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3)
- 2023(7142)
- 2022(5951)
- 2021(5596)
- 2020(4462)
- 2019(10091)
- 2018(9828)
- 2017(19224)
- 2016(10327)
- 2015(11409)
- 2014(11702)
- 2013(11358)
- 2012(10729)
- 2011(9846)
- 2010(10250)
- 2009(9554)
- 2008(9564)
- 2007(8720)
- 2006(7898)
- 2005(7192)
- 学科
- 济(45718)
- 经济(45678)
- 管理(31644)
- 业(28898)
- 企(25273)
- 企业(25273)
- 方法(16108)
- 农(14101)
- 业经(13299)
- 中国(12565)
- 地方(11939)
- 数学(11528)
- 数学方法(11322)
- 环境(10752)
- 理论(10349)
- 产业(10045)
- 学(9996)
- 财(9793)
- 策(9556)
- 农业(9060)
- 和(9013)
- 制(8231)
- 技术(7715)
- 贸(7641)
- 贸易(7639)
- 划(7530)
- 易(7358)
- 银(6849)
- 银行(6845)
- 行(6646)
- 机构
- 学院(153025)
- 大学(149154)
- 济(65670)
- 经济(64224)
- 管理(59666)
- 研究(51861)
- 理学(50884)
- 理学院(50332)
- 管理学(49628)
- 管理学院(49317)
- 中国(39092)
- 京(31433)
- 财(30947)
- 科学(29704)
- 所(24955)
- 江(24591)
- 财经(23783)
- 中心(23492)
- 研究所(22379)
- 范(21882)
- 师范(21776)
- 经(21361)
- 农(20200)
- 北京(20057)
- 经济学(19944)
- 州(19569)
- 院(18999)
- 业大(18645)
- 经济学院(17717)
- 财经大学(17310)
- 基金
- 项目(96744)
- 科学(77581)
- 研究(76760)
- 基金(68772)
- 家(58027)
- 国家(57509)
- 科学基金(49987)
- 社会(49252)
- 社会科(46728)
- 社会科学(46721)
- 省(39037)
- 基金项目(35568)
- 教育(34397)
- 编号(32196)
- 划(31983)
- 自然(29705)
- 自然科(28835)
- 自然科学(28829)
- 自然科学基金(28336)
- 资助(27674)
- 成果(26953)
- 发(23247)
- 课题(22897)
- 重点(22067)
- 部(21316)
- 创(20637)
- 国家社会(19732)
- 发展(19652)
- 性(19467)
- 展(19323)
共检索到234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张蔓菁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地区都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和文明底蕴。特色文化资源的这些异质特征,决定了有可能吸引大批企业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文化投资,从而形成更大的文化产业集群。在全球竞争格局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及金融业等融合,是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这就必然要求超越产业自身,关注整个文化产业集群的协同演进。生态位理论不仅可揭示生物界现象,而且能运用于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在国际文化产业竞争下,要处理好国家文化产业总体布局与文化特质的区域个性及市场资源配置的关系,构建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区域性现代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为核心、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相匹配的发展格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治平
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增强、塑造区域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产业集群的集聚因素和动力机制为框架,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并围绕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聚因素 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卢嘉瑞
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卢嘉瑞Ⅰ.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特点消费需要的多样性。由于每个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生活习惯、文化程度、所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不同,从而对消费品的需求产生各种各样的兴趣和偏好,需求的数量、质量。品种、花色也不尽相同,这就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晖 王婧倩
产业链集群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是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疫情对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冲击,加速了相关理论的发展。产业链集群兼具"产业链"和"集群"的概念,注重产业链的完整性以及空间上的聚集。本文旨在对产业链集群的准确定义、产业链集群的评价标准、产业链集群发展的动力、产业链集群发展的条件进行初步的研究探讨,为我国产业链集群建设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链集群 产业链集群竞争力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明惠 雷良海 孙爱香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政府政策多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从动态的角度研究。本文分析产业集群生命周期4个阶段的一般特征,提出了政府在各阶段具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扶持政策;并以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为典型的成功案例,分析其生命周期各阶段政府政策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或规律,指出存在问题和相应提升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生命周期理论 政府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饶中心支行课题组 方培林
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一个战略问题。第一,由于结构调整兼备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地方微观经济增长的双重性质,因而政策导向与市场导向是调整结构的两种必需手段。第二,由于农业本身是低收益率、高风险产业,其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经济收益,故市场失灵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关注的,政策导向应优先于市场导向。第三,由于商业性金融的趋利性与农村产业的弱质性、风险性存在矛盾,在金融领域的政策导向直接体现为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文章认为,作为以弥补市场缺陷、体现政府意图不以追求自身利润为主要目标来配置金融资源的政策性金融,在当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及优化升级意义重大。对此,本文重点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清泉 凌婕
