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0)
- 2023(10841)
- 2022(8456)
- 2021(7762)
- 2020(6589)
- 2019(14541)
- 2018(14925)
- 2017(29547)
- 2016(16026)
- 2015(18126)
- 2014(18325)
- 2013(18262)
- 2012(16597)
- 2011(14717)
- 2010(15234)
- 2009(14850)
- 2008(15115)
- 2007(14024)
- 2006(12901)
- 2005(11974)
- 学科
- 业(82785)
- 济(74646)
- 经济(74543)
- 企(65357)
- 企业(65357)
- 管理(57408)
- 农(45626)
- 农业(30156)
- 业经(29308)
- 方法(28503)
- 财(24186)
- 中国(23409)
- 数学(20914)
- 数学方法(20838)
- 制(19087)
- 务(17053)
- 财务(17034)
- 财务管理(17013)
- 技术(16274)
- 企业财务(16053)
- 策(15623)
- 体(14700)
- 贸(13619)
- 贸易(13611)
- 地方(13335)
- 易(13274)
- 和(12950)
- 划(12917)
- 银(12299)
- 理论(12291)
- 机构
- 学院(242748)
- 大学(234310)
- 济(109516)
- 经济(107573)
- 管理(98335)
- 理学(83736)
- 理学院(83056)
- 管理学(82179)
- 管理学院(81748)
- 研究(75196)
- 中国(63402)
- 财(52238)
- 农(50637)
- 京(48303)
- 科学(40765)
- 财经(40694)
- 江(38792)
- 农业(38174)
- 所(37166)
- 经(36701)
- 业大(36054)
- 中心(35212)
- 研究所(32715)
- 经济学(32695)
- 州(30426)
- 北京(30281)
- 经济学院(29692)
- 经济管理(29379)
- 财经大学(29282)
- 范(28241)
- 基金
- 项目(146094)
- 科学(116916)
- 研究(114711)
- 基金(106171)
- 家(89147)
- 国家(88146)
- 科学基金(77259)
- 社会(76329)
- 社会科(71955)
- 社会科学(71936)
- 省(58884)
- 基金项目(56471)
- 教育(50660)
- 编号(48840)
- 划(46546)
- 自然(45497)
- 自然科(44431)
- 自然科学(44421)
- 自然科学基金(43679)
- 资助(41272)
- 成果(38926)
- 业(35280)
- 发(33727)
- 部(33421)
- 创(33120)
- 课题(31998)
- 重点(31560)
- 国家社会(31328)
- 制(31267)
- 性(30349)
- 期刊
- 济(135221)
- 经济(135221)
- 研究(74316)
- 农(54712)
- 中国(48633)
- 财(41568)
- 管理(38721)
- 农业(36531)
- 科学(31115)
- 学报(29529)
- 业经(29268)
- 融(28840)
- 金融(28840)
- 大学(24595)
- 学学(23505)
- 技术(22656)
- 教育(21633)
- 财经(20694)
- 经济研究(19682)
- 问题(19343)
- 业(18678)
- 经(17880)
- 技术经济(14726)
- 农村(14692)
- 村(14692)
- 农业经济(14341)
- 世界(13745)
- 商业(13532)
- 贸(13179)
- 经济问题(13006)
共检索到377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聂华林 杨敬宇
本文在概述了现代农业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以传统农业中滋生出来的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和战略重点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从西部大开发、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生物物种、环境资源、地理空间、区域特色农业等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优势,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环境、政府与市场、短期和长期、区际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要从现代农业的支持体系、农村土地、组织方式、科技体系、产业体系、主导模式、社会化服务、主体培持、基础设施、农村综合改革方面,进行相应的制度体系创新,是西部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罗静
西部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是程度最深,差距最大、缓解最慢。本文提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就是构建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小型机械运用为方式、生物技术运用为突破口、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推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为基础的完整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克林 符星海
从人口与资源环境条件、科学技术水平、世界经济与贸易一体化趋势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讨论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与阶段划分的方法,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与政策取向建议。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评价指标 发展阶段 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分层加权法 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布权
本文在界定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制度缺陷”,提出通过管理制度创新、产业制度创新以及科技制度创新,推动和促进具有我国西部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制度创新 西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布权
当前,我国西部实施农业现代化方略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以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依据,通过对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及其农业科技问题的基本判断,探求出一条以树立农业科技理念为导向、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为动力、以完善农业科技体制为保障、以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推进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农业科技创新之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科技 创新 西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江谋
大学生农村就业存在多元化与矛盾化取向,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大学生人才的支持,大学生农村就业也能够为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契机,为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之中,就要明确困境与障碍,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层面探索实现路径。
关键词:
农村就业 就业取向 农业现代化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柯炳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秋菊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是否同义语,这应是学界首先弄清的问题,但目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从内涵看,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质变后的新农业,而农业现代化是指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及手段,二者是目标与过程及手段的关系。从时间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泛指从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及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时期,而现代农业则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后的农业发展时期,所以,农业现代化的时限长于现代农业,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不是同义语,二者的研究内容应有所侧重。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宗义湘 魏园园 沈金虎 杨东群 王华青
日本人多地少、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是相对于匮乏的土地资源,日本却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更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本文通过对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分析,总结日本农业发展主要特点及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可鉴之处。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兼业化 农协 食品安全 日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世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布权
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机理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机理 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凯江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转型的成功历程揭示,农业现代化是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农业部门利用工业核心理念实现农业产业组织和农业生产技术变革的自发过程。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得我国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未能与工业部门同步实现产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因此,文章提出,在现实条件下,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层面的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关键要素,以工业核心理念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变革,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自发革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 产业组织 变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启
[目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发展精准农业的重要性紧迫性,总结推广精准农业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模式,加速我国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方法]文章认为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和载体,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关键生产要素和技术支撑。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现行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精准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通过梳理国内外精准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形成了1S、3S和5S等3个发展阶段的理论概括。[结果](1)精准农业从技术上保障了农作物生长需求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及时、定位、平衡,构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现代农业方式相比,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排放,是构建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农业遥感等3S空间信息技术是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手段,是获取农业数据这个关键生产要素的基本路径,是数字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精准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数字农业发展的实现路径,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结论]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形成了空间基础设施、农业空间数据和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有利条件,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和数字农业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数字农业发展必然性的规律性认识,加强精准农业示范应用,加快构建数字农业经济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鹰
本文在阐明农业现代化核心要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约束和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并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进策略。研究表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两方面的约束:一是微观主体方面农户属于典型的东亚小农类型;二是资源禀赋方面"人多地少水更少"。不过,中国农业领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性变革发生、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非农产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明显缩小等重要阶段性变化,这些从积极方面昭示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能前景。要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应重视统筹安排好国内农业的供给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农业技术体系,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现代化 阶段性变化 推进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