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4)
2023(6491)
2022(5163)
2021(4793)
2020(4113)
2019(9205)
2018(8694)
2017(16952)
2016(8859)
2015(9979)
2014(9693)
2013(9649)
2012(8666)
2011(7622)
2010(8142)
2009(8467)
2008(7974)
2007(7334)
2006(6670)
2005(6450)
作者
(23360)
(19031)
(18674)
(18232)
(12318)
(8889)
(8777)
(7282)
(7191)
(7031)
(6500)
(6466)
(6196)
(5982)
(5948)
(5898)
(5741)
(5557)
(5434)
(5264)
(4761)
(4555)
(4511)
(4367)
(4347)
(4273)
(4262)
(4258)
(3873)
(3671)
学科
管理(40375)
(37035)
(35909)
企业(35909)
(32464)
经济(32430)
(25990)
金融(25990)
(23950)
银行(23950)
(23092)
(18761)
(15878)
财务(15846)
财务管理(15825)
中国(15417)
企业财务(15289)
方法(14791)
(13519)
数学(12241)
数学方法(12189)
中国金融(11054)
业经(9189)
(8257)
体制(7445)
理论(7143)
地方(6649)
(6593)
(6289)
(6197)
机构
学院(119595)
大学(118785)
(50400)
管理(49920)
经济(49125)
理学(40347)
理学院(40003)
管理学(39651)
管理学院(39390)
中国(38194)
研究(33470)
(31166)
(24508)
财经(23374)
(21197)
(20194)
银行(19514)
(19399)
中心(19349)
金融(19032)
(18833)
(18323)
财经大学(17761)
人民(16487)
(16316)
科学(16132)
经济学(16123)
北京(15910)
(15642)
商学(14916)
基金
项目(68752)
科学(54646)
研究(53196)
基金(51061)
(42237)
国家(41828)
科学基金(37554)
社会(34874)
社会科(33270)
社会科学(33259)
基金项目(26604)
(26138)
教育(24148)
自然(23088)
自然科(22568)
自然科学(22565)
自然科学基金(22224)
编号(21822)
资助(21502)
(21271)
成果(18322)
(15520)
(15090)
重点(14943)
(14894)
项目编号(14646)
国家社会(14486)
(14437)
课题(14344)
人文(14326)
期刊
(58999)
经济(58999)
研究(38791)
(34362)
金融(34362)
(30152)
中国(26251)
管理(22915)
财经(13104)
学报(13061)
科学(13023)
(11219)
(11081)
大学(11068)
学学(10458)
财会(9932)
教育(9793)
技术(9611)
经济研究(9019)
会计(8950)
业经(8520)
理论(7409)
通讯(6740)
会通(6716)
问题(6687)
实践(6583)
(6583)
现代(6160)
农业(5974)
技术经济(5728)
共检索到20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薇薇  刘广伟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控制金融机构杠杆率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本文从特许权价值、金融保释与应急可转债的角度阐述了金融机构提高股权融资比例的必要性,并提出通过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来抑制金融机构放大杠杆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薇  
在当前日益动荡的全球资本流动格局下,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监管逐步成为国际共识。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这一举措,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的跨境融资水平,控制杠杆和货币错配风险,可以从宏观和逆周期的视角防范跨境收支失衡和外债风险累积。本刊特别策划专题,对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内容、具体实践及其对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洁超  范从来  杨冬莞  
本文将资金供给方银行和资金需求方企业共同置于一个具有金融内生性的DSGE模型,通过分别引入动态拨备和动产抵押,同时从信贷资金供求两端入手,寻求缓解信贷顺周期性的解决方法。金融冲击下的模拟结果显示:(1)适度提高动产抵押在企业抵押贷款中的比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经济下行期信贷过度紧缩造成的经济波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相比传统的后顾性拨备,具有前瞻性和逆周期特征的动态拨备可以更好的熨平经济波动;(3)动态拨备力度从高和动产抵押力度适中的政策搭配导致福利损失最小化,而动态拨备和动产抵押力度双高的政策搭配会使福利损失最大化。本文建议:为缓解经济下行引发的信贷过度紧缩问题,可加快构建和完善动态拨备政策,同时应科学把握动产抵押的实施力度以进一步增强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洁超  范从来  杨冬莞  
本文将资金供给方银行和资金需求方企业共同置于一个具有金融内生性的DSGE模型,通过分别引入动态拨备和动产抵押,同时从信贷资金供求两端入手,寻求缓解信贷顺周期性的解决方法。金融冲击下的模拟结果显示:(1)适度提高动产抵押在企业抵押贷款中的比重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经济下行期信贷过度紧缩造成的经济波动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相比传统的后顾性拨备,具有前瞻性和逆周期特征的动态拨备可以更好的熨平经济波动;(3)动态拨备力度从高和动产抵押力度适中的政策搭配导致福利损失最小化,而动态拨备和动产抵押力度双高的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振涛  
资管新规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近年来,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凭借其各自独有的资金或交易优势,争相推出各种资产管理产品,拓展其资产管理业务版图。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超过100万亿元,且这些具体的金融产品存在相互嵌套等复杂关联的结构化设计,对我国现有以"一行三会"为主导的分业监管体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成为诱发系统性风险的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斌  王雷  
选取2007-2011年沪深两市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宏观调控对不同股权性质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渠道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以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地抑制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但国有性质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受到的影响较小。还发现,宏观调控显著地减少了房地产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次数,却显著增加了信托融资的次数;相对于私营房地产上市公司,国有房地产上市公司直接融资受到的影响较小,而且较少地利用信托融资。且研究显示,相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中央控制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受此轮宏观调控的影响更小。本研究有利于从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视角加深理解此轮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及我国的融资歧视现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毅平  张昊  
