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7)
- 2023(9261)
- 2022(7563)
- 2021(6948)
- 2020(6006)
- 2019(13223)
- 2018(13326)
- 2017(25829)
- 2016(13779)
- 2015(15348)
- 2014(15403)
- 2013(15410)
- 2012(14299)
- 2011(12698)
- 2010(13325)
- 2009(12867)
- 2008(13290)
- 2007(12363)
- 2006(11172)
- 2005(10207)
- 学科
- 业(83242)
- 企(67105)
- 企业(67105)
- 济(63968)
- 经济(63864)
- 管理(56184)
- 农(44969)
- 农业(29745)
- 业经(27979)
- 方法(24932)
- 财(20901)
- 数学(16869)
- 数学方法(16678)
- 务(16538)
- 财务(16527)
- 财务管理(16511)
- 技术(16307)
- 企业财务(15565)
- 制(15172)
- 策(14828)
- 中国(14704)
- 贸(12653)
- 贸易(12642)
- 体(12561)
- 划(12364)
- 易(12172)
- 理论(12154)
- 和(12017)
- 经营(10972)
- 企业经济(10958)
- 机构
- 学院(211238)
- 大学(200957)
- 济(91123)
- 经济(89549)
- 管理(88701)
- 理学(76268)
- 理学院(75659)
- 管理学(74724)
- 管理学院(74352)
- 研究(62946)
- 中国(53551)
- 农(50560)
- 京(41214)
- 财(40400)
- 农业(38343)
- 科学(36362)
- 业大(35170)
- 江(34347)
- 财经(31770)
- 所(31502)
- 中心(30302)
- 经(28610)
- 研究所(27901)
- 经济管理(26655)
- 州(26613)
- 经济学(25249)
- 北京(25134)
- 商学(24356)
- 商学院(24161)
- 农业大学(23390)
- 基金
- 项目(131097)
- 科学(105515)
- 研究(99633)
- 基金(96184)
- 家(81625)
- 国家(80675)
- 科学基金(71728)
- 社会(65624)
- 社会科(61719)
- 社会科学(61703)
- 省(53958)
- 基金项目(51274)
- 自然(45236)
- 自然科(44292)
- 自然科学(44282)
- 教育(43811)
- 自然科学基金(43566)
- 编号(41973)
- 划(41934)
- 资助(37997)
- 业(34575)
- 成果(32391)
- 创(30539)
- 部(29192)
- 农(29094)
- 发(28952)
- 重点(27975)
- 创新(27541)
- 制(27411)
- 课题(26847)
- 期刊
- 济(116446)
- 经济(116446)
- 研究(58337)
- 农(55380)
- 中国(43959)
- 农业(37197)
- 管理(35865)
- 财(33832)
- 科学(29590)
- 学报(28691)
- 业经(27649)
- 大学(23517)
- 学学(22694)
- 融(21471)
- 金融(21471)
- 技术(20457)
- 业(19158)
- 教育(17184)
- 财经(15860)
- 经济研究(15702)
- 问题(15491)
- 农村(14137)
- 村(14137)
- 农业经济(13789)
- 经(13771)
- 技术经济(13561)
- 世界(12899)
- 商业(11862)
- 版(11667)
- 现代(11137)
共检索到324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云涛 贺盛瑜 杨晗
农业合作组织是面向农民开展的一项以存储、加工和销售特色农产品为主要经营业务,服务于农民的新型组织形式。在进行上述业务过程中农民合作组织必然要与外部企业发生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外部企业组织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对等关系,及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积极作用与部分可能会发生的消极影响,并探讨了目前合作组织在特色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实施农产品可追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外部企业组织 特色农产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伟华
从组织、管理和政府政策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诸如"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模式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阿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农民收入问题。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民收入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出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冬梅
农产品流通是将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联系起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实现了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农产品流通逐步加深组织化程度,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的速度,使政府及相关个人便于对农产品流通进行管理,也使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对农产品流通组织化过程和程度进行研究,能够帮助建立更加安全、高速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为广大消费者及农民双方利益的最大化提供帮助。
关键词:
农产品 流通组织化 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欧阳琦 石岿然
探索如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点问题。以农业合作组织为中心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已经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运作模式之一。本文以农业合作组织为研究主体,运用博弈方法从是否存在农民专业组织两个层面构建静态博弈模型,探讨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组织作为信息平台和监管中心可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洪
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组织载体、利益共同体、运营主体。但从实然的角度分析,行政干预过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治理机制不健全、品牌运营能力有待加强等因素严重阻碍着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角色的发挥。对此,加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提升其品牌营销能力,是新形势下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新型路径。
关键词:
农产品 品牌建设 农业合作组织 角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玻 石秀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经历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重要变革,目前已经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并存的农产品流通局面,单个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有所缓解,但农产品流通效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艳丽
本文利用课题组对湖北、安徽、四川3省7市农户、收购商、加工商和销售商关于油菜产品流通的调查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和多项logistic模型对现阶段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合作关系状态、影响流通主体合作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现阶段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状态并不乐观,在提升合作水平上有较大空间;总的来说,农产品流通主体参与合作的意愿较为积极,并且更加倾向于纵向合作,影响他们参与合作、以何种方式参与合作的主要因素有经营规模、现有合作关系,其次为经营类型、对流通主体的评价,以及对农产品流通重要性的认知。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合作关系 意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隋姝妍 大岛一二
本文着重考察了我国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必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途径,即农超对接,阐述了通过农超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超对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喜艳
文章基于经济学中的古诺模型,利用博弈论方法对农户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合作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利用模型阐释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经纪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得出研究的基本结论:通过彼此合作可以改变农户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弱势地位,但农户的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合作的信心和信念是合作的基础,稳定的合作关系取决于合作的收益和违约的成本,农户的合作行为除了受"声誉效应"约束,更需要有效的外部监督与约束机制。据此,文章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提高农户的契约精神和市场意识,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来规制农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继红 王玉霞
农产品的供给具有逆反应行为,当价格下降时,生产者违背一般的供给法则,较少削减或者不减反增产量,这就是单向供给现象。本文旨在解释和分析农产品流通中单向供给现象的成因、对流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途径。
关键词:
单向供给现象 农产品流通 成因 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广思 谢家平 刘鲁浩 闫妍
如何解决农产品流通渠道各成员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实地调研,梳理目前新疆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合作关系,发现存在合作各方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合作层次较低及合作模式不健全等弊端,导致合作关系不稳定。提出通过农业社会企业嵌入创新渠道合作,以分散众包、土地入股、地权流转的方式帮助农民增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促使下游渠道增值;建立渠道成员间合作关系,并通过成本共担及收益共享稳定合作关系,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整体效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晓军
数字经济时代,流通组织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本文选取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流通组织数字化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流通组织数字化显著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且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来看,相较于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流通组织数字化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我国应加快数字技术转化应用,健全流通组织流通模式,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加速流通组织数字化转型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农业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1993年,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针对中国农业现状曾指出,农业现代化仅仅决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向农村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自由流通,保证农民自由利益选择。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装备、生产体系的现代化,更包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则
农业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1993年,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盖尔·约翰逊针对中国农业现状曾指出,农业现代化仅仅决定生产的组织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实现向农村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自由流通,保证农民自由利益选择。因此,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中的物质装备、生产体系的现代化,更包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