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5)
2023(3972)
2022(3178)
2021(2917)
2020(2461)
2019(5490)
2018(5289)
2017(10412)
2016(5504)
2015(5912)
2014(5748)
2013(5758)
2012(5105)
2011(4741)
2010(4599)
2009(4248)
2008(4208)
2007(3791)
2006(3145)
2005(2939)
作者
(14354)
(11990)
(11900)
(11454)
(7720)
(5662)
(5358)
(4689)
(4646)
(4262)
(4178)
(4021)
(3934)
(3716)
(3715)
(3658)
(3615)
(3579)
(3424)
(3353)
(2943)
(2832)
(2757)
(2726)
(2717)
(2682)
(2575)
(2381)
(2330)
(2324)
学科
(23352)
经济(23323)
(16863)
管理(14700)
方法(13441)
数学(12605)
数学方法(12490)
(12018)
企业(12018)
(10723)
保险(10632)
中国(8517)
(6644)
(6619)
银行(6613)
(6264)
(5730)
金融(5730)
(5476)
(4662)
(4570)
贸易(4568)
(4490)
各种(4343)
(4278)
类型(4276)
财务(4276)
种类(4271)
各种类型(4267)
财务管理(4266)
机构
大学(77277)
学院(75044)
(35502)
经济(34932)
管理(30639)
理学(26463)
理学院(26214)
管理学(25739)
管理学院(25612)
研究(21351)
中国(20880)
(19373)
财经(15731)
(14682)
(14533)
经济学(12739)
财经大学(12244)
经济学院(11833)
中心(11267)
(10995)
科学(10908)
金融(10861)
(10610)
(9491)
北京(9291)
商学(9125)
商学院(9021)
(8666)
业大(8665)
(8584)
基金
项目(51161)
科学(42007)
基金(40338)
研究(37043)
(34280)
国家(34033)
科学基金(30530)
社会(26267)
社会科(25075)
社会科学(25070)
基金项目(20945)
自然(19536)
自然科(19208)
自然科学(19205)
自然科学基金(18891)
(18095)
教育(17831)
资助(17430)
(15975)
编号(13928)
(12442)
国家社会(11722)
教育部(11483)
重点(11049)
人文(10976)
成果(10612)
(10515)
大学(10509)
科研(10161)
(10055)
期刊
(31751)
经济(31751)
研究(25930)
中国(15645)
(14351)
金融(14351)
(14060)
管理(10452)
学报(9273)
科学(8838)
财经(7970)
大学(7778)
学学(7551)
教育(6922)
(6888)
(6726)
经济研究(6145)
技术(5440)
理论(4971)
统计(4587)
实践(4510)
(4510)
农业(4362)
保险(4288)
(4288)
(4123)
业经(4119)
问题(4046)
技术经济(3828)
(3806)
共检索到111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鑫  
本文是一项实证研究,分析中国证券市场中股票特质波动性(Idiosyn-cratic Volatility)的风险溢价问题。我们发现较高波动性的投资组合在下一期收益率反而较低,为了解释这个看起来反常的现象,我们引入投资人逐步了解、发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学习过程。类似Lucas(1978)的一般均衡定价公式说明,不完全信息和学习过程会导致股票价格出现均值回归的现象(Mean Reversion),并且盈利能力不确定性越高的公司,股价向均值回归的趋势越明显,由此导致下一期收益率的反转。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鑫育  周海林  李心丹  
波动率风险溢价包含了关于投资者风险厌恶的重要信息,它的估计是金融计量学文献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基于香港权证市场数据和GARCH扩散随机波动率(SV)模型,对香港证券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溢价进行了估计研究。采用香港恒生指数和指数权证数据,通过建立基于有效重要性抽样的极大似然(EIS-ML)方法联合估计了GARCH扩散模型的客观与风险中性测度,进而得到了香港证券市场的波动率风险溢价。研究结果发现,在香港证券市场上,市场投资者对波动率风险进行了定价,即存在波动率风险溢价,且波动率风险溢价在绝大多数情形下为正,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华平  叶建华  
实证研究发现,股票特质性波动率在国内外股票市场中存在显著的负向溢价,这被称之为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探究其成因是当前财务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构建资产组合及回归分析法,发现投资者极端收益率偏好对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的解释力较弱,但基于中国A股市场构建的有限套利指标对该资产定价异象存在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丰富了特质性波动率负向溢价存在性及成因研究,对于优化中国股票市场规制也具有重要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静武  王聪  
本文在投资者异质性条件下建立了市场情绪与情绪溢价的理论模型,利用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换手率、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数量、月度新股首次发行收益和基金现金持有比例构建一个衡量市场情绪的综合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市场情绪产生溢价并使深沪两市的收益产生波动;中国股市不仅有情绪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的逆转性,而且存在短期收益惯性和长期收益反转效应;市场情绪是导致中国股市非理性大起大落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张春强  何捷  
宏观经济波动性会通过影响实体经济和投资者风险态度进而影响债券风险溢价。本文以2006~2012年768只短期融资券为样本,检验了宏观经济波动性对债券风险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金融市场,货币政策波动性越大,企业风险对短期融资券利差的正面影响也越大;而信贷规模波动性却能削弱风险与短期融资券利差的相关性;(2)产品市场上,较高的市场乐观程度也会弱化企业风险对短期融资券利差的影响;(3)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较低组。这些结论有助于丰富企业风险、宏观经济环境与债券利差类文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鹏  
资产收益的风险溢价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深入考察现有的两种收益与波动关系模型(GARCH-M和SV-M)差异的基础上,以新兴股票市场中的上证综指和成熟股票市场中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例,运用更具理论优势的SV-M模型,实证考察了两种类型市场中风险溢价与波动率之间关系的不同状况。研究结果显示,上证综指的波动率对其风险溢价有负向影响,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波动率对其风险溢价有正向影响;但无论影响方向正负,波动率对风险溢价的影响都是非常微弱的。论文结合两种市场中的不同波动状况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晓辉  叶建华  
