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4)
- 2023(17891)
- 2022(15308)
- 2021(14137)
- 2020(11722)
- 2019(26934)
- 2018(26625)
- 2017(51214)
- 2016(27574)
- 2015(30884)
- 2014(30893)
- 2013(30144)
- 2012(27695)
- 2011(25025)
- 2010(24959)
- 2009(22533)
- 2008(21755)
- 2007(18961)
- 2006(16634)
- 2005(14609)
- 学科
- 济(117857)
- 经济(117737)
- 管理(76190)
- 业(73687)
- 企(59986)
- 企业(59986)
- 方法(50347)
- 数学(43141)
- 数学方法(42521)
- 中国(33538)
- 农(32113)
- 地方(29447)
- 业经(27397)
- 财(25982)
- 学(24782)
- 农业(21715)
- 理论(19509)
- 制(19500)
- 贸(19487)
- 贸易(19472)
- 易(18777)
- 技术(18586)
- 环境(18554)
- 和(18290)
- 银(17350)
- 银行(17306)
- 融(16930)
- 金融(16926)
- 发(16720)
- 行(16593)
- 机构
- 大学(388068)
- 学院(387695)
- 济(155246)
- 管理(153229)
- 经济(151842)
- 理学(132776)
- 研究(131678)
- 理学院(131264)
- 管理学(128761)
- 管理学院(128072)
- 中国(96828)
- 京(83518)
- 科学(82318)
- 财(69431)
- 所(65168)
- 农(62809)
- 中心(59765)
- 研究所(59501)
- 业大(58411)
- 江(56911)
- 财经(55748)
- 范(53238)
- 师范(52712)
- 北京(52684)
- 经(50752)
- 农业(48861)
- 院(48556)
- 经济学(46671)
- 州(46543)
- 师范大学(42751)
- 基金
- 项目(268906)
- 科学(212023)
- 研究(196482)
- 基金(194321)
- 家(169551)
- 国家(168148)
- 科学基金(144925)
- 社会(123909)
- 社会科(117477)
- 社会科学(117449)
- 省(105843)
- 基金项目(103248)
- 自然(94274)
- 自然科(92073)
- 自然科学(92052)
- 自然科学基金(90362)
- 教育(90293)
- 划(88832)
- 编号(80162)
- 资助(79746)
- 成果(63968)
- 发(60584)
- 重点(60431)
- 部(58519)
- 创(55890)
- 课题(55445)
- 创新(52120)
- 科研(51018)
- 国家社会(50883)
- 教育部(50239)
- 期刊
- 济(171904)
- 经济(171904)
- 研究(113792)
- 中国(74932)
- 学报(60763)
- 农(57493)
- 管理(57057)
- 科学(56565)
- 财(51245)
- 大学(46572)
- 教育(45428)
- 学学(43688)
- 农业(40169)
- 技术(35926)
- 融(31939)
- 金融(31939)
- 业经(29685)
- 经济研究(27136)
- 财经(26509)
- 经(22785)
- 问题(22592)
- 图书(21162)
- 业(20247)
- 技术经济(18985)
- 科技(18955)
- 理论(17982)
- 商业(17705)
- 版(17639)
- 资源(17617)
- 现代(17532)
共检索到567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娜 仇保兴
特色小镇建设作为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被广泛关注,其产业发展与空间优化对于特色小镇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分析产业发展与空间优化互动规律,探求其实施策略,最终使空间结构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从而促进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樊志宏 胡玉桃
作为超级复杂适应系统,超大城市的安全具有确定性与非线性两大特征,其风险具有规模递增效应。超大城市的发展和安全之间,存在相互替换和同步演进两种关系。统筹好超大城市发展和安全,是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要任务,必须系统性构建完善安全治理的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安全治理空间,探索安全价值贡献评估。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复杂适应系统 发展与安全治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文宗川 吴兴阳
通过对智能物流系统基本内涵和国内外智能物流系统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智能物流系统具有多层次性、规模巨型性、非线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符合开放复杂巨系统特征,认为智能物流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机理,提出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开放、驱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路径是分形,以期为智能物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智能物流系统 开放复杂巨系统 发展机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洪伟 郭晶 李甜甜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呈多发态势,亟需由强有力应急科技系统支撑的应急产业作为保障。基于应急科技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从四大主体属性及三大体系架构出发,对应急科技系统复杂属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应急科技系统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回声模型、涌现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例研究应急科技系统发展机制,提出应急科技进步促进应急产业长效发展的实践启示。研究发现,应急科技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特征,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应急科技系统中,政府、事业单位、应急企业等主体通过自适应行为不断积累经验并革新内部模型;应急科技系统发展遵循复杂适应系统刺激反应机制、资源交互机制、受限生成机制;应急科技系统发展历程表明,其存在并遵循上述发展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志端 仇保兴 陈鸿
当前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城市系统提出重大考验,韧性且健康将成为未来城市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升城市韧健水平,将会很好地维持这一特性。在对城市韧健内涵解读、概念辨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城市系统环境韧健、城市系统结构韧健、城市系统要素韧健三个维度出发,通过修正式德尔菲法确定了影响城市韧健水平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城市系统韧健公式和城市发展韧力指数,提出城市系统韧健模型,对模型进行分解后,提出五大城市系统韧健提升途径。结合提升机制,构建了一套城市系统强健策略体系,以达成城市韧健功能目标,最后应用到北京韧性城市纲要中进行案例分析和解读。建议以城市系统韧健评价为抓手,对城市的不同机遇与挑战提出情景式的韧健规划进行应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汉坡 刘春成 孙梦水
