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46)
2023(4971)
2022(4159)
2021(4002)
2020(3406)
2019(7441)
2018(7719)
2017(13987)
2016(8191)
2015(9552)
2014(9826)
2013(9261)
2012(9018)
2011(8124)
2010(8449)
2009(8081)
2008(8148)
2007(7715)
2006(6865)
2005(6273)
作者
(25751)
(21424)
(21415)
(20446)
(13724)
(10368)
(9831)
(8486)
(8270)
(7923)
(7458)
(7267)
(7084)
(7073)
(7045)
(6560)
(6408)
(6392)
(6306)
(6207)
(5708)
(5436)
(5291)
(5008)
(5001)
(4946)
(4745)
(4701)
(4694)
(4613)
学科
(27786)
经济(27725)
管理(24914)
(19469)
(16717)
企业(16717)
方法(10106)
(9688)
(9636)
(9428)
(9389)
中国(8729)
数学(7799)
(7730)
数学方法(7607)
理论(7206)
业经(6490)
(6226)
银行(6200)
(5932)
(5591)
农业(5543)
教育(5494)
(5476)
金融(5469)
地方(5361)
体制(5118)
(5035)
财务(5004)
(4994)
机构
大学(118767)
学院(118010)
研究(43035)
管理(40732)
(40404)
经济(39136)
中国(33406)
理学(33402)
理学院(32961)
管理学(32148)
管理学院(31922)
科学(28105)
(27189)
(25588)
(23440)
(22176)
研究所(20972)
(20744)
农业(20003)
业大(19754)
中心(19717)
北京(17331)
(16630)
师范(16376)
(16251)
(16167)
财经(16159)
(15865)
技术(14995)
(14500)
基金
项目(73294)
科学(54969)
研究(53206)
基金(50199)
(45057)
国家(44601)
科学基金(36050)
社会(31145)
(29233)
社会科(29168)
社会科学(29156)
基金项目(25540)
(24632)
教育(24593)
自然(23189)
编号(23144)
自然科(22556)
自然科学(22542)
自然科学基金(22114)
资助(21288)
成果(21048)
课题(16497)
重点(16447)
(15488)
(14981)
项目编号(14033)
(13964)
计划(13800)
(13741)
科研(13671)
期刊
(53975)
经济(53975)
研究(36120)
中国(30414)
学报(24662)
(24530)
科学(19907)
(19353)
大学(18056)
教育(18031)
学学(16938)
管理(16072)
农业(15845)
(11781)
金融(11781)
技术(10901)
图书(9672)
业经(9108)
财经(8840)
(8093)
(7654)
(7612)
书馆(7412)
图书馆(7412)
经济研究(7303)
问题(7089)
业大(6865)
(5958)
论坛(5958)
农业大学(5677)
共检索到195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颖  
特许经营等PPP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推广。以财政部和发改委为代表的国家相关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政策文件,希望迅速推动PPP实践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多元利益诉求的矛盾逐步显现。学术界更多关注到了私人部门的利益保护和政府部门的监管权力改革,对于PPP核心目的之一——公共利益的维护却鲜有论及。综观国内外特许经营实践,多有公共利益被侵犯的案例值得深入省思。因此,有必要从政策立法、机构设置、合同条款三个层次对我国特许经营中公共利益保护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颖  
特许经营等PPP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推广。以财政部和发改委为代表的国家相关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政策文件,希望迅速推动PPP实践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多元利益诉求的矛盾逐步显现。学术界更多关注到了私人部门的利益保护和政府部门的监管权力改革,对于PPP核心目的之一——公共利益的维护却鲜有论及。综观国内外特许经营实践,多有公共利益被侵犯的案例值得深入省思。因此,有必要从政策立法、机构设置、合同条款三个层次对我国特许经营中公共利益保护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丽  谢斯儒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由于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操作难度大,一直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从总体上看,"公用事业如何民营化"是理论研究的焦点,也是改革能否推进的关键。从世界各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历程来看,不论是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政府垄断经营,还是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政府与市场联合经营,亦或强调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对政府监管能力的重视,如何实现"公共利益"的维护才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难点所在。本文认为,要在创新的监管理念指导下,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建设;要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翟中玉  周迈  李新建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日益蓬勃,伴随而来的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反倾销措施,将部分不正当竞争扼杀在了摇篮中,但是,反倾销措施无限度的使用,使其脱离了初衷,作为纠偏作用存在的公共利益原则,由于实体概念不清晰,程序权利义务模糊,相关政策缺乏等原因,存在很多问题。为缓和反倾销措施的滥用,需要以新的立法理念为指导,突出公共利益原则在反倾销法中的地位,建立健全合理的实体和程序规则,以此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全球化中各方利益的实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春成  
