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5)
2023(13968)
2022(12241)
2021(11703)
2020(9625)
2019(22264)
2018(22267)
2017(43374)
2016(23876)
2015(26667)
2014(26939)
2013(26312)
2012(24285)
2011(21773)
2010(21771)
2009(19794)
2008(19065)
2007(16546)
2006(14635)
2005(12734)
作者
(67243)
(55806)
(55349)
(52787)
(35772)
(26889)
(25347)
(21843)
(21316)
(20033)
(19190)
(18667)
(17763)
(17687)
(17235)
(17090)
(16746)
(16600)
(15977)
(15812)
(13831)
(13820)
(13385)
(12684)
(12434)
(12402)
(12402)
(12349)
(11207)
(11167)
学科
(94269)
经济(94164)
管理(65230)
(61076)
(49014)
企业(49014)
方法(39916)
数学(34800)
数学方法(34283)
(27618)
地方(26290)
中国(25510)
(22752)
业经(20407)
(20254)
农业(18568)
(16753)
贸易(16746)
(16164)
(15993)
环境(15162)
理论(14986)
(14901)
地方经济(13794)
技术(13694)
(13500)
(13235)
(13175)
财务(13161)
财务管理(13139)
机构
学院(328234)
大学(327463)
管理(130247)
(128101)
经济(125093)
理学(112770)
研究(111624)
理学院(111427)
管理学(109511)
管理学院(108921)
中国(81753)
科学(70510)
(69887)
(58468)
(56031)
(52494)
研究所(51128)
中心(50787)
业大(48816)
(48367)
财经(46349)
(46214)
师范(45859)
北京(44372)
(42031)
(41224)
农业(40886)
(39816)
经济学(37275)
师范大学(36942)
基金
项目(227835)
科学(178514)
研究(168995)
基金(162984)
(141584)
国家(140383)
科学基金(120180)
社会(104276)
社会科(98586)
社会科学(98561)
(89734)
基金项目(86991)
自然(78373)
教育(77279)
自然科(76453)
自然科学(76439)
(75532)
自然科学基金(75019)
编号(70882)
资助(67115)
成果(57756)
重点(50962)
(49942)
(49722)
课题(48653)
(46649)
创新(43456)
科研(43056)
项目编号(42794)
教育部(42275)
期刊
(142623)
经济(142623)
研究(97455)
中国(60742)
学报(49952)
(48210)
科学(46945)
管理(45807)
(42163)
教育(39790)
大学(37514)
学学(34995)
农业(33511)
技术(28539)
(28212)
金融(28212)
业经(24089)
经济研究(21805)
财经(20946)
问题(18944)
图书(18889)
(17832)
(16706)
资源(16434)
科技(15892)
理论(15774)
技术经济(15149)
现代(14939)
(14703)
实践(14631)
共检索到480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正贤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手。系统梳理国家有关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土地流转、融资模式、财税支持、人口流动方面的政策,并以云贵川地区为例,比较三省政策差异,发现云贵川地区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同时,形成了各自的政策特色。云南省从项目融资、贷款贴息、税收减免方面对特色小镇给予重点支持;贵州强调争取国家金融支持的同时,启动"险资入黔"战略;四川强调建立城镇发展基金及资产证券化手段,并率先出台特色小镇十三五规划。当前,特色小镇建设仍然存在管理主体多元,责任不清、各部委竞相推出特色小镇,缺乏统一标准、政策共性有余,地方个性不足等问题。可以尝试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特色小镇管理委员会"三级管理体系、建立特色小镇实施主体的正负双面清单以及地方政策创新的特色清单,加强特色小镇的风险防范和内涵建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德建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化运作,是对现代生产方式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领域强力渗透的一种回应,这种渗透与回应主要是以国家经济制度安排的形式来现实的。通过政府的桥梁作用,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了向传统社会的延伸;而传统社会也在政府的桥梁作用下,完成了从传统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民族乡村文化产业化交织地蕴含了现代生产方式与地方性文化逻辑双重力量,在构成其鲜明的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凸显了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和基本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高跃伟  刘浩  
文章以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中代表性高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数据为基础,采用贝叶斯逻辑回归模型对农民工回流意愿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整体回流意愿较以往有明显增强。回流意愿在代际和空间上差异显著,不同省份因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劳动力输出历史的影响,其农民工的回流意愿形式及形成机制千差万别;同样,不同代际农民工在务工动机、生存质量、生活目标及家庭责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有不同的流动决策和意愿。此外,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城乡发展规划以及“三农”政策的推动力也显著地影响到农民工的整体流向和流动结构。而对于农民工个体而言,其对经济压力、工作强度以及归属感和融入感的感知,则是决定其未来的流动方向和流动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艳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背景下,可持续的文化安全与发展对于经济和国家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基于文化安全视域,构建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并利用云贵川46个城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人力资本投入和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尤为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人力投资较弱,城市竞争力也较弱。重视文化安全教育,须加大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和投入,才能够实现经济和文化安全发展的协同效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焦露  张雨朦  
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空间结构不合理、产业不协调、产业集群不明显等问题,构建特色小镇产业生态系统,完善产业生态链以维持产业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以贵安新区VR小镇为例,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对其产业生态链构建进行研究,以垂直供需链、横向协作链、能量梯级利用链、物质循环链、水循环链为构建原则,以公共环境类、支持服务类、供需联合协作类、云信息管理系统类、资源再利用类5大要素为依据,提出贵安新区VR小镇的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并对其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贵安新区VR小镇的产业生态链构建,提出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的相关路径和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廖伯琴  袁令民  龚浩  