从宏观经济波动和股权结构两个视角来分析判断企业的融资偏好,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内外部融资选择中基本上遵循了权衡理论的判断,而在外部融资中大体上依据了最优融资顺序理论的推断,同时研究还发现,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效应。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世荣  马昱新  宋娴  
本文以政策跟踪审计理论研究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开展跟踪审计,是政策跟踪审计理论在外汇管理内部审计实践中的重要应用,旨在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贤君  郁俊莉  
通过数理模型推导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跨境资本流动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理论框架。同时基于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效应,进而揭示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实施使得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间风险溢出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中间路径作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实施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减少了银行间风险溢出效应,进而抑制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曹春玉  
基于疫情下全球货币宽松后回归正常化的背景,以及中国稳健的经济基本面吸引跨境资本持续流入的事实,本文建立了包含居民家庭、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等代表性实体部门和金融中介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引入了金融中介的跨境融资,以及实体部门使用土地及房地产进行的抵押借款及发债融资行为,分析了跨境融资流入对实体杠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境融资流入通过推动地价及房价上涨,提高了实体部门的抵押借贷或发债融资能力,推升了宏观杠杆,并造成了冲击结束后的被动去杠杆进程,而居民基于借贷约束的资产配置变动进一步推动股市上涨。在对金融中介实施逆周期资本充足率调节的基础上,使用基于抵押融资约束的贷款价值比规则,以及基于流动性调节的本币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逆周期调节的前瞻性宏观审慎政策组合,搭配跨境融资规模的宏观审慎调节,可以缓解金融中介跨境融资流入造成的汇率升值及实体杠杆波动,约束实体部门的过度借贷行为,增强货币政策主动性,助力金融稳定和产出增长。其中,逆周期资本充足率和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动态调节政策组合能够起到较好的福利改善效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楠  伏霖  徐思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直接融资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对于正确引导银行业的发展,继续维持银行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测度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PR模型,实证研究了2005-2014年我国的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变化趋势,发现这期间银行特许权价值呈倒U型变动趋势。在进一步控制了市场集中度等变量的情况下,实证发现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对银行业特许权价值存在显著地积极影响,即近年来直接融资的市场发展,不仅没有带来银行特许权价值的下降,而是通过扩大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强资金利用效率,提高了银行业的利润和经营稳健性,提升了银行特许权价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楠  伏霖  徐思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直接融资对银行特许权价值的影响,对于正确引导银行业的发展,继续维持银行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测度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PR模型,实证研究了2005-2014年我国的银行业特许权价值的变化趋势,发现这期间银行特许权价值呈倒U型变动趋势。在进一步控制了市场集中度等变量的情况下,实证发现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对银行业特许权价值存在显著地积极影响,即近年来直接融资的市场发展,不仅没有带来银行特许权价值的下降,而是通过扩大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强资金利用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涛  
随着宏观审慎政策在全球范围的频繁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2000年至2016年宏观审慎政策数据和33个新兴经济体1771家企业银团贷款数据,实证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对新兴经济体企业融资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对新兴经济体企业融资具有显著溢出效应。随着牵头行所在经济体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新兴经济体企业银团贷款利率将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兴经济体无法通过资本账户开放、放宽货币政策和法律环境建设降低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但可实施宏观审慎政策降低其他经济体宏观审慎政策的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艳玲  
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政策目标并不完全兼容,在外汇政策制定上应弹性把握两者差异性,在监管机制上相互配合,在风险控制手段上相互渗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组织、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等部门都相继开展了宏观审慎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也逐步确立。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鹏辉  
宏观审慎政策必须坚持公开透明,抓住核心约束,强化动态调整和监测预警,才能在地方上真正落地生根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使之更全面、更有效地发挥逆周期调节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人民银行于2016年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从资本和杠杆、资产负债、流动性、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