面对城市复杂性,分解式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于城市各个片面的认识,但无益于理解整个城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更贴切的理论指导。本文在霍兰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基本点框架下分析城市复杂系统,并将其解构为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等四个子系统,以期为城市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 复杂性 复杂适应系统 解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舜淋 张向前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新形势下,知识型人才流动对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巨大。通过综述复杂系统理论,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系统的自组织形成条件,并在协同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由决策主体、资源、技术、信息、政策(制度)、社会文化六大子系统构成的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模型;最后再以探讨该系统动力形成原理与过程为基础,提出保障动力机制系统自组织运作、确保动机机制系统主要控制参量发挥作用、为系统主体提供更加公平的合作与竞争平台、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辅助作用四方面实施意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春文 杨乃定 郭晓
结合当前复杂性研究成果与合作研发项目特征,本文从多样性、非线性、适应性和整体性四个主要方面剖析了其复杂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探讨了合作研发项目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构建了项目系统概念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基本结构。最后,针对合作研发项目的复杂现实,本文提出了合作研发项目动态递进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园园 薛镭
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崭新视角探讨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并提出创新网络刺激—反应模型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创新网络方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明 胡继连 邵宏宇
本文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IT能力的复杂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IT部门和业务部门三个CAS主体基于刺激---反应规则形成的执行系统决定了企业的IT能力水平,而三者之间以及三者与环境中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信用分派和规则发现两种机制影响企业的IT能力演化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IT交互惯例的概念,认为企业的IT交互惯例是影响企业IT能力演化的关键因素。同时,基于IT交互惯例对企业通过IT应用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并解释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现象,为企业构建卓越的IT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从创新主体的适应性、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耦合性关联以及区域开放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创新驱动力模型。运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这些要素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需求是区域创新的内生动力源;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体现区内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区域开放特征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尚未发挥出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省域层面上创新驱动力的形成提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立荣 方堃
依循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原理和要求,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适应复杂多变环境,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社会公众、国际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力互动,灵敏与高效的公共危机治理新模式的主张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危机 政府治理模式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华
企业主体微观上的体现是产业集群宏观上转型升级的关键。复杂适应系统涌现性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系统中参与行动的主体。作为一种复杂适应系统,产业集群的核心主体是企业,企业对产业集群涌现性的出现至关重要,企业自身动态性的自组织性与自适应性过程、企业主体间耦合都对产业集群涌现性产生影响。提高企业对产业集群涌现性影响的对策有:提高企业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善企业所处产业环境创造涌现性产生条件,提高产业集群的企业组织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
企业 产业集群 涌现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海波 仇保兴 张涛
在我国加快建设“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背景下,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在分析合作建房系统要素的基础上,分别运用CAS理论的回声模型和涌现理论建立了合作建房系统主体交互、功能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合作建房系统的内在运行机理,并运用复杂适应系统范式解析了我国合作建房发展的现实困境,为合作建房与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合作建房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湖 闫相斌
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宏观层面的多层次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静态不可预测的不足。本文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利用agent复杂系统理论,将产业集群的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有机结合,在探索产业集群宏微观交互反馈的同时,详细探讨了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构建机理,为研究产业集群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范式框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多agent复杂系统 动态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