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6)
 - 2023(12581)
 - 2022(11110)
 - 2021(10532)
 - 2020(8529)
 - 2019(19535)
 - 2018(19685)
 - 2017(37062)
 - 2016(20025)
 - 2015(22411)
 - 2014(22288)
 - 2013(21830)
 - 2012(19761)
 - 2011(17913)
 - 2010(17707)
 - 2009(16538)
 - 2008(15562)
 - 2007(13469)
 - 2006(11692)
 - 2005(9711)
 
- 学科
 - 济(76479)
 - 经济(76389)
 - 业(54307)
 - 管理(53842)
 - 企(42165)
 - 企业(42165)
 - 方法(33919)
 - 农(31527)
 - 数学(29220)
 - 数学方法(28861)
 - 农业(20717)
 - 中国(20545)
 - 业经(20147)
 - 财(17893)
 - 地方(17607)
 - 学(16992)
 - 制(14281)
 - 贸(14091)
 - 贸易(14081)
 - 易(13663)
 - 理论(13120)
 - 和(12315)
 - 环境(12054)
 - 技术(11386)
 - 教育(11329)
 - 务(11185)
 - 财务(11120)
 - 财务管理(11096)
 - 银(11082)
 - 银行(11048)
 
- 机构
 - 学院(275198)
 - 大学(273011)
 - 管理(110873)
 - 济(103152)
 - 经济(100655)
 - 理学(96720)
 - 理学院(95674)
 - 管理学(93934)
 - 管理学院(93454)
 - 研究(88735)
 - 中国(65593)
 - 京(57357)
 - 科学(56656)
 - 农(47605)
 - 财(45640)
 - 所(43376)
 - 业大(42713)
 - 中心(41252)
 - 研究所(39779)
 - 江(39396)
 - 范(37969)
 - 师范(37658)
 - 财经(36828)
 - 农业(36283)
 - 北京(35584)
 - 经(33427)
 - 州(32782)
 - 院(32264)
 - 师范大学(30144)
 - 技术(29477)
 
- 基金
 - 项目(193973)
 - 科学(152056)
 - 研究(144780)
 - 基金(139027)
 - 家(120134)
 - 国家(119051)
 - 科学基金(102630)
 - 社会(89717)
 - 社会科(84590)
 - 社会科学(84570)
 - 省(77305)
 - 基金项目(74702)
 - 自然(66373)
 - 教育(66125)
 - 自然科(64809)
 - 自然科学(64796)
 - 划(64312)
 - 自然科学基金(63585)
 - 编号(61387)
 - 资助(56007)
 - 成果(49298)
 - 重点(42893)
 - 部(41874)
 - 发(41634)
 - 课题(41464)
 - 创(40414)
 - 创新(37540)
 - 项目编号(37209)
 - 科研(36758)
 - 大学(36024)
 
共检索到394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长春  
                                    
                                
                            
                            壮族歌圩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鸣三月三更是众多壮族歌圩的佼佼者,它体现了武鸣当地的壮族文化特色,本文以"武鸣三月三"为案例,借助文献综合分析法、田野考察法、演绎法、比较分析法等措施,论述了通过建立特色壮民族生态区,打造武鸣非物质文化特色村寨,推动当地旅游业的稳步发展,实现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歌圩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关键词:
                                
                                    
                                    
                                        特色村寨  三月三  活态传承  社区参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980年3月31日,《会计研究》创刊号发行。1982年3月1日,中国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在北京成立。1987年3月12日,财政部发布《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暂行办法》。1988年3月1日,财政部发布《会计师事务所年度报告的规定》。1996年3月28日,财政部印发《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3月5日,中注协印发《关于审批境外会计师事务所临时执业许可证有关事项的通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980年3月31日,《会计研究》创刊号发行。1982年3月1日,中国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在北京成立。1987年3月12日,财政部发布《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核暂行办法》。1988年3月1日,财政部发布《会计师事务所年度报告的规定》。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江敏   张佳泋   郝婧男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对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发展乡村非遗旅游是实现传统文化活态性保护、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与地方认同理论,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空间生产中主体地方认同“六维循环”生成机制,同时明确了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空间生产中主体地方认同生成的基础条件和生成表现,为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提供了参考。研究发现地方认同是基于空间内部形成的人地关系的特殊表达,贯穿了整个乡村非遗旅游空间生产全过程。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空间生产涵盖了物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是乡村非遗旅游活态传承主体地方认同生成的基础条件,而认知内容、情感倾向、行为意向是乡村非遗主体地方认同的生成表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欣华  吴建国  
                                    
