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6)
- 2023(15844)
- 2022(13842)
- 2021(12999)
- 2020(10849)
- 2019(24847)
- 2018(24760)
- 2017(47504)
- 2016(25883)
- 2015(28844)
- 2014(28577)
- 2013(27884)
- 2012(25220)
- 2011(22776)
- 2010(22809)
- 2009(21604)
- 2008(20851)
- 2007(18182)
- 2006(15997)
- 2005(14253)
- 学科
- 济(100984)
- 经济(100838)
- 管理(82071)
- 业(73785)
- 企(65022)
- 企业(65022)
- 方法(47960)
- 数学(40447)
- 数学方法(39829)
- 财(28095)
- 中国(25419)
- 农(25277)
- 业经(24160)
- 学(22933)
- 制(22045)
- 理论(20000)
- 地方(18078)
- 务(17776)
- 财务(17696)
- 贸(17680)
- 贸易(17665)
- 财务管理(17661)
- 和(17185)
- 易(17165)
- 技术(16871)
- 企业财务(16739)
- 农业(16502)
- 划(15871)
- 环境(15861)
- 银(15806)
- 机构
- 大学(366206)
- 学院(364422)
- 管理(145920)
- 济(142114)
- 经济(138966)
- 理学(126901)
- 理学院(125502)
- 管理学(123109)
- 管理学院(122444)
- 研究(116662)
- 中国(86140)
- 京(77000)
- 科学(72319)
- 财(68316)
- 所(57449)
- 财经(54508)
- 农(53927)
- 业大(52847)
- 江(52486)
- 中心(52485)
- 研究所(52225)
- 经(49451)
- 范(48271)
- 北京(48122)
- 师范(47852)
- 经济学(42966)
- 州(42682)
- 院(42529)
- 农业(42151)
- 财经大学(40723)
- 基金
- 项目(249762)
- 科学(197543)
- 研究(184337)
- 基金(181856)
- 家(157484)
- 国家(156199)
- 科学基金(135244)
- 社会(116277)
- 社会科(110161)
- 社会科学(110139)
- 省(97737)
- 基金项目(95841)
- 自然(87846)
- 自然科(85809)
- 自然科学(85795)
- 教育(85733)
- 自然科学基金(84212)
- 划(81863)
- 编号(75847)
- 资助(74918)
- 成果(61901)
- 重点(55709)
- 部(55041)
- 创(52382)
- 发(52010)
- 课题(51905)
- 创新(48698)
- 制(47977)
- 教育部(47869)
- 项目编号(47530)
- 期刊
- 济(155376)
- 经济(155376)
- 研究(106465)
- 中国(67800)
- 学报(56176)
- 管理(55126)
- 财(52877)
- 科学(51696)
- 农(48976)
- 教育(43438)
- 大学(42963)
- 学学(40335)
- 农业(33847)
- 技术(31660)
- 融(28744)
- 金融(28744)
- 财经(26722)
- 业经(25796)
- 经济研究(24728)
- 经(22837)
- 问题(19799)
- 图书(18980)
- 科技(17614)
- 理论(17608)
- 业(17432)
- 技术经济(17400)
- 版(16591)
- 现代(16394)
- 实践(16082)
- 践(16082)
共检索到524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敏 肖金岑 刘爽
来自员工自下而上涌现出的非正式领导力对组织的良性运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对什么类型的员工更容易涌现出领导力这一问题了解的并不深入。结合知识型员工和中国组织情境的特点,关注到代表工作能力的成就目标导向和代表人际关系能力的关系自我构建两种人格特质,并考察持有这两种特质的员工如何涌现出领导力,以及相应的类情境(团队人格特质构成)和纯情境(工作单位结构)如何干预该领导力涌现过程。对来自71个团队332名知识型员工的多时点上下级配对数据分析显示,团队成就目标导向构成和团队关系自我构建构能够增强相应特质与领导力涌现的关系;拥有成就目标导向和关系自我构建的知识型员工在有机式工作单位结构中更容易涌现出领导力。本研究从特质激活的角度丰富了领导力涌现的机制,为企业培养员工的领导力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陆玉梅 高鹏 高杰 刘素霞
采用博弈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团队协作效应下企业员工责任投入对知识型员工团队激励机制的影响,分析了团队规模、员工风险成本因子等影响因素与员工责任投入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并与无责任投入的情形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表明,企业员工责任投入与员工风险成本因子负相关,与初始协作效应和团队规模均正相关;企业投入员工责任能显著提升员工的两类努力以及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单位绩效奖励强度,但不会提高团队单位绩效强度;无论于企业还是员工,投入员工责任均有利于其经济价值的实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波 高日光
基于内隐领导理论与解释水平理论,探究领导动机通过工作绩效影响领导力涌现的内在逻辑与边界条件。研究发现:领导动机强的员工是否选择提升工作绩效(角色内绩效、创新绩效、组织公民行为)来实现领导之志,取决于其解释水平,高解释水平员工在领导动机驱动下会提升角色内绩效、创新绩效,从事组织公民行为,而低解释水平员工则不然;仅提升角色内绩效难以实现领导力涌现,而提升创新绩效和从事组织公民行为则有助于此。
关键词:
领导力涌现 领导动机 工作绩效 解释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微 唐伟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存在着激励方式滞后、激励手段匮乏等问题,引起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本上升、知识型员工跳槽频繁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所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知识型员工的潜力,成为了目前很多企业的重要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根据KANO模型数据分析员工满意度,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对策分为急需改进的因素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因素。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员工激励 国有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钢 李慧慧 刘建新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某企业内部的三个产品测试团队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团队领导力分布通过知识分享影响团队创造力的机制。研究发现:团队领导力分布有三种情形,其中较强的正式领导力和较强的非正式领导力共存更能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从而提升团队创造力;正式领导力与非正式领导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博弈,博弈结果受到正式领导者的知识专长、授权程度以及团队在不同任务时期对知识和专长的需求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燕 高中华 刘琪 丁佳琦
团队从失败中学习是企业员工反思的关键要素,也是提升团队绩效的重要途径。领导在促进团队从失败中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文献鲜少关注促使领导者采取不同行为的深层原因。本文基于内隐领导理论探究领导印象管理与团队从失败中学习之间的关系,考察团队绩效和团队效能的双调节作用,构建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通过对某保险服务业集团的134个电话销售团队的1423名在职员工进行两阶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领导印象管理正向影响团队从失败中学习;团队绩效和团队效能在领导印象管理与团队从失败中学习之间的关系中分别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团队效能中介了团队绩效对领导印象管理与团队从失败中学习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表现出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本文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领导印象管理和团队从失败中学习的边界条件,为解释领导印象管理的效果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建华 高英
