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46)
2023(10473)
2022(9001)
2021(8430)
2020(7110)
2019(16403)
2018(16211)
2017(30942)
2016(16625)
2015(18641)
2014(18184)
2013(17473)
2012(15732)
2011(13778)
2010(13593)
2009(12279)
2008(11625)
2007(10020)
2006(8639)
2005(7467)
作者
(43658)
(36531)
(36370)
(34583)
(23569)
(17572)
(16654)
(14297)
(14205)
(13064)
(12747)
(12336)
(11510)
(11491)
(11489)
(11254)
(10956)
(10802)
(10725)
(10695)
(9021)
(8916)
(8748)
(8596)
(8305)
(8297)
(8143)
(7867)
(7370)
(7220)
学科
(67420)
经济(67351)
管理(47169)
(46654)
(38906)
企业(38906)
方法(30943)
数学(27569)
数学方法(27125)
(18905)
中国(18900)
地方(17636)
(16677)
业经(15108)
农业(12763)
(12406)
(11606)
(11221)
贸易(11210)
(10863)
技术(10543)
(10365)
财务(10317)
财务管理(10294)
环境(10223)
理论(10202)
(9789)
(9763)
银行(9752)
企业财务(9744)
机构
学院(220299)
大学(218373)
(90040)
管理(89757)
经济(88232)
理学(78021)
理学院(77204)
管理学(75847)
管理学院(75396)
研究(69100)
中国(52071)
(44782)
科学(41499)
(41192)
(38924)
中心(34016)
财经(33144)
(32684)
(31965)
业大(31324)
(30069)
(29265)
研究所(29162)
师范(28921)
经济学(27257)
(26780)
(26171)
北京(26044)
农业(25307)
财经大学(24764)
基金
项目(156225)
科学(125349)
研究(115267)
基金(114767)
(99220)
国家(98406)
科学基金(86795)
社会(74753)
社会科(70982)
社会科学(70964)
(62897)
基金项目(61023)
自然(56355)
自然科(55098)
自然科学(55087)
教育(54101)
自然科学基金(54083)
(51750)
编号(46547)
资助(46306)
成果(36141)
重点(35546)
(34706)
(34443)
(33269)
课题(32142)
创新(31040)
国家社会(30978)
教育部(30296)
科研(30141)
期刊
(96009)
经济(96009)
研究(61365)
中国(41515)
管理(34391)
(32195)
学报(30399)
科学(29471)
(28945)
教育(24366)
大学(24305)
学学(22805)
技术(21750)
(19723)
金融(19723)
农业(19374)
业经(17094)
财经(16001)
经济研究(14413)
(13737)
问题(13081)
图书(11194)
技术经济(10693)
资源(10681)
统计(10323)
理论(10071)
现代(10049)
(9998)
商业(9795)
(9706)
共检索到319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作为"产城人文"融合共生的新型空间组织,功能聚合对特色小镇的内涵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特色小镇的功能聚合进行了属性分析,指出产业、文化、旅游、社区这四大功能之间的"目标一致性"和"内在关联性"直接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功能聚合度。面对特色小镇"功能不聚""聚而不合"的现实困境,本文在成因分析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以"正向聚合+有机聚合"为核心的内在机理,并从"主业聚焦、空间优化、价值提升、人才引领"四个方面思考了提升特色小镇功能"聚合力"的战略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京平  刘子夜  
浙江特色小镇快速发展,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动力、转化创新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本文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建设给出了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京平  刘子夜  
浙江特色小镇快速发展,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动力、转化创新成果,逐步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本文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对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建设给出了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蔚文  黄杉  卓何佳  汤劲松  
特色小镇自2015年发端于浙江以来已遍布全国,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成为各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本研究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合作,以脱敏后的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构造以人口活力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并考察浙江省前三批公布的、共计114个省级创建类特色小镇的人口活力,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探讨特色小镇人口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浙江省特色小镇在各类人口规模和集聚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不同产业类型的小镇发展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时尚类、数字经济类和金融类等小镇在人口吸引力上有不错的表现,而历史经典类和旅游类特色小镇表现不尽人意,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同时,回归结果显示,主导产业特征、小镇建设时长、当地社会经济基础及产业基础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特色小镇的人口活力。总体而言,特色小镇的发展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其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数量、规模、创建时间、初始发展条件等因素,而是取决于是否选择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未来发展规划最为匹配的主导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郎晓波  
近年来,大规模的撤村建居和村庄合并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普遍选择,但这种"农村被城市化"现象事实上暗含着中国城镇化道路探索的误区,实质是行政强制推进市场力量对农村和农民的根本性消解,从长远来看,既损害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引入"城乡链合"视角,反思村庄的定位以及现代城乡关系的本质,并以J村为分析样本,微观呈现链合视野下城乡社区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农村社区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相对于已有的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理论,"链合"模式更注重城市和农村各自不同的社区性基础,强调通过网络再造形成可持续的互惠规范,具体可从市场、服务和组织合作三个维度得以实践,从而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婷  