                                
                            
                            在旅游城镇化推进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郎德上寨的村民因势利导,在顺应旅游城镇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将民族文化作为城镇建设与旅游开发的核心价值贯彻始终,并发扬集体智慧,以工分制进行运营管理和利益分成,保证了文化保护的持续性,在旅游城镇化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建立起一种利益相关、互为因果的反馈机制,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和旅游城镇化的一系列现实矛盾,为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艳军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发展为基础的乡村的全面振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振兴以产业发展为保障。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通过依托民族和区域特色资源发展支柱产业,注重培育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产业合作模式等,在乡村振兴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不足、民族特色支柱产业不强、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大、产业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够、产业发展互动性和协作性不强等问题。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要:创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和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产业发展的帮扶机制和专业化指导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娟  宋文杰  单彦名  王浩翔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遗产保护与资源介入双重影响。如何科学评估村落动态发展趋势,合理确定活态传承模式成为研究重点。研究基于要素协同理论,构建村落主体、产业发展、设施本底三大要素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传统村落活态传承分类的理论依据;获取分析传统村落要素相关的人口普查、设施兴趣点(POI)、手机信令等多元数据,形成定量化、可操作、可视化的指标数据支撑。研究采用K_modes聚类算法,将北京传统村落划分为待发展型、稳静发展型、潜力发展型、活力发展型4类,研究提出适用于村落动态发展趋势、资源介入优势、遗产持续保护的运营模式,形成重点突出、内容明确、兼顾管理运营的系统性发展策略。
                            关键词:
                                
                                    
                                    
                                        要素协同  传统村落  活态传承  分类施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燕   胡书玲   王坤   刘彩清   刘大均   周骁  
                                    
                                
                            
                            民族村寨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文章解析肇兴侗寨2000、2009和2020年三生空间演变及机制。研究发现:(1)肇兴侗寨已由传统农耕型聚落转变为旅游+农耕多功能民族村寨,呈现出新型复合空间态势:生产—生活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生活空间持续扩大,生产空间持续缩小,生态空间占绝对主体地位,但呈波动变化。(2)肇兴侗寨国土空间结构相互转换剧烈,生活空间、生产—生活空间和生产—生态空间的单一动态度指数均为正值,生产空间为负值;除2000—2009年生活空间外,所有空间类型的单一动态度均远小于综合动态度。(3)肇兴侗寨以生态空间为基质的景观特征,生活空间景观变化最为明显,其中2009—2020年表现最为突出,表明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景观破碎化加剧。(4)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民族旅游村寨三生空间演变,旅游市场需求、政府监督治理、微观利益主体和侗族文化是民族旅游村寨三生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雷鸣  
                                    
                                
                            
                            <正>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已经取得成效,不少地区针对本区域本民族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促进保护和发展的工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法律保护的视角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杜承秀等撰写的专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立法问题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创新性地从立法保护维度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剖析,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立法实践进行了全新解析。总览全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和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彬彬  忻益慧  
                                    
                                
                            
                            为提升特色村寨公共空间活力度,从村民需求出发,以具有典型性的冀北地区特色村寨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乡村评估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使用者的公共空间活力需求度,确定28项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并归为文化活力因素、环境活力因素、空间活力因素、设施活力因素4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建立公共空间活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研究,制定优、良、合格及不合格四级评价标准。提升28项影响因素的活力度评价等级对特色村寨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更有利于推动特色村寨的综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左星移   李启宇   王洪辉   洪志键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目的在于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传承与创新。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存在产业链短、民居改造无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发展不够、建设资金不足、利益联结机制缺乏等问题,亟需解决。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应采取推进特色村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特色村寨人居环境、传承发展特色村寨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特色村寨治理有效、促进农牧民生活富裕等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田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勇  陈博亮  
                                    
                                
                            
                            该文基于Shibor报价工作实践,首先从投资者类型、债券流动性等多角度列举了浮息债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当前3M_Shibor浮息债利差持续为负的原因,然后在探讨归纳3M_Shibor的定价机理和阐释近期Shibor报价新特征的基础上,对3M_Shibor中期走势进行展望,并就投资3M_Shibor浮息债时需关注的问题予以提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正  
                                    
                                
                            
                            香江三月──消费经济生活纪实何正1994年夏天偕内子赴港探亲3个月,从抗日达难始,这是第9次赴港游.半个多世纪岁月,香港变化惊人有目共睹.在此,笔者着重从消费经济角度看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描绘点滴事例,以飨读者。陌生的罗湖越过罗湖桥,步人英界电气化火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