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资本运作方式。本文通过对其运作过程的风险揭示及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应用层次分析(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市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投资者在进行风险投资决策时,考虑各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次序为:企业家风险、技术与生产风险、市场风险、退出风险。(2)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中,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由大到小的因素为:退出风险、市场风险、企业家风险、技术与生产风险、环境风险、金融风险。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管理的主要目标应是吸引更多的风险资本,使我国的高科技成果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开发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解决风险投资发展中的“瓶颈”风险因素、完善市场机制,必须在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方...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风险因素 风险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过剩奠定了物质基础,流通环节的中断加剧了产能过剩,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比例的失调则是产能过剩形成的根本原因。化解产能过剩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标本兼治,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傅道庆
在“西部大开发”和已加入WTO的现实条件下 ,西部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 ,必须深入研究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 ,解决西部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的问题 ,加快实现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兵 张航空 陈谊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其中,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成为一个关键议题。文章认为,如果这一关键议题不搞清楚,势必会影响养老服务的路径选择,甚至影响所选择的养老服务的发展路线和发展道路是否顺畅。为此,文章结合已经出台的养老服务政策,首先,从社会政策理论的角度阐明在什么情况下要建立基本养老制度,以及社会福利体制与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关系;其次,对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意识形态理据和中国养老服务模型的选择进行阐述,据此提出混合经济的养老服务模型,认为必须建立基本养老制度,厘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和界限;再次,提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的政策框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利 李英 关劲秋 赵越
以经济、资源、市场等作为生态位要素构建家具产业集群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13个省份的家具产业集群的生态位适宜度和生存环境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家具产业集群的综合生态位适宜度在地理位置上呈现自南向北、自东向西的阶梯式条带状降序分布,且整体适宜度欠佳,大多数地区处于低适宜和不适宜状态;对适宜度最高的广东省进行要素分量测算发现影响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生态位要素按影响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制度、服务、技术与创新、市场、资源、经济和信息化水平。因此,为了促进中国家具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应加大制度扶持力度,提高资源要素的供需匹配程度,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业,激活技术创新动能,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资源环境优势,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扩大网络布局,促进全国市场一体化,构建并优化新型多层次的家具产业生态系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才可持续。中国产业集群处于生产技术落后、低水平竞争、布局分散无序等非生态化困境之中,已有的环境规制手段多以末端治理为主,难以实现产业集群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内涵是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包括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和企业间生态链构建,两者分别对应了环境成本"内部化"和"再外部化"两个层面,在企业间关系、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上均有不同。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需要从清洁生产和构建生态链两个方面入手,以全局观、系统观进行统筹规划,在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加强园区设施配套、促进集中入园有序推进,发展静脉产业、加强生态链建设等方面破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元真 范金成 严思勤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普遍要求切实保护他们通过辛勤劳动积累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物权法》正是这样一个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柠瑞 李成明 杜书 曾良恩
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在需求侧、供给侧以及区域经济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在于创新,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升级迭代,更需要思维观念的转变和制度模式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是新动能的创造,应重点抓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在具体政策导向上,既应注重简政放权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打破传统的体制性障碍;又应注重因势利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应注重宏观调控与精准施策相结合,形成政府间分工合作、政策间协调统一的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