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0)
2023(11881)
2022(9749)
2021(9017)
2020(7002)
2019(15740)
2018(15412)
2017(28035)
2016(15572)
2015(17699)
2014(17667)
2013(16863)
2012(15811)
2011(14275)
2010(14671)
2009(13315)
2008(12888)
2007(11932)
2006(10918)
2005(10087)
作者
(43165)
(35660)
(35611)
(33845)
(22654)
(17057)
(16126)
(13669)
(13627)
(13155)
(12166)
(11994)
(11399)
(11299)
(11156)
(11091)
(10531)
(10497)
(10387)
(10321)
(9133)
(8941)
(8753)
(8340)
(8244)
(8198)
(8111)
(7990)
(7410)
(7119)
学科
(61357)
经济(61285)
管理(39842)
(35965)
(26814)
企业(26814)
中国(24833)
地方(22067)
(22018)
业经(17334)
农业(14927)
方法(14325)
(13379)
(13177)
(12531)
(12495)
银行(12486)
(12147)
理论(11950)
(11945)
金融(11943)
(11599)
(11377)
贸易(11360)
地方经济(11319)
数学(11043)
教育(10955)
环境(10887)
(10884)
数学方法(10794)
机构
学院(213257)
大学(199971)
(79600)
经济(77468)
研究(76351)
管理(70889)
中国(59663)
理学(57626)
理学院(56879)
管理学(55694)
管理学院(55315)
科学(45751)
(45041)
(39607)
(39032)
(36960)
中心(35182)
研究所(34340)
(34171)
(32704)
师范(32419)
技术(31130)
(30631)
北京(29487)
职业(28900)
财经(28837)
(28195)
业大(27810)
(26315)
农业(25864)
基金
项目(128399)
研究(104996)
科学(99858)
基金(84622)
(72006)
国家(71194)
社会(62446)
科学基金(60106)
社会科(58715)
社会科学(58704)
(56143)
教育(50577)
编号(47764)
(45369)
基金项目(43468)
成果(40011)
课题(36332)
(34733)
自然(34468)
资助(33618)
自然科(33559)
自然科学(33554)
自然科学基金(32850)
(31695)
重点(30193)
发展(28439)
(27921)
项目编号(27456)
(27383)
(27026)
期刊
(108790)
经济(108790)
研究(70013)
中国(57431)
教育(43006)
(35104)
(29964)
管理(28889)
学报(27918)
科学(26681)
(24934)
金融(24934)
农业(24087)
技术(23921)
大学(21729)
业经(21210)
学学(19684)
职业(16942)
经济研究(16649)
问题(13737)
财经(13703)
图书(13368)
(13151)
论坛(13151)
(11990)
(11719)
技术教育(10824)
职业技术(10824)
职业技术教育(10824)
(10690)
共检索到357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婷  柏文涌  
高职院校已进入以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主导的内涵发展阶段。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深化与拓展,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是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办学定位精准化不足、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和创新、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双重不足、社会服务能力薄弱、治理结构封闭等多方面问题。由此,高职院校需要以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为引领,科学定位办学理念和目标,推动高水平专业建设,打造"专兼"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子林   张慧敏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职业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国际化“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在伴随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应明晰国际化“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瓶颈,并从树立国际化共建共享理念、搭建团队建设发展的国际平台、加强团队的国际专业能力建设、完善培养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加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善江  
目前高职师资队伍不适应产业发展成为最大挑战。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师资建设先进经验,探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内涵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大策略为: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导向机制;高职院校中观层面的管理激励机制;教师个人微观层面的以反思性实践教学为特征的自我更新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音宇  
内涵建设和特色办学是高职院校新一轮发展的主题。校园文化是体现高职院校内涵和价值的重要维度。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厘清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特质,分析其建设现状,从价值观念、建设重心、建设心态、思维方式、服务功能等方面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化转型,为内涵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舒  
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涵不断深化。为应对新时期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强内涵、上水平、创特色三个维度加强和改进专业建设,正确处理好学科与专业、专业与产业、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办学模式改革,以高水平专业建设全面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一系列战略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层次和高等教育重要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改革、抓创新、抓质量,通过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进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艳  
人工智能技术掀起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浪潮,加速社会行业和职业的演变,推动高职业院校转型升级。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以特色专业发展为导向,通过动态优化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入,形成具有人工智能时代特征的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和教育生态,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服务贡献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厚望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参与办学机制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产业发展等问题。文章结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联合体;优化专业结构,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推行实践教学星级评价,培养职业技能与素养高度融合的人才等路径,以促进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生艳  段美珍  
[目的/意义]"智慧社会"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新目标之一,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图书馆作为新一代的图书馆形态有利于促进智慧社会的建设。[方法/过程]立足智慧社会的发展背景,从内涵、服务与建设路径3个方面对智慧图书馆进行探讨。[结果/结论]首先,提出"四四一一三三"的智慧图书馆内涵结构体系、智慧图书馆服务理念模型以及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概念模型;其次,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原理和原则进行梳理;最后,从新技术应用、资源建设和服务拓展及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群  
加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加快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在借鉴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具体而言,应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创设高端产教融合平台;以专业发展为引领,构建特色高水平院校和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的联动机制;以内涵发展为依托,推动优质资源扩容升级;以师资建设为保障,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斌  李忠云  
特色发展既是基于行业高水平大学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理性选择,也是因应高等教育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求。特色发展战略实施有赖于妥善处理利益平衡和学科平衡问题,正确选择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并保持其动态发展,而学校主体尤其是决策层对于特色发展的认识和态度,不仅集中体现其大学发展观和价值观,也直接决定该战略能否成功得以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基于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战略要求,建设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文章探析高职院校实习基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依托企业建设高质量实习基地的对策,即树立长远观念、确保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稳定性,培养双赢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有效性,加强实习管理,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兰  李玮炜  王志明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适应性背景下分析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内涵建设现状,存在较难适应区域产业的统筹布局、较难匹配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现有治理模式制约专业群的弹性发展、较难打破校级壁垒共建高水平专业群等困境。据此提出专业群内涵建设过程中应对接产业从"虚化"走向"实地"、治理模式从"管治"走向"共治"、制度规范从"刚性"走向"柔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边界从"校内"走向"区域"的对策建议,促进高水平专业群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和技术积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时艳  符家庆  沈小燕  沈竹雅  
公共体育教育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特高高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共体育教育为一流人才提供身体素质保证,为"特高高职"建设实现社会赋能提供有效途径,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提供有力抓手。为适应"特高高职"建设需要,公共体育教育必须强化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突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营造院校体育文化氛围、建立体现专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提高公共体育教师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居礼  龚小涛  贺建锋  吴昊  
本文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高职战线创新发展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角度,阐述了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宏、中、微"三位一体的内涵体系,从世界性、发展性及特色性等方面论述了建设的内涵要求,从专业建设载体、人才培养质量核心、产教融合主线等方面介绍了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工作,从融合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等4方面提出创建高水平院校建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