宏观来看,PPP模式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具备两大功能:其一是交易,基本目标在于公共项目的资金融通与结构安排;其二是管理,基本目标在于公共项目的效率提升与福利增进。PPP模式实现上述两大功能的基础,是其内在的法律关系架构,外在表现为一系列法律文本体系,尤其是其中一些重要合同及关键性条款居于枢纽地位。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光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简称Bit)是两个国家为了鼓励、促进和保护相互之间的投资而签署的法律协定。在当前不存在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综合性多边投资条约的情况下,Bit成为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法手段。截止2013年底,各国之间缔结的Bit已达2,902个。中、美两国目前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军  
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共利益概念,并对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共利益状况进行了分析。公共利益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法理基础,在我国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着公共利益的泛化与缺位现象,并且缺乏法律救济的途径。在建筑遗产实践中需要界定公共利益的边界,遵循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以免造成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侵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凤真  
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惟一正当理由。公共利益虽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对其内涵的认识仍然可以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国外关于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界定主要存在三种立法模式,我国对公共利益的界定应采用列举兼概括模式,在个案中对公共利益的认定则应兼顾效率与公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于宁  
反倾销措施是一种被WTO多边法律体系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其宗旨是促进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它体现了市场开放与适度保护的统一。由于反倾销措施是以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的,所以,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和决策的基础。通过回顾现代城市规划诞生之前西方哲学思想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公共利益内涵的演变,指出公共利益从单一、同质的公共利益向越来越多元、综合的公共利益演变的逻辑,并发现公共利益内涵的重构与规划理论的重构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从而为分析我国新时代下公共利益的内涵提供支持,以此作为讨论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逻辑的起点和基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庆华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方在倾销造成国内产业实质损害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在保护国内产业的同时 ,会损害进口国下游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反倾销程序中引入公共利益评价 ,能够避免反倾销成为片面保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手段 ,而使其服从于公共利益的需要。WTO和欧盟、加拿大等成员方的反倾销立法对公共利益问题作了不同规定 ,主要体现在公共利益条款和减幅征税条款中。我国现行反倾销条例未就公共利益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应予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鹏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光  
晚近以来,随着东道国有关公共利益保护措施引发的国际投资争端的大量增加以及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漠视公共利益现象的频发,凸显了现行双边投资协定(简称BIT)对公共利益保护之不足及在其中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此,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近年来不断警示各国重视BIT中的公共利益保护问题,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其最新的BIT范本中也开始规定有关公共利益保护条款。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资本输入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的BIT签订国,在今后的中外BIT中应重视公共利益保护问题,规定适当、有效的公共利益保护条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睿  
集体土地征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作为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公共利益,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确定其内涵。实体标准是从内容上判定某一利益是否为公共利益的标准,包括公共产品标准、交易成本标准、公共选择标准。程序标准指的是确认公共利益所必须经过的程序,包括全民公投确认公共利益、代议机构依立法程序确认公共利益以及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确定公共利益。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也应当在正视公共利益概念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强化征收的公共利益目的,加强公共利益确认程序中的协商机制建设,完善补偿机制,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怆然  
语焉不详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这个随西方经济学而来的词汇,伴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不但频繁出现在学者论文、媒体报道乃至文学作品中,甚至成为制度、法律设计的核心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