2 mL/尾后,21 d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剂量为0.2 mL/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果亮 余兴龙
将猪瘟病毒弱毒C株ST细胞苗以不同剂量(106 TCID50和105 TCID50)免疫28日龄仔猪,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抗体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抗原检测等方法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接种仔猪后无任何临床症状,无病毒血症,无排毒现象;不同剂量免疫组,在2免后10 d左右猪瘟特异性抗体阳转,抗体水平于2免后20 d左右达到峰值。以上结果表明,猪瘟弱毒疫苗毒株C株的ST细胞传代疫苗对仔猪安全有效。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株 ST细胞 免疫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爱珍 陆承平
利用犬瘟热病毒 (caninedistempervirus,CDV)弱毒标准株OP CDV感染敏感细胞系非洲绿猴肾细胞 (Vero) ,应用缺口末端标记法 (TdT 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 ,TUNEL)分析感染细胞的凋亡。结果在感染后 48h的Vero细胞中检出了凋亡阳性细胞 ,而对照细胞内未检测到凋亡细胞。感染后 2 4h的细胞尚未出现细胞病变 ,这一时期的细胞内也未检测到凋亡细胞。表明CDV能诱导细胞调亡 ,且凋亡细胞的检出时间与细胞病变的出现时间呈正向相关。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细胞凋亡 缺口末端标记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茂 郭万柱 徐志文 王小玉 李云云
为了构建和筛选良好的猪乙型脑炎和猪细小病毒的核酸疫苗,并提高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用重叠PCR法把PPV VP2和JEV E10连接,再将扩增的IFN-γ连入构建载体pcDNA.VEI使其共同表达。用脂质体将pcDNA.VEI介导入Ver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基因的体外表达。用pcDNA.VEI和不表达IFN-Κ的pcDNAZ.VE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立PBS、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和pcDNA3.1空白质粒免疫对照组。共免疫两次,间隔2周检测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通过鉴定核酸疫苗的构建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其转染的Vero细胞。该核酸疫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宪辉 曾令兵 周勇 范玉顶 陈倩 刘文枝 张雪萍 张琳琳
根据大鲵虹彩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MCP基因编码框1392 bp全长序列,将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命名为pc DNA-MCP。将pc DNA-MCP质粒转染大鲵肌肉细胞系(GS-M),间接荧光免疫染色结果显示,MCP蛋白可在GS-M细胞中表达,且转染后72 h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转染后48 h;收集转染后72 h的GS-M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可检测到MCP蛋白的特异性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