本文以云贵川渝民族中学为主要考察对象,应用在线访问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云贵川渝民族中学校园网的内容建设情况,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进一步探析影响民族中学校园网建设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云贵川渝已建校园网的民族中学占总体的比例较小;(2)内容建设呈两极分化趋势,已建校园网的功能实现不尽完善;(3)校园网的民族特色还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泗群  侯蕤  
分析云贵川地区1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数据,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耦合模型,依据两者的协同关系分为协调共存、一般胁迫、极限胁迫三个阶段。结果显示,云贵川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处于相互胁迫阶段,胁迫程度逐步上升且在部分年份的上升趋势明显。民生建设相对滞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民生存在矛盾且缓和趋势不明显。基于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泗群  侯蕤  
分析云贵川地区10年来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数据,建立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耦合模型,依据两者的协同关系分为协调共存、一般胁迫、极限胁迫三个阶段。结果显示,云贵川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处于相互胁迫阶段,胁迫程度逐步上升且在部分年份的上升趋势明显。民生建设相对滞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与民生存在矛盾且缓和趋势不明显。基于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角媛梅,张家元  
本文通过深入哈尼族地区调查 ,接合历史资料 ,分析了红河南岸哈尼梯田形成的文化背景和自然背景 ,认为哈尼梯田的形成是必然的 ,是哈尼族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人地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态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世亮  倪张林  莫润宏  屈明华  汤富彬  刘毅华  
【目的】研究云南、贵州和四川主产区核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食用核桃摄入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云贵川核桃绿色食品生产和健康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贵川核桃主产区采集204批次核桃样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样品中Pb、Cd和As进行测定,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核桃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并结合中国居民核桃的消费量和体质量信息,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的健康风险模型对核桃中As、Pb和Cd的膳食风险和致癌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云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政国  陈奕兆  李建龙  唐海洋  冯涛  
云贵川草地是中国草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响应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其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研究区的AVHRR、MODIS遥感影像等数据及周边地区的气象资料,结合改进的CASA模型,对云贵川地区草地1996~2015年20 a间的NPP及草地植被相关生态特征进行估算,并对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 a间云贵川草地NDVI值变化规律性明显,97.18%的草地面积年平均NDVImax呈现增加趋势。(2)20 a间云贵川草地NPP总体上呈现出"西北低、西南高、东部居中"的空间格局,年均NPP值为420.85 g C·m-2。(3)时间格局上,20 a间整个云贵川区域逐年平均NPP值虽然有一定的波动性,但仍以7.2322 g C·m-2·a-1的速率在增加。20 a间夏季NPP平均值最高,为160.25 g C·m-2;春季次之,NPP平均值为109.10 g C·m-2;秋季与春季相比,NPP值稍低,为106.10 g C·m-2;冬季最低,为54.03 g C·m-2。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晓玲  宋洁尘  
西电东送是解决我国能源空间产销不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东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云贵在自身环境容量、环保投入有限的双重约束下,力图通过西电东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认识西电东送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环境效应。并且辅以相应的区际利益分配机制,合理补偿西电输出区的环境损失,实现西电东送的战略目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斌  舒成强  税伟  刘刚才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局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兴文县是云贵高原北坡的典型石漠化区域,其多年降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区的气候变化。对兴文县1959~2007年全年和分季节降水量进行Morlet连续小波变换,结果表明:全年与分季节降水总体上均呈减少之势,并具有多尺度波动的特征,不同季节的多年降水具有各自的变化规律。春季和夏季降水量丰贫交替的周期较长(超过9 a),变化相对较缓;秋季、冬季和全年的降水丰贫更替周期较短(少于6 a),变化相对较快。目前兴文县处于降水相对较丰时期的后半程,未来几年将进入降水相对偏少的时期。降水的波动减少趋势,将会加剧该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给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星  
随着商业类型、产业模式的不断细分,经济发展更加突出区域格局和地域特征,并从发挥地方特色产业出发推动经济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特色小镇应运而生。以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重点在于组建可循环的产业生态体系。本文从区域特色经济以及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商贸流通特色小镇展开分析,并对当前商贸流通特色小镇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秋  王莉  姜小三  
以云贵高原典型区域贵州省赤水市及其邻近区域为研究区,以2010年9月该区域先进的陆地观测卫星(advanced land observing satellite,ALOS)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在充分分析和统计影像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对比8种典型地物在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WI(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3种数据及影像波段运算后特征值的数值差异,总结出区分8类典型地物的阈值,建立了以阈值为规则的决策树模型,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