本研究以中国本土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公平视角,对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假设模型,并基于现有较为成熟的研究量表展开了数据调研,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知识型员工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中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对工作倦怠有消极的影响作用,组织公平在工作投入和关系绩效间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间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并提出了在知识型员工占比较多的中国本土科技型企业管理层面中,组织对于创造公平的环境的重要性,管理者可以通过构建组织公平的多元沟通渠道,为知识型员工工作投入营造组织公平环境,以调节工作绩效和工作倦怠之间的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金金
建设性越轨行为是员工在亲社会动机驱动下所表现的角色外行为,现已成为组织管理学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差序式领导作为中国特有的领导风格之一,到底会促进还是抑制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的结论不一。文章基于我国文化情景,以16家企业的394名知识型员工作为调研样本,构建差序式领导对建设性越轨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鉴于员工动机和行为结果是由个体感知和组织环境刺激交互效应所导致,故引入个体层次的内生动机、内部人身份感知以及组织层次的团队动机氛围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实证结果表明,差序式领导对建设性越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内生动机对该影响途径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差序式领导与建设性越轨行为的关系均受到内部人身份感知、精熟动机氛围的正向调节效应,受到绩效动机氛围的负向调节效应,且各部分调节效应均被内生动机所中介。研究结论揭示了差序式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的影响机理,对指导组织管理者如何科学对待员工建设性越轨行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蒿坡 陈琇霖 龙立荣
传统关于领导力的研究往往认为领导者只能由单一的、正式任命的个体来担任,而随着组织结构转型的深化,企业开始更加依赖团队成员所提供的非正式领导力,从而使领导力涌现受到关注。领导力涌现是指在团队内部个体对其他成员所表现出的领导力的感知过程。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关于领导力涌现的文献,介绍了领导力涌现的概念与测量,明确了领导力涌现形成的理论基础与路径,厘清了领导力涌现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领导力涌现 非正式领导力 领导力提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蒿坡 陈琇霖 龙立荣
传统关于领导力的研究往往认为领导者只能由单一的、正式任命的个体来担任,而随着组织结构转型的深化,企业开始更加依赖团队成员所提供的非正式领导力,从而使领导力涌现受到关注。领导力涌现是指在团队内部个体对其他成员所表现出的领导力的感知过程。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关于领导力涌现的文献,介绍了领导力涌现的概念与测量,明确了领导力涌现形成的理论基础与路径,厘清了领导力涌现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领导力涌现 非正式领导力 领导力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彤梅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设计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以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为基础建立研究量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心理契约与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关系,为企业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向阳 李帆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承载着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力量。在现代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21世纪新型经济的重要命题。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经济契约外,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心理契约。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在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的指导下,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性;同时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心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佳宾 王宇航
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知识型员工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体,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知识型员工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如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成果衡量难、流动意愿大等。知识型员工这些特征的存在对企业的激励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现实中企业在对这些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时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和参与管理程度低、工作缺乏挑战与吸引力、知识参与分配的程度低、企业文化缺乏激励氛围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认识不足,缺乏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没有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现代转换等。本文基于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指出应构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真正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个性特征 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群 王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兴政 刘燕
知识型员工具有不同于传统员工的特性和需求,传统激励制度难以满足其需要。本文分析了知识性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基础、基本原则和构建方法,对组织构建知识性员工激励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激励机制 内在激励 外在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