[目的]特色小镇战略是浙江省城镇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特色小镇旅游功能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特色小镇旅游业发展和升级。[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特色小镇旅游功能评价体系,并分析指标权重;采用实例研究法对云制造小镇进行分析,通过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4个层次17个指标的特色小镇旅游功能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权重值最高,都是0. 331 7,而社会价值的权重值最低为0. 139 4。在各项具体指标中,山水布局情况的权重值最低为0. 024 7,物种多样性(0. 027 5)和活动空间的评价(0. 027 3)的权重值也较低,其综合得分情况与权重值具有一致的结果,说明在发展特色小镇旅游业的进程中,应注意保护物种多样性,合理安排小镇的结构布局。[结论]整体看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发挥较好,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色小镇的交通和活动空间布置有待提高,在发挥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中应该尽可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特色小镇的旅游建设。根据云制造小镇的实际情况来看,小镇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良好,但空间受限,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高服务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鹏举  崔大树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空间交易费用和产权配置相关理论,构建特色小镇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以杭州市"互联网+"特色小镇为例,应用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来分析特色小镇,得出特色小镇在降低空间交易费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效果,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特色小镇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及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鹏举  崔大树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空间交易费用和产权配置相关理论,构建特色小镇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以杭州市"互联网+"特色小镇为例,应用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来分析特色小镇,得出特色小镇在降低空间交易费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效果,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特色小镇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裘家瑜  王帆  
当前,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在全国广泛开展,浙江省开展特色小镇政策审计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政策跟踪审计过程,研究具有普适价值的特色小镇政策跟踪审计路径,发现特色小镇政策跟踪审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通过明确三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审计人员开展政策审计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全国各省开展特色小镇审计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裘家瑜  王帆  
当前,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在全国广泛开展,浙江省开展特色小镇政策审计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结合浙江省特色小镇政策跟踪审计过程,研究具有普适价值的特色小镇政策跟踪审计路径,发现特色小镇政策跟踪审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通过明确三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审计人员开展政策审计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全国各省开展特色小镇审计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郁建兴  张蔚文  高翔  李学文  邹永华  吴宇哲  
浙江省六个特色小镇案例显示,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特色小镇形成、发展中的支配地位,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在特色小镇壮大、提升中的主导作用,是浙江省得以较好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经验。而且,各地政府都把增进包容性发展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必备要素,通过赢得当地居民支持、增强获得感,进一步推动了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特色小镇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的核心作用并不在于资源的倾斜性配置,而在于引导、规范和服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晨烨  
特色小镇的创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根据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为:决策定位,融资建设,初级集聚,高级集聚,辐射发展,融合运营。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决策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斯彬  张旭亮  
特色小镇是伴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生事物。依托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探索推进"小城镇大发展、小区域大平台、小空间大集聚、小载体大创新"的城市新空间发展思路,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小镇,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相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开发的具体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开刚  厉飞芹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特色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提升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阈下,文章以价值网络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包含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在内的旅游空间开发机理;并以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旅游+内容"和"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三类旅游空间开发模式,即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增量空间挖潜模式以及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文章从要素挖潜、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的角度着重思考了旅游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