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4)
- 2023(13359)
- 2022(10705)
- 2021(9768)
- 2020(8016)
- 2019(17754)
- 2018(17459)
- 2017(32767)
- 2016(17924)
- 2015(19981)
- 2014(19885)
- 2013(18716)
- 2012(16796)
- 2011(14597)
- 2010(14766)
- 2009(13820)
- 2008(13339)
- 2007(12247)
- 2006(10627)
- 2005(9452)
- 学科
- 业(78593)
- 企(73468)
- 企业(73468)
- 管理(67793)
- 济(67424)
- 经济(67327)
- 业经(28824)
- 财(26741)
- 农(25790)
- 方法(24414)
- 中国(20004)
- 务(19371)
- 财务(19336)
- 财务管理(19316)
- 农业(18467)
- 企业财务(18252)
- 技术(18048)
- 理论(17150)
- 制(16987)
- 数学(16245)
- 数学方法(16092)
- 策(14707)
- 体(14688)
- 和(14287)
- 划(14087)
- 地方(13644)
- 企业经济(12246)
- 经营(11769)
- 体制(11661)
- 贸(10915)
- 机构
- 学院(244817)
- 大学(229354)
- 济(95191)
- 管理(94539)
- 经济(93199)
- 理学(80077)
- 理学院(79339)
- 管理学(78193)
- 管理学院(77743)
- 研究(73021)
- 中国(58109)
- 财(48442)
- 京(47732)
- 科学(42312)
- 江(40019)
- 农(39125)
- 财经(37071)
- 所(35047)
- 中心(34211)
- 经(33583)
- 业大(32917)
- 技术(32214)
- 州(31735)
- 研究所(31045)
- 农业(30592)
- 范(29586)
- 职业(29464)
- 师范(29275)
- 北京(29055)
- 经济学(27881)
- 基金
- 项目(156050)
- 科学(124485)
- 研究(124275)
- 基金(109461)
- 家(92682)
- 国家(91714)
- 科学基金(81139)
- 社会(77591)
- 社会科(73244)
- 社会科学(73226)
- 省(66401)
- 教育(58981)
- 基金项目(57318)
- 编号(53972)
- 划(52686)
- 自然(49481)
- 自然科(48380)
- 自然科学(48367)
- 自然科学基金(47539)
- 成果(42927)
- 资助(42706)
- 课题(38214)
- 创(36571)
- 业(35749)
- 重点(35082)
- 发(34950)
- 部(33428)
- 创新(33129)
- 项目编号(32999)
- 制(32765)
- 期刊
- 济(116741)
- 经济(116741)
- 研究(71105)
- 中国(54801)
- 财(42682)
- 管理(40952)
- 农(38441)
- 教育(37434)
- 学报(30862)
- 科学(29753)
- 技术(27906)
- 农业(26550)
- 大学(24651)
- 业经(23603)
- 学学(22997)
- 融(21466)
- 金融(21466)
- 财经(18769)
- 经济研究(18082)
- 经(16386)
- 职业(16203)
- 业(15794)
- 问题(14358)
- 财会(13117)
- 技术经济(13018)
- 现代(12469)
- 坛(12349)
- 论坛(12349)
- 商业(12077)
- 会计(11414)
共检索到374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芬
新时代下,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推动地方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最稳健的方式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特色学科视角下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共同体建设的意义,然后阐述了特色学科视角下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特色学科视角下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共同发展目标;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层次互动;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动促科研成果转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校企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海峰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企业创新来支撑,区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共同体的建设有助于培养更多的符合区域经济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区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共同体建设要在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共同的教育理想基础上,运用共需共赢策略、建立共循的制度规范,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最后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利红
构建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基本要求。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构建存在兼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发展目标关联性不高、对高职院校的组织认同感较低、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培养共同体领导核心、搭建有效合作平台、完善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激励机制、构建合作共享的组织文化等多种途径打造专兼职教师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文胜 梁宁森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证。在校企共同体的视阈下,打通"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实施校企联动、双师共育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实施专任教师入职标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强化教师职业培训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红磊 王建立
文章阐述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分析了职业院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主体责任,进而提出了职业院校落实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主体责任的有效措施: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三级责任体系;健全校企合作制度体系,降低校企双方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校企合作评价与激励机制,督促各级责任主体履行责任;提升治理水平,实现主体责任落实常态化。
关键词:
校企命运共同体 职业院校 主体责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丽丽
信息化教学对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教学强调学习情境创设、师生协作探究、深化会话交流、知识意义建构等,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的公共性、联结性、整体性以及"默认一致"性。但是,教师的自我为中心定位、不太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以及学生较低的参与意愿和行为是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面临的困境。对此,需要通过树立信息化理念、改善信息化教学方式、拓展信息化教学渠道等途径来推进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高职院校 师生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良影 刘程灿
实践育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重要形式,实践育人共同体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双创型"实践育人共同体是培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平台。国内高职院校就"双创型"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实体形式、虚拟形式、虚实兼具形式的三种不同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双创型"实践育人共同体主要由建设主体、建设方式、建设客体、运行结构等构成,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实践育人 共同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文学 韦钰欣 刘博文
本文总结了工程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并据此提出工程共同体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动态变化模型,揭示工程共同体、工程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提出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科层结构的复杂契约网络。国际工程共同体成员间的网络关系更为复杂,本文结合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实践,首次提出国际工程共同体概念,并详细分析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下的组织结构、成员间关系以及治理机制。
关键词:
国际工程共同体 全生命周期 治理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荣奕
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是破解校企合作壁垒、推进深度合作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共同利益诉求,使构建共同体成为可能。由于合作中也存在价值、经济、体制、文化方面的冲突,因此,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要规避校企之间的冲突,满足校企合作共同的诉求,建立共同愿景,完善法律框架,建立理事会,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优化环境氛围,从冲突走向融合。
关键词:
利益共同体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费芳
要进行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需要分析其中存在的障碍,从校、企、政、地等方面的价值需求出发,依托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起合作平台、资源共享、文化融合等的合作,进而建立起校企价值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华
"校企共同体"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企共同体",共同规划,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发展规划和专业方向;共构组织,实施校企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共同建设,全面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重构课堂、联通岗位、校企联动、双师共育;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实合作、共融共进"的紧密型"校企共同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克服了以往校企合作在理念、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双方共赢的结合点,增强了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校企共同体 产学研合作 模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恩梅
企业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发展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线,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导向。从发展趋势看,它将由IT管理转向以信息内容为导向的管理。情报学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沿袭了情报管理的思想,具有多重研究领域。这两个领域的IRM研究在研究模式、定位、领域、成果刊发、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表1。图2。参考文献2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建峰 陈凯 戎成
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价值差异突显、主体权责不清、利益分配错位、人才供需矛盾”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人才共育”的战略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育人共同体的路径选择。政行企校联合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促进产教要素全方位融合,实现产教多元主体多方共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闾春飞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观念,课程思政强调各类课程、各科教师之间的同向同行,其内涵、理念、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价值指向基本相通。积极推进高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多主体、多学科的教育共效应,是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在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主体性疏离、过程性疏离、空间性疏离、体制性疏离四重教学限制。因此,建议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从主体育人的共识、教学过程的共创、教育空间的共融以及体制机制的共建四个维度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英芹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价值—实践共同体"逻辑视角分析,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依然存在文化素质人性价值未能彰显、文化素质内在实践动力不足以及校企文化关系共同体松散等问题。这需要采用协同创新思维,将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相渗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从而发展具有职业应用形态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素质教育 价值—实践共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