实证研究发现,股价特质性波动率能负向预测股票收益率,这与经典财务学假设相悖,被称为特质性波动率溢价之谜。本文立足我国A股市场个体投资者众多、博彩偏好明显及短期套利受限背景,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投资者博彩偏好对该资产定价异象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特质性波动率溢价存在于A股市场,同投资者博彩偏好密切相关的公司信息透明度及投资者风险感知对该资产定价异象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且在投资者风险感知程度较高时期,公司信息透明度对该资产定价异象的缓解作用减弱。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剑波  朱成锦  
作为对传统期权定价模型的改良,本文将不同的波动率模型导入Black Schole(1973)模型以及Hull & White(1987)模型,研究了在低波动率溢价条件下各种波动率模型与定价模型结合而形成的新定价模型对中资股背景的备兑权证定价的能力。根据样本所计算的结果显示,Hull&White模型与GARCH等波动率模型的结合能够较为精准地对备兑权证进行定价。此外,面对我国证券市场可能迎来的备兑权证即将发行的格局,本文还提出了加强发行商资格审批、发行后风险控制监管相对灵活等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少育  张滕  尚玉皇  周宇  
与国外发达市场相比,我国A股主板市场的市场摩擦因素对市场微观结构和资产定价的影响更大。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过程中,进一步分析市场摩擦如何作用于特质风险定价效应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采用多维市场摩擦指标来代理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买卖限制、卖空限制、风险对冲和外部冲击,检验中国股市特质风险和预期收益率的关系,并判断出市场摩擦因素间的差异性影响机制。回归发现,市场摩擦和特质风险因子(特质波动率和特质偏度)都具有定价效应。各维度市场摩擦因素降低了股票流动性,进而增强了特质波动率的负向定价效应,部分解释了"特质波动率之谜",但市场摩擦对特质偏度因子溢价的影响较为微弱。同时,基于特质波动率和特质偏度因子的投资策略能够产生超越CAPM、三因子和五因子模型的绝对收益,并印证了市场摩擦对特质风险因子绝对收益的影响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苏生  胡明柱  李梓龙  
本文采用上证50 ETF及其期权交易数据,运用SVCJ模型、MCMC及傅里叶变换等方法,从P测度及Q测度中提取波动率风险溢价,并分析了其时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SVCJ模型相较于SV模型及SVJ模型具有更好的市场拟合优度;傅里叶变换法能提高波动率风险溢价的估计效率;波动率风险溢价具有时变特征,在市场急剧动荡时期,波动率风险溢价基本为负,投资者厌恶波动风险,购买期权对冲波动风险的意愿较高;在市场非急剧动荡时期,波动率风险溢价基本为正,投资者偏好波动风险,购买期权对冲波动风险的意愿较低;市场收益率、波动率、换手率及投资者情绪对波动率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翠  
本文以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VAR-MGARCH-BEKK模型对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关注房价波动及具体的关注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均值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与房价波动之间、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货币政策应关注房价波动;从波动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看,经济增长与房价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房价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货币政策不应对房价波动进行直接干预,而应采取间接关注的手段来对房价波动做出反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悦  戴士伟  陈锟  
近年来,房价过度波动已成为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爆发源,给经济金融安全运行带来了一系列负效应。笔者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视角和方法存在的不足,将测度系统性风险的主流方法——Co VaR模型进行拓展,通过构建GaRCH-Copula-Co 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房价过度波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通过研究发现:房价过度波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明显,但对不同经济层面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效应最为显著;经济环境变化对房价过度波动影响显著,其中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的变化是引起房价过度波动的原动力,对房价过度波动起决定性作用。为此,在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中应尽量保持政策的连...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喜和  王洁远  
选择2014~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完成的288起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高溢价并购带来的高商誉是否提升了公司的经济协同效应以及对个股股票收益率、行业股票收益率和创业板指数波动的传导效应,结果显示,高溢价并购对上市公司并未产生积极的经济协同效应;并购溢价率越高,经济协同效应越弱,引发商誉减值的可能性越大,产生的负面效应越强;并购溢价率越高,个股股票收益波动率越大,对所处行业股票收益率波动的传染效应越强;高溢价并购的公告越集中,对创业板指数波动的冲击力度也越大。因此,建立高溢价并购的事后追责制度,严惩上市公司并购的利益输送行为十分必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蒲江  郭彦峰  
隐含波动率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使用二次幂变差方法,首次就我国股市的隐含波动率指数及其方差溢价对股市收益和宏观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隐含波动率的增加会加剧市场波动风险;方差的连续部分和跳跃部分对未来的实现方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周收益,方差溢价和波动率指数对月度收益的预测能力更强;隐含波动率指数和方差溢价目前无法对我国宏观经济活动起到预测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偏好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刚  范为  
文章研究了中国权证市场上认购权证的负溢价现象及隐含波动率。结果表明,负溢价现象的相对偏误程度与价值状况、到期时间正相关,与标的股票波动率负相关;当出现负溢价现象时,在特定情况下,套利交易可以进行;价格正常数据(未出现负溢价现象数据)的隐含波动率研究显示,中国权证市场的波动率微笑存在,且隐含波动率期限结构具有均值回复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